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从族谱文献资料了解家乡历史兴衰

2017-04-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9
转发:0
评论:0
从族谱文献资料了解家乡历史兴衰,我的老家位于冀鲁交界处的卫运河畔,旧属山东省临清县(今临清市),现属河北省临西县

我的老家位于冀鲁交界处的卫运河畔,旧属山东省临清县(今临清市),现属河北省临西县。因久受中原文明的熏陶影响,再加之商贸繁荣,故此地颇重文教,历史上也曾诞生过不少大的家族。一个家族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除了人口不断繁衍这一原因外,也离不了族中历代贤达之士的提振和支撑,这些人或因功绩贡献载入史册,或因品行操守称颂乡里,构成了我们所通称的“乡贤”群体。而这一群体作用的发挥也是我国传统社会乡村治理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即《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的表述,激发了我对“乡贤”的浓厚兴趣。借国庆长假回乡探亲之际,我查阅了族谱、县(州)志等资料,拜访了本族长者,重温了族中几位乡贤的事迹典故,对乡贤文化和乡村治理又增加了不少新的理解和认识。

从族谱文献资料了解家乡历史兴衰

自有族谱记载以来,我的家族中可称得上乡贤者当首推二世祖孙昌泰母子。昌泰公为遗腹子,出生后母子二人处境艰难,时常受到两位族叔的虐待和欺压。待到成年后,经族人公断,两位叔叔才勉强将薄田40亩分给他。自此,母子二人省吃俭用,家境才不断得到改善。昌泰公尤重孝道,《临清直隶州志》(编于清乾隆五十年)记载:“昌泰恨不见亲,每上塚,必攀条泣。”因自幼没有父亲,他事母尤勤,丝毫不敢懈怠。州志记载:“母陈性严,每呵责,即屏立俟怒稍霁,则长跪谢过。”

自二世祖昌泰公之后,我家族“其间读者耕者工者商者迭有兴起”“盛支庶繁蔚然为临清望族”(郝光藩1941年为孙氏族谱作序语)。随着家族规模日渐庞大,后世族人中的一些贤能之士开始考虑建规立制,以便更好地收束族人。为防止族中各支辈分紊乱,八世祖汝霖公于1907年特作诗一首来规范族人名字,并以此彰显族人辈分。1941年,尽管国家尚处战乱之中,九世祖耀庭公仍不忘尊祖敬宗,重启了家谱修订工作。在其主持下,族人还在这一年拟定了十四条族规,就祭扫坟墓、序谱定式、继嗣赘婿、命名避讳等事项进行了详细规定。

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认为,乡贤有两种:一种是“在场”的乡贤,一种是“不在场”的乡贤。“在场”的乡贤扎根本土,身体力行,造福乡里;“不在场”的乡贤尽管身在异乡,但心系故土,依然会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关心、支持本乡和本族的发展。依照此种划分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社会中的乡贤大多为“在场”的,现代社会中的乡贤大多为“不在场”的;传统社会中的乡贤更多是基于使命和责任,现代社会中的乡贤更多是基于自发和感情。照此标准,我的伯父孙德政可称得上是一位“不在场”的乡贤。称其为“不在场”是因为他早年就离乡参加工作,历任临清县团委书记、公社书记、供电局局长等职;称其为乡贤是因为他在退休后孜孜于本族先人嘉言善行的整理和传播,并先后两次主持了族谱的修订且自己出资印发给大家。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一直有着浓厚的重贤、尚贤的良好风尚,并由此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乡贤文化。分布在大江南北的一批批乡贤们借助自己的威望、品行、才学也主动履行起了凝聚族群、尊祖继统的职责,他们不仅是乡村社会优良道德和淳美家风的示范者和引导者,而且还是规范族人和乡民行为的监督者和执行者。他们在打理好本族事务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不少慈善、教化、纠纷解决等社会功能,很好地参与了乡村社会的共同治理。

近百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秩序一直处于大的变动和调整中,尽管原有的乡贤文化和乡贤群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已无法复原,但其作为我们文化传统的一个部分以及探索并施行了上千年的乡村治理模式核心,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和对待。当此国家致力于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际,我们呼吁全社会重视和发掘我们固有的乡贤文化,扶持并鼓励更多新乡贤积极参加乡村社会治理,真正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建设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从司马篡位看历史兴衰
从汉以来,朝廷中总要有很多的派别,而在天资英武的曹操的统帅下,矛盾没有暴露出来,其实仔细看中国历史的人都会发现一个普遍规律,就是每个开国领袖可以让好多的矛盾隐藏起来,因为他们当时有许多外在和内在的因素,比如要统一国家,大敌当前等等,但当他死后,他手下的势力有时根据他的子女的继承等原因而划分成相互敌对的几个派系。而曹操雄才大略,他平衡势力的能力很强,而且他可以提拔很多出身于行伍的卑贱之士,无论谋臣或者武将。但这些武将就和延续汉择才制度的其他官员有着根本的冲突。所以在魏朝廷中明显存在两个主要派别,就是出身贫贱的将领和出身高贵的将领,其实从后期的陈群定九品中正法,可以明显感觉到。后来晋有名言,寒门无上品(这令我想起了王猛说的话)。曹操在统一中国北方的过程中,他手下的出身贫寒文官和武将都是建了极大的贡献的,这个时期矛盾并不明显。但国家在三分后比较安定,魏也在积蓄平吴灭蜀的准备的时候,这个矛盾开始激...
· 从司马篡位看历史兴衰
在曹丕,曹睿等皇帝对这个事情还比较保守,但作为大论衡家的司马可是明显感觉到这个机会是他可以夺取天下的好时机。让我们再回顾曹操在的时候,曹操可以驾御司马,在曹丕时,矛盾并不激烈,所以魏内部安定,司马没有机会,而曹睿统治时期,国家大动干戈,内修宫殿,图费国力,对外平吴灭蜀,劳师无功,而朝廷内部的派系之争也开始了,曹魏并不信任那些出身贫贱的人。但这些人正是被派往战争的最前线,受司马的指挥。朝廷其实也不信任司马,要用曹真来平衡司马的势力。而这时机会来了,诸葛亮北伐,而司马作为最高统帅,他正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来培植自己的力量,来推翻曹氏的政权。好我们从当时的势的角度开始分析:从蜀汉的北伐看,诸葛亮是徒劳无功的,他只不过是以攻代守,为什么我已经在以前的文章中说的很清楚了。而司马在这么弱的攻势面前,很少反击,是很令人回味的。原因有三:一诸葛亮用兵如神,我不这么认为。二,司马恐惧诸葛亮的大兵,从战争的角度看...
· 从族谱上了解洞霞尹氏历次修谱内容
据考;1、《洞霞尹氏三修族谱》及《洞霞尹氏家谱》二部族谱,分别是由海峡两岸尹氏族人所编修的家谱,谱籍地同为湖南邵阳,都奉元朝末年嘉志公为始迁祖。他们所依据的版本同样都是清咸丰辛酉年的二修族谱。《洞霞尹氏家谱》早于民国四年在原籍地修成,这是第六代世实公大房子孙的支谱;而《洞霞尹氏三修族谱》则于一九六一年间,才由迁居台湾的尹氏第十九代仲容公编印的,这是属于第六代世实公二房子孙的支谱。这两部同属三修的尹氏家谱,他们的血缘与地缘关系非常接近,当初却因族大人多而无法合修族谱,最后不得已才各自编辑三修家谱,但两家族完成修谱时间,竟然相差有半个世纪之久。2、《洞霞尹氏家谱》中标榜着「工部第」之名号,这是因为在尹氏上代祖先中,曾经有二位分别在唐朝及明朝时候,官居工部尚书之要职。另外依据《洞霞尹氏三修族谱》内容记载,尹仲容先生也经历过经济部长一职,现代的经济部长约等于古代的工部尚书。邵东地灵人杰,而尹氏族人...
· 从档案馆展出的《谭氏族谱》让我们更好了解历史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100多年前的“戊戌变法”,谭嗣同一首《狱中题壁》诗,表达了这位“戊戌君子”的视死如归。今年3月10日是谭嗣同诞辰151周年纪念日。昨日,浏阳市档案馆首次对外展示馆藏的一套1914年续修的《谭氏族谱》,再现了谭嗣同百年前“戊戌变法”中的视死如归,是一份珍贵的史料档案。档案史志;父亲谭继洵历官陇鄂政声卓著《谭氏族谱》至今保存完好,共十二卷。“谭氏族谱”四个字遒劲有力,打开古朴厚重的封面,开启的是谭氏族人一场穿越百年之久的述说和对话。记者注意到,《谭氏族谱》卷二中,谭嗣同家族成员有详细介绍,谭嗣同祖父为谭学琴,父亲谭继洵,有两个伯父继升、继墉。谭嗣同则有两个哥哥、三个弟弟。谭嗣同自己的儿子传梓早逝,以哥哥嗣襄之子传炜过继名下,由此传后人。在卷一记载的同邑王猷美撰写、浏阳县知事杨启勋书写的四修序中写道:“浏阳谭氏,其先世崇安侯,渊受茅土之封,靖夹河之难,自时厥...
· 从各方面让你了解斗彩瓷器的历史变化
创烧于明朝成化年间,是釉下彩(青花)与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明朝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但实物罕见。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彩”或"青花间装五色"。传世成化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人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种,最后入彩炉低温烧成。按照专家陈万里先生的意见,成化斗彩又可以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等几种。成化斗彩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盅式杯、、小把杯等。还有一种绘有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