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武义郭洞何氏宗祠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武义郭洞何氏宗祠,因前一阶段学校合格评估,非常疲劳,在工会主席大伟等同仁的努力下,双休日,设计艺术
因前一阶段学校合格评估,非常疲劳,在工会主席大伟等同仁的努力下,双休日,设计艺术学院全体同仁前往武义温泉休闲疗养,途中专门到郭洞自然村考 察,这是个群山环抱的古村落,村口数百年的香樟、香枫、红豆杉等古木参天,竹木苍翠,静雅宜人。郭洞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 年),后裔仿珍藏北京白云观的学仙修道宝图《内经图》营造村庄。砌城墙形成水口,建回龙桥聚气藏风,植村周树木善化环境,规划民居、通道并巧设七星井,形 成”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绝佳人居环境, 故名郭洞。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郭洞村历代尊师重教,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就出过秀才、贡生、举人 146名。何氏家族文化深厚,宏伟古朴、保存完整的何氏宗祠,是郭洞家族文化的缩影,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令人赞叹!
守候在宗祠门前的老人们,何氏宗祠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1609)。为大三进五开间布 局,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结构,彩画绘饰、红漆梁柱,门前三对桅杆,象征其地位与荣誉。祠堂总面积1200平方米,规模宏伟,气象肃穆。古戏台翘角飞檐,壁画 《唐皇游月宫》,描绘的是武义藉著名道士叶法善正在月宫向李隆基皇帝讲述杨贵妃仙逝后的情况。
匾额多是何氏宗祠一大特色,原有94块,是明清官员题给郭洞 杰出人物,褒奖其高贵品德和突出业绩的见证。可惜在“文革”中绝大部分被毁,仅保存下来5块。现据宗谱资料,重制了40多块,重现祖先荣耀,激励后代再创 辉煌。祠中对联、仿古竹简和挂屏,展示着丰富的郭洞古文化与名人事迹。宗祠后堂摆放着一批寿棺,这是当地丧葬风俗的表现;陈列祖宗牌位的神龛隔扇,为明代 文物。后院有棵与祠同庚的雄性罗汉松,以及龙山一棵古老的雌性罗汉松,树形美观,树叶茂盛,蔚为壮观!笔者驻足许久尤感通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凤山许氏宗祠
凤山许氏祠堂位于凤里街道五星社区凤山自然村。与全村民宅坐西北朝东南不同,祠堂逆向而建,坐东南朝西北。“相传,早年祠堂右前方数十米处有片巨石,长期湿润渗水,祠堂依风水坐向而建,取"孩儿吸乳"之意。”凤山许氏后人介绍说,祠堂始建年代已失考,1981在许氏宗亲的共同筹划下祠堂进行了重建。记者走进祠堂,厅堂悬挂着“侍御传芳”、“户部主事”、“崇祀名贤”、“文魁”等匾额,昭示着凤山许氏先祖的光辉史记。而其中“崇祀名贤”匾额则缘起于族贤许学宗的一段佳话。许学宗,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举人。先后任舒城(今安徽六安市舒城县)知县,上元(今南京境内)知县,后升任礼部主事、户部主事。据传,许学宗担任舒城县令时,该郡有一员外找上县衙,以500两纹银贿送,要求判决解除其女婚约。许学宗拒贿并追索其因,原来婚约对象不幸遭受火灾,财产焚毁,家道衰落,门户悬殊,员外遂起悔婚之意。当了解到...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呈坎罗氏宗祠
呈坎罗氏有二宗,一世祖罗文昌和罗秋隐俩是堂兄弟,自唐末由江西南昌柏林迁徙至呈坎,弟文昌居于前村,为前族始祖,曰前罗;兄秋隐居于后村,为后族始祖,曰后罗。故呈坎有前罗、后罗之谓。随着前后罗族的兴旺,也就激发起人们对祖先的崇仰,不仅文昌、秋隐两公后裔分别建起前后罗族两座宗祠,而两族下属各支内部和小分支(即房)也纷纷建立起支祠和房祠。呈坎前后罗族两座宗祠同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鉴因呈坎罗氏在宋代就入仕途,最高官是罗氏八代祖罗汝楫为南宋吏部尚书,故为前、后罗氏家庙,前罗族家庙是十九世祖罗弥四和侄罗震孙捐资率族人所建;后罗族家庙是廿世祖罗正祥捐资率族人所建。他们都是富比王侯的大贾。又如前罗族支祠的舜臣公祠、贞一公祠、贞二公祠、东峰公祠、长、二、三、四房的四个房祠等;后罗族支祠的晓山公祠等主持建造的子孙都是腰缠万贯的富豪;前罗一善支祠(即士文公祠),是廿八世祖清代嘉庆年翰林罗廷梅所建;...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株洲罗氏宗祠
清代赫赫有名的国学大师、湖湘文化的杰出人物罗典,被称为“株洲第一文化牛人”。如何挖掘这一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一直受到文化界人士的关注。日前,记者了解到,以罗典为核心的“一祠两园”文化景观园区已列入规划,将启动实施。年初“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佘意明提交提案建议,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建设以罗典为核心的文化设施,为子孙后代造福。据市文体广新局回复,目前,天元区栗雨街道高塘社区“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已明确提出建设“一祠两园”文化景观园区,总占地面积约210亩。“一祠两园”具体是指:“罗氏宗祠”和以罗典为品牌的“凝园”、以罗瑶(罗典的父亲,因扶贫济困远近闻名)为品牌的“瑶园”。“凝园”主要规划有:罗典纪念堂、国学讲坛、湖湘文化交流传播中心、国学体验教育基地等。市文广体新局正积极争取相关政策等支持,推进“一祠两园”文化景观园区项目建设尽快启动实施。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亨堂村邓氏宗祠祠堂
祠堂建立时间:据《亨堂村邓氏宗祠重建序》记载,邓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原祠为土木结构,1996年倒塌,后由港商邓氏兄弟等和村民集资修建。祠堂分两期兴建,共耗资6136389港元,时值黄金2389两。祠堂简史:据《亨堂村邓氏宗祠重建序》记载,邓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原祠为土木结构,1996年倒塌,两位邓氏兄弟港商捐资600万元,其余同村同姓兄弟捐资10多万元,共610多万元,全部投入重建祠堂。这邓氏宗祠,可以说是佛山及周边地区最精美的祠堂,门前两只麒麟,近1人高,重达10多吨,是用福建玉石雕成的;4条通花石雕龙柱,造价亦不菲;所用木料,全部是红木;玉雕、石雕、木雕、陶雕,工艺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按照祠堂旧例,重修祠堂只能在原址,不能随意扩大用地规模。亨塘村邓氏有钱,既然宗祠用地范围要按原址,那就只好在用料和工艺上花钱花功夫了。村里有人在封建朝代考中举人、进士,为了光宗耀祖,留芳百世,按旧例在祠堂门...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漯河张氏宗祠
漯河张氏祠堂位于召陵区老窝镇河状村,距今已经存在了约300年,不仅见证了611年前,明朝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迁居河南的历史事件,而且提倡的“世务耕读书香绵延”治家格言影响后人,八世祖张问政一门出了两位进士,被誉为双凤齐飞;九世祖张翔伯出任江南镇江州知县时,清如寒潭明如秋月,当地乡绅敬赠“寒潭秋月”的牌匾。然而,由于年久失修,作为区、市两级文保单位和河南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间建筑保护项目,漯河张氏祠堂已经部分坍塌。》现场:近300年张氏祠堂东墙倒塌河状村位于召陵区老窝镇西面,在市区沿沙河东侧河堤,30多分钟也可驱车达到。村民张富村从事一辈子的教育工作,尽管今年已经86多岁了,但老人精神矍铄,热心社会公益活动。“走吧,我带你看看,村里的张家祠堂破旧不堪,西侧的两面墙已经倒塌了!”10月下旬的一天,张富村见到记者后,简单的寒暄后,就快速的转身向村中走去。张家祠堂在村的中北部,破旧的大门前竖立着一块石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