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带您了解,中华谭氏古代历史名人详考(三十三)
【谭锡仕】生于清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年)十月初五日戌时,即公元1843年11月26日。殁于光绪二十六年(寅子年)七月二十八日酉时,即公元1900年8月22日。谭锡仕土生土长在距都昌县城约40里的汪墩茅垅村,谭家家境颇殷实,在余家垅、段门义等地都有很多的田地出租收益。谭锡仕的房族在当地是弱势,一些大族的村民遇到饥荒,赊借了谭家的粮谷,总不思量偿还,蛮横者甚或强行开仓抢粮,谭家也只能干瞪眼,这些场景也刺激了小小的谭锡仕定下心来学武功保家卫产。谭锡仕“不下楼者三年”专心致志习武,谭氏后人对其当年学艺的神秘性有些细节敷陈。说他和弟弟谭锡高在自家楼上学武三年。为练手劲,用木斛装米、装豆,都被反复插入的手掌磨成了粉状。为练腿力,楼板被加垫了数根横梁。民间流传的一种版本是茅垅村有个大户人家在南京开布行,请谭锡仕为其做保镖,谭的武功便传遍了南京。
【谭晓】 (生卒年不详 )。字镜川,明嘉靖时人。世居常熟湖乡。该乡因地势低,常有涝患,乡民多弃田业渔,荒芜田亩以万计。谭晓与兄谭照购回,凿池养鱼,围圩植粮;地较高者广种果树;洼者种茭白菱芡。因悉心经营,地尽其利,家道日富,"窖而藏者以数万计"。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数侵常熟,县令王铁募金筑城,谭氏兄弟独任4万余金修固城防。时人称为"谭半城"。后遇荒年,谭氏还散米赈饥,又斥资筑东门至昆山界岸胜10万余丈,建石桥18座,以利行人。谭晓殁后,邑人纪念他,曾建专词,兄照并祀。
【谭立道】1837年生于广西象州县大梓山婆村。1851年随父谭世英、祖父谭芝秀到金田参加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抗击清军和英法联军的侵略。隶属李秀成、谭绍光部领导,考取太平天国秀才。1854年随李秀成、谭绍光在武昌战败南下苏州,途中谭世英被俘并被杀害,最终太平天国全军覆灭。谭立道率领太平天国眷属残部退居陕西商州山阳深山老林隐居,主要在王家沟、水井沟等地开荒种地、修山寨、办学堂教育子弟。1875年谭立道病故,享年38岁。民国时天下太平,后裔子孙才续出山读书、做官。历经6代,王家沟、水井沟等地留下的山寨、庙宇、岩洞、石门巳成为当地太平天国的古文化遗址。
【谭泽闿】(1889-1947年),字祖同,别号瓶斋。清光绪十五年正月十三日生,为两广总督谭钟麟之第四子。他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淡泊持志,不求闻达,客居上海数十年如一日,与翰墨结缘,练字精益求精。其书法在颜真卿、钱丰的骨架上独具神韵。20世纪30年代,长沙八角亭一资本家以每字100银元的高价托人请谭泽闿书写“大盛绸缎庄”五个大字招牌,谭应邀挥毫,字体挺拔苍劲,大有力可扛鼎之势,时人赞仰,又添加银元100元,求其署名落款,真是一鸣惊人。1937年为《文汇报》创刊书写的《文汇报》三个颜体楷书,沿用至今。当时,上海各书店畅销的《瓶斋字帖》即谭泽闿手墨。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十七日病逝于上海。
【谭甫】广东阳江县雅韶村人,元朝初年皇宫御医。因医术高超治好了皇太子恶疾,被元太祖封为迪功郎,妻受七品夫人。谭甫逝于任上,皇帝为了满足他生前遗愿,在阳江县合山热水村“饱虎守肉” 山,为他夫妻合葬修建了大型墓葬群。此墓葬群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谭乃忠】1868年2月5日生,吉林普兰店市大谭镇小谭屯村人。系谭德八世孙,谭嘉猷次子。光绪十九年1893年任奉天府铁岭县知县。(铁岭县志)
【谭通容】生于清末,广西宾阳县新桥镇福临堡村人。任广西横县承衙县县长。
【谭德锡】又名谭守炎,字观侯,号薰琴,从知县升任直隶州知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