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韦昭贤祠
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韦昭贤祠,明朝,丹阳城内城外,到处都在建造祠庙,新北门的丁公祠、麻巷门的鲍公祠、沈家桥北的
明朝,丹阳城内城外,到处都在建造祠庙,新北门的丁公祠、麻巷门的鲍公祠、沈家桥北的萧公祠……丹阳知县旷鸣鸾意欲在延陵镇修建“韦昭贤祠”,苦于经费短缺。韦昭49世孙韦学闻讯后,主动与县衙接头与商议,承接建祠一事。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三月廿九,韦学将“拟建韦昭贤祠”的申请呈送丹阳县署审批。批准用地三亩二分,免征钱粮。万历四十年仲冬初一,韦昭贤祠竣工,历时三年。
韦昭贤祠,简称“韦昭祠”,俗称“韦公庙”。位于延陵镇东街,坐北朝南,三进九间。祠门外有韦学所立《重建韦昭贤祠记》石碑,第一进天井内东有“韦昭井”,西有刘宰所书“昭公碑”。第二进天井内有丹阳知县旷鸣鸾所书《重建先贤韦公祠记》石碑。第二进为正堂,供奉韦昭画像,东侧挂有镇江府知府霍镇方暨同知、通判、推官共同送的“后汉名贤”堂匾,西侧挂有丹阳县知县旷鸣鸾暨县丞、主簿、典史共同送的“先儒领袖”匾额。其次是韦氏亲友送的“名贤世第”、“千古名儒”、“先儒正宗”、“杰士光先”等堂匾。其时,丹阳知县带了大批官员,均亲临延陵镇,参加韦昭贤祠落成庆典及祭祀活动,知县致词,并助俸银。
贤祠庆典在锣鼓声、鞭炮声、欢声笑语中结束。从此,每年春秋二季都有县衙官员前来延陵参加祭祀活动。抗日战争时期,练湖后东岗韦昭后代子孙韦永义曾先后两次来贤祠拜谒凭吊先祖祠、墓,在延陵传为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韦昭墓与韦昭贤祠
韦昭墓与韦昭贤祠延陵九女墩有一则动听的神话故事。韦昭父子先后归葬于此,后裔子孙韦国才、本直、■、珊、荫芳等人,也先后埋葬于此,因而被称之“韦氏祖茔之地”。历两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千百年,韦氏后裔没有忘记祖宗,年年清明、秋分都上坟扫墓祭祀。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延陵豪强大族王姓欲霸占九女墩周围土地,夷平韦氏祖茔。韦氏宗族心急如焚,怎么办呢?最后决定,上书县衙,以求官府支持正义。韦氏三十三世孙韦晰,呈状丹阳县衙。当时地方绅士刘宰正在县衙与知县品茶聊天,见状后,气愤地说:“光天化日之下,岂容豪强欺压良民!”刘宰随意地对县令说:“这事就交给我办吧。”刘宰,金坛人,进士出生,做过县令,晚年寓居丹阳,喜做善事,办实事,曾重建贤桥,被丹阳百姓尊奉为“贤人”。刘宰写了一篇颂扬韦昭的文章,由县衙派差役去延陵,张贴在韦晰家大门旁的墙壁上,哄动延陵。豪门王氏,见而生畏,遂停止圈地平坟的计划...
·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博罗泰美车氏宗祠
博罗县泰美镇车村的车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初期,历经460多年风雨仍保存完好,吸引众多文物工作者及文人墨客前来探古寻幽。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车氏宗祠就被列为博罗县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车氏宗祠内还藏有明代文物。二进院落石柱支撑;据宗祠的管理人员、车村老人车添友介绍,车氏宗祠堂宽20.2米,进深39.1米,面积889平方米。宗祠大门前有一堵高2米多的照壁,大门屋顶为悬山灰瓦顶,两侧屋角稍稍翘起。宗祠的木门刻画了张飞与关羽的大画像,门前的两侧墙壁上还印刻了牡丹、青松、山河等图案的壁画,壁画的颜色、条纹依旧清晰可见。大门两侧各挂着一个粉红色的大牌匾,门口对联上写着“脉接罗山瑞气,祠迎榜岭春风”。车氏宗祠属二进院落,院基渐次升高。走进祠堂,记者看到,16根14米高的石柱支撑起祠堂的整体框架,四周青砖墙到顶,天井边的围栏石雕造型别致。大门过后便是第一个天井了,由天井到过殿,有五级台阶。过殿后面又是一个天...
· 大别山皖西黄氏总祠——建于明代万历,已度四百冬春,高屋建瓴
天堂寨,后畈村,黄氏总祠负盛名。举目处,崇山峻岭,拱卫有情;侧耳时,淠源溪流,环绕吐声。远近高低呈秀色,耸翠叠绿托白云。鹿放岗,鹤栖岭,香炉尖,乌龙顶,笔架、砚池皆地名,风光入画赛丹青。上殿走进祠堂,高屋建瓴,明代风格,徽风宜人。大殿正面,龛供炎黄之尊;两边梁柱,楹联对仗工整。弘德业、树功勋、效国家、励子孙,大气磅礴语动心。下殿之壁,捐资功德列其名;其上观礼,高台奏乐坐佳宾。设天墀,呈菱形,作祭祀,办喜庆,送学子,贺婚姻,逢年过节聚乡亲,欢声笑语漾温馨。徜祥西厢,文韵悠深,家训八柱,做人根本。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细化十七条目,规范道德标准。孝父母,睦宗亲,爱国家,敬师尊,厉廉洁,敦践行……悉数载录宗谱,精制张印堂厅。尤为可贵,国训家训融一体,录入《中华三字经》,兴祥和风气,倡道德文明。盘桓东厢,品味德心,拜读格言,瞻仰精英,真可谓,雨露润物细无声。倡治学,重修身,志报国,勤农耕,古代圣贤话...
· 历史故事: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的悬案
明万历年间,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家,遇到一件倒霉事,女儿王焘贞还未出嫁,未婚夫就病死了。王锡爵担心女儿,直到出嫁前头一天,才将这事告诉王焘贞,并一再安慰。王焘贞听完后久久不语,王锡爵微微叹了口气,知道女儿无法承受,本以为过一阵子就会没事了。可哪料没几天,王焘贞突然开始修道悟仙,还没半年,居然就开始辟谷修为——就是说通过练气,让自己不吃饭以修道成仙。王锡爵吓坏了,无论怎样劝解,都无效果。无奈之下,王锡爵把这事告诉了好友:刑部侍郎王世贞,请求王世贞帮着劝劝女儿。真是不劝不知道,一劝真乱套——王世贞非但没有劝动王焘贞,反而当即拜王焘贞为师。王锡爵气得指点着王世贞吼道:“王兄,你我十年寒窗,才考得功名,诗书满腹,都是圣人门徒,今日兄台所为,实在愧对万岁、有辱先师,更有负我的重托,你意欲何为?”王世贞听完后,哈哈大笑道:“王大人,令嫒神通非凡俗所识。依我看王大人名为人父,实则也只配为徒啊。”说到这,王...
· 探访建于康熙年间的卫氏始祖祠——康叔祠
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评价康叔的:“收殷馀民,叔封始邑,申以商乱,酒材是告。”康叔祠是始建于康熙年间的百家姓卫氏始祖祠。康叔治国有方,开创卫国大治的局面,深受卫国及后世百姓的敬仰。康叔,生卒年不详,姬姓,名封,又称卫康叔、康叔封,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因获封畿内之地康国(今河南禹州西北),故称康叔或康叔封。周成王即位后,发生三监之乱,康叔参与平定叛乱,因功改封于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成为卫国第一任国君。康叔赴任时,其兄周公旦作《康诰》、《酒诰》、《梓材》,作为康叔治国法则。并告诫康叔,务必明德宽刑、爱护百姓,向殷商故地贤豪长者询问殷商兴亡之道。康叔统治有方,很快使卫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成为卫国和卫姓的始祖。周成王年长后,鉴于康叔治国有方,卓越政绩,于是提拔他担任西周司寇之职,掌管刑狱、诉讼等事务。康叔秉公执法,成功维护西周的政权稳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