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我们都知道五世同堂有这样一个王氏家族十世同堂

2017-03-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65
转发:0
评论:0
我们都知道五世同堂有这样一个王氏家族十世同堂,在宿迁历史上曾经出过一个感动中国的家族,以至于明朝成化皇帝亲自发布嘉奖令。那时的

在宿迁历史上曾经出过一个感动中国的家族,以至于明朝成化皇帝亲自发布嘉奖令。
那时的嘉奖令虽然没有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但却另有一番张扬和荣耀,第一,朝廷出资给以树立牌坊,所谓旌表是也;第二,记入地方史书,世代传扬,所谓青史留名,在古代可是全中国黎民百姓梦寐以求的幸事,比如这个张姓家族,就一直被《江南通志》《淮安府志》《徐州府志》《宿迁县志》等各个朝代都不厌其烦地记载歌颂。
第三,身后荣誉无与伦比。因为这样一件事,张姓家族有好几位当家的,死后被有司衙门请示朝廷,将其牌位请进府县两级乡贤祠里供奉,我这样说,你可能不明白,我告诉你,宿迁的乡贤祠里其他几位人物你就知道了:他们分别是:伍子胥和伍子胥的爸爸兄弟,项羽和项羽的叔父侄子,抗击金兵的大刀魏胜,驱除倭寇被封为侯爵的刘江等等。
这下你会诧异了,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张姓家族到底干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儿?能和这些大人物并列为宿迁乡贤?其实,他们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都没有,就是男女老少一家亲,八代、十代乃至十二代人家都住在一起,就是这么简单。我这样一说,可能有人会哈哈大笑起来,我知道怎么回事,就像皂河镇王营村一样,一个村子都姓王,一个老祖宗,到今天十几代人了。
不,不不不不!!!

我们都知道五世同堂有这样一个张氏家族十世同堂
不是这么简单。这个张姓家族的始祖叫张荣,从元朝时在宿迁皂河一带定居,定堂号为“百忍堂”,一家多少代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所有的收入全归家长统一管理,农活以及商贸活动全部由家长支配,明万历《宿迁县志》《人物志。忠义》中记载:张宾,顺德乡人,自元时始祖张荣以来同居,衣食劳逸必均;私蓄偏听必戒;嫁娶有节,祭祀有礼。以致宴饮葬丧凡百甲午,靡不定为约束,悉尊家长所统率,事有条理,悠久谐和,不致乖戾。成化七年,有司上其事,旌表“八世同居”,今入乡贤祠。
一直到光绪《宿迁县志》的《人物志》中依然将张姓家族的张荣、张鹏、张宾、张仑等作为乡贤重点记录,不过已经从八世同堂延长到十四世同堂:文曰:张荣为十四世同居之始祖。宾及弟仑守其祖训,八世同居,男女二百余人无闲言,有架上衣,不问主,怀中儿,不分乳之语。
谁知几百年前在宿迁的一个穷乡蔽壤的乡村里就有这样的道德模范,难怪成化皇帝如获至宝,将之树为道德楷模,旌表满门。
在这个家族里,还同时出现了一个至纯至孝的张鹏。
张鹏是张荣的曾孙,当他祖母王氏病重的时候,张鹏亲自煎药,端吃捧喝,昼夜不离病床半步,两三个月衣不解带,他的祖父和父亲去世后,他在墓地筑庐守墓三年,母亲梁氏去世,他也如此守墓三年。
他的儿子张机继承了他的孝义传统,侍奉张鹏和他一样,乡里人人都称赞他们家是孝顺世家。
除去地方志等文本资料,民间也大量流传着有关张姓百忍堂的各种故事传说,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中《宿迁卷》中记载过这样的故事:说的是张家老祖宗过寿,全县各路达官贵人纷纷前来祝贺,正在热闹之时,来了两个披麻戴孝的大汉子,一进门就哭天抢地的嚎丧,所有人都气坏了,年轻人都要上手去揍这两个不知孬好的孝男,可张家老爷子拦住不允许,让下人把两个孝子请进门恭恭敬敬地招待,招待完,两人还不走,跑到正堂的老爷子卧室,躺下就睡,老爷子同样让大家都不要生气,说忍一步海阔天空。谁知第二天,这两人直挺挺地死在老爷子床上,大家都吓坏了,上前将其抬起,仔细一看:原来却是两个白银铸就的银人。据说这就是宿迁百忍堂的来历。我曾经对于这个故事仔细考辩了其来源和民间分布状况,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原生态民间故事,并非现在充斥坊间的地方文人的无聊之作。
同时我们还对原宿迁县范围内张姓人口的分布情况做了大量的调查,发现在原宿迁县范围内,名叫张庄或张大庄、张圩、张老庙等冠以张姓的自然村落有160个,另外还有大张庄、小张庄、前张庄、后张庄等几十个。这些张庄的村民都以张姓居多,尽管堂号各自不同,但百忍堂的张姓却占有很大的比重。这说明所谓十四世同居一堂的神话,在较早的历史时期已经土崩瓦解了,毕竟作为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都是有自己的个性的,为了所谓的封建礼教的理想主义,就强行将子孙后代绑在一起,肯定难以持久下去,正和现在某地所谓的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红色农村一样,强行将农民的资产土地都集中管理,统一分配,口口声声说是村民自愿,但我们却在网络中间听到很多吐槽。
所以,清代著名文人张潮在其随笔文章《幽梦影》中说道:“吾家公艺,恃百忍以同居,千古传为美谈。殊不知忍而致百,则其家庭乖戾暌隔之处,正未易更仆数耳。”
张潮虽是安徽歙县人,但毫无疑问是宿迁十四世同堂张荣的后裔,他作为张姓家族的一员,把张姓家族至高无上的荣誉作此冷静客观的分析,是十分不容易的。该文又说道:“九世同居,诚为盛事,然止当与割股庐墓者做一例看,可以为难矣,不可以为法也,以其非中庸之道也。”
他的看法是,百忍堂九世同居(康熙时说法),只能作为一种超乎世人的特例,绝不能作为社会行为准则,和孝子割自己的肉来侍奉有病的父母一样,都不值得提倡,因为这样做不合乎圣人倡导的中庸之道。

这当然就是后来这样一个大家族星流云散的原因吧。
那么,这样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家族,他们当年十世同堂的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呢?各类史书资料上都只是说明他们居住在顺德乡,明万历《淮安府志》坊巷中记载张宾和张鹏分别得到朝廷颁发的旌表牌坊“八世同居坊”和“十世同居坊”两处,这两处牌坊的位置记载很粗略“俱泗水河西”,当年的顺德乡相当于后来宿迁县的西北片区域,位置当然在泗水河西,但这范围很大,整个顺德乡囊括了王官集、支口、皂河、黄墩、蔡集等乡镇范围。我们认真比对这几个乡镇内,现在仍然以家族聚居的方式居住的自然村落,计有皂河镇(包括原赵埝、骆马湖乡)内张庄村、张埝村、张圩庄、张庄。西张圩村。王官集镇内只有花园村的张庄自然村。黄墩镇计有:马桥村的大张庄、小张庄;尚营村的大张洼、小张洼。蔡集镇计有徐洼村大张庄、小张庄;施圩村张庄、张圩;闸口村张庄以及张油坊村。支口无张姓村落。
综合以上情况,笔者以为:既然是如此大的家族,一般肯定会住在临近市镇的地方,即使他们原来的居住地不是市镇,经过朝廷和官方的大力弘扬他们的正能量,也应该形成集镇,加之县志中记载在顺德乡,明代县志的的《宿迁舆地总图》中标明:顺德乡的地方就在现在的皂河镇区,所谓地方是一种非行政机构的地方自治组织,喜欢看古代戏曲的同学会注意到,县官开堂,往往叫地方上来(更低一级的叫里正),就是这个地方。所以老夫根据这些,推测符合张姓大家族居住条件的,唯一有可能的是皂河镇张庄。
张庄村属于皂河镇座下村街东居委会的一个自然村,该村曾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期经历一次搬迁,原址是在现在皂河镇政府西侧,村落前面有一处规模宏大的寺院:皂河报恩寺。三院九井,楼台殿宇,蔚为大观。是皂河第二大寺院,可惜在抗日战争时期被中共皂河支委书记王保金带领苗圩村民拆毁,他的理由是担心此寺院会成为日寇的据点。我曾在苗圩村农家收购到一件报恩寺当年使用的香炉,并写了一篇文章发在《宿迁日报》当时的星期刊上,对于这个寺院,我市有关文史工作者著文声称该庙是民国建筑,其实大错,因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安澜龙王庙工作人员还在睢宁县高作镇成功回收一个当年报恩寺的铁磬,磬上有明确的铭文:南徐州宿迁县皂河迤西报恩寺佛前,光绪年方丈绪铨敬铸等字样,(事见拙著《扑朔迷离的行宫藏宝》)而这个纪年和十四世同居的张姓家族在历史上消失的时间段相互吻合。
封建时期,一个大家族聚居,影响力过大的时候往往会让当政者头疼,于是就会强行命令其分居,宋代曾有江州陈姓家族十五世同居,被称为义门陈氏,有天下第一家的说法,自南唐以来岁受朝廷旌表,宋仁宗天圣四年敕赠陈氏五代祖宗为公爵,诏谕全国:“率土之人咸化同堂之义”,遂有义门之称,但过了不久,还是宋仁宗颁发敕令,将义门陈氏三千多口拆散为三百余家。据《义门陈氏大成宗谱》卷三《义门分庄记实》中记载:“溯自伯宣公落籍江州一十三世,萃族三千七百余口,率沐皇恩,恪守祖训,不敢分析,今嘉佑七年七月初三日,奉旨以义门盛大,欲矜存保全之,”“~~~~今因文彦博,包拯,范师道吕晦上疏论泰家太盛,”“~~~车马拥门,监户分析,岂容抗拒。”从本文中可见,当时陈家聚居已经成为黑面判官包拯等人共同认为的地方势力,必须强令分家。
因此我们判断,在张姓家族跨越元明清三朝,进入十四世同居的年代时,势必受到官方和朝廷的注意和侧目,分崩离析就是必然之势,但张姓家族是否和义门陈氏一样,散播各州县,分家到七十二州军了?目前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资证。但大多数百忍堂都会自认八世同居或十世同居之张姓家族是毋庸置疑的,正如上文提到的康熙年间诗人张潮一样,尽管定居在安徽徽州,也一样自认“吾家九世同居”。
所以在无端地受到官方强制命令以后,不得已分家之时,作为掌门人肯定会考虑如何来用忠心忠君的行为来打消官方的怀疑,因此完全有可能将原来祖份产业献出,建为报恩寺,意思是张姓家族世世代代都感谢历代皇帝的恩赐。老夫在此之前,一直在寻找皂河报恩寺的来龙去脉,为何而报恩?报谁的恩?没有任何人能说得清楚,如果将其和张氏家族联系,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毫无疑问是张姓家族舍弃家产,建庙礼佛,来报答历代皇帝旌表张家的皇恩浩荡。

当然,这是老夫自己的推测,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证据,和陈氏家族分家一样,尽管陈氏族谱中记载的如此详细,但地方志和官方材料都找不到一点文字记载,毕竟,强令别人分家这事,在中国儒教的传统道德观念上,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我们一样无法从官方材料中找到任何张氏家族分家的信息,但我想,这样一个大家族的流散,绝不会没有任何记载,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后一定会将各方面细节都调查清楚。
张庄原址的村后是一片黑松林,为一大规模墓地,据说有墓碑石兽和石塔等祭祀建筑。但所有这一切,都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扫荡一空,原住民也都被强行搬迁到现在的宿黄路以西。
由于原始资料的缺失,笔者希望通过参照现有居住在张庄的张姓居民的族谱来一探究竟,但无奈这些居民由于搬迁和人口外流,只能找到很少的一部分残存的族谱章节,而最重要的第一卷族谱却已经缺失,(一般家族谱系第一卷都记载各代朝廷对于这个家族的赏赐、旌表和宗祠位置,祖先墓地位置等)。笔者曾经购买一套张姓家族的族谱,但经认真查阅,发现这是另外一支张姓的族谱。(笔者真心希望宿迁境内张姓百忍堂的朋友,如果你有保存完整的族谱,可以联系本人)
但从我们调查了解得到的情况看来,皂河镇张庄村的原住民居住环境,颇为符合县志中记载的张家十世同居的情况,所谓的报恩寺,完全有可能是张家后裔为了报答当初明万历皇帝旌表张家的皇恩浩荡而建立的,另外所谓的黑松林墓地也有可能是张家祖先的墓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皂河张庄的张姓不是张荣最初居住所在地,起码也是张姓家族庐墓而居形成的村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储氏家族五世同堂欢聚过大年
“河东世第传千古,皖北家声振万年”。2月15日,农历丁酉年大年三十,天堂镇城西社区大塘组庙岗弄储氏大老屋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喜气洋洋的春联高帖在门上,悠扬悦耳的歌声伴欢声笑语齐飞,锅碗瓢盆交响曲谱写新年团圆的美好愿望,这是储氏老屋第三次举办家族大年晚宴了。早在几天前,家族里的男人们已经将储氏大老屋打扫的一尘不染,掌厨已经将食材采购完备——吃农家玉米长大的土鸡,新鲜的活鱼、猪肉、牛肉、龙虾等。白白嫩嫩的豆腐,是做虾米豆腐丁的好材料。正宗的岳西土菜离不开虾米豆腐丁这道菜,如同八大碗的灵魂,娇娆的豆腐配鲜香的小河虾,鲜美味道入口难忘。吃年夜饭,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夜晚餐摆满一桌,桌上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暗示“年年有余”。储家两位嫂子王国珍、吴玲珠历来都是储氏家族的大厨,烧得一手好...
· 九代同堂的文氏家族
四川成都双流文氏家族九代同堂你见过几代同堂的大家族?三代、四代同堂的不稀罕,五代同堂怕是见者无多,而今,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太平镇小堰村的文氏家族,却是九代同堂。根据清光绪28年(1902)重新编修的双流《文氏族谱》记载,文天祥的后裔文儒生因元朝入主中国后,为躲避元朝廷追杀,其“隐僻乡村,耕读为业”。元末,文儒生的子孙迁移到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卜筑而居”。明朝“弘化年间”,文儒生的后裔文绶,从湖北迁徙到四川省南道眉州丹棱县,“训业营生。”元配夫人身故后,文绶续娶李氏,生了文加辅、文加诰。文加辅生子文万定,文加诰生子文万良。随着后裔不断繁衍,这支文氏族人中,有的迁徙到丹棱县石观房山一带,把居住地地名分别改为茶房山、文岩、文沟等。清朝初期,住在文坪的文应举有文相、文权两个儿子。文权的儿子文定国,迁徙到成都府华阳县东山四甲小堰口。文定国有文有用、文有仁、文有义、文有信4个儿子,子孙枝繁叶茂。文有信...
· 四川双流有一个文姓家族,如今九代同堂
从外面看,谁也想不到这个砌着红砖的院子是祠堂。这个文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后期,距今至少有230多年历史。2016年3月27日,成都市双流区太平镇小堰村的小堰口,来自省内各地的文氏数百族人,在这里举行清明会。这座几乎面目全非的宗祠,在文氏族谱的记载中,逐渐清晰起来。宗祠成了养鸡场坐落在村民住宅中的这座文氏宗祠,红砖砌的墙,瓦片盖的顶,木板做的门,条石做的阶,像极了普通村民住宅。要不是84岁的文成信带路指认,没人会意识到这曾经是一座宗祠。其实,没意识到也不要紧。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一些端倪:一些明显残缺的宗祠石碑,被做成了墙基石。其中一块石头上刻着的文字十分清晰:“培修左右两廊、厢房及墙园、照墙、阶檐、祠宫。功告竣。文有信捐资银六十两。乾隆四十八年麦秋上浣吉旦告竣。敬刊。”(下图)放大文字再看看:另一块石头上雕刻有简练、大气的花纹,还有一个挑着柴禾的农夫阴刻雕塑。雕塑虽然有些残缺,但能看出衣...
· 燕来明宗亲“五世同堂”挂扁仪式在广饶举行
七月一日上午吉时,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镇东燕村,九十七岁的燕来明宗亲家里热闹非凡,其玄孙睿琛的百日庆典暨“五世同堂”挂扁仪式隆重举行。中华燕氏宗亲会常务理事、监事长燕萍东及副秘书长燕振明代表宗亲会前去祝贺并致贺词。贺词中说,由于受我国长期的婚育政策的影响,“五世同堂”世所罕见,值得祝福和庆贺;“五世同堂”誉落燕家,是我们祖祖辈辈行善积德,上苍所赐,值得骄傲和自豪;“五世同堂”是其家庭和睦和谐,良好的家训家风的体现,是尊老爱幼,同心同德的丰硕成果,值得褒奖和弘扬。
· 我们家族都是好人,因为我们都姓郝
始于商末的郝姓,传了一千多年,至汉代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地区。就是到了宋代,郝姓虽说已分布于北方大部分地区,但主要还是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的中心地带。至于郝姓南迁,也是比较晚的,一直到宋代,南方一些地方才出现了郝姓人家。这也是导致明、清两代,郝姓仍以我国北方分布居多的主要原因。总之,历史上郝姓着实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姓氏起源郝姓来源有三:1、出自子姓,其始祖为帝乙。相传契为商的始祖,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居于商(今河南商丘南)。相传其母因吞玄鸟(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赐姓子。商族后来不断的壮大,终于在契的14代孙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殷商在第27代天子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其后子孙也以地为氏,称郝氏。一说郝乡在今陕西西矮附近,史称郝氏正宗。至于郝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