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师从孔子,列七十二贤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梁鳣

2017-02-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61
转发:0
评论:0
师从孔子,列七十二贤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梁鳣,梁鳣,字叔鱼,康伯公九世孙,师从孔子,列七十二贤。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
梁鳣,字叔鱼,康伯公九世孙,师从孔子,列七十二贤。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一生致力于研究、传播和发展儒家仁学思相和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身后名传千秋,被受哀荣。汉平帝追封其为子京侯、谥;惠;唐开元27 年(公元739)唐玄宗李隆基追封其为梁伯;宋大中祥符2 年(公元1009)宋真宗赵恒追封其千乘侯;明嘉靖9 年(公元1530)明世宗朱厚熜又追封其为”先贤梁子”。
师从孔子,列七十二贤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梁鳣
  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春秋》、《尚书》、《礼》、《乐》等书的修成和传世,是梁鳣协助孔子纂修而成。孔子及其《论语》可谓妇孺皆知,可《论语》是由梁鳣担任主编成书的历史事实,却知之之人恐怕不多。为了把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纲常,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思想精髓继承下来,流传千秋万世。公元前482 年,孔门弟子决定编辑代表孔子思想学说的《论语》。这时孔子最杰出的弟子颜回已病故,最有才华的弟子曾参才23 岁,年纪轻和从师时间短,难以服众。公推梁鳣担任主编的大任。经过他和师兄师弟们几十年的艰辛努力,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及弟子们的言论,共20 篇不朽经典著作流传于世。
  梁鳣16 岁离开父母,师从孔子,协助孔子到卫、曹、宋、郑、陈、楚等国(相当于今的山东、山西、河南、江浙、湖北、安徽等省)讲学,历尽了人间艰苦。26 岁那年,齐国(今山东)景公十分敬重梁鳣的(博才学和人品,委任他担任齐国大夫,其父梁钧也多次致信催他就任和回家聚妻生子。可他是十分讲义气守信用的人,回信给父亲说:”老师处境艰难,无论如何我都不能离他而去”。直至39 岁那年,还是孓然一身,随孔子回到鲁国曲阜定居下来,42 岁才生下第一个儿子梁骢,名赎、字子襄,他从小聪明过人,勤奋好学,拜父执曾子为师,颇得孔学真传,成为传播儒学的著名学者。身后梁鳣、梁骢父子同被祭祀于孔庙,传为佳话。
  公元前479 年,孔子仙逝,《论语》编纂工作已完成。叔鱼公又着手研究考证梁氏家族起源、繁衍、发展和迁徙的人文业绩,收录梁氏家史”立牒于世”,并郑重告诫子孙要“忠于事,孝于亲”作为祖训,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梁氏族谱的撰稿人,开创了百家姓氏修谱之先河。我们梁氏家族春秋时期之前的世系,特别是得姓前的远古时期的远祖世系,原始根据就是叔鱼公的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申枨
申枨,字周,春秋时鲁国人,精通六艺,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为“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封为“文登侯”,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封为先贤。历史介绍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注释】申枨:枨,音chéng。姓申名枨,字周,孔子的学生。【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他就会违背周礼。从这一章来看,人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孔子不普遍地反对人们的欲望,但如果想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弃各种欲望,一心向道。
· 山东省梁鳣
梁鳣(前522-?),名鳣,字叔鱼,号子京,汉族,齐国人。少梁开国康伯之九世孙,晋大夫益耳五世孙。齐景公时从学孔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岁,梁鳣四十二岁才生骢,取名赎字子襄,为曾子门徒。父子皆祀孔庙。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有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梁鳣便是七十二贤人之一。东汉永平十五年明帝刘庄到曲阜祭祀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之后,作为孔门弟子之一,梁鳣便受到历代官府的祭祀和封赐,汉追子京侯。唐代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梁伯”;宋代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千乘侯”;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梁子”。
· 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石作蜀
人物简介石作蜀,字子明,号卓子,春秋末年秦国冀县(今天水市甘谷县十里铺乡)人。生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自幼胸怀远志,聪颖敏学,仰慕孔子。成年后,不远万里徒步东鲁,投身孔门,得圣人教育和熏陶,身通六艺,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学成返乡,他大力宣扬儒家学说,传播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风俗,为三陇一带的文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人尊称他“石夫子”。可惜,石夫子生平和著述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湮没无存。《伏羌志》(甘谷旧称“伏羌”)载:“(石子)唐封石邑伯,宋封成纪侯,明去封号,称先贤。从祀孔庙。”宋代封侯时,有皇帝敕撰赞:宣尼日月,无得而逾,奥有哲士,尚为学徒,登封偶圣,至德崇儒,以地进爵,斯文乃殊。石夫子故里今天水市甘谷县十里铺乡原有石子墓和石子祠,现均已荒芜。道光年间吴柳堂任伏羌教谕,曾撰《石子墓记》,并有墓联、祠联各异~
· 颜回师从孔子
师从孔子颜回“年十三,入孔子之门”时,孔子聚徒讲学已达十三年之久。其声望远播于各诸侯国,其弟子子路、孟懿子、南宫敬叔等在鲁国已小有名气。颜回刚入孔门时,在弟子中年龄最小,性格又内向,沉默寡言,才智较少外露,有人便觉得他有些愚。马X《绎史》引《冲波传》曰:“子路、颜回浴于洙水,见五色鸟,颜回问,子路曰:“荧荧之鸟。”后日,颜回与子路又浴于泗水,更见前鸟,复问由:“识此鸟否?”子路曰:‘同同之鸟。’颜回曰:“何一鸟而二名?”子路曰:“譬如丝绡,煮之则为帛,染之则为皂。一鸟二名,不亦宜乎?”,其大意是:有一次颜回随子路去洙水洗澡,见五色鸟在河中戏水,便问子路是什么鸟。子路回答说:这叫荧荧鸟。过了些日子,颜回与子路又去泗水洗澡,又在河中碰见五色鸟,颜回再次问子路:您认得这鸟吗?子路又答曰:这是同同鸟。颜回反问:为什么一种鸟有两个名字呢?子路说:就像我们这里出产的鲁绢一样,用清水漂洗就是帛,用颜色染...
· 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任不齐
任不齐(公元前545-公元前468),字子选,春秋时期楚国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任不齐通六艺,工诗、礼并精通于乐。孔子死后,他守灵三年后方返回故乡桃乡(今山东省济宁任城)。楚王听说他的贤明,想聘为上卿,他拒绝了,然后在家作诗注礼,述孔子言作逸语三篇。其死后,葬于桃乡(墓在济宁城北房葛铺)。到唐时,他被追封为任城伯,宋朝加赠当阳侯,明代改称“先贤任子”。由于任不齐是任氏历史上的第一个大名人,所以习惯上以任不齐为始祖。以他为源头,山东也成为任姓繁衍的密集地。史载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尽管“升学率”还不足3%,然而这些成材的“贤者”名气可都不小,除老师孔子被封为“至圣先师”外,“七十二贤”中的大部分弟子也被冠以“四配”,“十哲”等名号而位列孔庙正殿及东、西两庑,享受着“文庙”千年不绝的香火。“圣地”曲阜距离滕州不过60公里,讲究“有教无类”的“孔老师”所收的三千弟子按说应该都是鲁南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