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四川丹棱望族彭氏家族:一门六进士

2017-03-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52
转发:0
评论:0
四川丹棱望族彭氏家族:一门六进士,在四川丹棱县的人口构成上,有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彭姓是该县第一大姓。究其原因,当

在四川丹棱县的人口构成上,有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彭姓是该县第一大姓。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在清朝时,以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彭端淑为代表的彭氏家族,对丹棱彭姓繁衍昌盛的贡献应该放在第一位。
这个彭氏家族,在清朝可谓文武全才,显赫一时,出尽风头。彭端淑、彭肇洙、彭遵泗三兄弟考中文进士,族人彭端笏、彭大力、彭承绪考中武进士,当时人称“彭氏一门六进士,文韬武略震京师”。
此外,这个家族还出了文举人8个,其中包括一个解元,武举人13个,贡士22个。因学入仕者,难以准确计数,更别提因文治武功和治国有显著贡献而受封、赠、谥者了。一个家族文昌武盛到这种程度,在中国其他姓氏的名门望族中,也不多见。
先辈学识渊博 致力教育儿子
丹棱彭氏家族先祖,可追溯到唐朝的彭构云。彭构云的后裔彭嵩,因做官定居在金陵(今江苏南京)。
彭构云第25世孙彭兴、彭原、彭彦等三兄弟,于洪武4年(1371年),从湖北麻城孝感乡率家人迁川,沿途分流,彭彦落业重庆。
彭兴一家,背九显尊神,怀抱公鸡,鸡鸣神定,落籍在犍为县三溪铺,有彭荣卿、彭应祥、彭景和3个儿子,3个儿子又生12个儿子,分衍出八房家庭格局,后世人才济济,衍成犍为的大族。
彭原生彭荣祖,落业在丹棱县西边30里的桑黄坝,以耕田种地为生。经过明朝200多年的漫长沉淀,彭氏家族不管在经济上,还是仕途上,都有了不小的成就。
明末,彭氏家族中的彭万昆靠着军功,被封为怀远将军。怀远将军是一个武散官名,也就是说没有具体的职务,就是一个待遇,官阶为从三品,位列高级干部的级别。清朝初年,彭万昆出任简州(今简阳)判官。
后来,彭万昆因战绩军功被任命为四川都督佥事(相当于副都督或都督助理,官阶为正二品)。不过,彭万昆拒绝了任命,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认为,官做得再高,都不如把子女教育好。只有子女有了出息,彭家才会持久昌盛下去。
彭万昆下这个决定,应该是考虑了很久的,因为他有9个儿子。把9个儿子都教育好,培养成才,对彭万昆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不比做官轻松。彭万昆做到了,他的9个儿子大多有出息,有的考中了举人,有的出任知县。其中,让彭万昆最骄傲的儿子是彭珣。
彭珣,字璧,号三溪先生,康熙时的贡生。贡生是当时除科举考试外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的产物,挑选府、州、县的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进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毕业后分配工作。
彭珣性格清雅,不愿与世俗合流,对做官什么的没有兴趣。他的兴趣在做学问上,他最喜欢研究易学,而且研究得很深。彭珣有彭端洪、彭端淑、彭肇洙、彭遵泗、彭端洋、彭大泽、彭端徵7个儿子,彭珣以父亲为楷模,放弃仕途,回家致力于培养和教育7个儿子。
彭珣的岳父王庭诏是夹江人,进士出身,知识渊博,是夹江的名儒。彭珣在教育儿子中,王庭诏为他帮了不少忙,彭端淑等兄弟在学业上曾多次受到王庭诏的指点。
辛勤的付出总有回报。彭珣和父亲彭万昆一样把精力放在了下一代身上,但他的收获却远远大于父亲的收获,因为他的3个儿子彭端淑、彭肇洙、彭遵泗都考中了进士,并做了大官,文学成就也很大。
彭端淑有才干 做官清廉公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370字短文《为学》(全名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作者是彭端淑。
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在彭氏家族6个进士中,彭端淑的名气最大,他与李调元、张问陶(张船山)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自幼聪敏颖异,深受先辈“崇实黜浮,又宜力学,毋自弃”的教诲,10岁能写文章,12岁进入丹棱县学,与大哥彭端洪,弟弟彭肇洙、彭遵泗一起,在丹棱翠龙山的紫云寺刻苦读书。据说,4兄弟在山上读了五六年,从来没下过山,更别说回家了。
雍正4年(1726年),彭端淑参加乡试,考中举人。雍正11年(1733年),彭端淑与双胞胎弟弟彭肇洙一起进京赶考,双双考中进士,这对彭家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
彭端淑被分配到吏部做主事(正六品),乾隆10年(1745年)升任为吏部员外郎(相当于现在各部下设的司级机构副司长),不久被提拔到文选司(负责人事任免)做郎中(正司长)。
乾隆12年(1747年),彭端淑出任顺天府(今北京)乡试同考官(协同主考或总裁阅卷的官员)。在这次考试中,彭端淑发现一个叫纪昀的人很有文才,把他拔取为解元。纪昀后来成为一代名臣、文学大家,他在民间以“纪晓岚”的名字为大家所熟知。
乾隆20年(1755年),彭端淑开始了地方锻炼的经历,出任“三江要口,五州之屏藩重地”的广东肇罗道按察使(巡察、考核吏治,主管刑法事务)。
彭端淑为人宽厚,以“清慎”作为做官准则。他出去巡查时,从来不组织车队前呼后拥,更不会提前让人给下面打招呼,而是身穿便装,带着一两个人就出发了。
到了地方上,他还严格要求当地不准迎接款待,吃喝玩乐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要来,走的时候也不许谁往车上悄悄放所谓的“土特产”。要是哪个不知趣,后果接着就来,让你哭都哭不出来。
彭端淑还是断案高手,放在现在,绝对是一个高水平的法官。彭端淑刚到任,就收到一个特别的“见面礼”:3000多件积案。所谓积案,都是案情复杂不好判决的案件,所以一拖再拖,否则早就被前任给结案了。
彭端淑没有叫苦,也没有头疼,更没有对前任或前前任充满怨言,他调来各州县的案卷,与手下人充分合作,一起商量判案。结果,不到一个月,3000多件积案全部结案,没有一件是判决不公的。彭端淑把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大家对他无不敬佩有加,朝廷里的官员听说后,也是“深相倚重”。
此外,彭端淑还大力促进当地的教育事业。他督促修理省城书院,请当时闻名的老师来给学生讲课,有时自己还去开开客座课堂,这为后来他投身教育事业打下了基础。经过彭端淑的努力,当地的学风逐渐浓厚起来,3年里就有10多人考中举人。
彭端淑在广东一晃就是六七年了。在这段时间里,他过得还算充实,尤其是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当地社会生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那种成就感是令人心情舒畅的。不过,彭端淑在官场待的时间长了,也感受到了官场的险恶,民生维艰的现实,而自己在很多事情上又无能为力。
这是与他的性格不相符的,彭端淑感到很苦闷,又无处发泄,消极避世的退隐想法由此滋生。最终让他下定决心归退的,是乾隆26年(1761年)发生的一件事情。
退隐回川执教 文学成就很高
当时,两广总督李侍尧让彭端淑督运粤西的大米去广西接济灾民。返途中,船只开到了南海上,彭端淑不小心坠落到海里。他的随从和船工赶紧营救,彭端淑被打捞上岸,侥幸捡回一条命来。
惊魂未定中,已经年过六旬的彭端淑认为,这是大难即将临头的先兆:“今天我没有被鱼吃掉,是老天对我宽厚,今后可就没这么好事了。”他决定退隐,递交了辞职报告,打道回四川,在成都南郊白鹤堂住了下来。
第二年,彭端淑被锦江书院(今成都石室中学)聘为山长(相当于现在的校长),后来又做一任,两任长达14年。在执教锦江书院期间,彭端淑培养了众多人才。“清代四川三才子”之一、戏曲理论家、诗人李调元,以及张翯、钟文韫等,都是他的学生。
在人生的最后大约20年里,彭端淑把心血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乾隆44年(1779年),81岁的彭端淑在成都南郊白鹤堂病逝。彭端淑去世后,没有回到老家丹棱,也没有在成都安葬,而是安葬在今彭山公义镇月台村。
彭端淑在文学上成就很高,他的诗歌和散体古文及文学批评理论影响非常大。他在进入县学读书后,得到了合江人、出身进士的蜀中制义(八股文)高人董新策的点拔,对制义颇有天赋。他曾长期醉心于制义中,技压蜀中,名噪京师,深得当时的名儒蔡寅斗、胡稚威、沈适芳等推崇,称赞他是“不世之才”、“四川一大家”。
直到彭端淑50多岁时,他才发现,制义脱离现实太远,还是要多关注民生为重。此后,他“诗学魏,文学《左》《史》”,受陶濳、杜甫、韩愈等人诗风的影响,文风大变。
辞官回川后,他更是与广大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对劳动人民的疾苦了解得更为深入,笔下自然开始有了生活气息。彭端淑后期的作品,题材极为广泛,或忧国忧民,或愤世嫉俗,或抚时感事。
彭端淑的文章刚健清新,气势雄厚。他的名作《为学一首示子经》,从正反两面说明难与易、昏庸与聪敏之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短短370字,说理深刻透彻。他的著作有《白鹤堂文稿》《雪夜诗谈》《白鹤堂晚年自订诗稿》《白鹤堂时文稿》《粤西杂草》《曹植以下八家诗选》《国朝蜀名家诗钞》等。
为纪念彭端淑,丹棱有把城区一条大路命名为端淑大道。因彭端淑、彭肇洙和彭遵泗都考中了进士,又都在京城任职部员,时人把他们称为“三彭”。丹棱城区有条三彭街,就是纪念他们的。
彭肇洙为官正 喜欢著述写诗
彭肇洙,字仲尹,是彭端淑的双胞胎弟弟,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雍正元年(1723年),彭肇洙考中举人,比彭端淑早3年中举。雍正11年(1733年),彭肇洙与彭端淑一起进京赶考,双双考中进士,彭肇洙被分配到刑部担任主事。
乾隆3年(1738年),彭肇洙转任户部主事。4年后,迁任户部员外郎,又4年后,彭肇洙被提拔为户部郎中。乾隆14年(1749年),因母亲王氏去世,他和彭端淑一起回家丁忧。乾隆16年(1751年),丁忧期满后,他被任命为河南道监察御史,与彭端淑一样,开始了外放做官的经历。
彭肇洙为官严正不阿。特别是当上监察御史后,遇到事情更是敢言。可惜至今寻找到的史料对他为官的事迹记载几乎空白,我们只知道他年岁大后回到了丹棱。
彭肇洙晚年做了一个事情。乾隆26年(1761年)初,他得知明朝时的夹江进士宿进,因在正德年间耿直进言遭到杖责贬黜的事情后,跑到夹江去拜访宿进的后人。他发现,宿进遭到了更不公平的待遇,如此“忠贞流芳千古”的人物,居然“名不见之于史册,祀不享于祠庙”。
彭肇洙感慨万千,提笔写了一篇246个字的悼念宿进的祭文,对宿进的遭遇表示同情,对宿进的精神充满敬佩。这篇祭文后来由工匠雕成大木匾,悬挂在宿氏祠堂。
彭肇洙一生喜欢著述,擅长写诗,著有《竹窗巽言》《抚松亭遗编》《抚松堂诗文集》等。
彭遵泗嗜历史 著述多有价值
彭遵泗,字磐泉,号丹溪生,彭端淑的弟弟。7岁那年,他在水边洗手,随口吟出一首诗:“素手濯长渠,扬波混太虚。还将指上沥,惊散水中鱼。”旁边的小伙伴都听呆了。
12岁时,他和几个同学一起玩耍,有人提议玩指题作诗的游戏。轮到彭遵泗,同学指扇为题,彭遵泗写出《咏扇上美人吹箫桥边》,最后一句是:“仙音不肯随凡响,恐引牛郎渡石桥。”这句诗想象力独特,“语惊四座,人皆异之。”
雍正13年(1735年),彭遵泗参加乡试,考中解元。乾隆2年(1737年),在彭端淑、彭肇洙考中进士4年后,彭遵泗也考中进士,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第二年调任兵部任主事。乾隆7年(1754年),彭遵泗升职为兵部员外郎。
乾隆15年(1750年),彭遵泗出任甘肃凉州(今武威)同知(副知府)。乾隆17年(1752年),转调湖北黄州府同知,乾隆19年(1754年)又改任江防府同知。
彭遵泗在地方上任职期间,颇有政绩。但他在不同地方转来转去,职位上总是平级调动,没有升职迹象。乾隆21年(1756年),又一次任期满了,彭遵泗看到还是没有升迁希望,“以卓异之才不为世用”,不想再干下去,打报告辞职回家了。
彭遵泗写了很多书,但他不怎么整理写出来的东西,经常是随写随扔,或者胡乱放到书箱里,希望到晚年的时候再整理出版。没想到他英年早逝,后人在整理遗作时,发现他的作品太零乱,字迹也潦草,墨迹沾成一团,难以识读。
彭遵泗最著名的作品是《蜀碧》,是早年在北京时写的。《蜀碧》详细记载了张献忠入川的情况,所引证的书目包括《明史》《明史纲目》《明史纪事本末》等25种,几乎收尽了当时记载张献忠占据四川的所有史料。对研究明末四川社会状态,特别是张献忠入川后的活动,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彭遵泗还编修了12卷的《丹棱县志》,是他受丹棱县知县黄云的邀请写的,在他临死前的一年成书。《丹棱县志》是丹棱县现存最早的县志。彭遵泗的另一部作品是《蜀故》,辑录了四川古今各行各业的大量资料,为研究四川风土人情、社会风俗、山川地理、人文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四川新津张氏家族:族谱记载一门三进士
张商英石刻雕塑张商英手迹在今新津县花源镇北部与双流黄水镇南部交界处,原新津县新穿乡境内,唐宋时有个张氏家族,出了张唐英、张商英兄弟和张唐英儿子张庭坚3个以“直谏”著名的官员,《宋史》有传。3人都是进士出身,在当时形成“一门三进士”的文蔚大观,传为佳话。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馆长郑华说,宋朝时的四川文化大兴,类似新津张氏家族这种“一门三进士”的情况,在四川多地出现过。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也佐证了宋时四川文化氛围浓厚的史实。张唐英、张商英和张庭坚3人都生性直朴,敢于说话,说起来也是有家世渊源的。张文蔚:卖掉祖地供儿读书这个张氏家族是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后裔。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唐僖宗避乱入川。当时跟随唐僖宗入川的家族很多,张氏家族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到了四川后,定居在新津县新穿乡。五代十国时后蜀时期,张氏家族中的张立在后蜀政权中为官。张立为人生性直朴,说起话来无所顾忌。后蜀君主孟昶在成都遍植...
· 宋代莆阳望族:仙游蔡氏一门二十三进士
据《福建教育史》统计,两宋319年间共举行118次进士考试,录取进士约39000余人,其中福建籍进士7000多人,名列全国第一。而区区只有3个县的兴化军却举进士1014人,诸科、特奏者等742人,为福建进士总数的25%,占整个莆田进士总数(自唐至清2375人)的74%左右。这里,且不说诸科、特奏名进士,单以正奏名进士来讲,兴化军就超过千人。也就是说,宋代所取进士中,每39人中就有一个是莆田人。难怪一代名相王安石会发出赞叹:“兴化多进士。”宋人黄岩孙撰的《仙溪志》记载了“仙溪地方百里,科第蝉联,簪缨鼎盛,甲与他邑”的衣冠盛事。最突出的例子有仙游县枫亭蔡氏,从北宋天圣五年(1027)蔡滚考中进士开始,一直到南宋淳佑七年(1247)蔡仪国被录取为进士为止的220年间,蔡氏一共在宋朝产生23名进士,其中1名榜眼即蔡佃,2名宰执即蔡京、蔡卞兄弟。1.蔡兖,仙游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其余不详。...
· 游氏一门三进士
书法家、古文字研究者游寿游寿(1906-1994年)字介眉、戒微,霞浦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当代著名学者、教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书法家,于金石、史学、诗词诸方面均有精深造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与曹英庄(福安人,工诗)、丘堤(霞浦人,善画)、潘玉珂(宁德人,擅画)誉为“闽东四大才女”,又与卢隐、冰心、林微因有“福建四大才女”之称,后又名列“民国十大才女”。游寿先生,一生辛勤,治学领域广泛,有着多方面的杰出成就,是近代无法忽略的著名学者和书法大家。在老父亲的提携下,她的“文章在小学时已成”。青年时在厦门与女作家谢冰莹等创办文学月刊《灯塔》,即有诗名远播,只是后来学术兴趣转向金石考古,但诗词创作却至老未衰,有《沙溪集》《白沙集》等行世。她的诗词,或感时叙事,或咏物怀人,都写得沉雄壮阔、铿锵隽永,解放后,心情怡悦,诗风也多了旖旎明丽。现录《翠楼吟》词于下,以见一斑:“月侵黄昏,云笼暗淡。...
· 田进士宅一门三进士
田进士宅一门三进士观街位于开封市区东部,街东头原临近惠济河岸(今内环东路),西接草市街,原名老官街。街之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说此街曾住过太监,太监俗称老官,对此有人考证说很可能是明代周王府总管太监在王府外的私人宅第。另一种说法是该街田(路北)、缪(路南)两姓家中都有人在朝中居官,故这条街被称为官街,后改为老官街。这两种说法都有可能是对的,但根据后来田家发迹“一门三进士”的事实来看,第二种说法似乎更可靠些。把老官街改为乐观街是民国年间的事,乃由谐音而起,“乐”是多音字,至今开封人说起乐观街来,发音仍似“老官街”。田家一门三进士乐观街田家乃祥符望族,耕读传家,一门出三个进士的事在开封流传很广,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田家第一个科考得中进士的叫田我霖,号雨田,字少坪,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生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得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及山东道、江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在他之后,他...
·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彭遵泗
彭遵泗,1702—1758年,字磐泉,号丹溪生,丹棱县高桥翠笼山人。清代诗人、学者,与兄端淑、肇洙齐名,并称“丹棱三彭”。彭遵泗自幼颖异,孩提时即表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7岁时,偶濯手水边,随口吟出“素手濯长渠,扬波混太虚。还将指上沥,惊散水中鱼”。语压同辈,大有力追匠手之势。后在外祖父夹江名儒王庭诏的教诲下,博览古今,涉猎甚广。12岁时,与众学童聚玩,有人指扇为题作诗,立就《咏扇上美人吹箫桥边》一首,其结句为:“仙音不肯随风响,恐引刘郎渡石桥”,想象奇绝,语惊四座,人皆异之。乾隆二年(1737年),彭遵泗举进士,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就庶吉馆深造。次年调兵部主事。乾隆七年(1754)擢兵部员外郎。乾隆十五年(1750)外放,任甘肃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同知,乾隆十七年(1752)转调湖北,署黄州府(治所在进湖北黄冈)同知,乾隆十九年(1754)再改江防同知。为官颇有政绩。乾隆二十一年(1...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