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华余氏历史名人,清末进士工部主事余肇康

2017-02-0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645
转发:0
评论:0
中华余氏历史名人,清末进士工部主事余肇康,余肇康(1854—1930),字尧衢,号敏斋,晚年号倦痴老人,湖南长沙县人。清光
余肇康(1854—1930),字尧衢,号敏斋,晚年号倦痴老人,湖南长沙县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考取进士,后任工部主事。
  余肇康与湖南巡抚岑春萱及其他在籍官绅瞿鸿禨、王闿运、王先谦、谭延闿等交往密切,其日记手稿为研究近代社会政治状况及湖南铁路修筑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是留存于世的珍贵历史文献。真迹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共70余本,手稿题名分为三种:《克己斋记事珠》、《务时敏斋日记》和《病余随笔》。均为毛边纸(部分为薄宣纸)毛笔直行手书,手工线装成册,约四百万字。主要记录了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之间,余肇康所经历的见闻思考。内容涉及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风俗民情等多个方面,其丰富的内容无论是对研究中国近代历史,还是研究余肇康个人的生平思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2008年11月,《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将《余肇康日记》手稿影印件列为出版项目,并已由岳麓书社正式出版发行。
中华余氏历史名人,清末进士工部主事余肇康
主持修建粤汉铁路长株段
 余肇康在任颇能忠于职守,维护公道。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初,法国天主教南昌主教王安之戕杀南昌知县江召棠于教堂,民情大愤,毙杀王安之等人,并焚毁英、法教堂。英、法兵舰一时并入南昌相恫吓。面对列强势力,掌管江西一省刑狱诉讼的余肇康不畏强暴,发布王安之恣意戕杀中国朝廷命官的罪状,坚持认为王安之等人的毙命系“自取其咎”。但清廷为了媚外求和,仍将余肇康及江西巡抚胡廷干、布政使周浩等撤职。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农历四月,余肇康携带家眷赴京就任法部总参议,甫抵京,即因姻亲、清政府军机大臣瞿鸿禨被罢官开缺而受牵连,再度被免职,旋即与瞿鸿禨及家人一起返湘,于农历五月二十回到长沙。此时正值粤汉铁路路权运动方兴未艾之时,回湘后的余肇康受聘任职于湖南粤汉铁路总公司,先后担任公司坐办、总理之职,主持粤汉铁路长株段修建之事。1910年9月,粤汉铁路长株段建成通车,对湖南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辛亥革命爆发后,余肇康迁居上海,以遗老和寓公生活自遣度日。1930年夏病逝于上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代余姓进士名单
1、顺治四年丁亥科(1647)余国柱(江苏昆山千灯古镇)2、顺治六年己丑科(1649)余廉徵(浙江遂安人)3、顺治九年壬辰科(1652)余国柱(湖北大冶)余恂(浙江龙游,入翰林,任福建学政。纂康熙《龙游县志》。)余缙(浙江诸暨高湖)余明彝(湖北枝江)余崛起(湖北孝感,都昌知县)4、顺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余开熙(湖北蒲圻县)5、顺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余玉成(广东新会)6、顺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余配元(江西丰城人)余象斗(应为畲象斗,广东顺德马冈人)余鸿升(应为畲鸿升,广东顺德县马冈人)余有斐(浙江永康人)7、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余配乾(江西丰城)8、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余应霖(山阴人,寄籍大兴)余达乾(云南楚雄)9、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余泰来(浙江山阴人)余一耀(浙江诸暨高湖)余光全(安徽潜山人)10、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余毓澄(浙江诸暨高...
· 明代余姓进士考
洪武四年辛亥科1371年余集,浙江临海人,第三甲。字孟浩,授新郑县丞。【注】本科舉行後,洪武五年明太祖下旨停止科舉,歷十二年,至洪武十七年重新恢復。洪武十八年乙丑科1385年余瑲,福建罗源人,第三甲。金華府通判。余欽,第三甲余文,南京六合县人,据地方志补缺。余子恭,江西金溪县火源人,今属陆坊,据地方志补缺。字晋斋,任建安县知县。永乐年间谪死。【注】本科因榜眼練子寧、探花黃子澄在永樂時被削籍置法,明成祖下令將本科題名碑仆毁,因此,《碑錄》中有很多進士闕名。現在雖經檢查各省通志及其他資料補充了一部份,但仍不能完全。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1394年余济:浙江开化人,(据开化网补充)建文二年庚辰科1400年余灝,福建闽县人,第三甲。余存諒,广东高要人,第三甲,永乐三年任广西容县知县。永乐二年甲申科1404年余學夔,江西省泰和县塘洲镇曾家村委珠木村人,第二甲第14名。字一夔,号北轩,官翰林侍讲,非救助方...
· 宋代余姓进士考
熙宁六年(1073)(400人)余伟:鄞县人,官天章阁待制。见《浙江通志》载。余中:江苏宜兴人。余清:福建罗源人,太宰余深之兄余授:余象之从子。校书郎,朝请大夫,京西路提举。福建仙游人。(据《八闽通志》补充)余谠余行之:福建剑浦人。《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十一元豐四年(辛酉,1081)起神宗元豐四年正月盡是年三月【二月】詔開封府司錄參軍路昌衡鞫前太原府教授余行之于邢州。(四月十五日,行之伏誅。)卷三百十二元豐四年(辛酉,1081)起神宗元豐四年四月盡是年五月壬申,御崇政殿疏決繫囚。(舊紀云:「錄京畿及三京囚,降罪一等,杖以下釋之。」)詔前追官勒停人越州山陰縣主簿、太原府教授余行之陵遲處死。先是,行之以廢黜怨望,妄造符讖,指斥乘輿,言極切害。定州教授、潁州團練推官郭時亮詣闕告之,知定州韓絳即收行之付獄。詔開封府司錄參軍路昌衡就邢州鞫之,行之伏誅。以時亮為通直郎,召對,時亮堅辭不受,聽還舊任...
· 安康余氏宗祠
在岚皋县佐龙镇正沟村正沟北岸的台地上,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名曰余氏宗祠。宗祠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75平方米,面阔9.48米,进深4.35米。台基高1米,五级台阶。墙体青砖砌筑,墙厚0.4米。檐墙一斗一顺一丁砌式,山墙满条满顺砌式。硬山顶,马头墙,山墙和墀头上有山花、彩绘及龙纹浮雕。小青瓦覆面,万字格纹砖雕翘首花脊。一步挑檐,檐挑为雕凿规整的青石条。余氏宗祠宗祠大门宽1米,高2.75米。门枋、门槛、门楣均为青石打造,门枋宽0.4米,厚0.1米;门槛高0.3米,厚0.18米;门楣和牙角上有龙纹浮雕。门枕石上有一对石鼓,通高0.7米,鼓面上雕有鹿、鹤、麒麟等瑞兽,鼓边和鼓座有龙纹浮雕。鼓上饰铺首衔环浮雕。大门上方镶嵌石刻门额,书“余氏宗祠”4字,门额周围有万字格彩绘图案。大门两边各有一个木棂窗,窗高1.3米,宽1米。屋架结构室内3间通敞,无隔墙。抬梁式屋架,五架梁。由四根石、木梁柱支撑两排...
· ​余鹏年余鹏翀:怀宁余氏兄弟
余鹏年余鹏翀兄弟属谷贻堂余氏,其祖辈“于明洪武初自豫章迁皖城怀宁县受泉乡独秀山”。余鹏年(1753—1798),原名鹏飞,字伯扶、伯符,号蕊幢。附监生,师从桐城姚鼐,中顺天乾隆丙午(1786年)科举人,候选知县,例授文林郎。室名枳六斋,工诗、画、篆刻。曾主讲宿松书院、浙江平湖当湖书院、山东曹州重华书院、江苏乍浦书院。著《曹州牡丹谱》闻名于世。另有《枳六斋集》《枳六斋诗稿》《饮江光阁诗钞》《梦笺诗屋诗》《梦笺书屋词》,多不传世。怀宁陈世镕编纂《皖江三家诗钞》辑录《枳六斋诗钞》。栽培牡丹,始于隋,盛于唐。宋代,陕西、山东、河南、浙江、四川大量种植,河南洛阳最为有名。明初,安徽亳州成了牡丹栽培中心。后来,牡丹栽培中心移到了山东曹州(今山东省菏泽市)。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牡丹的专著是宋代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以后有二十多种这方面的书籍出版,《曹州牡丹谱》是较为详尽的一部。余鹏年乾隆辛亥年(1791...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