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里周氏家族文化浙南最富有的姓氏家族
敖里是个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村落,解放前,敖里的周姓族人也是浙南最富有的姓氏家族之一。周氏族人是由贫困中崛起的富人,富裕后,他们没有忘记根本,而是选择回馈社会。在青田、景宁、瑞安之间的半岭、岭头,建了亭、堂多座,桥更是数不胜数。
由于交通不断发展,现在许多路都失去了作用。路没有人走了,岭自然也没有人爬了,堂、亭、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倒塌、拆掉、水库淹没,目前遗留下来仅有会岭堂、一勺堂、施茶堂、枫树坳亭等五处。
会岭堂于解放后由佛教信徒捐资修建改名为“会云寺”;施茶堂为低保户住房;一勺堂仍在那里,中间已倒塌,两边四间将要毁败倾颓;周济桥淹没在天顶湖底,只在枯水期,水库干涸时才露出面目。如今这些仍保留下来的堂、亭、桥,不管处境怎样,都足以见证敖里周氏祖先施恩布德造福人群的功德。敖里人的举动,不仅仅是一种慈善之举,也是一种境界,一种美德。在此仅介绍周氏先祖所建的三座慈善堂。
会岭堂
会岭堂位于大会岭半岭处。去大会岭欣赏红枫走到半岭时,“会云寺”就展现在你眼前。爱好碑志文物的旅游者,看了寺院门口墙上“广种福田”的石碑,马上知道“会云寺”是“会岭堂”修建过来的。现在“会云寺”后面的“三圣殿”是在乾隆七年由敖里周道亮所建的“会岭堂”改建过来。“大雄宝殿”,是在光绪年间(1893年),由周氏九世族人捐资将旧堂下首扩建的五间改建过来的。
明朝时期,十多里的大峃岭(现为大会岭)已为瓯括之衢,来往行人非常之多,可是渴无水饮,倦无处息,暴风骤雨无处躲避。
青田八都墺底(敖里)周氏四世周道亮,以坚强的意志艰苦造田创业,并在当地拥有大片农田。农闲时,为继承祖业,他仍去大峃担盐,在周围的村庄贩卖,因此,经常要爬大峃岭。每当与挑伴们挑到半岭,都渴无水饮,倦无处息。有时下起暴雨,没有地方躲避,盐给雨淋了后,便影响了销路。当时他就想要在半岭处建堂与人休息喝茶,由于生意较忙并没有及时去做。一次,周道亮担盐爬岭,由于寻不到水喝,中暑晕倒,幸好被好心人所救,康复后即发愿,马上在半岭建一座堂给行人饮茶休息。于是在乾隆七年(1742年)出资在半岭兴建“会岭堂”三间,堂的当中塑有佛像,并捐附近田租22石,作茶堂经费用,冬汤夏水,招僧人司之。
嘉庆年间(1806年)大峃“会岭堂” 和租田被和尚卖掉。周道亮的孙子周朝干发现后,立即捐钱一千两金赎回“会岭堂”和租田,并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整。至光绪年间(1893年),大峃“会岭堂”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敖里周氏周凤歧等八位堂兄弟看到后,一致将其认为“会岭堂”是敖里周氏施恩布德传家宝的象征,必须修葺好,让它继续璀璨生辉。于是,周凤歧等八位堂兄弟继承祖志,捐银重新修建老堂,并将旧堂的建筑进行扩大,在旧堂下首扩建了五间,塑佛像,招僧人。这时的“会岭堂”已颇具规模。
会岭堂石碑
光绪十九年冬,周氏十世在此又立了一块“广种福田”的石碑。碑文曰:“斯岭为瓯括之通衢,斯堂则为斯岭中权扼要之传舍。而乾隆壬戍以前无有也。渴无以为饮,倦无以为息,疾风甚雨无以为覆庇,行人病之无以为宿。四世祖道亮公有鉴于此,乃创建三间堂,捐粮田二十多石,名曰‘会岭堂’,冬汤夏水,招僧人司之;予之高祖朝干公复续捐租田。迄今百有余岁者,成伐谢饮。求当年命名之意,不得而知,盖吾族之绵延久矣。或曰以斯岭毘连大会名,若然,与岭头何别?或曰斯岭行人上下特于崎岖扼要处,渴者会饮,倦者会憩,疾风甚雨,会此以覆庇,故名。噫,得之矣!当乎命名之意,其在是矣!光绪癸巳,斯堂就圮,予族捐金数百重建焉。栋宇聿新,规模较拓。兹际落成,住持僧具凑示读曰:‘斯堂之创始之,重新之,善后均赖君家。福有攸归,盍请勒石,昭示来兹乎?’予曰:‘有是哉!夫,亦上入清净监督,滴滴归源之所致也。’遂濡笔以志之。若夫古木扶疏,箸林稠密;上接云际仙乡,下临峃川巨镇。登斯堂也,每有仰瞻俯瞩,抚景流连,不在能舍去情矣?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勇者见勇,行人各自领之耳,无俟予赘也。咨部行廪善生周炳均撰。”
修建时,元房周凤歧公助钱三十五千文;亨房周云龙公助钱三十五千文加助五千金;利房周步云公助钱三十五千文加助五千金;贞房周凤炜公助钱三十五千文;忠房周步青公助钱三十五千文加助九千金;恕房周冕公助钱三十五千文加助六千金;仁房周铭祖公、礼房周攀龙公、智房周乘龙公、信房周耀龙公各助钱二十八千文。清光绪拾玖年岁次癸巳季冬月,首事昌化训导职员周师文、周师昌、周録、周仁和吴步叨、东存仝立。
解放后“会岭堂” 将要毁败倾颓,佛教信徒又筹资修建,改名为“会云寺”。
一勺堂
一勺堂位于岭根岭头。旧时,黄坦、富岙,敖里、西坑、百丈漈、南田等乡镇属青田县管辖。这一带每天都有人去青田县衙或赴处州府衙(今为丽水)办事,去的人都要走岭根岭,经岭根乘船到青田、处州。当时虽然很多物资去瑞安西面的中心城镇大峃购买,但是,这一区域毕竟属青田县管辖,很多物资还是要去青田购买。购买物资也是乘船过瓯江经支流小溪运到岭根,再用人工挑上岭根岭,到南田、西坑、敖里等地。岭根岭下至青田县岭根乡岭根村,全程10多公里,南北走向,南通往九都南田、内八都敖里、西坑、黄坦、文成、瑞安,北下达青田县、处州府、永嘉县(今为温州)。
当时的岭根岭和岭根岭头这一带,群山起伏,崖峭险峻。天气经常在缥缈的云雾中忽隐忽现,显得阴森可怖,神秘莫测。在岭头前不着店,后无歇力之户,寂无人烟,行人至此,力乏神疲。如果有人送一勺水,那简直是雪中送炭。
敖里周氏把施恩布德作为传家宝,一直将家庭慈善事业传承下去,到了八世周凤炜这一代,所建堂亭、桥和铺的路数不胜数。周凤炜素以疏财仗义,好善乐施,时怀施济。从青田办事回来爬到岭根岭头,看到没有地方休息,自然而然地想起要在这里建堂。
一勺堂
光绪乙亥年(1875年)春,周凤炜召集兄弟及堂兄弟商量在岭根岭头建堂之事,好善乐施的敖里周氏族人都表示支持。在周凤炜带头捐了银两助租十石带领下,兄弟周跃龙捐租六石、周云龙捐租五石、周步云捐租五石、周凤歧捐租二石、周云雁助捐租二石、周攀龙捐租二石、周秉龙捐租二石、周师望捐租一石,共乐助租三十五石。于甲戌仲冬,择吉鸠工,建造茶堂五间,翼以两廊,择人居住,供人暮宿,施茶解渴。取名为“一勺堂”。
“一勺堂”为歇山顶三合院式木构茶屋,由正屋、厢房、天井组成。正屋中间设有神龛供祭祀,右厢房有二层三间,楼上住宿楼下开商铺兼施茶,沿路建有过廊亭,两侧设有木板凳座位,供行人休憩之用。左厢房有二层三间半,楼上住宿楼下供管理人居住。现正屋已塌,左厢房只有沿路一半。左厢房前路边倒放着“一勺堂石碑记”石碑一块,碑记曰:“自来茶堂之设,所以济人渴时一勺也。如九都之岭根岭头,实瓯括之通途,青田之要辖。高山峻岭,寂无人烟,行人至此,力乏神疲,顾安得一勺之多以解渴乎!幸有八内都廪生周凤炜者。素以好善为念,时怀施济,因倡捐银两,乐助租田。于甲戌仲冬,择吉鸠工,建造茶堂五间,翼以两廊,择人居住。斯时也,暮宿晨行,既免穷途悲惨。冬汤夏水,亦云式饮。庶几此一勺之济人,其功岂浅鲜哉!吾故名其堂为一勺堂云。清光绪乙亥冬月谷旦选拔贡生林寿祺撰。”
不久,其胞兄周步云又在堂之右400米左右的山岗背上独建“驻足亭”,众称“庵基亭”。行人住宿“一勺堂”或在“一勺堂” 一勺水饮后,移足到“驻足亭”,欣赏群山和瓯江支流的自然风光。
“一勺堂”建成后,八都、九都等地去青田、处州办事采购者,冬汤夏水,暮宿晨行,既免穷途悲惨,又能喝茶解渴。要下岭的,或挑到岭头的,在此喝一勺甘甜的茶后无不赞叹:“金处鳌底(敖里)人,真是行善积德!”
施茶堂
施茶亭位于西里村冷水塘自然村新塘。民国时期,从瑞安、大峃、石庄、篁庄等方向延伸过来的一条交通大路,经过西里村冷水塘、新塘,可通往西坑、景宁、龙泉,乃至福建等地。从西坑、景宁过来,爬了五里路的垟源头岭就是新塘。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历代好善为念,时怀施济的敖里周氏第十世周莲溪看到这里前后都无农户村居,来往行人无处休息喝水,就想到要在这里建一座茶堂。于是,周莲溪在敖里周氏兄弟辈中倡捐银两,在新塘建造了一座施茶堂,并捐附近田租作茶堂经费用,冬汤夏水,择人司之。周莲溪逝世后,他的儿子为他建一座圆筒坟,厝施茶堂右边。
施茶堂
施茶堂坐西北朝东南,围墙用块石垒砌,由门台与正屋组成合院式建筑。石台单间,硬山顶,铺小青瓦,门框为花岗岩质条石,上置花岗岩水波纹雀替,中置木门,两侧与围墙相接。施茶堂单层,较高,四面坡,铺小青瓦,面阔三开间带两耳房,夯土地面,青石质条石压边台基。间深四柱七檩,前后三步梁带前单步廊。前廊立圆柱,用双挑檐檩。右边开小石拱门,小石拱门通向右边的周莲溪的圆筒坟。茶亭前即为旧时百丈漈通西坑、景宁、福建等地的古道。
解放后,由于交通的发展,途经施茶亭的过路人几乎没有了,只是这一带的山林、田地的主人偶尔到这里劳动。如今施茶堂里住着一位五保户。虽然古道走的人极少,施茶堂也已失去原有的意义,由于经西里村冷水塘自然村的群众及时修理,施茶堂至今仍屹立在古道边熠熠生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