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祭祖的历史问题咱们应该怎样看呢

2017-04-0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6
转发:0
评论:0
祭祖的历史问题咱们应该怎样看呢,祭祖问题在历史上的演进绝非一朝一夕。其实,祀先之礼,讲究的是“侍死如侍生,侍亡如

祭祖问题在历史上的演进绝非一朝一夕。其实,祀先之礼,讲究的是“侍死如侍生,侍亡如侍存”,因此,后裔祭祖,一定要设宗庙,陈设衣食,这是古代祭祖的遗传。然而,传入中土的佛教(小乘),其对祖先的祭祀重在对死者之祭拜,其意义在乎超荐祖先之灵上度西天。因此,自隋唐以来,烧纸人、纸屋、纸衣、纸具,以供死人在阴间使用便成了习惯,而这显然已经与中华民族原始的道德习尚不符。

祭祖的历史问题咱们应该怎样看呢

  烧纸具意在向死者祈福,其目的在于功利而非孝敬与追思,所以梁朝范缜著《神灭论》,以求在根本上推翻小乘教义影响下演化而来的功利,甚至是迷信思想,而强调古人祭祖的道德含义,破除祭祀鬼魂之说。

  当代,祭祖中则又出现了一些“新兴问题”,原本是古朴孝道的祭祖活动现了许多伤风败俗的现象,比如“二奶祭祖”、“情人祭祖”、“奢侈祭祖”、“腐败祭祖”等粉墨登场,人为地给祖先穿上“腐败”的外衣,这绝无对祖先之敬意,更无对祖先之孝道;再如,祭祖竞相攀比,奢侈浪费,夸富摆阔,不是哀思追远,乃是走过场、求消遣,这样的祭祖,花再多钱也表达不出一毛钱的情谊道统。这些夹杂着人意迷信、文化糟粕的祭祖无论如何是不能得到认同的,对这种不伦不类之为,因之根本就不是信仰,也就无需驳斥了。当然,现今也有许多文明的祭祖方式出现,比如通过网祭、树祭、草坪祭等方式纪念亲人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以鲜花代替烧纸,以追思代替奢侈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基督徒在清明节为亲人送上鲜花、祈祷追思的形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欢迎、接纳。

  从历史的演变过程可知,其实一个人对祖先的敬仰追思之情与封建迷信活动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基督徒如果真明白人死亡之后是怎么回事,根本不必对祭祖问题有顾忌,只要把祭祖之本意与形式剥离开来,表白祭祖之实意乃是敬爱祖先,那么其实一束清香淡雅的鲜花,一个深深的鞠躬就足以承载生者对逝者的哀思之情。

  在网上搜索“基督徒与祭祖”等类似条目,你会发现有许多的声音、言论、专著。是的,作为重要的文化传统,祭祖的问题几百年来未曾得到圆满的解决,中国基督徒也很难走出这一困惑。其实,当我们持守基督徒不可祭祖这一禁忌之时,我们的信仰并没有真正地得到进深的操练,我们的神学也没有得到丁点的充实与深化,我们的教会也没有因此而更加圣洁、合一,基督的大爱也没有得到任何的体现与表达。而当我们怀着一颗敬爱先辈、追忆前人之心,在清明节给先辈扫扫墓、献献花时,上帝的独一性也并没有被否认,我们的敬虔、分别为圣之心也并没有被弃绝,反而能因此一尽孝道、使家庭和睦。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真正用心去敬拜神是最重要的,不必受可否祭祖的问题困惑,该扫墓扫墓,该献花献花,更没有必要担心去一次墓地就被鬼魂附体、折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咱们应该换个角度看历史之隋炀帝杨广对中国的贡献
可惜啊!杨广本是个了不起的好皇帝,居然被说成是千古暴君,真是哗天下以大谬。只有那些庸庸路人,会随波逐流,听那些糟糠之论,不明就里的人云亦云。公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天下皆称广以为贤”。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修通运河”、“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东征高丽”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隋炀帝在营建东都的同时,又下令开凿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为三大段。中段包括通济渠与邗沟。通济渠北起洛阳,东南入淮水。邗沟北起淮水南岸之山阳(今江苏淮安...
· 今年的寒衣节,你选择怎样祭祖呢?
寒衣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等等。在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寒衣节最常见的习俗就是“送寒衣”,因为正逢进入寒冬季节的时期,人们御寒加衣,由此也联想到在冥间的祖先可能需要添置衣物,所以人们会将冥衣焚化给祖先,这就叫作“送寒衣”。除此之外,在一些地区还有焚香祭祖的习惯,比如市区、偃师、宜阳等地,也有人不去老坟烧寒衣,而是在家门口及十字路口烧。待到十月初一这天,瞅着天快黑了,人们抓把土灰,在家门前撒一个灰圈,然后焚香上供,燃烧纸衣、纸锭,祭奠先人。山东淄博等地也有这种习俗,农历十月初一是他们上坟祭祖的传统日子,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为老祖宗焚烧衣物上供祭品,将今年的收成汇报给老祖宗。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
· 咱们的柴家村
1,山西省阳城县次营镇柴村2,浙江衢州华墅乡柴家村3,重庆市云阳县渠马乡柴家村4,浙江省慈溪市掌起镇柴家村5,浙江省临安市瑞口镇洪岭柴家村6,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官田乡柴家村7,浙江省江山市清湖镇柴家村8,河南省武陟大封柴家村9,枣阳市吴店镇柴家村10,陕西蓝田县金山乡柴家村11,慈溪市掌起镇洋山柴家村12,河金市柴家乡柴家村13,康保县丹清河乡柴家村14,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下应镇柴家村15,辽宁省铁岭县李千户乡柴家村16,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次坞柴家村17,重庆点军区柴家村18,吉林永吉县大绥河镇柴家村19,沂源县东里镇柴家村20,山东省临淄区梧台镇柴家村21,浙江萧山浦阳柴家村22,江苏省扬州市宝应下舍柴家村23,沈阳新民市张家屯乡柴家村24,诸几次坞柴家村25,开化县何田乡柴家村26,辽宁省台安县桑林镇柴家村27,宁远县禾亭镇柴家村28,山西省隰县柴家村29,运城市盐湖区西城柴家村30,浙...
· 咱们王氏家族明清两代的“翰林缘”有哪些呢
作为文人入仕里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翰林院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清时期,凡进士都以能进入翰林院为荣。自明英宗时起,就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据统计,清代汉大学士共119人,翰林出身就有101人,占其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清史稿•选举志》也说:“有清一代宰辅多由此选。”很显然,翰林院已成为当时培养高级干部的绝佳场所。作为“齐鲁第一进士家族”,新城王氏曾有四位才俊先后入职翰林院,成为家族史上的一大荣耀。一起来认识一下吧!王象节、明万历二十年壬辰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王象节年少聪慧,十岁通诗律,兼工诸体书。25岁中进士,朝考第一,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检讨,充纂修国朝正史官。他性情淡泊,生活节俭,但遇他人有难则倾囊相助。28岁时,叔兄王象斗考中进士,为避兄长辞官归里,奉养父母,不幸受风寒,英年早逝。王与胤、明崇祯元年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王与胤本...
· 家谱编修时,应该使用怎样的文风?
家谱的历史久远,其所记载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跨越的时间长度比较长,所以在编修家谱的时候,是需要非常谨慎的。而家谱是编纂,不需要长篇论述,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将所有的资料按照特定的要求进行编纂,那么家谱编修时,应该使用怎样的文风?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文风其实就是指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家谱所记载的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源流以及先人的经历,那么编修家谱的时候,就需要做到朴实、严谨、简洁和流畅,这也是我们编修家谱的时候所需的文风。何谓朴实?就是在编修家谱的时候,没有多余文字的修饰,不写一大堆空话,而是将家族历史真实的记录下来,将家族中的事情写清楚明白,这就是朴实。例如家谱中的世系、祠堂、大事记、坟茔等内容,编修的时候就不需要过多的评论和修饰,只要将记述的事情直接了当叙述清楚就可以了。正如清代章学诚所说的:“与其文而失实,何如质以传真也。”所以朴实的文风是家谱的最佳境界。图源自网络严谨的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