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探寻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偃师缑氏扒头古寨

2017-01-1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81
转发:0
评论:0
探寻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偃师缑氏扒头古寨,偃师市缑氏镇扒头村,又称扒头古寨、扒头古镇,位于偃师市东南方二十公里处的少微河边
偃师市缑氏镇扒头村,又称扒头古寨、扒头古镇,位于偃师市东南方二十公里处的少微河边。这里的旧街老宅、小桥流水、湖泊莲池、古树绿竹,装扮出一个“清流夹宅千家住”的伊洛古寨、梦里水乡。今天,让我们走进扒头,体验一次难得的古寨之旅。
  古谱古祠古碑刻 今扒头村一带,春秋时属滑国王畿,唐代时属缑氏县近郊。但是此区域在金元时期遭到严重破坏,现在的村落是明朝初年形成的。
探寻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偃师缑氏扒头古寨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说,明初,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明太祖做出了移民屯田的战略决策。明廷下令:准许山西丁多地少或有丁无田人家,前往河南、山东等地耕种荒地。扒头,正是这样一个移民村寨。
  据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偃邑扒头李氏宗谱》(以下简称《李氏宗谱》)记载,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李氏先祖由山西洪洞县迁至今扒头村附近,几经搬迁,适择今居,“采石奠基,伐木构堂,牵萝补屋”,忆往昔由山西迁偃师之艰辛,虽几经周折,终居灵秀之地,实为不易,因此,其村命名为“扒头”,意思是“苦日子终于扒出头了”。
  如今,这部珍贵的家谱就珍藏在村中的李氏宗祠中。李氏宗祠约建于明代中期,历代修缮,最后一次修缮是在1930年。原来规模甚大,现仅存大殿。大殿是五开间青砖黛瓦硬山顶,殿前有廊,廊前立柱,柱础雕工复杂。柱上悬挂清代对联多副,如“追本溯源派衍陇右承先德,修文讲封世旁嵩岳启后贤”。殿门外有清代石狮两尊,威猛高大。殿内外镶嵌清代石刻多方,如乾隆二十四年《李氏祠堂碑》、道光十八年《续修李氏族谱序》等。
  李氏宗祠是偃师市文物部门登记在册的古建筑,设有文物保护小组。小组负责人李运召、李建营介绍,李氏宗祠是过去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但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也利用这些祠堂作为活动场所。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长期从事宗祠研究的偃师文化学者李相通说,宗祠祭典是河洛地区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古潭古寨古街道
  《李氏宗谱》是晚清秀才李耀庚编的,这是一部精心编著的族谱,除列世系外,还仿志书的体例,列有《事迹记》《功名表》《言行录》《艺文志》《杂志》等,实际上是一部完整的村志。该谱由晚清著名的开封新丰印刷局活字印刷,排版装订都非常考究。它是研究明清洛阳乡村变迁史的一部重要文献。
探寻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偃师缑氏扒头古寨
  《李氏宗谱》记载,初迁扒头的李姓始祖李端,带族人在这里建造房屋,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蔬菜、棉花,使扒头迅速成为富裕的村落。李端的曾孙李世登考中举人,另一曾孙李世友因为救济灾民被朝廷旌表为义民,这个家族开始兴旺。当时,欧阳、周、张等姓的移民也迁到扒头,居民增加很多。李世登对扒头村按小城镇规制进行了认真规划,并开始大规模建设。
  扒头村之南为少微山,这是万安山的九峰之一,少微河发源于此山北流,至扒头村南折向西北流,最后流入伊河,这是伊河在偃师境内的主要支流,水量很大。李世登率人对这条河道进行整治,在扒头村东南将此河改道,将河绕村一周,再向西北流,成为一条护村河。然后,在村中开凿三个湖泊,分别是陇右潭、紫气潭、少微潭,引护村河之水入三个湖中。湖边广种国槐、皂荚等树木,湖中种植莲藕。
  少微潭之北,建李氏宗祠和义学,以它们为中心,建四街八巷。当这些工程完工后,利用护村河的内堤,建立寨墙,形成四方形村寨。村寨开四门,东门名对嵩,西门名环浏,南门名朝阳,北门名承恩。此后,此寨墙历经多次修缮,最后一次修缮是在1920年。
  由于扒头古寨极为坚固,位置极重要,民国初年在此设扒头镇。1944年5月,日军攻陷偃师,偃师县政府迁往扒头。当年10月26日,日军集合重兵发动扒头战役,扒头镇民团进行了顽强抵抗。日军动用了重炮,寨墙和寨门被轰塌,在八路军偃师县保安团的支援下,日军被击溃。是役,扒头镇民团阵亡20余人。
  古风古韵古工艺
  扒头地处古代洛阳到巩县、偃师到登封的十字交叉口,故有“四邑通衢”之称。它有独特的文化,也有独特的民风,最主要的是重文之风、尚武之风、重商之风。
  据《李氏宗谱》记载,明清两代,扒头李氏家族共出各类科举人才180余人,其中进士、举人19人,其余为生员(秀才)、监生(太学生)。民国初年,扒头义学改名养正学堂,这是偃师较早的现代小学。该校毕业生李瑞增,于1932年到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林学系留学,毕业回国后成为著名的林业专家。
  扒头村一带在隋代就有一所著名皇家寺院,名叫甘露寺,是少林寺的上院,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就发生在扒头村附近的柏谷坞。李世登在建设扒头寨时,对这座寺院进行了重建。少林寺罗汉院经师释永赢说,明清时期甘露寺武僧团比少林寺的还要著名。可能受此影响,扒头村有尚武之风,清代共出武举人和担任武骑尉以上军职者有十余人。
  甘露寺有盛大的庙会和集市,又加上交通优势,使扒头成为商业重镇。晚清、民国时期,这里仍是商号林立。著名的有,意信陆布庄、金中布庄、天锡堂饭庄、天水堂饭庄、谊奇银号、少堂银号、李金和烧鸡、欧阳春华烧鸡等。这里也有众多药局和医馆,最著名的是庆林堂,这是乾隆年间名医李庆林创立的医馆,其子孙承其业。这里有众多的作坊,他们恪守着祖传的工艺,最著名的是书启坊和星煌坊,前者是一家砖雕作坊,后者是一家木雕作坊。目前,这两家老字号的传承人仍在用世代相传的工艺,创作新的作品。
  在甘露寺的庙会上,产生了独特扒头民间乐舞,即扒头大鼓、扒头狮子。当时,从事民间乐舞演出的组织称仙狮社,洛阳各县共有72个,而总社的驻地就是扒头。目前,扒头民间乐舞中,有一项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李长发的“二鬼摔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千年一寨:神秘的潮州九宫八卦古寨
“广东省最美人文历史乡村”、“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的潮州龙湖古寨。(摄影/宾语)在广东,有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叫潮州。在潮州,有一座“广东省最美人文历史乡村”,叫龙湖古寨。潮州古城,是广东省第一批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荣誉称号的两座城市之一。龙湖古寨,汇聚了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龙气逶迤紫薇入首,湖光环绕太乙通流”,是古寨的北门联,赞美古寨人杰地灵,是一方风水宝地。龙湖古寨北门。(摄影/宾语)龙湖古寨,又称塘湖古寨,因西、南、被三面皆塘而得名。据《海阳县志》记载,古寨创乡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到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围寨,形成开设南门、北门、西门、上东门、下东门、客巷门、夏厝[cuò]巷门等7个寨门,按九宫八卦辟新街、上东门街、下东门街,五宫巷、隆庆巷、福兴巷、狮巷、中平巷、伯公巷等“三街六巷”的聚落规划格局。“进士第”,进门就告诉来者主...
· 千年一寨:神秘的潮州九宫八卦古寨
“广东省最美人文历史乡村”、“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的潮州龙湖古寨。(摄影/宾语)在广东,有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叫潮州。在潮州,有一座“广东省最美人文历史乡村”,叫龙湖古寨。潮州古城,是广东省第一批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荣誉称号的两座城市之一。龙湖古寨,汇聚了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龙气逶迤紫薇入首,湖光环绕太乙通流”,是古寨的北门联,赞美古寨人杰地灵,是一方风水宝地。龙湖古寨北门。(摄影/宾语)龙湖古寨,又称塘湖古寨,因西、南、被三面皆塘而得名。据《海阳县志》记载,古寨创乡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到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围寨,形成开设南门、北门、西门、上东门、下东门、客巷门、夏厝[cuò]巷门等7个寨门,按九宫八卦辟新街、上东门街、下东门街,五宫巷、隆庆巷、福兴巷、狮巷、中平巷、伯公巷等“三街六巷”的聚落规划格局。“进士第”,进门就告诉来者主...
· 有着千年历史的贺氏祠堂
久违的晴天,江西莲花蓝天白云,艳阳高照。千余贺氏宗亲齐聚良坊镇,迎来了”唐贺侯祠“始建一千周年庆典暨长至节凭公祭祀大典。来自江西、湖南、湖北、北京、天津、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陕西、河南、山东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贺氏凭裔各宗祠支派宗亲派出1000多位代表,或乘火车或自驾,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莲花县良坊,济济一堂共襄唐贺侯祠的千年大庆盛举!位于莲花县良坊镇的唐贺侯祠,始建于唐代末年(1015年)的凭公总祠,是凭公四大房的祭祀中心,也是至今为止最早的宗祠。良方贺氏,历经千年的历史演绎,对凭公祖墓和“唐贺侯祠”的保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直传承着对凭公的敬祖护祠的优良传统,是贺氏家族中的楷模之一。今年冬至的大典和大祭活动,是贺氏家族今年最大的一次传统盛事,它为中华贺氏传统文化提供交流的契机,全体凭裔子孙都有参与的义务和责任。宗祠文化是中华贺氏文化传承中的一个重要...
· 金氏南溪古寨
安庆,皖西南中心城市,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中国黄梅戏之乡,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2000多年前为皖国,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自清康熙六年(1667)安徽建省至建国初,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的省会。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笔者心仪已久。2013年国庆前夕,安庆金氏宗亲联谊会“二大”期间,热情好客的主人组织远道而来的宗亲到黄梅戏会馆听戏,到赵朴初故居瞻仰朴老,到独秀园拜谒中共之父陈独秀。29日上午,我们离开安庆市区,驱车直下江南,走进南溪古寨,去聆听最炫民族风。南溪古寨,位于安徽省东至县花园里乡境内的一个深山峡谷,僻居一隅的大山深处居住生活着170户700多位金氏宗亲。东至县是1959年由东流、至德2县合并而成,原辖于安庆,1965年连同铜陵、贵池、青阳共4县划归池州专区(今池州市)管辖,所以安庆金氏宗亲联谊会成...
· 太原古寨孟氏宗祠
山西省太原晋源区古寨村孟氏宗祠东西宽十余米,南北长二十余米,始建于明景泰年间,重翻建于清光绪三年,解放时期遭到破坏,供器,供桌均丢失无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