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管阳镇金溪村朱氏宗祠

2016-12-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65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管阳镇金溪村朱氏宗祠,福鼎市管阳镇金钗溪村,位于福鼎市西北部,自古以来是交通要道,过去是人们往返柘荣和

福鼎市管阳镇金钗溪村,位于福鼎市西北部,自古以来是交通要道,过去是人们往返柘荣和福鼎的必经之地,当时这里客栈、商铺林立,如今从一些古迹中我们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古祠堂、古廊桥、古民居现都已成为福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史载,朱熹到太姥山讲学,听说管阳金溪有朱姓祠堂,便下山探访。到金溪后,朱熹身处明山秀水之中,盛金溪又名金钗溪,自古以来是闽浙交通之要道,处在104国道线上,距镇驻地车程约4公里。山岭险峻峰峦林立,茂林修竹古树参天,溪水清澈泉鸣铮铮,有金钗插地、玉岭载云、文笔插天、潭隐蛟龙等景观,古迹众多,环境幽静,气候宜人。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管阳镇金溪村朱氏宗祠

  金钗溪朱氏始祖梦环公字符庆,南宋咸淳十年甲戎科进士,官授中正丞。元兵犯境时同陆秀夫护驾南下至崖山,元兵追迫甚紧,陆秀夫不忍受辱负帝昺投海尽节而宋亡,公悲愤誓不仕元,由浙江三桥退居山林避隐金钗溪,迄今已有七百余载,为鼎邑沛国郡朱氏祥集之地。传至五世祖癸二公,该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74平方米,砖木结构。天井石条有明万历丁巳年铭文,整座祠由118支木柱和雕刻精美的大梁组成,祠内尚保存明清时期匾额等文物。1997年1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氏祠堂外墙是由青灰色砖块砌成,高三米,古朴庄严、厚重沉着。祠堂由两座阁楼式建筑组成,绕过大门前屏风,迎面是两尊神像,分别为白衣土地和灵相公爹。朱老从我们诧异的目光中猜出我们的疑惑,他告诉记者,朱氏先祖灵位都在后一座祠堂里,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宋代时,该村附近山头有个山寨王,欺压百姓,作恶多端,宋朝廷派朱氏先祖梦环公对其进行,但屡屡失利,于是梦环公发誓,如谁能助其打败山寨王,以后建朱氏祠堂,他愿退后而居。果然二神来助,打败山寨王,由此建祠时,朱氏先祖祠堂在后。

  祠内文物有:天井石条(刻有明代万历丁已年铭文)、明清两代所雕刻的贴金龙头灵牌,不同朝代的牌匾,雕刻精湛的大几桌以及清道光年间的石雕天地炉等都具有历史艺术研究价值。金溪古祠是我地仅存明代古建筑祠宇之一,与古金朱桥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祠修造后,金溪人才辈出。金溪古祠现为福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朱熹龙头牌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管阳镇金溪村朱氏宗祠

  金钗溪朱氏始祖梦环公,字符庆,是南宋咸淳十年甲戌科进士,官授中正丞。南宋末年元兵南侵,梦环公同礼部侍郎陆秀夫护送幼帝赵昺南下到崖山,继续抗击元兵。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最后一个抗元根据地崖山被元兵攻破,由于元兵紧追不舍,陆秀夫不愿受俘虏之辱,于是背负南宋末帝赵昺投海自尽。宋朝灭亡后,梦环公悲愤万分,发誓不在元代朝廷当官,便由浙江三桥退居山林,隐居在金钗溪,至今已有1000多年,古代的鼎邑沛国郡(今管阳镇)成为朱氏发祥集居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卢阳镇津江古村朱氏宗祠
“朱氏祠堂”位于汝城县卢阳镇津江古村广场旁。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三开间三进,砖木结构,建设面积468平方米。汝城古祠堂的建筑尤其讲究“天人合一”。祠堂是供奉祖先和举办大型活动的地方,民间认为,它的好坏影响全族的发展。朱氏祠堂依津江水而建,几百年来,犹如龙头俯视津江水潺流与岁月流逝。朱氏祠堂的大门高悬“五经世第”匾额。据《朱氏族谱》记载,津江朱氏是唐朝太师朱诚(朱全昱)的后裔。朱诚通晓《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五经,人称“五经先生”,村里朱姓人自豪地称自己为“五经世第”后代。中厅横梁悬挂着“敬教劝学”横匾,是1922年时任湖南省省长赵恒惕亲赠,表彰津江朱氏兴教办学。天井正中,鲤鱼跃龙门石雕在雨中活灵活现。祠堂中还有众多的文课会碑文,记载着津江“文课会”制度。整个宗族捐资设立文课会,订立严格的定期考核、奖励制度,从儿童开始抓教育,并将赴州、省、京赶考族人子弟的资助办法形...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螺洲镇店前村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中国祠堂建筑,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为清代刑部尚书陈若霖出资倡建。该祠坐北朝南,依中轴线渐次排列有照璧、牌楼、天井、大殿、花园及大戏台等建筑,大殿前有回廊,两侧有厢房。其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福州地方特色,1992年11月被列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螺江陈氏最早是陈广在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从新宁(今长乐玉溪)迁来,“吾螺之分支于陈店而上溯玉溪”(陈宝深语)。至于其远祖世系,则无从稽考,便独树一帜,取居住地名而称“螺江陈氏”。以陈广为开基祖。广号巨源,明赠征仕郎。传孙五人:曙、暄、映、晔、暎,是为恭、从、明、聪、睿五房之祖。再传而长房又衍为三派,合之为七房。后代子孙以此七房为祖,繁衍生息。“江山代有才人出”,仅从明朝至清末,就出了二十一个进士,一百零八个举人,可谓人才济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后期陈承裘父子四进士,陈宝深兄弟...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汤西镇新湖村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西镇新湖村下坝,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陈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为三进四横布局,砖木结构建筑,解放后扩建了二横和三栋后楼,硬山顶,坐西南向东北,共有54个房间,面积5000平方米。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陈氏宗祠在平面布局、结构艺术上,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注重各个建筑物之问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展现了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理性精神。然而,其空间布局虽讲究严谨均衡,但又求灵活舒畅。宗祠门坪前有一口半月形池塘,大门匾额石刻有“陈氏宗祠民国壬申二十一吉旦徽五书”,匾额后写有“光前裕后”四字,大门墙两侧以水泥、沙石塑有麒麟、人物、花鸟等图案。中堂由四条石柱支撑七步架梁,为抬梁式结构,横梁镶嵌...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航埠镇万川村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位于柯城区航埠镇万川村中心,始建年代不详,清嘉靖初叶重建,咸丰年间被焚,民国四年再度重建。2012年,该宗祠评为市级文保单位。该宗祠坐北朝南,面宽18米,进深26.7米,占地481平方米,门面为八字型牌坊式,小额枋单额枋设青砖浮雕二十四孝故事,左右有“纲常”“纪论”文匾,次间柱设有“渔樵耕读”人物浮雕,正楼左右为人物雕刻,中间浮雕为两狮子。走进陈氏宗祠,四合院式结构,倍感温馨。陈氏宗祠前后两进,左右设厢廊,厢廊为两层三开间。第一进门厅五开间,明间设戏台,用五柱。顶部施藻井,硬山顶。第二进正厅五开间,明次间为抬梁结构,用四柱,五架梁前用船篷压顶,后为单部架,稍间设中柱,分心向外用五柱,穿斗式结构。据了解,该建筑格局规整,保存较好,做工考究,用材粗大,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科研价值。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亨堂村邓氏宗祠祠堂
祠堂建立时间:据《亨堂村邓氏宗祠重建序》记载,邓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原祠为土木结构,1996年倒塌,后由港商邓氏兄弟等和村民集资修建。祠堂分两期兴建,共耗资6136389港元,时值黄金2389两。祠堂简史:据《亨堂村邓氏宗祠重建序》记载,邓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原祠为土木结构,1996年倒塌,两位邓氏兄弟港商捐资600万元,其余同村同姓兄弟捐资10多万元,共610多万元,全部投入重建祠堂。这邓氏宗祠,可以说是佛山及周边地区最精美的祠堂,门前两只麒麟,近1人高,重达10多吨,是用福建玉石雕成的;4条通花石雕龙柱,造价亦不菲;所用木料,全部是红木;玉雕、石雕、木雕、陶雕,工艺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按照祠堂旧例,重修祠堂只能在原址,不能随意扩大用地规模。亨塘村邓氏有钱,既然宗祠用地范围要按原址,那就只好在用料和工艺上花钱花功夫了。村里有人在封建朝代考中举人、进士,为了光宗耀祖,留芳百世,按旧例在祠堂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