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讲述,冯氏家族南迁唐河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2017-02-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81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讲述,冯氏家族南迁唐河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唐河县祁仪乡,是公认的一代哲学大师冯友兰的故乡,是冯门望族的兴旺之地。但鲜为人知

唐河县祁仪乡,是公认的一代哲学大师冯友兰的故乡,是冯门望族的兴旺之地。但鲜为人知的是,祁仪乡并非冯氏家族的迁入地,真正的迁入地却在与之毗邻的马振抚乡高庙村。这个信息是马振抚乡村建中心主任刘运启先生提供的。记者和唐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金少庚来到刘运启家,赏鉴了印证这一信息真实性的佐证——他收藏的冯家的古旧家具:老式床铺、条几、桌椅板凳等物品。由此,引发了我们探寻冯门望族迁入之谜的马振抚之旅。

  冯门迁徙之路,一段传奇故事;马振抚乡高庙村,和众多普普通通的山乡村庄一样,人数不多,房舍零落,但草木葱茏,生机勃勃。唯一不同的是,村内有一个磨盘般大小的深坑,格外引人注目。村民们说,这儿原来是一棵百年黄楝树,后来树被放掉,就留下了一个深坑。而这个坑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冯门迁徙的故事。一直致力于冯氏家族缘起研究的刘运启说,冯友兰先生的侄子冯中顶就住在高庙村,现在乡敬老院安度晚年,这里就是冯家祖上从山西高平迁徙河南唐河的第一站。

族谱网讲述,冯氏家族南迁唐河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和冯中顶的多次交谈,再加上数次走访调查,刘运启基本摸清了冯门迁徙的脉络,和迁徙之肇始的一段带有传奇性质的故事——冯家是山西高平人,祖上一直经营布匹生意,马振抚乡是他们向社旗县赊店古镇运送布匹的必经之地。清朝初年炎夏的一天,冯友兰的曾祖父冯泰带着马帮途径高庙村,酷热之下人困马乏,村里的黄楝树绿荫如盖,凉风习习,冯泰一眼就相中了树下的那块平地,决定在黄楝树下打尖休整。困顿不已的冯泰随手把马鞭甩在了黄楝树上,很快进入了梦境。醒来后,急于赶路的冯泰把马鞭落在了黄楝树上。布匹售出,获利不菲,冯泰满面春风赶回高平,清点物品时发现少了伴随自己走南闯北的马鞭,后来才想起马鞭遗落在高庙的黄楝树上。后来途经高庙,他果然在树上找回了马鞭。冯泰看到高庙村虽偏安山隅,但南接荆襄,北连赊店,水路通达,民风淳朴,远离动荡,风景宜人,确信和冯家有不解之缘。遂决定举家迁往高庙,迁徙后果然生意兴隆,人丁兴旺,就此安居。从此,冯家广置田地,现马振抚乡前庄村就是冯家的地域。冯家第二次购置田地,选在了当时的祁仪镇,在祁仪镇建复盛馆,取异地复兴昌盛之意,以酿酒为业,生意极是兴隆,成为当地望族。这里就是现在祁仪乡政府的所在地,但故居不存,只有冯友兰先生亲手栽植的银杏树和腊梅树仍枝繁叶茂,静默中见证着冯门往事。

  分门别户,一部繁盛的家族创业史;随着冯门一族的兴盛,又在祁仪镇西创立了天龙号,冯家就有了马振抚乡高庙区域、祁仪镇区、祁仪镇西三地产业。家大业大,创业不易,守业更难。久而久之,冯家就有了分家的念头。其时,冯友兰先生的父亲冯台异有兄弟三人,长兄冯云异,字鹤亭,弟冯汉异,字爽亭,三人皆为清末秀才。冯台异又连中举人,在唐河县城做教喻,后任湖北崇阳知县。分家之时,由冯友兰先生的母亲吴清芝女士主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冯门一族中,女人持家治家、待人处世颇具梁柱之风。这一点上在吴清芝女士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在子女的教育上尤为成功,“冯氏兄妹”蜚声中外,她功不可没。岁月匆匆,但出生于1933年,现已八旬,时年只有几岁的冯中顶对当时分家的情状依然记忆犹新。在马振抚乡敬老院,他向记者做了详细描述:“二奶奶(吴清芝)坐在堂屋正中,表情严肃,目不斜视,哪家分多少地、分几件家具,她不用掰指头算就明镜似的,她很公正,大家对分到的东西都没有意见。她还提到,在地里干活的都可以拿一双象牙或者紫檀做的筷子。”“二奶奶的家规大得很,大家都怕她。说是怕,其实是敬。一个妇道人家,全家都归她管。特别是在学习上,她抠得特别紧,小辈们都不敢荒废。她主持分家分得公道、利索,大家都没有意见。”冯中顶说。刘运启补充说,他收集到的家具,就是从冯中顶家找到的,那些都是冯家分家时分到的。可惜的是,还有很多家具,都精雕细琢做过工艺,被冯中顶当木柴做饭烧掉了。  冯门特质,一份感念的崇善尚孝情,从冯中顶的讲述里,记者感受到吴清芝对冯氏后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二奶奶的家规比较大,大家都归她管,都又敬又怕。年年大年初一,我们小辈们都先去拜年,二奶奶就让我们看父亲的毡帽、带大襟的棉袄这些遗物,让我们记住孝老爱小这些家风。”

  “二奶奶去世后,葬在祁仪镇的下和庄。当时天上下着雪,友兰叔和我们这些后辈们都主动光着脚给老人家送葬,下葬后脚都冻得不知道是自己的了。回到家里,友兰叔赶紧给我们用热水,给我们穿鞋。我记得特别清。”冯中顶说。据附近的村民讲,他们很多都是冯家的佃户,但冯家从不欺人,体恤乡亲,有难就帮,即使是遇到天灾人祸,也让户家有吃有穿,种地过日子都能过得下去。

  临走时,回望村落,沉浸在冯门往事的回忆里。那些让人感佩的特质,应是一笔可以传承的财富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为您讲述蒙氏家族的传奇故事
蒙”氏,亦发源于此。和恬村,原名边家城子,地处蒙山腹地。2002年,为纪念蒙恬,改名和恬村。70岁的村民乔良绪对于“蒙氏”起源和蒙恬的故事最为熟悉。相传,周成王时期全国分封土地,其姬姓宗亲(即蒙氏先人)被封为东蒙主,主管祭祀蒙山。按照当时的封国界限,现在的蒙阴县南边少部分属于鲁国,北边大部分属于齐国。所以蒙氏先人也可认为是在齐国范围之内。蒙恬的祖父蒙骜原居齐国,在秦昭襄王在位时来到秦国,在秦庄襄王时出现在史书中,不断地为秦国征战,后来成为上卿。到秦始皇初年成为了秦国最重要的将领之一。蒙恬的父亲蒙武作为王翦(正是后来蒙恬的裨将王离的祖父)的裨将军参加了秦灭楚之战。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
· 族谱网为您讲述,江西彭泽冯氏宗祠那些您不知道历史故事
冯氏宗祠,坐落在彭泽县马当镇太阳村陶潭,阳光下的冯氏宗祠显得宁静古朴,象一位久历沧桑的老人静坐在此,惯看春花秋月,闲观云卷云舒。今天它依然是那样坦然,正张开她博大的胸怀迎接我们的到来。冯氏宗祠三进大堂显得不是很大,但祠外的古老的旗夹石,却异常古韵和质朴,引人注目的是大门上四个字“大树流芳”深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似欲向人们讲诉当年的历史……宗祠内是那块青石“门搭头“。据冯氏族人所称:是位大力士,将其扛过来,您看看,近五尺之长,厚达4.到5寸。这么大青石条如何驮得动。就是一块木料也难扛,可见当年这位大力土力大无穷。步入祠堂引人注目的这就是柱墩之上,皆有一块红木塾,据讲:这就是明朝典型的建筑标志,宗祠建于明嘉靖年间,因为当时安放这样的木块,便不用交税了。老人们讲述了:这里发生的一件真实的故事:“解放前水库上住有一位员外,得过功名,当时村里有人准备挑着银元去彭泽县城交租。员外讲,这么重的挑到县里...
· 嘉庆皇帝遇刺背后都有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1796—1820年在位),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五位皇帝,年号“嘉庆”。一个人想要接近皇帝,并刺杀皇帝有多难?网络配图平时皇帝都是深居简出,高墙大院,众多护卫保护;出行时,前面是庞大的仪仗队,中间是数量接近2000多人的护卫,最后在皇帝身旁的是御前护卫。如此看来,要刺杀皇帝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事无绝对,在清朝,嘉庆皇帝曾经差点死在一个普通人的手里,并且事发的地点是在戒备森严的皇宫。公元1803年,嘉庆8年二月二十号。在众多大臣和护卫的簇拥下,嘉庆皇帝的豪华车队缓缓地驶进神武门。在大清规定中,皇帝在进入神武门的时候需要换乘御轿,而就在此时,意外降临。只见一个手持短刀的大汉,朝着嘉庆皇帝的御轿直扑过来。众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戒备森严的大清皇宫中竟然会有刺杀的事情发生,一时之间呆如木鸡。眨眼之间,大汉就冲到进前,朝着轿子刺来,好在定亲王和带刀护卫丹巴多...
· 族谱网为您讲述海南同胞族谱文化(二)
族谱的内容结构综观海南各姓族谱体例结构,主要包含以下篇章:(一)续修族谱的原因、组织机构和人员名单。(二)历代各次修谱序言。每次修谱都有一篇序言,有主纂人或本姓族中学位、官位最高者撰写,或邀请当时本地他姓文学最有名望者作序,为族谱增光添彩,提高族谱的翔实性、权威性。在笔者看过的族谱中,会同县(今琼海市)唐代王义方次子王承休后裔保存的《王氏世谱》,保留的历代序言最多,共有17篇,说明该谱已先后续修过17次,其中明清两代有3篇是其他姓氏名人作序,其余14篇是本姓族文人所作。(三)本姓源流和始祖传略。重点介绍本姓起源的始祖及世系,迁琼始祖名字、祖籍、职位和迁琼原因、年代、落籍地及后裔繁衍概况。(四)先祖画像及像赞诗文。包括本姓起源祖、迁琼先祖、各房先祖画像及像赞。像赞是由当时本姓宗亲或邀请本地进士、举人、贡士出身的官员或名人撰写,主要是对先祖的赞美。(五)主墓图。说明迁琼祖墓的地址、坐向、地脉、...
· 康熙之死:那些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
1722年11月13日,在北京西郊畅春园内,康熙逝世了。一代伟人的逝世往往都是影响重大的,更何况他的继任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饱受篡位夺权的争议,那么康熙之死真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情吗?康熙去世那天都发生了什么?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帝原本身体有所不适,因此在畅春园修养。可到了13日凌晨两点左右,康熙帝的病情突然加重,于是他马上下令让正在南郊天坛主持祭天仪式的皇四子胤禛急速赶来。一个时辰后,他又召诸皇子以及步军统领(清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卫戍区司令)隆科多前往御榻前,并当众宣布由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此时,胤禛还没赶到畅春园)。早上十点左右,胤禛才匆匆忙忙地从天坛赶到了畅春园,见到了康熙。晚上八点,康熙皇帝在畅春园寝宫里驾崩,终年六十八岁。网络配图《清圣祖实录》中的记载,虽然对于康熙帝去世当天的情况写的比较清楚,但仔细推敲,还是能发现不少疑点。首先,康熙从凌晨两点就传召胤禛,当时胤禛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