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现阳江市江城区南门街56号西式建筑的阳江莫氏大宗祠

2017-02-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771
转发:0
评论:0
现阳江市江城区南门街56号西式建筑的阳江莫氏大宗祠, 阳江莫氏大宗祠位于现阳江市江城区南门街56号,为两层砖木结构的西式建筑,具体建
 阳江莫氏大宗祠位于现阳江市江城区南门街56号,为两层砖木结构的西式建筑,具体建于何年月,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动荡,已难以考究。近年,有人说,阳江莫氏宗祠系文进公后人重修,又有人说系五县(阳江丶阳春丶恩平丶电白丶新会)集资重修。
现阳江市江城区南门街56号西式建筑的阳江莫氏大宗祠
    关于“重修”的说法,我觉得不如“重建”更加帖切,我曾祖父是当时重修扩建莫氏宗祠的主要负责人。我曾祖父圣琳公字少侯,据麻茶族谱排列,让仁生宣卿,宣卿生晋,晋生如松,如松生惟,惟生勇,勇生文昌,文昌生鲁,鲁生晟,晟生爽,爽生悔,悔生伦,伦生南田,南田生阿九,阿九生进,进生宁,宁生盛四,盛四生座保,座保生元二,元二生苟,苟生悌,悌生迟,迟生养,养伏二,伏二生廷选[麻茶开基一世祖,廷选生验全,验全生观进,观进生以彰,以彰生之尚(到此廷选公五代单传),之尚生二子,就是麻茶村的秩凡书院和琼修书院两宗。我曾祖父系廷选公十一世孙,到益字辈十四世,宣卿公三十三世孙。故此重修者,进公后人无误。
     重修莫屋祠,我曾祖父圣琳公曾到阳春,恩平,开平,新会和福建蒲田募捐,所以,五县重修也是实情。     阳江莫氏大宗祠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重修扩建,由莫与硕买下宗祠附近民宅和闲地,莫赤珊为主要捐资人,通过
募捐扩建,于1936年到1937年间落成,系原来面积的四到五倍,系阳江当时宗祠建筑的时尚典范,宗祠正门由我曾祖父亲笔提字:“莫崇福堂”。     宗祠落成后,广大宗亲为继承宣卿公遗志,发扬光大宣卿公精神,决定在宗祠建立非营利的私立学校,“阳江宏中”聘请陈丙沛先生为校长,设初中和高中,外姓教师按当时社会经济环境支付薪酬,莫氏教师坚持善举义教,为阳江的后期教育事业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现阳江市江城区南门街56号西式建筑的阳江莫氏大宗祠
      解放后,宗祠作为公有资产,收归国有,列祖列宗牌位毁于一旦。我祖父在宗祠请回族谱和楠木刻莫氏训,可惜毁于十年。我们缅怀莫氏宗祠,我认为,我们应继承宣卿公遗志,把宣卿公精神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姜自驺
姜自驺(1850~1908年),字芸史,号芝眉,生于阳江县县城(今江城区南恩街道)东门街。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拔贡,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与其兄姜自驹同榜。以知县用,改授嘉应州训导。光绪十二年殿试二甲第二名进士,朝考一等第59名,授翰林院编修。但他无心仕途,后以侍奉双亲为由,辞官返乡。他主讲阳江濂溪书院时间最长,教书育人多有建树。光绪年间,阳江县粮产不足,逢年稍遇歉收,即闹饥荒。光绪十一年,他与邑绅梁庭楷、黄慎基、谭锡年等创办“书年社”,专门筹划储粮备荒,赈济平粜,造福梓里。光绪十八年,他极力支持杨荫庭在阳江筹设蚕桑局(设于石湾),并辑《蚕桑考实》一书,广为宣传,劝人饲蚕种桑。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兴学堂,他力主选派邑绅何铨等人到日本考察教育,创办新学。同年九月,设阳江学务公所和师范传习所,他兼任两所长。他还倡议设立初等小学堂。他的诗风韵高雅,书法隽秀超脱,远近慕名来求墨宝的人...
·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林佐三
林佐三(1846~1899年),生于阳江县县城(今江城区南恩街道)北门街。少年学医,搜罗医书,夙夜攻读,久而有得。成年,在家悬壶,诊室名“意也山房”,以治鼠疫著名。清光绪时,阳江常发生鼠疫,医者用吴、喻两氏法,收效不大。独他得其法外意,再参以别家治法,功效卓著,十愈八九。与此同时,阳江亦间有霍乱发生,病者大都按习惯戒食米粮,常有患者吐泻停止,然因谷气不续而死。人多不解原因,认为此症怪异难治。他说:“是死于戒,非死于病也。”即写《霍乱良方》,广作宣传。良方有两卷,上卷论灸,下卷论药,言简意赅,取用极便。他治病,不因贫富而有所分别。曾诊一贫病人,过数日未见再来复诊,便主动上门再为病者诊治,终得康复。林佐三去世后,阳江名医曹梓材在《医林闲话》中有记述:“我18岁时患鼠疫,濒危,蒙姑丈请林佐三先生为我医治,服药数剂痊愈。”当时阳江城疫症流行,幸赖林先生救治而未成大患。
·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姜自驹
姜自驹(1846~?年),字轶群,号志存,生于阳江县县城(今江城区南恩街道)东门街。父姜清源为岁贡生,清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光绪六年殿试二甲73名进士,朝考第60名,授翰林院庶吉士,是阳江第一个能入词馆的人。光绪九年,任刑部四川司主事员外郎。不久以侍奉双亲为由辞官回乡,主讲于阳江濂溪、南恩、七贤等书院。又为阳春刘氏存著堂讲席。曾捐资重修文庙、尊经阁。光绪三十二年,阳江创办官立两等小学堂,他主理校政。他上书州官请开设志局修县志,因经费无着而终止。回乡后,他以诗画自娱,好黄老之道,研究医学,自号拙藏道人。
·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莫益兰
莫益兰,别号安民(生卒年不详),春北新围人(今春湾镇安民村委会),元末农民起义首领。他从小爱习武艺,青年时,已是刀、、棍、棒、剑、戟件件精通。当时,民族压迫十分残酷,抽壮丁,服劳役,连年灾害,农业失收,还要交苛捐杂税,民不聊生。-,各地群雄起义。益兰组织阳春农民起义,杀-,保乡里。益兰与各村头人反复磋商,经周密策划、联系,组织了几百名农民队伍,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夏历八月十五日,突袭元朝阳春官署,一举消灭元朝官吏,占领县城。益兰下令释放囚犯,张贴文告,树起“保境安民”旗帜,自称莫知州。他治理阳春县政13年,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才归顺明朝,时人称“莫安民”。他治理县政期间,看见乡民饱受旱灾,曾带领农民在黄村拦河筑陂,引水灌溉农田,民众十分钦佩,命名为“益兰陂”,该陂经历代增修加固,今仍发挥灌溉效益。春湾新围村附近区域,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取名“安民乡”,沿用至今。
·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莫苍棨
莫苍棨(生卒年不详),字戟门,那乌堡(今春湾镇)狮子岗人。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广东乡试第六十四名登举人;十五年京都会试第一百一十一名登进士。授直隶邯郸县令,遇饥荒,呈请开仓赈济饥民。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陷邯郸城,他募勇收复县城,其时太平军首领曾以税田500亩乞保不受,清廷赠予“廉正可风”四字。升任保安知州,调山西吉州知州,升太原同知,69岁卒于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