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了解中国少数民族姓氏由来及各族关联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有汉、蒙古、回等50多个民族。其中,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由古代华夏族和其它民族长期逐渐混血而成,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4%,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因此,姓氏古籍主要是论述汉族姓氏,而对少数民族的姓氏则用笔较少。其实,少数民族姓氏是中华姓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汉族姓氏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大都在楚国境内。西周初期楚国的开国君主熊绎,相传是苗人酋长的后裔,《史记》说他是颛顼玄孙陆终第6子季连的“苗裔”(后代子孙),又说颛顼是“黄帝之孙”,那么,熊绎自然也是黄帝的后代子孙。
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居住在北部及西北地区的 “五胡”,即匈奴、鲜卑、羯、氐、羌。匈奴,亦称胡,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势力强盛,统治了大漠南北广大地区;东汉时分裂为南、北两部,继又分为5部;西晋时,曾先后建立赵、夏、北凉等国。
《史记》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而夏后氏部落领袖禹,是 “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鲜卑是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游牧于今西喇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附于匈奴,后附属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有慕容、乞伏、秃发、宇文、拓跋等部先后在今华北及西北地区建立政权。
《新唐书·宰相世系》云:“黄帝生昌意,昌意少子悃,居北,十一世为鲜卑君长。”于此可见,鲜卑族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裔。羯族源于小月支,曾附属匈奴,魏、晋时,散居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与汉人杂处,晋时曾建立后赵政权。氐族,殷、周至南北朝时分布于今陕、甘、川等省,从事畜牧和农业,魏、晋时大量接受汉族文化和生产技术,两晋时期曾建立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
羌族,主要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带,殷、周时部分杂居中原,东晋至北宋间,先后建立后秦、西夏等政权,后逐渐与西北地区的汉族及其它民族相融合。这些民族均与汉族有血缘关系。
他们的姓,一般都用汉字,或从汉姓,有不少系以部名为姓氏,大都为复姓,也有三字姓和四字姓。因为他们主要活动于古代的代郡、代州以北地区和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所以,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将他们的姓氏冠以“代北”或“关西”,称其为“代北复姓”、“关西复姓”、“代北三字姓”、“代北四字姓”。这些姓氏约有近300个,经过多次民族大融合,基本上都已改变为单姓,和汉族的姓氏融合为一体。改姓的主要原因是崇尚汉族文化,有的则为了明确血缘关系,有更深的含义。例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496年改拓跋氏为元氏,便说是因黄帝以土德王,而北方俗称土为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氏,表示是黄帝的后裔;因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更为元氏。
唐末由契丹族建立的辽国,与五代和北宋并立,1125年为金所灭;其国姓为耶律,据说耶律氏是炎帝的后代。金国系女真族所建政权,是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1234年在蒙古和南宋联合进攻下灭亡。女真族各部,以部为氏,形成完颜、温特赫等姓氏,明末努尔哈赤统一,成为满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满族姓氏与女真族姓氏一脉相承,如古里甲氏演变为瓜尔甲氏、浦查氏演变为富察氏等。清朝的皇族姓爱新觉罗,其中的“爱新”,意为金,“觉罗”是满语“姓”的意思;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这姓的意为河边的太阳。从19世纪末开始到辛亥革命后,满族人全都改用汉字单姓。
从7世纪开始,主要是13世纪以来,由部分中亚西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与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形成的回族,使用汉语文,多信教。他们的姓氏也用汉字,有的出自原有的汉字姓,如李、王、张等;有的来自教的经名,系以教徒的谱系为基础改写而成,如把、拜、撒等;有的是取长辈人名中的字作为姓氏,如明初有回族人丁鹤年,原为西域人,曾祖叫阿老丁,祖父叫苦思丁,父亲叫职马禄丁,又有从兄叫吉雅谟丁,名末一字皆为“丁”,于是,他入中原后便以丁为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