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姓氏文化积淀对民族发展有哪些帮助
姓氏发展与文化积淀及交融:
(一)姓氏文化的积淀
郡望,又叫族望、地望,表示本姓氏最初的繁衍之地,记录了姓氏的发展、繁衍和播迁的过程。郡望在唐朝之前有政治意味,唐朝之后就变成自我炫耀的资本。河北昌黎郡是韩姓最有名的郡望,据现代人研究,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是河南河阳人,并不是昌黎郡人,而他却自称“韩昌黎”,可见郡望在当时的分量。
郡望是家族的血缘标志,而堂号则是个人所属姓氏的标志。堂号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一种特有现象,不仅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也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很多以先祖的道德文章和文治武功的典故用来作为自己姓氏的堂号,本身就寄予了生动的文化意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想在民间文化中的具体体现。孟姓的堂号“三迁堂”就因“昔孟母,择邻处”而得名,它作为一则著名的教育故事,自古以来一直代代相传。北宋王朝的宰相赵普靠半部《论语》治国,“半语堂”也就成了赵姓后人的堂号。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纪的历史图记。它的记载与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背景,有着密切关系。五代之前主要是官修家谱,尤其从曹魏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之后,门阀制度开始兴起,家谱主要用来证明家族血统。孔姓家谱是我国家谱的一例典型个案。孔氏家族非常注重修谱,修谱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缘疏远的孔氏族人组成一体,进而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昭穆,备遗忘”的目的。修家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抑恶扬善,像秦桧、李林甫这种人,是要被除籍的。
(二)姓氏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百家姓与中外交流,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中华文化善于容纳、吸收、融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这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唐山过台湾”是一个关于台湾姓氏的故事。这里的唐山,是台湾同胞对大陆的称说。据考证,以河南为主的中原人为避战祸,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南迁,他们先后定居在福建、广东一带,宋朝时又逐渐向台湾移民。因此,台湾98%的是汉族人,十大姓氏占了总人口的50%以上,“陈姓林姓半天下,黄姓吴姓排满街”。过去往往是一个或几个大家族举家迁徙,语言、姓氏、生活习俗乃至完整的宗法社会结构也都一并迁移了过去。因此在台湾,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古老中原文化的气息。
从历史的主流来看,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是在不断的相互融合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从而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所以说,“中国”这个概念不仅仅是汉族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概念,它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包括了的五六十个民族。在姓氏文化上,这一点尤其显得突出。民族文化上的相互融合以及姓氏上的相互交流与改变,始于秦汉强大政权提供的空间,西汉曾多次征讨匈奴,扩大疆域。匈奴归附后,汉武帝就赐金姓给匈奴王的儿子。北魏鲜卑族拓跋氏的孝文帝,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并率先将皇室姓氏“拓跋氏”改为“元”,还以法令的形式强迫几乎所有的鲜卑人改汉姓,统共涉及一百多个姓氏。郑和曾七下西洋,打通了中国直通波斯湾、红海和东非海岸的航线,为发展中国和沿途各国的关系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却与云南回族马姓有着血脉渊源,郑姓也是皇帝所赐。而随郑和的船队来中国学习礼仪的锡兰(斯里兰卡)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后来定居在泉州娶妻生子。他的后世子孙便以王子名字的谐音改姓“世”,2002年中国的世姓传人世吟娥,被邀请回传说中的故乡斯里兰卡寻根问祖,成了一段姓氏文化对外交流的佳话。
当然,交流是双向的。最早走向域外的当数秦始皇时的徐福,他率领3000名童男童女东渡,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而一去不归,沧海茫茫,根落何处不得而知。据说日本现在的林姓就是从福建迁移过去的一支。越南的黄姓非常多,是个大姓,实际上与中国的黄姓也是有渊源的。从明朝中叶以后,尤其是现代,中国人大量向海外涌出,几乎遍布世界各地。移民热、留学热,不仅带去了中华姓氏,也带去了中华传统文化
一部中华姓氏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演进的历史,是中华文化史、社会史、制度史、民族史等的综合性产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