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着五百年历史的姓氏宗祠,江门荷塘聂氏宗祠
一座有着五百年历史的姓氏宗祠,江门荷塘聂氏宗祠,我这里说的“荷塘”,是江门市荷塘镇,这里有个村庄叫苍村,村里居住着我们好几百聂姓
我这里说的“荷塘”,是江门市荷塘镇,这里有个村庄叫苍村,村里居住着我们好几百聂姓宗亲,在村中腹地建有聂氏宗祠,宗祠至今有五百多年历史。


古色古香,虽历经几百风雨洗礼,可依旧雄伟霸气。在企业家聂孟聪父亲的领导下,成立了苍村聂氏理事会,理事会在聂志康等理事成员的管理下,与全国各地聂氏组织开展了联谊对接,打响了苍村这张名片,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观音誕这天,村里就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在祠堂门口席开百桌宴请外地宗亲和亲朋好友。场面浩大,全镇沸腾。昨天,我受邀参加了这里一年一度的祭祖敬老盛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宗亲欢聚一堂,把酒聊天下!唱响了和谐三耳的主旋律,苍村聂氏敬老酒会在一片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李坑白氏宗祠:有着一千五百年历史
白氏宗祠是白氏重要的文化古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和平县浰源镇黄田村李坑,至今完好地保留着一座白氏宗祠。有着一千五百年历史的“白氏宗祠”白氏宗祠建于明正统7年(公元1442年)。其后分别于康熙五年(1666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宗祠为砖木结构,坐西北朝东南,以中轴线为主体,为三进深建筑结构,中有天井及两廊。李坑“白氏宗祠历史悠久,历史面貌保存完好为缅怀始祖功德,浰源白氏后人以道崇公名义建祠于李坑(今浰源镇黄田村李坑),曰“崇公祠”(亦曰“白氏宗祠”)。据1666年初修的《白氏族谱》中《李坑祠堂记》记载,白氏李坑宗祠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距今历世二十余代,达560余年。目前,李坑“白氏宗祠”是浰源镇内年代最久远,历史面貌保存最完好的文化古迹。占地面积广阔,是一处风水宝地“白氏宗祠”有一千一百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乾山巽向,座靠尖峰顶...
· 广州荔湾郭氏大宗祠是一座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老祠堂

东漖街东漖郭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1577年)第一次重修。清康熙、乾隆、宣统年间又重修。1993年再由海外港澳乡亲捐资重修。祠堂座北向南,歇山顶,面前是东漖河。门口一对石狮子。深三进,通进深51.5米,大门上木刻着“郭氏大宗祠”。第二进,正中悬挂着“世德堂”木匾,摆放着供桌供奉福、禄、寿三星。第三进,正中悬挂“奉先思考”、“崇德务本”木匾,正中供放祭桌,供奉祖先牌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郭氏第十七代孙郭泽乾在该祠创办“东漖郭氏学堂”,校名后来改过多次,直至1988年,在该祠堂的东面由旅港乡亲捐建“东漖侨联小学”,才把该祠内的课室搬到新校舍。现为“海外郭氏宗亲联谊会”和“东漖老人文娱康乐中心”。从荔湾区东漖南路一个不起眼的巷口往内走约200米,就能看见“东漖侨联会”的牌坊,这里是东漖郭氏大宗祠的扎根之处。悠久的岁月并未让这座宗族祠堂建筑蒙上清冷的气息,祠堂内族人忙碌的身影提示着...
· 聂氏宗祠对联
宗祠对联聂姓宗祠四言通用联吴国师尊;河东仕望。――佚名,上联指吴国国师聂师道,字宗徽,号“问政先生”。修道之所在南岳衡山的降真观(旧名白云观);下联指本姓郡望。此联为莒南聂氏宗祠“河东堂”堂联。源自聂邑;望出河东。――佚名,全联指本姓的源流和郡望。豪侠报德;寒士悯农。――佚名,上联指战国时韩国轵人聂政,因避仇隐于屠者之间。韩烈侯(一作哀侯)时,大臣严遂和相国韩傀在争权中结下怨恨,求聂政代为报仇,送黄金百镒为聂母祝寿,聂政以母亲在不许为由,当时未答应他。母亲去世后,他单独持剑入相府刺杀了韩傀,然后自杀。下联典指唐代诗人聂夷中,字坦之,河南人,家境贫寒。咸通末年中进士,官华阴县尉,仕途不得意。其诗多为五言,语言通俗,为晚唐诗中的优秀之作,《伤田家》一诗描绘了农民的疾苦:“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跟前疮,割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遍照逃亡屋。”悯农有咏;贡士得人。――佚...
· 江门尹氏宗祠

尹氏宗祠位于蓬江区杜阮镇木朗村村委会松芳里侧,为江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尹氏祭祖祠堂,北向,为砖木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468平方米。建于明朝初年,至今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历代都有修葺,保存较为完好。庭内正中悬挂“世泽堂”匾额,上款“赐进士翰林院编修,国史、经筵官甘泉湛若水书”,下款“皇明正德辛已仲冬吉旦立”。目前江门“尹氏宗祠”已成为江门市级文物。成为宣传社会精神文明,传承尹氏优秀文化及尹氏宗祠联谊活动的场所之一。
· 湖南聂氏宗祠
湖南聂氏宗祠明洪武年间,遵太祖朱元璋圣谕,世居江西省丰城县地名庵子山的光裕堂聂国宗公第五代世孙大鹏公奉旨调署湖南省衡州府清泉县(今衡阳市衡南县)卜居,鹏公等携妻带子,迤逦千里,乘舟顺赣江而下过长江入洞庭湖,逆湘江而上来到清泉县成几峰下荞麦园安营扎寨。光裕堂聂氏主要分布于湖南省内。湖南衡阳常宁水口聂族:排行诗:旧派:国泰隆义方。新派:大仲本明清、升登维朝廷;安邦定世德,承先启后人。始祖:聂大鹏。湖南永州东安水岭聂族:(迁于江西丰城)始祖:聂隆。湖南衡南洪山麦坪聂族:排行诗:旧派:湘南聂氏合族字派:文庭伯代允世昌,学征良秀祖德长,庆集一族敦五典,人基宏绪自。新派:同芳,河东第宇源周锡,江右家声绍晋阳,传远发祥知在守,诗书品望振衡湘。(迁于湖南衡阳市五里牌(旧衡阳县大悲寺金华铺))始祖:聂为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