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石龟许氏家庙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石龟许氏家庙,许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现居国内百家姓排行38位。许氏很早进入闽地开发,成为闽
许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现居国内百家姓排行38位。许氏很早进入闽地开发,成为闽台一带大姓。闽南俗语称:“陈、林、吴、许四大姓”。在晋江,许姓人口300名以上的村落有108 个,人口可达数十万。 相传许氏出自姜氏,其始祖为上古三皇之一——炎帝神农氏。神农氏居于姜水之滨,因以为姓。其后裔共工之从孙四岳,尝佐尧治理天下。传有“吕、卢、高、纪、许”五姓,号称“烈山五姓”。四岳之一日伯夷,号称太岳。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建立周朝。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于许国(在今河南省许昌市),称为许文叔。许是个小国,春秋时为郑、楚所逼,几度迁徙。战国初年被楚国所灭。其族裔遂以原国名为氏,奉文叔为许氏得姓始祖。以“太岳传芳”纪念先祖伯夷。
相传帝尧时有个叫许由的高士,隐遁于民间,帝尧知道他的才能,想把天下让给他治理,他认为尧的话玷污了自己的耳朵,跑到颍水之滨洗耳。许由死后,葬于箕山顶。许姓也有以他为祖宗的,故有“洗耳堂”的堂号。
历史上,许氏出过许多名人。如东汉许慎(30—124)字叔重,召陵人,博通经籍,时人夸他“五经无双许叔重”,著有《说文解字》,集古今经学和训诂之大成。许劭(150—195)字子将,平舆人,善评论人物,每月更换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之说。许逊,字敬之,晋代汝南郡人,学道于吴猛,官旌阳令,相传于宁康初年(373)全家升天而去。宋代封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唐代许远(709—757),杭州盐官人。因天宝末安禄山之乱,与张巡同守睢阳抗贼,坚守数月,城破不屈而死,世称“双烈”。许衡(1209—1281)字仲平,河南郡人,好程朱理学,元世祖时任京兆提学,于关中大兴学校。后主持元初国学,以儒家六艺为国学内容。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
许氏在播迁传衍的过程中分有若干支派:
高阳许氏,始自秦末隐士许猗之裔汉大司农许据。据子允,曾任魏中领军镇北将军,生武、奇、猛三子。猛为晋幽州刺史,子式,晋平原太守,生子二:皈,为司徒;迈,为东海太守;二人分为大江南北二支之祖,而南支尤盛。因溯至战国初年,许国被灭,宗室子孙自容城迁居冀州高阳北新城县都乡乐善里,故许氏子孙皆宗“高阳”,以为郡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凤山许氏宗祠
凤山许氏祠堂位于凤里街道五星社区凤山自然村。与全村民宅坐西北朝东南不同,祠堂逆向而建,坐东南朝西北。“相传,早年祠堂右前方数十米处有片巨石,长期湿润渗水,祠堂依风水坐向而建,取"孩儿吸乳"之意。”凤山许氏后人介绍说,祠堂始建年代已失考,1981在许氏宗亲的共同筹划下祠堂进行了重建。记者走进祠堂,厅堂悬挂着“侍御传芳”、“户部主事”、“崇祀名贤”、“文魁”等匾额,昭示着凤山许氏先祖的光辉史记。而其中“崇祀名贤”匾额则缘起于族贤许学宗的一段佳话。许学宗,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举人。先后任舒城(今安徽六安市舒城县)知县,上元(今南京境内)知县,后升任礼部主事、户部主事。据传,许学宗担任舒城县令时,该郡有一员外找上县衙,以500两纹银贿送,要求判决解除其女婚约。许学宗拒贿并追索其因,原来婚约对象不幸遭受火灾,财产焚毁,家道衰落,门户悬殊,员外遂起悔婚之意。当了解到...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叶县许庄许氏宗祠
许氏祠堂位于叶县许庄、董平两村之间,坐北朝南。原祠南北长38米,东西宽28米,门前广场400平方米,茔地19800平方米,祭田6000平方米。祠内现存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重修碑刻:“六十五年前原有祠。”以此推算此祠至少在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始建,距今已有300多年了。祠院分前后两院,后高前低,相差1米左右,前后院之间有1米左右高的花墙相隔,中间有台阶相通。后院有主体建筑大殿3间,高6米左右。殿内正中暖阁供奉有祖先牌位,阁两边两根顶梁大柱上挂有矩形木质金字对联,大殿内有彩色壁画,前墙是木质花格亮窗。大殿前沿有木雕“百鸟朝凤”、“八仙庆寿”、“狮子滚绣球”和“二十四孝图”等。大殿前有与之匹配的3间卷棚。棚内悬着书有“敬陈俎豆”蓝底金字匾。大殿两侧,东有书舍,西有冥室。前院东、西各有3间配房。大门上方高悬“许氏祠堂”红底金字大匾。大门两侧各有两间倒座(屋)。门楼后有两个月亮...
· 族谱网告诉您姓氏祠堂与家庙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祠堂原本是族人聚会、议事、处理族内纠纷等宗族活动的场所;家庙是供奉祖宗、先辈神像、灵位,供族人祭祀、朝拜、思念的场所。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能建宗庙。汉朝以前,有官爵者才能建立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但那时叫宗庙或者祖庙。唐朝始创私庙,以祭祀先祖。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改为家庙。《宋史·礼志十二》:“庆历元年,南郊赦书,应中外文武官并许依旧式立家庙。”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文潞公作家庙,求得唐杜岐公旧址。”各族百姓为了祭祀先祖,常建有“家庙”。联系:后来很多地方逐渐合二为一了,兼具双重功能,但有的地方宗祠与家庙仍然是分开建造的,保持着原有的结构与功用。宗祠(zōngcí),又称宗庙、祖祠、祖厝、祠堂。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莆田刺...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潮汕许氏驸马府
公元前1120年前后,周武王得天下,广封同姓宗室及列代先贤的后斋为诸侯,而封苗裔文叔公于许国(今河南许昌县)。战国初,许国为楚国所灭,子孙乃“以国为氏”,迁居冀州高阳(今河北),裔孙传衍天下各地,迄今2400多年。魏汉之后,许氏先后分南北支蕃衍,北支为唐代许敬宗(龙朔中右丞相,封高阳郡开国公)之后,南支原世居高阳,后徙迁汝南(今河南)、安陆、太原等地。潮籍许氏源于闽南,溯于汝南平舆。公元669年,唐高宗诏敕许陶、许天正父子随佐主帅陈政将军为岭南行军总管的副帅。在平蛮啸乱中,陈政、许陶先后殁,子陈元光及孙陈垧相继袭职主帅,许天正也就极力相继翊佐陈氏三代人,直至平息蛮獠啸乱,振兴泉(州)潮(州)政局,传播汉文化,改变原刀耕火种,建村36堡,兴庠序,表置漳州,开创商贾集散地,为漳州首任别驾(陈元光首任刺史),历官泉(州)、漳(州)、潮(州)团练使,兼翊府纪室(终时赠殿前都统太尉),镇居南诏(今福...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顺德周氏祠堂
路州原名叫“鹭洲”,相传在工业化之前,这片土地是小绿洲,有枝繁叶茂的小树林,清澈见底的河流,经常有白鹭来栖息。后来,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绿洲消失了,白鹭也搬家了。人们为了使用方便,也把“鹭洲”改成了“路州”。自公元962年开村,路州有着优厚的文化历史,据统计,村内有十多棵古树,这些古树不仅具有绿化价值,而且是有生命力的“绿色古董”,他们历经数百年甚至更多的沧桑,仍枝繁叶茂,长盛不衰,往往伴有优美的传说和奇妙的故事,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记者来到张氏大宗祠,就在张氏大宗祠门前就傲然挺立着一棵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树。据在大树下乘凉的老人介绍,在1962年的时候,这里发生了一起很严重的大水灾,房屋倒塌,家禽淹死,人员伤亡惨重,唯独这棵大树以顽强的生命力屹立不倒。当记者问起有关于老树的历史故事的时候,老人们畅所欲言,纷纷陶醉在自己的回忆当中,在这里承载着的是他们一段段难以磨灭的童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