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咱们王氏家族明清两代的“翰林缘”有哪些呢

2017-04-0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9
转发:0
评论:0
咱们王氏家族明清两代的“翰林缘”有哪些呢,作为文人入仕里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翰林院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清时期,

作为文人入仕里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翰林院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清时期,凡进士都以能进入翰林院为荣。自明英宗时起,就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据统计,清代汉大学士共119人,翰林出身就有101人,占其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清史稿•选举志》也说:“有清一代宰辅多由此选。”很显然,翰林院已成为当时培养高级干部的绝佳场所。

咱们王氏家族明清两代上的“翰林缘”有哪些呢

作为“齐鲁第一进士家族”,新城王氏曾有四位才俊先后入职翰林院,成为家族史上的一大荣耀。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王象节、明万历二十年壬辰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王象节年少聪慧,十岁通诗律,兼工诸体书。25岁中进士,朝考第一,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检讨,充纂修国朝正史官。他性情淡泊,生活节俭,但遇他人有难则倾囊相助。28岁时,叔兄王象斗考中进士,为避兄长辞官归里,奉养父母,不幸受风寒,英年早逝。

咱们王氏家族明清两代上的“翰林缘”有哪些呢
王与胤、明崇祯元年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王与胤本是王象晋的次子,后过继给王象贲。他抗疏直言,不避权要,惹怒阁臣,罢官归里。崇祯十七年甲申京师沦陷,他自撰墓志,与妻子于氏,子士和同缢于室。

王士禛、清顺治十二年乙未科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讲、侍读、侍讲学士。作为清代汉臣由部曹改词臣的第一人,王士禛自小秉承家学,8岁能诗,12岁能赋,18岁中举,25岁中进士,并因诗被遇,特旨入翰林,成为清代汉臣由部曹改词臣第一人。他的一生文政兼从,华章叠出、政声廉明,被誉为“一代正宗”、“文坛领袖”。

咱们王氏家族明清两代上的“翰林缘”有哪些呢
王祖雝、清嘉庆七年壬戌,钦赐翰林院检讨。翰林院检讨主管掌修国史,从七品,常以三甲进士出身之庶吉士留馆者担任。而作为监生的王祖雝,未经殿试就被钦赐为翰林院检讨,这也是不多见的殊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翰林学院中的王氏家族
作为文人入仕里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翰林院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清时期,凡进士都以能进入翰林院为荣。自明英宗时起,就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据统计,清代汉大学士共119人,翰林出身就有101人,占其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清史稿•选举志》也说:“有清一代宰辅多由此选。”很显然,翰林院已成为当时培养高级干部的绝佳场所。作为“齐鲁第一进士家族”,新城王氏曾有四位才俊先后入职翰林院,成为家族史上的一大荣耀。一起来认识一下吧!王象节明万历二十年壬辰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王象节年少聪慧,十岁通诗律,兼工诸体书。25岁中进士,朝考第一,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检讨,充纂修国朝正史官。他性情淡泊,生活节俭,但遇他人有难则倾囊相助。28岁时,叔兄王象斗考中进士,为避兄长辞官归里,奉养父母,不幸受风寒,英年早逝。王与胤明崇祯元年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王与胤本是王...
· 清代知名的毕节路氏翰林家族
毕节路氏翰林山庄坐落于今毕节市七星关区德溪街道办事处的路家湾村,是一处具有近二百年历史的文化庄园。翰林山庄的主人路氏家族,是清代全国知名的文化世家。这一文化世家肇基于清康熙初贡生路瀛洲,传承至晚清举人路承熙、路先伯,共经历了八世。在近二百年的时间里,这一文化世家共走出七名秀才、十三名举人、五名进士。这五名进士分别是路元升、路孟逵、路璋、路璜、路朝霖。其中,路孟逵、路璜、路朝霖三人又分别授翰林院庶吉士,路朝霖还升侍读学士,成为幼年光绪皇帝的老师。在众多科举人才中,七人分别任过知县、知州、知府和户部主事,官衔从正七品至正四品不等;在九名诗人中,五人是有名诗人,四人为诗书画“三美”艺术家,二人被誉为国学大师。翰林山庄路氏文化世家,是在历史的沧桑岁月中,中国儒学文化涵养产生的文化世家。其文化构成呈现出多方面的内涵,是融汇了中国古代科举、教育、廉政、忠孝文化和传统诗书画“三美”艺术等内涵为一体的优秀...
· 祭祖的历史问题咱们应该怎样看呢
祭祖问题在历史上的演进绝非一朝一夕。其实,祀先之礼,讲究的是“侍死如侍生,侍亡如侍存”,因此,后裔祭祖,一定要设宗庙,陈设衣食,这是古代祭祖的遗传。然而,传入中土的佛教(小乘),其对祖先的祭祀重在对死者之祭拜,其意义在乎超荐祖先之灵上度西天。因此,自隋唐以来,烧纸人、纸屋、纸衣、纸具,以供死人在阴间使用便成了习惯,而这显然已经与中华民族原始的道德习尚不符。烧纸具意在向死者祈福,其目的在于功利而非孝敬与追思,所以梁朝范缜著《神灭论》,以求在根本上推翻小乘教义影响下演化而来的功利,甚至是迷信思想,而强调古人祭祖的道德含义,破除祭祀鬼魂之说。当代,祭祖中则又出现了一些“新兴问题”,原本是古朴孝道的祭祖活动现了许多伤风败俗的现象,比如“二奶祭祖”、“情人祭祖”、“奢侈祭祖”、“腐败祭祖”等粉墨登场,人为地给祖先穿上“腐败”的外衣,这绝无对祖先之敬意,更无对祖先之孝道;再如,祭祖竞相攀比,奢侈浪费,...
· “贾氏家族”的百年海军缘
在船政百年风云史上,有这样一个家族,九代皆为海军,8人出自船政学堂,为中国贡献了百余位海军官兵。它就是长乐琴江贾氏家族。昨天,记者应贾家后人贾展云之邀来到琴江,听他讲述贾家充满传奇的船政故事。高祖和严复并称船政“二妙”“我们贾家原来是满洲正白旗嘉佳氏之后,雍正年间,朝廷在长乐建立三江口水师营,旗兵南下,嘉佳氏集体改姓‘贾’。我的高祖贾凝禧是1882年考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的,从此,我们贾氏家族与马尾船政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算了一下,单单在马尾船政学堂毕业的就多达8人。高祖是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9届毕业生。光绪十二年,他作为第三批留学生与其他32人被船政局派往英国海军部留学,3年后回国。高祖在校期间表现优异,监督周懋琦这样评价他,‘学习测绘海图,巡海练船兼驾驶铁甲兵船,学生贾凝禧文武兼备,最为出色’。老师们都把高祖和严复并称为‘二妙’。”冯玉祥打制银盾牌赠贾勤“‘虎父无犬子’。高祖的4个儿...
· 咱们的柴家村
1,山西省阳城县次营镇柴村2,浙江衢州华墅乡柴家村3,重庆市云阳县渠马乡柴家村4,浙江省慈溪市掌起镇柴家村5,浙江省临安市瑞口镇洪岭柴家村6,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官田乡柴家村7,浙江省江山市清湖镇柴家村8,河南省武陟大封柴家村9,枣阳市吴店镇柴家村10,陕西蓝田县金山乡柴家村11,慈溪市掌起镇洋山柴家村12,河金市柴家乡柴家村13,康保县丹清河乡柴家村14,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下应镇柴家村15,辽宁省铁岭县李千户乡柴家村16,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次坞柴家村17,重庆点军区柴家村18,吉林永吉县大绥河镇柴家村19,沂源县东里镇柴家村20,山东省临淄区梧台镇柴家村21,浙江萧山浦阳柴家村22,江苏省扬州市宝应下舍柴家村23,沈阳新民市张家屯乡柴家村24,诸几次坞柴家村25,开化县何田乡柴家村26,辽宁省台安县桑林镇柴家村27,宁远县禾亭镇柴家村28,山西省隰县柴家村29,运城市盐湖区西城柴家村30,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