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被誉为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名门望族王氏家族

2017-03-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41
转发:0
评论:0
被誉为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名门望族王氏家族, 王家书艺传承不断,历朝历代人才辈出,从最知名的书圣王羲之到被誉为“后王胜前王”

 王家书艺传承不断,历朝历代人才辈出,从最知名的书圣王羲之到被誉为“后王胜前王”的王铎,几千年来成一蔚然壮观的文化景象。不论世事变迁、朝代更替,王氏家族始终是中华书坛上的泱泱大派,没有任何其他姓氏能够望其项背,是王氏家族最引以为自豪的成就之一
追溯历史根源,王家书法鼎盛于汉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王,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王羲之家族。

被誉为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名门望族王氏家族

王羲之《孔侍中帖》
    注:文后有作品欣赏
    王羲之祖上
    琅琊王氏,一直是名门望族,自太保王祥之后,族孙王衍累任至司空、司徒、太尉,是朝中数一数二的人物。王导是王衍的族弟。王导的祖父王览,官光禄大夫;父亲王裁,任镇军司马。王导东晋初年的大臣,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王导,是王羲之的伯父。
    王羲之祖父王正(尚书郎)、父亲王旷(淮南太守)、伯父王导(丞相,旧时王谢堂前燕之“王”)、伯父王敦(军事统帅),羲之母亲卫氏(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书,或出母氏一族)。王羲之岳父郗鉴为太尉(择东床快婿的那位,位列三公)。
    王羲之子女
    王羲之的长子王玄之,字伯远,工草书和隶书。其妻何氏。玄之婚后不久病逝,身后无子,以其弟凝之之子蕴之为嗣。玄之生前曾参与父亲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有帖传世。
    次子王凝之,字叔平。历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亦工草书和隶书。其妻为谢道韫,著名才女,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诗人,“未若柳絮因风起“典故讲的就是她,父为安西将军谢奕,叔为谢安,旧时王谢堂前燕之“谢”。谢安曾得王羲之指点书法。
    三子王涣之,善草书。自幼学习父亲书法,达到了形似的程度。
    四子王肃之,字幼恭,历任中书郎、骠骑咨议。参加过父亲王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并有诗流传于后,只是不见其法帖传世。
    五子王徽之,是兄弟中在书法上有突出成就者之一。
    六子王操之,字子重。历任秘书监、侍中、尚书及豫章太守等职。其妻贺氏。贺氏祖父为当朝司空贺循。
    七子王献之,为兄弟中书法成就最高者。
    王羲之惟一的女儿,有一外孙为著名诗人谢灵运。谢灵运为王羲之的重外孙。
    王羲之旁系亲属
    王羲之的堂兄弟王恰、王荟(王导二子)皆精书法,王恰之子王珣(留有《伯远帖》,为东晋王氏存世唯一真迹,文中伯远是王羲之长子王玄之,二人平辈)。
    王羲之族孙
    王僧虔,为王羲之四世孙,与二子王志、王慈都是当时大书法家;
    智永,为王羲之七世孙,与王羲之已经隔了近三百年。
    智永是从晋至唐代书法极关键的一个人物,上承王氏家学,下启唐人书法,对欧虞颜柳书法有极重要的启发。唐初大家虞世南,曾跟随智永学习书法。
    从王羲之往后,历经多次朝代更替、战乱频仍。三百年间,琅琊王氏香火不灭,书法一直未断传承,各代都有书法大家,但留存下来可考姓名和作品的不多,实是一大遗憾。
    以下是琅琊王氏部分书法欣赏:

被誉为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名门望族王氏家族

王羲之《平安帖》

被誉为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名门望族王氏家族

王献之《廿九日帖》

被誉为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名门望族王氏家族

王慈《栢酒帖》

被誉为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名门望族王氏家族

王徽之《新月帖》

被誉为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名门望族王氏家族

王荟《疖踵翁》、《尊体》二帖

被誉为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名门望族王氏家族

王僧虔《太子舍人帖》

被誉为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名门望族王氏家族

王珣《伯远帖》

被誉为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名门望族王氏家族

王志《喉痛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华州北乡的名门望族——毕氏家族
毕家村位于华州区柳枝镇王宿街端东二里,北靠渭河大坝,包括毕家村、中巷、西毕家、新店村、付家、东焦、南焦、杜家、寺后村(寺背后)等。毕家村选自华州之家毕氏家族是华州名门望族,据传,其祖为宋代名相毕士安。毕士安生于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祖籍山西大同,幼年时跟随其父迁居至华州郑县。他从小勤奋好学,后考入进士在各地任职。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67岁的毕士安与寇准一同担任宰相职务,一年后突发疾病而亡。华州毕氏家族曾有家谱,后在“文化大革命”中失传。其祖先最初在毕家中巷落脚,然后扩大发展,大荔县下寨镇的毕家村,即为其分支,洛南县亦有毕家分支祖坟。华州毕家一门早年曾出过三位进士,到了晚清民初,家道逐渐衰败。民国时期,毕氏家族中的毕鸿文奋勇崛起,添置良田百亩,并在柳枝沿山一带购买竹园,在王宿街开设“德生福药铺”。毕鸿文为人正直善良,热心公益事业,创办毕家完小。
· 揭秘如东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之丛氏家族
双甸丛家坝历史久远。据丛氏家传,丛氏系宋王朝之后代。辽入侵北宋,占领宋都汴京(开封),掳徽钦二帝及其赵姓皇族,北宋沦亡。帝都逃出者躲于草丛中,为防不测,故改赵姓为丛姓,在山东文登地方集居繁衍成宗系,因此曾有“赵丛不结亲”的族规。丛家坝的丛氏家族系南宋赵氏后代。宋孝宗长子魏王后裔,在南宋亡时,为避元兵捕杀,沿袭山东文登宗系,改赵姓为丛姓,聚居浙江明州(宁波)、绍兴、海宁一带。到公元1360年前后,丛八五公号文秀者,受封万户侯,子丛英官居海宁游击将军,为张士诚部下。朱元璋灭张士诚登帝位,诏丛英领治苏州或任宫庭侍卫校尉,丛英辞不就任,并请退军籍,约在1368年左右迁至如皋东乡海边隐居。自从丛家住到这里,人们走到堤坝上渐渐习惯地称之为“丛家坝”。丛家坝祖先宅第始建于明朝初年。后来由于子孙繁衍,分房立户,盛衰不一,有些房屋先后被拆。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丛姓有人被赐封“孝廉”,家门重振...
· 中国书法史的名门望族–––河东卫氏
一、卫瓘简介: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夏县北)人。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仕官于曹魏,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后以镇西军司、监军身份参与灭蜀。蜀汉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后平钟会谋反之乱。回师后转任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封菑阳侯。西晋建立,曾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成功化解北方边境威胁,因功进爵菑阳公。后入朝为尚书令、侍中,又升任司空,领太子少傅。后逊位,拜太保。晋惠帝即位后,因其秉性刚烈触怒了善使权谋的贾皇后,终在政变中满门遇害,享年七十二岁。事后司马衷下诏追赠卫瓘假黄钺、兰陵郡公,追谥成公。卫瓘书法师承张芝及父卫觊,善隶书及章草。《晋书·本传》说:“汉末张芝善草书,论者谓:瓘得伯英(张芝)筋,靖得伯英肉。”与同门索靖有“一台二妙”之称,不仅兼工各体,还能学古人之长,是颇有...
· 王氏家族仅存的3件书法真迹?
书圣王羲之家族留给后世仅有的三件真迹(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分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真迹。纵23cm;横14.8cm,行书四行,二十八字王羲之的小舅子郗愔《至庆帖》《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又说:“龙...
· 萧山名门望族—孙氏家族
孙氏家族—湘湖映雪堂湘湖映雪堂孙氏,元朝初年从从富阳龙门迁居湘湖,孙氏祠堂名为“映雪堂”,起于先人孙康“映雪读书”的典故。湘湖孙氏21世子孙孙诒,是清末萧山著名的画家,其子也是萧山知名肖像画师。其孙孙慰耆,湘湖映雪堂孙氏第23世子孙,萧山知名山水画家,浙江省第一个家庭艺术馆“映雪庐艺术馆”馆主,曾任萧山美术书法家协会主席。在孙慰耆老人的带领下,现在孙家上下13人都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