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宗祠能够主办哪些传统文化活动
宗祠的主要功能是供奉和祭奠祖先,同时根据区域的不同,在宗祠里还承载着有着自古流传、民众参与的民俗活动。
1.供奉和祭祀祖先。祭祖源于祖先崇拜,是形成家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封建社会门第风气盛行,宗祠的营建昭示着家族美德和功业,体现着家族先人的道德境界或丰功伟绩。同时鞭策后人光宗耀祖,通过各种宗族活动产生宗族的凝聚力。“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通史.邑里》)以宗祠展示宗族血脉的高贵与名望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萧山南部宗族祠堂建筑的门楼、楹联、匾额、绘画、雕塑等,无不渗透着崇尚祖先崇拜的思想,以及极为严格的祭祀制度、宗祠条规等内容。宗祠供奉的灵牌也就成为聚宗合族的根据,而宗祠也就成为同宗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这种祠堂和围绕祠堂而展开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宗法文化含义:建祠堂是为了供奉和祭祀先祖,目的是通过追念先祖的活动强化宗族观念,也就是所谓的聚宗合族。
宗祠祭祖的重大活动就是春秋大祭。春祭集中在清明节,秋祭则是农历十月初一开始的“十月朝”,民间称之为春祭收鬼、秋祭放鬼。另外在始祖或者始迁祖的生辰、忌日也会进行祭奠。祭祖的日子总要演戏,场面非常热闹。
2.个性鲜明的民俗活动。当下,宗祠活动中其他传统意义的内容正在弱化或是消失,倒是一些自古流传、民众参与的民俗活动各有鲜明的特色和亮点,为百姓和学者津津乐道。在萧山各宗祠的民俗活动中,进化镇和河上镇的活动最为突出。进化镇沈家渡村沈氏宗祠“永思堂”盛行中元节水灯会。浦阳江历来水患频繁,生灵涂炭。为了祭祀先祖、纪念治水英雄,祈祷国泰民安,沿江村民每年在“永思堂”借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举办水灯会,自筹资金,利用土纸、松油自发制作纸灯放于江面,备法筵冥财抚慰亡灵,同时在江中放生,祈求国泰民安、生灵康健。河上镇溪头村傅氏宗祠则于每年正月举办龙灯胜会。村民自发扎制龙灯、马灯、高照、高跷等民间工艺制品,在集会、商贸的同时遍游村道、集市、祠堂。村民采取本地出产的木、竹、绸、纸等素材亲手制作灯具参与胜会。正月初五宗祠广场举行老龙开光仪式,家家户户摆香案、具供品、焚纸钱、放爆竹迎祭神龙。
无论是祭祖还是民俗文化活动,在宗祠这个特定的场合里,个人和家族、家庭获得了认同感和归宿感,拥有了一个明确的文化身份,通过仪式和活动,同一宗族和家族的成员在文化上得以广泛的认同,在精神情感上得以普遍的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