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与“氏”的起源及少数民族吸取汉人文化
中国姓氏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现代汉语中的“姓氏”两字,追溯到秦汉之前其实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由于母权制度的影响,最早的“姓”大多为“女”字旁,诸如姜,姚,姒,媯,嬴等都为非常古老的姓。“氏”产生得稍晚一些,父权家长制促成了氏族的形成。根据《中华姓氏大辞典》里的记载,我国目前的姓氏总数高达11969个,每个姓氏都有着一段源远流长的历史史实。其中不乏姓氏的起源、姓名和宗教的联系,各朝各代的赐姓和姓名的避讳。我们对于姓氏的研究一直史不绝书,而口口相传的姓氏文化非常难以考证,时至如今,许多非本土的华裔也踏上了寻根问祖的道路。
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这些孩童朗朗上口的短句来自于北宋初的启蒙读物《百家姓》。然其百家姓不只百家,《百家姓》一书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的次序并非按照人口数量排列,由于是幼儿的启蒙读物,是否顺口好记才是此书的首要考量。
“姓”与“氏”
从炎黄到春秋战国,“姓”与“氏”都是古代人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耳熟能详的有“黄帝轩辕氏,姬姓”和“炎帝烈山氏,姜姓”,可以看出,氏名轩辕和烈山是在父权制度的影响下形成的,而姬姓和姜姓则受到母系社会的影响。虽然当时母权制已经让位于父权制,但是这种习俗一直持续到战国以后才慢慢消亡。
无姓之人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族,族,藏族这些民族在传统上是没有姓氏的。少部分蒙古族会取汉姓,而这些汉姓有很大一部分也是由当地语言演变而来。在中国境内的族也没有姓氏,他们的名字由己名(自己的名字)和父名组成。藏族在1959年之前保留了一些贵族的姓氏,收复后,随着老一代贵族的逐渐故去,贵族姓氏也开始随之淡出历史。
人口大姓
在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为“王”姓;而在世界范围内,“李”姓拔得头筹。王姓从古到今有着不少有名的人。《中国名人大辞典》中收入了历代王姓名人共计2360名,占名人总数的5.19%,排在中国名人姓氏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学家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医学家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7%,排名第一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