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今天去拜访的是美丽古村落婺城区莘畈乡盛氏宗祠

2017-03-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06
转发:0
评论:0
今天去拜访的是美丽古村落婺城区莘畈乡盛氏宗祠,婺城区莘畈乡学岭头村,是一个位于大山深处,人所罕至的美丽古村落。经济条件虽然不是

婺城区莘畈乡学岭头村,是一个位于大山深处,人所罕至的美丽古村落。经济条件虽然不是非常优越,但是整个村庄的气氛却仍旧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当我们看到我们所要寻找的“盛氏宗祠”时,不禁让我们想到这个村落当年曾经有过的的英姿风范。盛氏祠堂在当时又被村民们称作“家庙”,甚至一些老人们到现在也还是喜欢这么亲切地称呼着它。

今天去拜访的是美丽古村落婺城区莘畈乡盛氏宗祠

   宗祠的正墙上面有一块的青石板,应该算是一块石牌坊,自右而左横雕着“盛氏宗祠”四个醒目的大字。村民们说,在以前的时候,盛氏宗祠是村中最最豪华的,房子虽不大,宽不过8米,进深也不过20余米,但是它整体的结构舒展大方,给人很舒适,很有一种安详的感觉。

   百年祠堂,虽然破旧,却仍然显得厚重而深沉。太阳照在院里的一棵古柏上,透过稀疏的枝叶,撒下斑斑驳驳的光线。我的双脚轻轻地踩着绿苔丛生的方砖,慢慢地移动脚步,目光在四处探寻,没想到,走进盛氏宗祠,心灵会在此找到片刻的宁静,仿佛一切都静止了一般。据村民说,几年前,盛氏祠堂曾失过一次火,把正面大殿烧毁了。整个祠堂如今也很少有人进去过,破烂不堪的盛氏宗祠,多少有减当年的气派,如今,已显得有些苍老。

  走进大厅,抬头就可以看到了一块匾额,村民介绍说,就是整个祠堂的正院。匾额上有“敦伦堂”三个大字。村里的老人说,敦伦堂匾额为民国十六年所立,这两字好古之人或有另解,但是我们仍旧不敢对此做以太多的评价,但是我想,即然立在此处,自然是正经严肃的。
大厅的左右两边均有空着的小厅,这儿是整个祠堂最宽敞的地方,东西各有两间配窑。按老辈人的说法,这是专为祭祖时长辈们休息或议事时,各堂主事人聚会所提供的场所。正院上方,这里是祭祖摆供之地。

    宗祠内有一个古戏台,很破旧,村民们反应说,这里十几年前犹有舞袖歌扇。村里的人还说,以前,村子里每当有什么活动,总会放在这里举行,这是非常热闹的地方,而且家家户户老老小小的人,都喜欢来观看,气氛非常活跃。每当想起这些,老人们的眼中,总有闪光的东西存在着。

   在他们还年轻的时候,每当大年初一,盛氏宗祠都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这一天里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祖”。“祭祖”按照各个家族轮流进行,轮到主祭的家族要准备猪,牛,养,水果撰贡,负责接待家族中其它各支前来祭拜。他们早早就起床,互道新年祝福之后,村落里便响起了锣、鼓等乐器的声音,奏出欢快的节奏。小孩们抢着举旗,他们走在前面,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后面跟着是长长的队伍,按辈份长幼有序地排着,一路上响着连续不断的鞭炮。祠堂里摆放着满地礼花,神龛上焚香点烛,在新年的第一天,双膝着地,虔诚下跪。我想,当他们下跪的时候,在乡人的眼里也许仅仅是一种仪式,而在他们的意识里,那或许就是对那片土地以及无数生命的敬仰与感恩吧!

   老人还介始说,在以前的时候,盛氏宗祠还是这个村子的议事中心和礼仪中心,宗族每遇修谱、宗族内外纠纷、惩重违规的族人等大事,就可以由年龄稍大的家族成员,召集族众,先拜祖宗,再议事决定,一旦决定下来,全族的人就都要遵行。在老人们还年轻的时候,每当族人遇婚丧等大事,都可以在盛世宗祠内举行。

   若是结婚之日,新郎新娘在祠堂举行认祖拜宗仪式。若是人亡,也可以在祠堂内停厝,接受族人与亲朋的吊唁。结婚、高就、做寿、添丁、上梁等喜事,只要当事人有要求,愿意缴纳一定的祠堂管理费用,普请该祠堂所有族人(但是前提是在年长的人们看来,这件事情并没有冲撞神灵或有碍族内事物,更没有族人们的反对),那么族老们就会同意,并可以进入盛氏宗祠办理这一系列事情。

   老人们还说,当时的“族规”是宗祠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我们再三了解,原来他们所谓的“族规”是指用于调整和规范族人的生活和行为的。我想,这是因为在缺乏法制治理的近代社会,对于这些没有多少知识文化的老人们而言,所谓的“规矩”也就是从这些地方来的。我想,“族规”在他们那个年代起到的或许就是如今法律的作用。老人们说,制订和执行“族规”往往都放在宗祠内部,族规的制订程序比较复杂,往往先由宗祠管理人员提出草案,然后进行大会讨论、修改并表决通过,最后再由宗祠管理人员形成文字,最后才可以公布与宗祠内,让大家都可以知道。

   这样一个小小的盛氏宗祠,却要做这么多的事情,在我们看来,似乎真的有些不明白。而且老人们还说,而这些事情往往都是通过宗祠的近乎常设的人员来执行,再三询问之后,才知道这些所谓的“近乎常设的人员”本质上其实与他们的“族长”差不多。当我们问起“族长是怎么定的时候”,老人们也很耐心地给了我们解答。他们说,族长可以由当时村子里面最高威望者自然充任,也可以通过选举产生。做为一名祠堂管理人员,从观念上来说,大体上应具备这样的条件:上了年纪的老人、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肯为大家服务、有一定的办事能力和魄力等。我想,也正是因为这些人为人比较公正,所以大家都信任他,愿意把这项工作交给他吧。

 无论如何,这个古老的村落,当年的辉煌必定是这个村落的人的功劳。他们用锈钝的刀,砍开一条通向家园的路,他们用脆弱的火,点燃炊烟,然后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起食饮居,生儿育女。于是当年的盛氏宗祠,也给了他们许多欢乐。

   如今,他们流着同一种血液,只是年代久了,这样的血液渐渐地被冲淡了,再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人都离开了这个落后的村庄。维系一个家族的任务的观念,似乎已经变得越来越淡了。老人们回忆说,在当年,祠堂便像一个家族的“办公楼”,又像是一个家族的图腾,他们在这里开族会,修族谱,逢年过节,先人们又免不了在这儿顶礼膜拜,这一切,盛氏宗祠给了他们太多的帮助。只是在今天,他已被这个村庄的年轻人们遗忘了。

   听到老人们这样的话,不禁心里一阵难过。我想,面对这样一种文化现象的评价,我们是否应该持一种唯物主义的态度,一方面要看到宗祠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物化象征,是被地主阶级利用来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场所和工具,是迷信、落后、守旧、排外的制造机关。但另一方面,我们是否也应该要看到,宗祠在聚宗保卫家乡域土,组织群众进行生产公益共动,维护地方治安秩序,赡老扶贫,办学兴教以提到人们文化素质方面,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如今的人们,是否仍该记得它当年的丰功伟绩,好好保护它?那么我想,对于盛氏宗祠这一文化形式的保护和发展,就需要我们认真把握这一文化的实质,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使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数千年来,我们祖先创造的精忠报国、成仁取义、尊祖敬宗、至善至孝等道德规 范,以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体系,尽管有着一定的封建主义色彩,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否认,它也包含着一些积极向上的精神在里面。它以家族为主体,采取家训、族规的形式,用以律己,教育后代,极大地补充了国法的完整性和执法的有效性,从而使我们的国家成为“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面对这一切,我们怎么还有什么理由去冷落当年的辉煌?

   即将离开的时候,我再一次看着这个祠堂,总觉得它就像一个耄耋的老者,满头的白发染,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搁在这样一个相对贫穷的村庄里,仍然是那么安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今天,我们一起去拜访,广东越秀区赵宗祠
广东赵氏族谱版本虽多,所记载的先人均追溯到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三兄弟;而早在公元前204年秦军副帅赵佗就在广州建立了南越国宗祠自述“百家姓”编于宋朝,皇帝的姓氏是国姓,当然放在第一。“百家姓”的第一句:赵钱孙李,“赵”指“权”,“钱”指“金钱”。世间万事权和钱的问题是首要问题。广东赵氏族谱版本虽多,所记载的先人均一致追溯到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三兄弟。据考证,赵氏入粤源流有三派,而我所在的增城市中新镇高车村之本地赵氏,是三派之一的魏王派。高车村是赵姓单姓村,现有村民600多人,分为本地赵和客家赵两支,本地赵约占三分之二。本村人称客家赵为“二房”(太宗为二子),本地赵为“三房”(魏王为三子),彼此关系融洽。我始建于清,后有维修。坐西朝东,五间三进,总面阔17.5米,总进深31.9米,建筑占地558.25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绿灰筒瓦。青砖、土坯砖砌墙(俗称“金包银”),...
· 今天我们去拜访的是一座藏在巴山深处的姚氏宗祠
“侯大户之子,年轻无知,对母不孝,还不悔改……”解放前,姚氏族长姚有常带领姚氏宗祠二百多人到当地的侯大户家,“教育”侯家不懂事的儿子。当时侯家是第二大富户,还办有民团,操兵,很有权势。侯之子读过书,乃高学历,却对母亲不孝,此事引起乡邻众怒,姚氏宗祠便亲自出面,侯之子不得不备席认错,并保证今后不再犯。自此,姚氏宗祠确立了威震四方、绝对权威的地位。虽然这只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但是姚氏后人姚华向记者讲述时,依旧保持着他年少听父辈讲述时的那股子兴奋。近日,记者走进“姚氏宗祠”,探索这座古老而神秘的精美建筑里隐藏的故事。姚氏宗祠的由来姚氏宗祠藏在宣汉县毛坝镇冒尖村,远离城镇。深山之中,陡坡之上,周围绵延着青山,倘若无人带路,要想找到藏在山中的姚氏祠堂着实要花很大的功夫。不过,这也许正是姚氏宗祠能较为完整保存下来的原因之一。受宣汉县文管所委托看护姚氏宗祠的原毛坝镇小学教师姚华介绍,冒尖村1987年以...
· 今天带着大家一起去拜访,一代“谋圣”太公庙
近日,我们和王振中先生等人便早早起床,向太公泉镇进发,去探访姜太公遗迹。此时,虽然已有赶早的人家开始忙碌,但太公泉镇基本还沉睡着,为了不打扰人家,我们决定自己去寻访。街上几无行人,雨后的街道上,处处散发着浓浓的湿润,空气里带着农作物甜丝丝的气息。在这样的氛围里的探访,倒是别有一番滋味。我们很快就到达了姜太公庙。是什么样的庙啊?它就位于一个比普通农家院子大一些的院落内,一个门洞就是它的大门,缓步入内,首先撞进眼帘的,是一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用几片灰瓦覆盖着的碑,凑近了才瞧得清楚,上面写着“姜太公故居”字样。碑的西北角便是太公庙。因为小,它不起眼地隐在树里。它就一单间的门楼,很寒碜地立在那里,它让人想起“尘封的历史”。见我们到来,里边的一个住户禁不住说:“庙本来要建很大的,朝廷拨来建庙的钱被建庙的人卷款逃了,没钱,就建成了这样子。”实际上,按照地方史志记载,这个位于太公河北岸的庙,曾经很有规模...
· 今天族谱网带您拜访,祠堂艺术品之称的埔冯氏大宗祠
冯氏大宗祠具体建于何时,八旬老人冯广森没能给出答案,但是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坚发现,大宗祠用了不少明代的石材,而且“保存得非常完好”。在她眼中,在目前广州的所有宗祠中,黄埔村的冯氏大宗祠是不多见的“艺术品”。据冯广森介绍,若不是大宗祠在各个时期扮演了学校的角色,要如此完整的保存下来比较困难。曾在“大宗祠学堂”读过书的他回忆说,曾多次听到日军用炮弹轰炸一江之隔的黄埔军校,“声音很大,我们能够清楚看到投弹的飞机,大家纷纷跑到山上,躲进竹林。”现在大宗祠一侧的走道中仍堆放着不少课桌,不少已经生锈,但每当一墙之隔的黄埔村小学响起广播的时候,曾经回荡在大宗祠的朗朗读书声,又会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变得崭新。为了去年底的重光,冯氏宗族花费不菲,来自其他地区的冯氏族人、有近三千人参加,场面很盛大。以仪式方式记录着家族过往的他们,希望在现代文明包围中,给族人的共同记忆开辟一处僻静之地。回忆起大宗祠过去...
· 浙江金华莘畈祝村席氏世系源流考
据祝村《安定席氏宗谱》记载:祝村席氏始祖为2500前春秋时期的籍谈。籍谈:姬姓,籍氏,名谈,又称籍父,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因其高祖孙伯黶(yǎn)掌管晋国典籍,(相当于国家档案馆馆长)以正卿的身份主持国家大事,所以称为籍氏。《左传·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孙伯黶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杜预注:“孙伯黶,晋正卿,籍谈九世祖。”孔颖达疏:“九世之祖称高祖者,言是高远之祖也。秦末,籍谈的第十三世孙籍环在西楚霸王项籍属下为将,为了避项籍(名籍,字羽,史书多称项羽)的名讳,便改姓为席(籍跟席古代发音相同)。籍姓改席姓后不久,项羽即自刎于乌江,席姓一部分恢复原姓,其余沿袭未改。刘邦建汉后,强迁六国贵族后裔和关东豪族于关中,置于中央政府监视之下。作为关东豪族之一的席氏则被迫离开长期繁衍生息的三晋大地,迁到安定(今宁夏固原)、临泾(今甘肃镇原)两地。这里地处黄河河套地区,土地肥沃,水草丰茂,既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