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一座百年历史的老祠堂背后那些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

2017-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27
转发:0
评论:0
一座百年历史的老祠堂背后那些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舂陵碧波,如缎如锦。水声朗朗,如歌如唱。当蜿蜒的舂陵水绵柔地穿过这片大地,汇向湘
舂陵碧波,如缎如锦。水声朗朗,如歌如唱。当蜿蜒的舂陵水绵柔地穿过这片大地,汇向湘江的怀抱时,似乎也在诉说着那些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
上世纪20年代大革命时期,全国工农运动风起云涌。水口山这座极富盛名的“铅锌矿都”也因此成为孕育革命火种的红色摇篮。李氏宗祠便是这样的见证者。这栋百年老屋坐落于独石街田间。李氏的老祖宗在一百多年前因得知此地开发出了矿藏,而从江西泰和举家迁到此地,虽说当时只是以耕作为生,但也足见其高瞻远瞩,眼光独特。
一座百年历史的老祠堂背后那些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
李氏宗祠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919.8平方米,始建于清同治七年(即公元1867年)。据《李氏族谱》之《祠堂记》记载:“……余族原有老祠堂建于古塔寺侧规模狭窄,同治年卜地于刘师公塘侧复建新祠原祠新建之建也,孙冕、昇、星、昊、鼎、江、渊七房派谷积累多年祠费万金功成两载……”。从“万金”、“两载”中,足见其当年规模之宏大,工程之浩大。这里地理位置独特,自古就有“一甲鸡公鸣三县”的说法。它东与衡南县廖田镇、耒阳市大和乡隔河相望;南有对门山;西和独石村庄、松柏镇相依。
宗祠整体建筑结构保持完整,面阔21米,进深43.8米。砖木结构,三进六厢,硬山顶,屋面覆小青瓦,三重屋脊均有龙鱼吻,左右厢房有麒麟兽,跌落式山墙,山墙檐下有枋斗拱式如意装饰,排柱式前檐廊,18根方型石柱支撑屋面,穿斗抬梁式结构,木质大门,红砂石质门框,石质门楣上方嵌有石匾,匾额四周有“双龙戏珠”、“双狮戏球”、“天官赐福” 等浮雕图案。
居住在这里的李氏家族曾因一场意外而改变命运。相传,清朝末年的李显龙是四品大官,一年春节回家探亲。族人前来给李母拜年,正值他在如厕。李显龙出来后问其母,族人是否问安,耳聋的李母回答没有,他大怒,“要杀了那些人”。族人听闻后,密谋先下手,以酒灌醉后相害。李夫人随后沿河鸣冤,官兵杀奔而来,李氏族人四处逃散,“到了四川、贵州、广东、广西”。
这个“上厕所改变了命运”的故事背后是家族的规矩。与国法相应的,家族之中有家规。作为一幢房子,祠堂多少应是规矩,甚至严肃的。这里地势平坦开阔,祠堂中轴对称,往纵深发展。水,是祠堂前的标准配置,寓意心明如镜,又可以防火防灾。舂陵水自南向北在此环绕流入湘江。作为进出的通道,祠堂开有一大二小三个门。开大门,那肯定得是大事,一般的人只能走小门。大门之上有户对,其下则有门当,户对用于装饰,门当可以稳定大门框架,它们的制式有简有繁,李氏宗祠用一对大抱鼓石作门当,上雕有虎。“门当户对”一说,怕是由此而来。天井的作用在于通风采光。其数量代表祠堂的建筑规格,有几个天井则是几进,可以丰富祠堂的内部空间和层次。一进内置有长方形大天井。二进为正厅,正梁上有“皇清同治七年岁次戌辰九月二十六日辰时上梁大吉”和“李氏冕、昇、星、昊、鼎、江、渊七房嗣裔三月二十八日⌂旦立”等字样。正厅置有八角藻井,上有“八仙浮雕图”,藻井天花中有圆形“寿”字格。正厅是祠堂的活动中心,宴席、议事都在此进行。三进左右各置长方形小天井,后厅其实才是祠堂的核心,即“堂”所在——百姓将供奉先祖之处称为“祠堂”。一排精致的神堂,众先祖位顺次排列其中。这里是祭祀之所。神堂正前方设有供案、香炉等,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以及重大的节庆日,族人前们即前来祭祀先祖。在先祖面前,说话、做事,都要堂堂正正。因为各种原因,李氏神位现已不复存在。
就建筑本身而言,祠堂的骨干并非家族,而是柱。柱有直、梭等外形,在房屋之外的为外檐柱,之内的为金柱,转角的是角柱。它们通常有侧脚,即向中心倾斜,以使架构更稳定。成为祠堂的台柱子,非常不易,要承受屋顶的重量。其方式有两种:穿斗式,直接以落地木柱支起屋顶重量,柱间较密,由于会限制门窗开设,宜做屋墙两侧,可以加强侧面的抗风能力,在季风较多的南方,民居通常采用此种结构;将穿斗变通一下,便是抬梁式。屋顶重量先传至梁上,再由柱子抬起。这一做法可以尽量减少室内柱子,比穿斗式更加开阔稳重。由于需要粗大的柱子,耗料反而比“穿斗式”多,在民间主要用于宫殿、庙宇。对这两种梁架结构,李氏宗祠都不排斥。前檐廊立柱穿插枋、左右过廊挑梁枋、正厅立柱穿插枋,均有精美木雕图案,寓意深刻。
民国初期,这里曾经办过几年“经馆”,教书先生皆为当地的知名绅士。1927年,大革命时期,农动风起云涌。年初,水口山矿工会派出工人骨干在独石村组织成立了第十三区农民协会,地址就设在李氏宗祠。农民协会会长由李成毕担任,李克纠任秘书,廖本咏任宣传委员,李南山任纠察队长。廖伦佳等骨干在舂陵河一带开展秘密的革命活动,并在此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农动,成立了农民夜校,抵制不平等制度,打倒土豪劣绅,积极配合水口山工人运动,为水口山工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马日事变”后,农动渐入低谷,许多协会会员跟着水口山工人走上井冈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解放初期,李氏宗祠改为石坪校,并将祠堂做了简单修缮,将阁楼开辟为教室,将原来的木楼板改为水泥板,原有的砖式小型槛窗改成木窗。六十年代破“四旧”时,祠内木雕部分被毁。
2006年6月,李氏宗祠被常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0月,独石村村委会与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积极自筹资金,对李氏宗祠进行了局部修缮;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4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座百年历史的老祠堂背后那些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
与我们生活起居的房子有别,李氏宗祠不沉浸柴米油盐,尽管也曾有宴席;它也不卷入悲欢离合,虽然这里有生老病死;它更不挟于繁荣落没,即便看尽春往秋来。如今,除八角藻井的木板稍有糟朽外,李家宗祠保存尚算完整。由祠堂繁衍出来的李氏子孙,分布在常宁的各个乡镇,占据了整个常宁人口的五分之一。他们亲历着水口山工业文明之路和红色革命的兴起。李家宗祠,不仅是一座乡间祠堂,更是水口山的一面红色旗帜、一座精神丰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一座古老的祠堂记录着近八百年的历史
沥滘改造终于来临。讲古佬心中一颤抖。一条古村,承载几多人和事,可能在顷刻间被抹得干干净净。在印迹尚存时,且听讲古佬将故事说从头。“沥”即大河,“滘”为水道。在古代,沥滘水道是进入广州的两条主要水道之一,沥滘因而成了重要港口,为当时番禺古渡所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很早就有移民岭南的中原人定居。开村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以前,当时既有严、曾、白等姓氏族人。南宋年间,一位叫卫达的人来到沥滘定居,繁衍出后代的卫氏族人。卫氏族人出现,令沥滘开始壮大起来。这群当时的新移民,与每一个时代的那些逼于时势,无奈地离乡别井,客居异地生根的新移民一样,都有着比起先入之主更多一份的勤劳———这是生存所必须的。故此,他们一边努力开耕,一边勤奋读书博取功名。南宋时,卫氏就出了第一个进士———卫惟寅,官居朝议大夫之职。自此之后,沥滘卫氏博得功名者不胜枚举。状况最盛时的清朝,沥滘有“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的美名。卫氏...
· 广州荔湾郭氏大宗祠是一座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老祠堂
东漖街东漖郭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1577年)第一次重修。清康熙、乾隆、宣统年间又重修。1993年再由海外港澳乡亲捐资重修。祠堂座北向南,歇山顶,面前是东漖河。门口一对石狮子。深三进,通进深51.5米,大门上木刻着“郭氏大宗祠”。第二进,正中悬挂着“世德堂”木匾,摆放着供桌供奉福、禄、寿三星。第三进,正中悬挂“奉先思考”、“崇德务本”木匾,正中供放祭桌,供奉祖先牌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郭氏第十七代孙郭泽乾在该祠创办“东漖郭氏学堂”,校名后来改过多次,直至1988年,在该祠堂的东面由旅港乡亲捐建“东漖侨联小学”,才把该祠内的课室搬到新校舍。现为“海外郭氏宗亲联谊会”和“东漖老人文娱康乐中心”。从荔湾区东漖南路一个不起眼的巷口往内走约200米,就能看见“东漖侨联会”的牌坊,这里是东漖郭氏大宗祠的扎根之处。悠久的岁月并未让这座宗族祠堂建筑蒙上清冷的气息,祠堂内族人忙碌的身影提示着...
· 一座老祠堂,丁氏家族奋斗发展的故事
潮汕地区有很多老祠堂,不仅建筑本身历史悠久和装饰精致,背后还往往蕴藏着一个个优秀家族奋斗发展的故事。濠江区滨海街道华里社区的丁氏宗祠,就向人们展示了丁氏一族自明代以来勤劳耕作、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500多年前,一个叫做丁松岸的人带着他的家眷来到这里创乡,独具慧眼的他看中了这里非常丰富的海洋资源,从此之后,华里丁氏就在这里繁衍,一直生活到现在。丁松岸后裔丁有宽告诉我们,华里社区原来名为下底乡,创乡始祖是丁松岸。丁松岸出身是在潮州仙田,因为家庭以前很艰苦,兄弟众多,所以从潮州带着妻儿一直步行到潮阳沿海一带来找生路。潮阳有一条盐巷,就是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他一开始是以捕鱼、拗罾过日子的。在海边滩涂拗罾的过程中,他沿着潮阳海滨来到华里,看见盐埕的水晒干后闪闪发光,那个时候他也不懂,就只知道吃了会咸,就这样发现了盐。按照族人口传的记忆,丁松岸当时发现了盐花后,回想起在潮阳居住的时候盐是非常贵的,于是...
· 杭州:那些潮鸣老城墙的记忆
杭州自隋建制,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在这千余年间,杭州经历了四次建城,第一次是隋代杨素,第二次是五代钱镠,第三次是南宋高宗,第四次是元末张士诚。杭州修建城墙达到顶峰,是在赵构到杭州建立南宋王朝的时候。当时的赵构为了抵御金兵入侵,大规模修建城墙,皇宫也直接在过去朝代的皇宫遗址上进行修筑,那时候整个皇宫内城只有三个城门:和宁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南宋亡后,元朝明文规定禁止修建城墙,杭州的21座城墙毁坏了很多。到了元代末年,军阀张士诚占领了杭州,更换和废除了一些城门,杭州的城门变成了13座,包括清波门、艮山门、庆春门等。自明朝起,杭州城门名称又有了更改: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候潮门、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这7个城门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和宁门、清平门、天崇门改为了凤山门;余杭门改称武林门,因关外有“北关夜市”,也被称为北关门;永昌门因在附近有草桥,也被称为草桥门,后因“永昌”为李自成号,此处又是观...
· 圣贤崇拜:那些名人祠堂背后故事
专为祭祀某一个著名人物而建的祠堂,叫“专祠”,即名人祠堂。《礼记·祭法》云:“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汉书·韦贤传》引作“功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就是说,圣王制定祭法,自有其原则:一、有功于民的;二、为公务而死的;三、有安邦定国勋劳的;四、为大众防止灾害的;五、保卫民众不使受苦的。凡是这等人死了,都要祭祀。《礼记》这段话指出了应该祭祀的五大类别的名贤圣哲。圣贤崇拜是中国古代人们祖先崇拜的又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圣贤崇拜的对象不是完全虚构的神灵,而是实有的人物或者有一定的传说根据。这些人物有的因为政绩显著、官清廉、英勇抗战、为国捐躯等原因而受到人们的崇拜,有的则是因为恪守忠孝、品德高尚、才华横溢、心灵手巧等原因而受到人们的敬仰,他们去世以后,大都被人们神化为半人半仙式的圣贤人物。为了能够长期瞻仰圣贤们的光辉形象、弘扬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