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时走在先人修建的桥上,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回家时走在先人修建的桥上,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去国之臣,心犹在河”;“未经身历,不敢妄言”。
“去国之臣,心犹在河”;“未经身历,不敢妄言”。 ——潘季驯
家住城北,新潘公桥是经常要走,每次匆匆而过,偶尔会抬头看看西边那座3孔石拱桥,知道明尚书潘季驯所建,故名“潘公桥”。桥在湖州苕霅两溪汇流处,最早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潘季驯受张居正案牵连免官在家期间修的,据说潘公亲自参与设计与建造,那时侯造的是5孔石木梁桥。现存的石拱桥系清道光二十年(1840)重建,为增加泄水量,改为3孔石拱桥,为纪念潘季驯仍旧叫作潘公桥。周六带着儿子去俞家漾公园玩,又打新潘公桥,又看到了那3孔石拱桥。一时兴起,跟儿子说,我们去看看那石拱桥,儿子好高兴地答应了。于是,穿过市陌小区几条弯弯曲曲的小巷,我终于第一次站在潘公桥面前。
桥面要比我想象的宽大,估摸着至少有6、7米,条石砌的台阶层层而上,整个石桥显得很高大,颇有气派。儿子来了兴头,一路小跑着向上冲,还一边数着台阶,想弄清楚到底有多少台阶,数的结果是98阶,后来查资料说是100阶,我估计上要加上地面的两阶。苕溪水穿桥而过,南边是竹翠苑,西面是河畔居,都是现代化的小区,开发商是要充分利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竹翠苑就在桥建有两幢小高层,在视觉上对石拱桥产生了很大的压迫感;而河畔居的几幢小高层,则把飞英塔挡去了,偶尔能从缝隙间看到一点点塔尖,使石拱桥失去了唯一古老的背景。我估计飞英塔和石拱桥曾经是全城遥向呼应的两个至高点,现在已经完全被淹没在了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了。桥的北边沿河是些屋顶比拱桥还要低矮的老房子,已经破落不堪了。桥的东面就是我经常走的新桥,我忽然发现新潘公桥竟然如此呆板毫无美感,尤其是站在南岸中间看两桥,对比简直太明显,石拱桥半圆拱型线条是如此优美,真令我这个今人汗颜。重建的石拱桥已经过去160多年了,依然显得很稳重也很牢固,也许是现在走的人少了,石阶的石缝长出了好些杂草。桥的石栏设计很人性化,修成了可随时坐下了休憩的靠背式样。一位头发银白稀松的老人,坐在桥顶石栏面色凝重,若有所思。儿子大概是跑累了,就一屁股坐在石阶上,双手托着腮帮子,也若有所思。没有新桥的车水马龙,桥上没有行人,很安静。真希望时间能够倒流,抹去四周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桥上人来人往,站在桥中央的我,也许可以看到宋代诗人居简描绘的场景:“舟从城里过,人在水中合;闭门防惊鹭,开窗便钓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修宗祖谱时,先人的传记应该如何撰写
在各姓氏宗族编修家谱中,人物传作为家谱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写作标准、范围、体式、排列均十分重要,而这些部分的写作却没有规范化,甚至会影响到家谱格式与家谱印刷,那么到底该如何来写呢?一、为什么要编写人物传?宗亲们在阅览家谱的时候会发现,人物传是客观描述记录人物历史、生平与活动的记叙型文体。人物传在家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时周代的青铜家谱的鼎彝铭文,记录描述了古代先祖们的光荣事迹,逐渐产生了家谱中的人物传这就是人物传的起源。但随着朝代发展,之后的家谱是统治阶层依靠世系源流选官、确认门当户对婚娶之凭,就像是权贵往来间分配财产和掌控权利的工具,这时的家谱对人物传反而不太看重,并没有如何发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宋朝以后。这时有许多家谱中加入了人物传为那些帝王将相等权贵树碑立传。特别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家谱,人们开始正视人物传,以正常的内容去描述人物生平,这时开始,修谱之中便有了编写人物传的习俗...
· 清溪刁氏祠堂修建时的巧事
2015年,清溪镇大刁村村民在修建祠堂时遇到一件奇事:当木工剥开一根又粗又长的木头皮时,在中间位置一块节疤处豁然现出一个大大的“刁”字。这个“刁”字10公分见方,隶书写法,笔画清晰。虽然村民们知道这纯属巧合,但在修祠堂时发现,大家还是非常开心,纷纷相传,有的村民还用手机把这个“刁”字拍下来传到家族的网站上,见到的人都啧啧称奇。据悉,为修建祠堂刁氏家族筹资到江苏省的张家港市,一次性采购了24根共38.7立方的进口澳洲原始常青木材,大的足有一吨重,树龄近百年。当木工活接近尾声,就在大部分木材出白后,惊现这一奇巧现象。据木工师傅说,就是再刨掉几毫米,仍然还可清晰见到一“刁”字,且很像一位隶书大家写成的字。刁氏家族的人说,“刁”字虽只有两画,可从结构上看,它既有横、又有竖、既有提、又有勾,是个不太好写的字。能在原始木材的内部惊现这个"刁"字,而且又正好被姓“刁”的购得,用来建造刁氏祠堂,真是很神奇...
· 先人后己
【成语】先人后己【成语】先人后己【发音】xiānrénhòujǐ【释义】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出处】《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 毕氏先人轶事
毕南杰在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从当时的乌泥涌迁到太平埗(现毕村),已有将近千年的历史。毕氏族人发展壮大,成为花都一支毕(笔),有“九里十庄”的美誉。在他们的记录中,毕氏从宋到清四朝代,出了一解元、九进士、文武举人26名、秀才52名,从政、从商、从艺的名人很多,还有轶事流传至今,其中毕环清就是其中的一位。毕环清是十六世祖,其祖上人丁单薄。毕南杰有两子毕宥进、毕宥明,毕环清属于毕宥明这一支。从毕宥明到毕环清相隔九世,毕氏族人有毕环清九代单传的说法。到了毕环清这一代,他有五子,其后后嗣众多。据说,现在毕氏族人差不多一半都是毕环清的后代。传说毕环清十岁时,正是元朝末年,当时天下大乱,社会治安差。有一天,他到毕村罗汉寺附近玩耍,被两人拐骗,计划将他拐到云南普洱县卖给人家做儿子。毕环清失踪后,家人四处寻找,其母终日啼哭,以致双目失明。有一天半夜,毕母哭至半夜,忽然听到天空呼呼之声,双眼竟然复明了。...
· 痛悼斗邱的裘氏先人(三)
痛悼斗邱的裘氏先人(三)――记胡大海平民的惨案美化胡大海是出于封建统治者的需要。胡大海战功卓著,还举荐刘基、宋濂等四贤士,为朱明王朝的建立作出很大的贡献。胡大海正在绍兴鏖战的时候,朱元璋处死了他的违犯禁酒令的大儿子胡三舍。胡大海仍不变忠君的信念,奋勇夺城斩将。1362年,胡大海和他的儿子胡关住同时被苗帅刘英杀害,为国捐躯,断了香火绝了后。这样死心塌地效忠主子的胡大海,是封建统治者需要树立的臣民楷模。于是,追随朱元璋仅八年的胡大海死后被追封越国公、配享太庙。朝廷上下掩讳其恶,竭力宣扬他开国功臣一面,掩饰杀人狂的另一个面目。关于胡大海杀害斗邱千余无辜百姓的事件,有几种资料。它们立场不同讲述内容也有所不同。徐勉之的《保越录》记载:会稽义兵仇(裘)万户与侄近忠,团结乡民,斩木为鹿角寨,铸时岭(驻日岭)内设强弩,聚民守之。大军(胡大海的军队)至,屡为所伤。后大军大攻之。遂破,近忠被害,近忠妻子皆被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