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洛阳轩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六国丞相苏秦故里
东周洛阳轩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六国丞相苏秦故里,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是东周洛阳轩里人。据考证,轩里就在现今东郊太平庄一带。旧时
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是东周洛阳轩里人。据考证,轩里就在现今东郊太平庄一带。旧时太平庄村南曾有“苏秦故里”的碑刻,可惜“文革”期间毁掉。该村学校校园传为“苏家花园”遗址。
洛阳市东郊汉魏故城遗址东南张苏寨寨内有一冢,当地传为苏秦冢,与古籍所载地点大体相符。《洛阳伽蓝记》载:“青阳门外三里御道北,有孝义里,里西北角有苏秦冢”。
苏秦,字季子,虽出身寒门,却少有大志。据传他随鬼谷子学游说术多年,后见同窗庞涓、孙膑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也和张仪告辞鬼谷子下山。张仪去魏国,苏秦返故里。
当时,苏秦家中,老母在堂;一兄二弟,兄已先亡,惟寡嫂在,家人团聚,自然欢喜。过了几天,苏秦想要出游列国,请求母亲变卖家产,以为路费。母亲、嫂嫂、妻子都竭力反对,劝阻说:“你不像咱当地人,种庄稼、做商贾,养家糊口,怎么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贵呢?那不是把实实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没影的事业呢?回头你生计无着落,不后悔么?”两个弟弟也劝说:“哥哥如擅长游说之术,怎么不去游说周王?在本乡就能出名,何必远去他乡呢?”
苏秦被全家人阻挡,只好求见近在洛阳的周显王,奏以强国之术。显王留他住下,可显王左右的臣属都知苏秦出身农贾之家,怀疑他是纸上谈兵,没啥真才实学,都不肯保举他。苏秦住了年把子,见进取无望,于是发愤回家,把家产都变卖了,得钱后做了美衣、备了车马,去邀游列国,考察世情。他去秦国游说,费尽心思,秦国也不用他,如此数年折腾,钱都花完了,衣服也破了,只好卖掉车马仆人,挑个破担子重回家里。
“败家子”回家,母亲骂他;妻子正织布,看他回来,连织布机都不肯下,懒得理他;他肚饿难忍,只好求嫂嫂给自己做饭,嫂嫂不势不冷说家中没柴烧,也不肯给他做饭。
苏秦不觉泪如雨下,叹息说:“贫贱如此,全家人都不认我,全是我的过错无能呀!”他还不死心,就取出师父临下山时赠送给他的姜子牙的《阴符》,昼夜攻读起来。真是知耻近乎勇,他读书时,把头发用绳扎起来,悬在梁上,自己一打盹,头发就把自己揪醒;夜深太困了,他拿锥子剌自己的腿以求清醒,这就是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来历。他这样边读书边揣摩列国形势,一年后,对天下大势便了然心中。他给两个弟弟讲解了天下形势和自己再图外出游说的打算,两个弟弟听哥分析得有理有据,就合出资金,帮他上路。
他这次出去,果然游说的受强秦威胁的其它六国齐、楚、燕、韩、赵、魏同意互签盟约,构成“合纵”之势,患难相恤,共抵秦国。六国君王还合封苏秦为“纵约长”,兼佩六国相印,总辖六国臣民,这苏秦真是荣耀至极。
话说那苏秦荣耀后曾路过洛阳,诸侯都派使节送他,仪仗旌旗,前遮后拥达二十里长,威风超过君王。周显王听说苏秦路过,专门派人清扫了道路,设供帐迎于郊外。苏秦的老母在路旁扶杖观看,惊奇得啧啧称叹;两个弟弟和妻子、嫂子都恭恭敬敬伏在郊外迎侯,不敢仰视。
苏秦在车上问嫂子:“嫂子以前不为我做饭,现在为什么这样谦恭呢?”嫂子说:“见季子位高而金多,不容不敬畏呀!”
苏秦叹息说:“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我今日才知富贵必不可少呀!”于是,苏秦上亲属上车,同归故里,建起豪华住宅,让亲属们居住,并给亲属们分赠了钱财。后来,随着世事变迁,苏秦故宅虽然衰落了,但数朝后,还有人从其旧宅院里挖出过百锭金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最牛纵横家苏秦仅凭一张嘴做上六国丞相?
春秋战国时期最具明星光环的诸子非纵横家莫属,其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苏秦和张仪。那时候,诸子百家各自奔走于列国之间,宣传自己的学说,同时也谋一份生计。孔子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孟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庄子虽然有魏王想用他做丞相,他自己却看不上。墨子则在民间搞互助联盟。孙子潜心著书,同时也将其应用于实践,率吴国军队几乎灭了楚国。可是,这些人统统没有苏秦和张仪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二位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天下纷争,多少人的命运都在他们的口舌之间。这二位混江湖只凭一张嘴,没有文凭,没有工作经验,只靠三寸不烂之舌,就让天下大势的走向随着他们的念头走。你说牛不牛?这里,咱们先聊聊苏秦。苏秦最著名的策略就是合纵。所谓合纵,就是联合六国抗秦。那时候,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力越来越强,秦国的国君一代代都吃了火药似的,一门心思想灭掉山东六国。那个时候,间谍战、和亲战、歼灭战、攻城战,各种阴谋阳谋层出不穷,真是一个...
· 揭秘:纵横家苏秦是凭何实力掌管六国相印的?
战国时期因较为混乱的政治环境,产生了许多出名的能人志士,其中纵横家颇为有名。苏秦作为一个战国时期较为典型的纵横家,在历史上留下了特别深刻的一笔。苏秦学识渊博,口才了得,机智聪明,颇具纵横家所应该具备的特点。不论是用连横策略游说秦王还是在说服秦王失败后转以合纵游说赵王,都能看出他的机智以及思维运用的灵活性,同时从中还体现了他高度的政治敏感度。苏秦取得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坚持与努力。在游说秦王失败后,失败的打击与身边周围人的冷漠,即使感叹世态炎凉,他也没有被彻底击倒,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重新努力地去研究、去读书,坚持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个过程中,他甚至造就了苏秦刺股这样让人非常震撼的故事,成为世人的楷模,被世人所敬仰。也正是因为苏秦的坚韧与刻苦,他才会在学习一年之后成为六国宰相,有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苏秦作为一个战国时期较为成功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事迹,受世人敬仰...
· 纵横家苏秦是如何向六国提出合纵的?结果如何
战国后期,七国之中数秦国最为强大,无论兵力还是物资都较为充足,因此为了吞并天下,秦国经常侵犯其他国家来扩充领土。因此,与其他六国特别害怕秦国,不断地想办法来应对被秦国随时侵犯的局面。就在这个时候,苏秦向六国提出了合纵的策略,建议缔结六国联盟,联合一起抵抗秦国。在苏秦成功向六国君王提出合纵策略之前,他曾在初出茅庐时多次向秦王游说实行连横策略,但被秦王视为空谈,一直没有被采纳。游说失败的苏秦落得一身狼狈,虽然被初次的失败和家人冷漠的态度所打击,但仍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在重新振作、刻苦努力一年之后,苏秦重新出现在政治场上。将纵横之术等政治理论研究透彻的苏秦成功地将自己的理论主张游说给了六国君王,将六国联合在一起并缔结了合纵盟约,获取了六国十五年的短暂和平,并得以登上六国宰相之位,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六国合纵联盟的解散源于秦国的策略以及苏秦的死亡。在苏秦的政治巅峰后期,因与燕国王太后发生关系害怕被杀...
· 战国时期纵横家-苏代
苏代(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纵横家,东周洛阳人,纵横家苏秦的族弟。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周君患之,告苏代。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苏代往见韩相国公仲,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攻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今围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与粟于周,是告楚病也。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公仲曰:“善。然吾使者已行矣。”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公仲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敝高都得完周也。”公仲曰:“善。”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田需死,昭鱼谓苏代曰:“田需死,吾恐张仪、薛公、犀首之有一人相魏者。”...
· 掌有六国相印的纵横家苏秦为何会被五马分尸?
苏秦曾师从鬼谷子,向他学习游说君主的方法,并在学成之后决定凭借自己的学识游说各国君主。其中较为有名的苏秦连横的故事就是苏秦游说秦王实行自己的连横主张,说服失败后奋发图强,后功成名就的故事。战国时期,苏秦曾求见秦王并向秦惠王推行自己的连横主张,试图分析现下秦国所拥有的有利之处说服秦惠王,并多次向秦惠王呈递表达自己想法的奏折。遗憾的是,苏秦这次的说秦举动并没有成功,他的连横主张没有被重视和采纳。雪上加霜的是,苏秦的钱财被用尽,陷入穷困潦倒的情况中,至此,他只能无奈返乡。回到家之后,落魄的苏秦受到了家人的冷待与漠视。然而,苏秦并未被说秦的失败与家人的冷漠所打倒。他重新振作,开始重新阅读他所有的书籍,并认真研究书籍中的内容,感叹财势对一个说客的重要性。苏秦刺股令人感慨的故事就是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产生的,可见苏秦为自己的成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一年之后,苏秦终于研究成功,决定重新开始游说那些国家的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