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今天我们讲讲,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家世

2017-01-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850
转发:1
评论:0
今天我们讲讲,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家世,提起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也许谁都知道,可是关于徐达家世,至今还没有一个人敢证实
提起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也许谁都知道,可是关于徐达家世,至今还没有一个人敢证实谁是谁非。徐达到底何许人?祖籍何处?系出徐孺子之后韬公?谁也不能最后确定,也没有一个权威的论断和确实的证据。
      今查看乐平《南州徐氏宗谱》,据乐平近百个徐氏村宗谱世系表和谱序推断-----徐达系出徐孺子40世孙韬公之后,属韬公十六世裔孙、徐孺子56世孙。乐平镇桥镇前溪村、镇桥镇镇桥徐家、魁堡徐家、众埠镇徐氏、双田镇徐氏、礼林镇和乐平市区的近百个徐氏村庄宗谱都明确记载徐达家世还附有朱元璋题中山武宁王徐达神道碑碑文。据神道碑碑文载----中山武宁王徐达、南昌府丰城县角陂人,凤阳籍,农业。元末朱元璋兴兵灭元,御驾亲迎徐达为征虏大元帅。 
      乐平徐氏-----十有八九是石砚山分支,包括鄱阳、万年、浮梁、景德镇、婺源、德兴等周边县市也有相当一部分徐氏村出自砚山。石砚山一世祖进、二世祖俊,三世中兴之祖宗部公仕宋承事郎,韬公五世孙,和徐达直系先祖同出一门,乃兄弟辈,然乐平石砚徐氏支分派家谱并没有详细叙述其他支派,而是注重记载徐达,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当然,也必须要解开石砚山徐氏祖居地的神秘面纱。
今天我们讲讲,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家世
       乐平石砚山徐氏-----宋代和明代,达官显贵层出不穷,一直和皇家有密切关联,也算是江右徐氏的名门望族。
       乐平徐氏能够和徐达家世源流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侧面也反映出徐达先祖的确和乐平砚山徐氏很亲近,也和丰城角陂有着莫大的关联。
     元末明初,朱元璋兴兵灭元,和陈友谅展开鄱阳湖大战,初始,朱元璋兵败,退守乐平,隐匿在乐平多时,一直等到徐达率军打败陈友谅兵临乐平,朱元璋才脱险,【至今乐平龙亭村保存有朱元璋圣旨敕建龙亭为证,龙亭的修建,,是朱元璋在龙亭村避难的确凿证据】。也就是说,徐达曾经率军抵达乐平。
      据《明史》、《乐平县志》等史料记载,朱元璋外甥高阳君侯许瑗、朱元璋孙女婿历城侯盛庸、曾孙女婿盛震、义子黔宁王【世代镇守云贵】沐英【原名李英,朱元璋赐姓沐】都是乐平人,从这些看来,朱元璋和乐平的确结下不解之缘。不仅朱元璋和乐平结下不解之缘,就是明成祖朱棣以及朱棣的后代也和乐平徐氏结下不解之缘。
       环看当今乐平石砚山徐氏村庄,已经改名成为上徐、下徐村,而上徐下徐对面却住着朱氏,村名为石砚山下朱家,考证石砚山下朱家宗谱,乃朱元璋后代燕王朱棣的子孙,明中期迁来乐平石砚山和徐氏同居,还美其名曰“朱徐一家”,为何朱元璋皇族朱姓和徐姓一家呢?这个当然要牵连到徐达,燕王明成祖朱棣,皇后徐氏,徐达之女。明成祖之后代迁居到石砚山和徐氏同居,也就是说是徐氏的外甥身份。如果朱姓迁石砚山没有皇族支持,砚山徐氏也断然不会割让土地划分给姓朱的。要知道,明代乐平徐氏也是人才辈出、达官显贵不绝的时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永乐大典》编修副总裁徐旭,其次就是知府徐爌。
     明中期,皇族朱姓迁乐平石砚山,距离徐达不过百年,如果石砚山徐氏和徐达先祖不是同一个祖先,皇族朱姓是断然不会和砚山徐氏说【朱徐一家】这句话,而且朱徐一家至今还是在延续。如;我家乡甘棠也有朱姓,古来也是说朱徐一家。我村也是石砚山分支,家谱和石砚山完全相同,都有徐达的家族世系和明代关于徐达的文章记述。
      如此推测,皇族朱姓迁石砚山,正因为看到《砚山徐氏宗谱》之中记述的世系表和中山王徐达家世一样,官府才会重视《砚山徐氏宗谱》的重修工作,有了官方参与编修,当然编修出来的世系表一定会和徐达的家世吻合。要知道,在明朝,胡乱捏造中山武宁王徐达家世那一定会获罪,由此推断,徐达和砚山徐氏一定属亲族同祖关系。从《砚山徐氏宗谱》发现,明代参与编修《砚山徐氏宗谱》的主要官员有饶州牧中顺大夫汝南周易、周希文,如果没有皇族支持,官方是不可能协助砚山徐氏重修宗谱的。
     既然徐达祖先和石砚山徐氏有密切的兄弟关系,由此推断,徐达祖籍丰城角陂无疑。乐平石砚山徐氏开基是唐末宋初,到崇宁、绍兴年间,就涌出官员数十人,最出名的当属两次招为驸马的文进士、武状元徐衡和广东转运使徐庚了,追述徐衡、徐庚和韬公的相距年代也不过一百年,就算当时没有家谱,也断然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先韬公,更不会忘记韬公是徐孺子的后裔,更何况从砚山一世进公开始到徐衡,一直延续到清代,世代都是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石砚山徐氏有这样的家世,是绝不会胡乱挂靠在某一位名公名下的。
      综合上述,《中华徐氏通谱》把徐韬和徐孺子分开,把韬公写成不是徐孺子的后裔是一个失误,也是一个错误。在没有详细查考江西各地宗谱的同时,就妄下定论是毫无根据的。
       乐平《南州徐氏宗谱》载,徐安贞,徐孺子三十四世孙,自南昌土坊沙村迁居丰城富城乡上居角陂喜源坑坑口石闼里,遗址尚存汉高士徐孺子三十四世孙相唐一品昭进爵齐国公之陵墓。葬上居屋后。夫人欧阳氏封一品夫人葬坪上魏家园月岗角。
      《全球徐氏》徐反保文章《徐达是徐孺子40世孙》,这里面是错误的,据乐平徐氏宗谱和丰城徐氏宗谱载,韬公乃徐孺子40世裔孙,而徐达又是韬公16世孙,逆推则徐达是徐孺子56世孙。从时间间隔来看,徐孺子出生公元97年,卒于公元171年,而徐达则卒于洪武19年二月,年54岁,推之徐达则生于公元1316年,时间间隔1200年,约21.5年一世,这个也符合古代结婚生育的年龄段。古代男子早则16至17岁结婚生子,晚也就20左右生子,和现在结婚生育是截然不同的。
       以上也属于结合家谱推断,乐平徐氏宗谱详细记录徐达家族世系和文章记述,是研究中山王徐达必不可少的资料。明代徐达子孙和皇族都一直把徐达祖籍地确定在丰城角陂,这必须也要徐达自己认可,徐达认可了,他的世袭子孙中山王也必会延续下去。而当今却把徐达家世翻来覆去研究,谁也不敢下定论,未免有些遗憾。
       乐平砚山徐氏和徐达同出一脉?是明朝朱皇帝家族和徐达的姻亲关系导致乐平砚山”朱徐一家“?还有待于继续探讨和发掘真实资料。
      某些人也会提出质疑,说在图书馆和档案馆找不到官方记录徐孺子后裔去向的资料。我门何不从侧面考虑,唐末宋初天下大乱,宋朝更是乱的不像样,元朝也是战争不断,每次天下大乱之际,乱兵都是焚毁州府,使得很多历史档案化为灰烬。到明代,《永乐大典》,完全是从民间搜集的历史资料;清代文字狱,也焚毁大量书籍,后来修复《四库全书》都是民间资料搜集整理而来。
     到当代,文革也造成很多珍贵历史资料消失殆尽,在历经千年战火洗礼下,所有档案馆、图书馆的资料无不取之于民间,所以,图书馆档案馆资料也必然有欠缺。在查不到相关资料同时,我们只能凑集所有徐氏家谱来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
      徐庶、徐茂公、徐达等徐门众多军师帅才、文武百官,他们的家世和历史,我们无从观察考之处,只能通过家谱和墓志铭文、碑文等资料来弥补不足之处,要做到各位名公各归主位明确世系,看来也不是一件易事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徐达是明朝开国元勋吗?徐达的妻子后代是谁
徐达是明朝开国元勋,左征右战辅佐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字天德,濠州钟离人,死后被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徐达是农民出生,性情刚毅,参加朱元璋的起义军后,忠心耿耿,一生征战无数,立下无数功勋。他不仅帮助朱元璋攻下元大都,此后也一直与元朝残余势力征战,官至右丞相,朱元璋封其为魏国公,公元前1385年去世。对于这位军事大将的死,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就是被明太祖朱元璋赐死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相传,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害怕那些手握重兵的将军夺取他的皇位,于是打定主意要将他们一个个赐死。徐达在洪武十七年时,生了病,背上长了毒疮,有人说生了这种病的人,如果吃蒸鹅会过敏致死。朱元璋听了这一种说法后,立刻让人蒸了一只烧鹅赐给徐达。徐达知道吃篜烧鹅会致死,但是雷霆雨露具是君恩,不得不谢恩领旨。当着使者的面,流着眼泪吃下了鹅肉,最终在当天夜晚死去。当然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实际上徐达吃篜烧鹅并...
· 今天我们讲讲《史记》伍子胥逃难程中的渔父辞剑故事
渔父辞剑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史记》,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过伍子胥逃难程中的故事。(伍)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寻之津。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
· 令狐姓氏的起源竟是魏家,今天讲讲它背后的故事!
魏武子,听名字就能判断他是一个粗人,怎么个豪放法呢,粗人一般都很豪放!就是他在很老的时候又娶了,一个小妄,非常非常爱这个小妄,经常跟家里人说,就说:唉呀,我死了以后啊,这个小妄,你们一定要给他找个好人家嫁了,大家一听说哇老爷子你这,真是有仁有义啊,但是仁义不减,结果呢老爷子真到要死的时候,躺在病榻上,已经不行了。这个时候呢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他们魏氏的子孙,老爷子呢抓着魏颗和那个小妄的,手就开始说话了:颗啊,下面冷,还是让小妄跟我一起,下去吧陪我吧,这个剧情转的有点快啊,全家人一听都憎了,原来老爷子你是假仁假义啊,这传出去还得了,我们老魏家的,脸往哪儿搁啊,大家呢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最后都把目光投到了魏颗身上,尤其是小妄,我不知道他那个时候看魏颗的,眼神应该就像看耶稣一样的,看救世主一样的。结果呢魏颗微微一笑,摸了摸老爷子的手,说……,嗯,好的,爹,就让她下去陪你吧,不知道当时小妄...
· “老咸咸”为我们讲讲咸姓那些有趣的故事
他被朋友称为“老咸咸”。咸法茂老家是新乡市卫辉市石包头乡果水村。上世纪70年代末,他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市总工会职工中专担任教师,直到退休。他曾和女儿开玩笑地说:“焦作有两个姓咸的,一个是我,另一个就是你。”可见,咸姓在焦作是很罕见的。年轻那会儿,咸法茂的姓常被人拿来开玩笑。“饭桌上,朋友爱叫我‘咸菜’或‘咸鸭蛋’。”想起年轻时的趣事,老咸眉开眼笑。一名姓于的老师当时和咸法茂的关系不错,不少学生一看到他们在一块儿,就冲着他俩大叫:“咸鱼来了,咸鱼来了。”焦作人好说“老××”,比如这个苹果老甜甜。咸法茂有时就会被朋友称为“老咸咸”。别看咸法茂姓咸,却不爱吃很咸的食物。老咸的爱人许女士说:“我老伴常说,虽然自己姓咸,但不能吃得太咸,这才有利于健康。”他给女儿起名叫咸贤。咸法茂说,他们年轻的时代,时兴给孩子起单字的名。上世纪80年代,咸法茂的女儿出生后,他就给女儿取了个单字名——贤。“希望她能...
· 开国元勋徐达是怎么死的?徐达有后代吗?徐达的夫人是谁?
徐达是明朝开国元勋,左征右战辅佐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字天德,濠州钟离人,死后被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徐达是农民出生,性情刚毅,参加朱元璋的起义军后,忠心耿耿,一生征战无数,立下无数功勋。他不仅帮助朱元璋攻下元大都,此后也一直与元朝残余势力征战,官至右丞相,朱元璋封其为魏国公,公元前1385年去世。对于这位军事大将的死,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就是被明太祖朱元璋赐死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相传,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害怕那些手握重兵的将军夺取他的皇位,于是打定主意要将他们一个个赐死。徐达在洪武十七年时,生了病,背上长了毒疮,有人说生了这种病的人,如果吃蒸鹅会过敏致死。朱元璋听了这一种说法后,立刻让人蒸了一只烧鹅赐给徐达。徐达知道吃篜烧鹅会致死,但是雷霆雨露具是君恩,不得不谢恩领旨。当着使者的面,流着眼泪吃下了鹅肉,最终在当天夜晚死去。当然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实际上徐达吃篜烧鹅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