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上杭才溪寿兴公王氏裔孙清明节祭祖大典

2017-04-1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900
转发:0
评论:0
上杭才溪寿兴公王氏裔孙清明节祭祖大典, 2017年4月4日,闽继宗公系上杭才溪寿兴公王氏裔孙在鼓乐声中举行了隆重的春季

  2017年4月4日,闽继宗公系上杭才溪寿兴公王氏裔孙在鼓乐声中举行了隆重的春季祭祖仪式. (闽)继宗公宗系上杭县才溪王氏,是源于山西太原,属福建武平王氏均德公后裔,其世系为:均德-万九-仲八(蔡寿)-九郎-寿兴......

上杭才溪寿兴公王氏裔孙清明节祭祖大典
       在元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才溪王氏寿兴公,从长汀河田王坊携父带眷来才溪创业,繁衍发展,是才溪王氏开基始祖,尊父王九郞公为一世祖。
       寿兴公相貌端正,人才出众,能说会道,能写会算。少年开始从商,做生意于闽、粤、赣地,经常往返于潮州、梅县一带,一般行程寿兴公是从汀江乘船至官庄,下船后步行走官道,才溪当时是森林茂密,四处无人烟,纯属原始林地;据说有次路过才溪时(应该是现在的溪东路口一带),偶然发现溪中漂来菜叶一片,当时他感到十分高兴,心想这水溪上游肯定有人家住,沿溪水路而上,果然不远之处有吹烟袅袅的单居独屋(即现在的源坑里),问好后,主人是姓刘,字胜明,同是客家人,是前几十年从上杭白沙移迁过来居住的,有父母和几个女儿, 主人看寿兴公人面相好善,所以对他非常热情,并请吃饭招待,尤如朋友。经过多次来往、接触,刘胜明一家都非常喜欢寿兴公,主人有意提出愿将女儿许配给他,当时寿兴公感到为难,将自己上有父母,已有妻修氏,并生有三男和女儿之实告诉主人,那时寿兴公时年刚30岁出头,刘胜明一家听后感到寿兴公为人老实,实话实说,不会讲假话,女儿能找到这样的小伙子相配为婿,那是最好不过了;所以刘胜明决定将女儿刘一娘嫁给寿兴公,叫他来才溪路下开基居住;在这里姓刘一家子人地阔人少,实在孤单,有婿一家搬来居住,二姓人,翁婿相依,多好啊;后来寿兴公征得父亲九郞公同意之下,便就同刘一娘相配结成夫妻。1362年寿兴公回长汀青泰里(现在长汀河田镇王坊),接父亲九郞公和家眷(三个儿子均宝、均政、均实及女儿)来才溪路下正式开基,创业发展。地点即现在的才溪山庄(才溪宾馆),原才溪太原堂象形地域。

上杭才溪寿兴公王氏裔孙清明节祭祖大典

上杭才溪寿兴公王氏裔孙清明节祭祖大典
      为记菜叶引路之故事,王寿兴就把这里喊名为菜溪。随着时间推移,林、钟、雷等姓氏人家相继迁移入菜溪,后来各姓同研究,认为这地方本来森林茂密,松、杉、杂木易长,柴火甚多,便改名柴溪。
      寿兴公裔孙自入住才溪以后至明朝、清朝,以耕读传家为宗旨,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因此,王氏后裔出现了许多举人、秀才、还有进士,族门望盛,柴溪各姓纷纷仿效,重视子女教育,柴溪举人秀才频出,据历史记载,柴溪有进士和举人,及上百名秀才;有一时期被誉为秀才之乡,在清朝中期柴溪又被文人改名为才溪(属平安里)沿用至今,“才”同“财”是客话近同音,即为财溪,生财之溪也。(资料来源于才溪王族谱和上辈传说)
      才溪王氏人才辈出。王九郞后裔第十四代国宁公,讳:敦元,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中举,乾隆皇帝恩赐“文魁”匾牌,并赐有大量的金银珠宝,于是,国宁公同父亲王享斯选定了才溪村乌基背建六井(天池)十六厅(客厅)上、中、下三栋(三厅厦)左右四摆、前横屋一摆, 后楼大门全是石条门框,门盈(门眉)刻“登科第”三字,现保存完好,是一代名将王集成将军故居。第十五代国舆、树年都是举人。第十八代寿昌,清朝曾任四品都司,还有后裔孙瑱国是道光甲辰科会中式进士,曾任福宁府守备。

上杭才溪寿兴公王氏裔孙清明节祭祖大典
       在二十世纪经战争烽火的锤炼,才溪涌现出 “九军十八师”,他们都是我党我军开国功臣、高级将领,寿兴公后裔有:王集成、王直、王奇才、王胜、王荣光、王培臣等等。解放后,才溪王氏后裔又涌现出许多有用人才:厅级以上干部有王树英等,曾荣获全国荣誉称号或代表资格人员的裔孙有:王炳章、王绳彬、王其友、王太凤、王秋凤等,解放后考上高等学府拿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位有:王强、王武荣(博士后)、稳鑫、进华、建春、东方、立茂、浩高、文生、晓惠(女)、云秋、王锋、梅英(女)、华明、真珍(女)、春明(女)、益华、王瑛、钰英(女)、永栋、永贵、三凤(女)、如均、如勇、志泉、澎璟、志辉、春明(女)、炜锋、炜翔、丽英(女)、一玎。(不完全统计)

上杭才溪寿兴公王氏裔孙清明节祭祖大典
       寿兴公到才溪开基发展至今,裔孙已繁衍到28代了(晋公世系107代),才溪太原堂裔孙现有人口有五万人之多,分布于全国各省乃至海外、台湾地区,在才溪居住的现在人口达万余人,是才溪镇2.5万人口、29个姓氏中的大姓。
       七十年代以来,在开放改革发展经济的浪潮中,才溪王氏裔孙涌现出一批自主创业的企业家有:王养华、王如豪、王善安、王忠、王赤昌、王家洪、王兆先等。
       才溪王氏太原堂寿兴公裔孙每年在清明节都会举行祭祀拜祖,每十年进行一次大的宣传庆祝寿兴文化节活动,外迁散居台湾、浙江、江西、四川、广东、安微等地的寿兴公裔孙都会选派代表回才溪参加祭祖活动,声势浩大,热闹非凡,秩序井然,有模有样。
以下2017年春季祭祀的部份图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上杭才溪王氏迁自长汀,建王氏宗祠
才溪王氏迁自长汀。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王寿兴携父王九郎带眷,由长汀河田王坊迁才溪创业繁衍,为才溪王氏开基始祖,后裔敬王九郎为一世祖。王寿兴及后裔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因此,王氏后裔出现了许多举人、秀才,族门望盛,人才辈出。王九郎后裔第十四代王登元,授“文魁”匾牌一块。民国《上杭县志选举志》载:王国宁,字登元,平安里人,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举。第十八代王寿昌,清代曾任绿营军官——四品都司。才溪涌现出许多优秀人才,其中有王寿兴裔孙王直、王集成、王奇才、王胜、王荣光、王培臣等。王寿兴裔孙已传28代,人口有2万2千余人,其中1万4千余人分布海内外包括台湾地区,留居才溪者8千余人。王寿兴裔孙迁台多人。2003年,两岸裔孙在才溪兴建占地20亩的王氏寿兴公园,内设宗祠主祀开基祖王寿兴。
· 福建上杭才溪迳美村《翁氏五修谱》
福建上杭才溪迳美村《翁氏五修谱》翁氏族谱我手上仅有新谱,也就是《翁氏五修谱》,当时我还协助翁姓宗亲修好五修谱,而三修、四修族谱还存于上杭才溪的迳美村,曾和翁姓宗长协商借以复印,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答复,非常遗憾,据我所知翁姓在客家地区分布是从福建开始的,广东和江西翁姓是从上杭迁出的。现将翁姓的有关资料上传供翁姓宗亲参考,也希望翁姓宗亲提供有关外迁翁姓的材料。《元和姓纂》和《姓氏考略》都说:“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望出钱塘”。据此可知:翁氏源出姬姓,是西周王族的后裔,得姓始祖就是周昭王的儿子,距今已经三千多年了。福建上杭《翁氏族谱》云:“翁氏始祖宏,周昭王庶子也,食采翁山,因以为氏。生子辇,辇生存,存生耽,俱为王朝卿士。自是蕃衍于梁之原城,至27世祖鞠,因遭东晋石勒之乱,渡江而居于浙,遂为钱塘望族。29世祖琳,复徙润州丹阳”。《龙岩翁氏族谱》载:“宏33世孙禧汝,唐时官苏州刺...
· 孙裔兴
参考资料编纂委员会.《上海旧政权建置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ISBN7-80618-881-9.
· 2019川、滇、黔母氏三迁祖后裔清明节祭祖大典
2019年4月5日上午,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地母氏家人1100多名,汇聚在宜宾市筠连县海瀛镇三合斗浙商大酒店,隆重举行“母氏三迁祖清明祭祖大典”,母成生、母应松、母建辉等代表发表重要讲话,阐明祭奠的目的、意义及其筹备情况、祭奠流程;之后到三迁祖墓地举行祭奠仪式,整个场景,一片沉默,表达浓浓的哀思。筠连县三合斗祭奠地,西临盐津县,北频水富市,东靠兴文县和威信县,南近彝良县和镇雄县,四面草木,东西走向,紧邻长江流域,长江上游及其无数条支流,八方山脉,肃然寂静,向“三迁祖”默哀致奠。
· 才溪王氏的源来与播迁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就是在不断的演变——推进发展的。我们才溪王氏是客家人,是客家民系的一部份。我们闽、粤、赣边居住的汉人祖先们是敢于同大自然作斗争、拼愽的,形成了客家民系——客家文化(包括祠堂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除一小部分汉人在秦汉时期早迁至闽、粤、赣边外,多数人都是在唐朝及宋初,为了躲避战乱,中原大批汉人南迁(其中一部分进入闽西,含今三明市属宁化、清流、明溪三县)赣南、粤东地区生活,逐渐与土著及少数民族相结合,成为闽、粤、赣地边的客家先民。讲具体点:一、是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当时史思明叛乱,唐明皇逃出长安,八年激战给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就是在不断的演变——推进发展的。我们才溪王氏是客家人,是客家民系的一部份。我们闽、粤、赣边居住的汉人祖先们是敢于同大自然作斗争、拼愽的,形成了客家民系——客家文化(包括祠堂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除一小部分汉人在秦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