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凤山许氏宗祠

2017-01-0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79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凤山许氏宗祠,凤山许氏祠堂位于凤里街道五星社区凤山自然村。与全村民宅坐西北朝东南不同,祠堂逆向
凤山许氏祠堂位于凤里街道五星社区凤山自然村。与全村民宅坐西北朝东南不同,祠堂逆向而建,坐东南朝西北。“相传,早年祠堂右前方数十米处有片巨石,长期湿润渗水,祠堂依风水坐向而建,取"孩儿吸乳"之意。”凤山许氏后人介绍说,祠堂始建年代已失考,1981在许氏宗亲的共同筹划下祠堂进行了重建。记者走进祠堂,厅堂悬挂着“侍御传芳”、“户部主事”、“崇祀名贤”、“文魁”等匾额,昭示着凤山许氏先祖的光辉史记。而其中“崇祀名贤”匾额则缘起于族贤许学宗的一段佳话。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凤山许氏宗祠
  许学宗,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举人。先后任舒城(今安徽六安市舒城县)知县,上元(今南京境内)知县,后升任礼部主事、户部主事。据传,许学宗担任舒城县令时,该郡有一员外找上县衙,以500两纹银贿送,要求判决解除其女婚约。许学宗拒贿并追索其因,原来婚约对象不幸遭受火灾,财产焚毁,家道衰落,门户悬殊,员外遂起悔婚之意。当了解到男方现为一名童生时,许学宗召见他并对其谆谆教诲,还假托其岳父之名给予500两供其赴京赶考。若干年后,童生果然不负众望,被封为闽浙赣三省巡按。赴任后,童生感念恩公许学宗昔日相助,多方打探寻访其下落,得知许已告老还乡,魂归故里。回京后,童生向万历皇帝禀报自身当年经历及许学宗为官清廉、百姓拥戴的德行。万历皇帝闻奏深受感动,恩准其前往石狮凤山村祭奠许学宗,同时,钦赐“崇祀名贤”匾额悬挂于凤山许氏祠堂。凤山许氏宗祠因此跻身泉南名祠之列。许学宗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在任职的舒城,当地百姓建许公祠于县城城隍庙内奉祀,上元百姓也将许公奉祀于名宦祠,泉郡则奉祀许学宗于乡贤祠。而《泉州府志》、《晋江县志》也有许学宗政绩的相关记载。
  “每年祠堂都会举行春秋两祭,缅怀先人,激励后人。”许先生介绍说,许学宗为官清廉、慧眼识珠的故事在族中传为佳话,激励着一代代许氏后人。2000年,凤山许氏祠堂被泉州历史研究会授予“泉郡名祠”铜匾,2001年,被列入“石狮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叶县许庄许氏宗祠
许氏祠堂位于叶县许庄、董平两村之间,坐北朝南。原祠南北长38米,东西宽28米,门前广场400平方米,茔地19800平方米,祭田6000平方米。祠内现存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重修碑刻:“六十五年前原有祠。”以此推算此祠至少在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始建,距今已有300多年了。祠院分前后两院,后高前低,相差1米左右,前后院之间有1米左右高的花墙相隔,中间有台阶相通。后院有主体建筑大殿3间,高6米左右。殿内正中暖阁供奉有祖先牌位,阁两边两根顶梁大柱上挂有矩形木质金字对联,大殿内有彩色壁画,前墙是木质花格亮窗。大殿前沿有木雕“百鸟朝凤”、“八仙庆寿”、“狮子滚绣球”和“二十四孝图”等。大殿前有与之匹配的3间卷棚。棚内悬着书有“敬陈俎豆”蓝底金字匾。大殿两侧,东有书舍,西有冥室。前院东、西各有3间配房。大门上方高悬“许氏祠堂”红底金字大匾。大门两侧各有两间倒座(屋)。门楼后有两个月亮...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呈坎罗氏宗祠
呈坎罗氏有二宗,一世祖罗文昌和罗秋隐俩是堂兄弟,自唐末由江西南昌柏林迁徙至呈坎,弟文昌居于前村,为前族始祖,曰前罗;兄秋隐居于后村,为后族始祖,曰后罗。故呈坎有前罗、后罗之谓。随着前后罗族的兴旺,也就激发起人们对祖先的崇仰,不仅文昌、秋隐两公后裔分别建起前后罗族两座宗祠,而两族下属各支内部和小分支(即房)也纷纷建立起支祠和房祠。呈坎前后罗族两座宗祠同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鉴因呈坎罗氏在宋代就入仕途,最高官是罗氏八代祖罗汝楫为南宋吏部尚书,故为前、后罗氏家庙,前罗族家庙是十九世祖罗弥四和侄罗震孙捐资率族人所建;后罗族家庙是廿世祖罗正祥捐资率族人所建。他们都是富比王侯的大贾。又如前罗族支祠的舜臣公祠、贞一公祠、贞二公祠、东峰公祠、长、二、三、四房的四个房祠等;后罗族支祠的晓山公祠等主持建造的子孙都是腰缠万贯的富豪;前罗一善支祠(即士文公祠),是廿八世祖清代嘉庆年翰林罗廷梅所建;...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株洲罗氏宗祠
清代赫赫有名的国学大师、湖湘文化的杰出人物罗典,被称为“株洲第一文化牛人”。如何挖掘这一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一直受到文化界人士的关注。日前,记者了解到,以罗典为核心的“一祠两园”文化景观园区已列入规划,将启动实施。年初“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佘意明提交提案建议,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建设以罗典为核心的文化设施,为子孙后代造福。据市文体广新局回复,目前,天元区栗雨街道高塘社区“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已明确提出建设“一祠两园”文化景观园区,总占地面积约210亩。“一祠两园”具体是指:“罗氏宗祠”和以罗典为品牌的“凝园”、以罗瑶(罗典的父亲,因扶贫济困远近闻名)为品牌的“瑶园”。“凝园”主要规划有:罗典纪念堂、国学讲坛、湖湘文化交流传播中心、国学体验教育基地等。市文广体新局正积极争取相关政策等支持,推进“一祠两园”文化景观园区项目建设尽快启动实施。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浦阳镇桃北新村许氏宗祠
根溯源,传承文化,今天上午,浦阳镇桃北新村举行许氏宗亲重建落成典礼,桃北新村全体村民以及来自各地的许氏宗亲相聚桃北新村许氏宗祠,共同追溯宗族渊源,共商家族振兴发达之计。仪式上,浦阳镇镇长赵青致辞,她表示,这是桃北新村继许氏宗谱圆谱后的又一件大事,也是我镇农村文化建设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喜事。她说,许氏宗祠的重建落成,凝聚着桃北新村许氏宗亲的辛勤汗水,体现出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宗族精神。这一念祖感恩,传承香火,造福家族的壮举与功德,必将荫庇后人,流芳百世。同时,她希望,桃北新村全村群众和各界精英能够以今天许氏宗祠落成庆典为新的起点,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着眼未来,携手并进,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发扬团结祥和、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精神,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农村文明创建进行不懈努力,为建设美丽浦阳做出新的贡献。图为桃北新村许氏宗祠一角。“许氏宗祠”建筑面积1376平方米,...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肥东县漕坊村许氏宗祠
在肥东县众兴乡漕坊村,有一栋青砖灰瓦的老房子,房子虽然老旧,但其中精美的木雕等物品让人赞叹不绝。据肥东县文物管理所彭余江所长介绍,这共有七开间的古祠堂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经考证,这座规模宏大的名为“报恩祠”竟然是李鸿章几兄弟为许家所建。李鸿章的八世祖许光照,字银溪,又字迎溪,与同庄的李心庄既是姻亲,又是好友。心庄无子,请求收养迎溪次子稹所为嗣,迎溪慨然允诺,稹所遂改袭李姓。李鸿章的七世祖许稹所过继给李家后,因避清帝世宗(雍正,名胤祯)遂改名李慎所。他侍奉李心庄夫妇至孝,生有四子。以后,李氏家族人丁兴旺,支派增多,成为肥东世家巨族。因是许氏过继,所以李氏有“李许本一家,百世不通婚”的祖规。清代晚期,官至大学士的李鸿章为了报答许家的恩情特地回老家修建了这座“报恩祠”,后来也一直被许氏族人作为“许氏宗祠”。彭所长说,在以前,“报恩祠”的寝堂正中还高挂着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及曾国藩等人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