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语言不通怎么办!翻译其实也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语言不通,中国人是怎么和外国人交流的?答案当然是翻译咯。
但是第一个翻译是从哪来的?是不是一脸懵逼?听我道来: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近邻很多的国家,而且经历了漫长的多民族融合的过程。从有历史记载的文献来看,远在周代就有半官方的翻译人员了。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对外交流和商业活动的开展,官方就正式设立了“九译令”、“译官令”、“译官丞”等职位,虽然这个官阶不高,属于低级别官员,但是自此开始,中国各个朝代都正式的设有口语或者书面语的翻译人员。
每个朝代的官方翻译都有不同的官职名称,都很有意思,南北朝时叫“译令史”,隋唐时期叫“通事舍人”,宋代叫“润文史”,明朝叫“译字生”……到了清朝,翻译的官职就很接近现代了:叫“通译官”。虽然历朝历代都有翻译人员,但是他们的级别普遍不高,清代的通译官一般也就七品、八品,在驻外使馆里工作的稍高,但也就是五品。
那么,回到开始的问题,第一个翻译是从哪来的呢?
一个重要来源是和尚,比较著名的就是唐三藏,他为了学习佛教经典典籍,远赴印度带回大小乘佛教,然后以自己在印度学习的梵文,翻译为汉语记录下来。而且,他去印度的时候,将中国的《老子》等中文经典也带了过去,译成梵文留在了印度。所以,在唐朝以前,和尚是外语中文互译、交流的主力。
另一个重要来源是通商和战争,从汉代开始,中国对外活动就逐渐频繁了,为了适应通商和对敌斗争的需要,官方十分重视招募翻译人员,这些人员主要来自通商的商贩,以及长期生活在边界地区的边民,由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他们对两国语言都比较熟悉。伴随着通商和战争,中国的一些经典著作,比如《易》、《书》、《论语》都传入外国,这也助推了不同语言的互译工作。
到了元代,由于疆域广阔,版图横跨欧亚,民族众多,朝廷设立了专门的官署负责翻译工作。明朝延续了这个传统,设立了“四夷馆”,通译从印度到泰国等周边国家的语言文字。清朝将四夷馆更名为“四译馆”,乾隆将其与负责外交接待职能的“会同馆”合并,更名为“会同四译馆”。
清朝后期,随着海外留学的人越来越多,翻译工作无论是口译还是书面翻译,都已经比较熟练流畅了。看到这里,是不是就明白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