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常州市东下塘刘氏宗祠

2016-12-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38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常州市东下塘刘氏宗祠,常州市东下塘刘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中国祠堂建筑,刘姓是中国当代的第四大姓。吉
常州市东下塘刘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中国祠堂建筑,刘姓是中国当代的第四大姓。吉山刘姓,郡望彭城(今江苏徐州)是汉高祖刘邦之第刘交的后裔;自尧开始,从远祖邦公到文帝、景帝及中山王刘胜,再如唐开国丞相刘文靖、宋九江太守刘戢、明湖广巡抚刘仑、刘汝佳等,最完整的家谱就属大汉刘氏;在常平镇田尾村。该村刘姓始祖——福远公南宋末年到此地定居,其子刘显宗和刘柏宗二世传宗立业,兴建两座祠堂;福建省永安市下吉山中心刘氏宗祠是抗战时期福建省教育厅所在地、古祠堂,市级文物保护点。进入常州地区,刘氏源远流长。合浦刘氏宗祠坐落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浦下村,始建于明朝中期。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常州市东下塘刘氏宗祠
东下塘刘氏宗祠建于清代,具体建造年代不详。祠屋坐南朝北,面对市河(原京杭大运河)。现存建筑前后2进及天井东西两端的厢房,均系硬山式砖木结构。头进厅屋6楹3间平屋,高架梁,屋面高正脊及东西山墙上端封火墙保存完好,中间门厅前檐青砖叠累,超檐气势不凡,墙门依旧保持原有风貌;后进6楹3间二层楼房;两端厢房均为5楹2间平房(原作享堂之用)。宗祠原有堂屋(正屋)3进,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尚存第二进厅屋的前檐墙,其中间遗存的雕砖门楼,甚为精美瑰丽,大约于上世纪90年代被拆除消失。宗祠天井墙壁上原有湘军将领彭玉麟梅桩石刻4块,今存完整和残破的各一块。第三进雕花楼已于2008年初拆除。
刘姓进入常州地区,源远流长。早在东晋司马衍成帝咸和年间(326 ~ 334),有刘耽任晋陵郡内史,简文帝咸安元年(371)迁为晋陵郡太守。孝武帝宁康年间(373 ~ 375),有大将刘审之任晋陵郡太守等,历经南朝、隋、唐各朝,都有刘姓人士任职于官府或成著名文化大家。
刘氏是常州地区的望族之一,城乡多处均有刘姓人口聚居地,难怪人们以“张王李赵遍地刘”来形容刘氏人众布广的情势。常州刘姓源出多支,其中以明初迁常始祖刘真这一支在常州城乡影响较大。刘真,号恪公,安徽凤阳人,元末随朱元璋起兵,元至正十七年(1357),徐达、常遇春等攻克常州后,随汤和留守常州,任守备,定居于西营(今西瀛里)一带。洪武二年(1369),复随汤和远征山西,任大同守备,但他的儿子仍居常州,其后子孙繁衍,分居城乡各地。
常州刘氏,儒风蔚然,名流辈出。早在唐代,就有官至弘文馆直学士、中书侍郎人称“北门学士”的刘祎之。至明清两代,刘氏科第不绝,出了22个进士,23个举人,特别是在清朝,更出了内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直隶总督兼征西大将军的刘于义和任兵、户、刑、吏4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的宰相刘纶及经学家、常州学派创始人之一的刘逢禄,近代则出了一代美术大师刘海粟等名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乾塘陈氏大宗祠
乾塘陈氏大宗祠是一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陈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广东湛江市坡头区东面,乾塘镇政府西三公里的坡乾公路旁的东面,坐北向南,建筑占地面积837.1平方米,砖石结构,分三座二天井,三进三门,左右两廊衔接,内有厢房12间,整体由46条柱子支撑,其中砖柱28条,石柱10条,木柱8条。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据史载,乾塘陈氏大宗祠,始建于元朝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距今已近700年,共进行四次维修。乾塘陈氏是当地望族,名人辈出。其中,陈瑸是清朝康熙年间的著名廉臣;陈兰彬是我国第一代驻美大使,清朝咸丰、同治期间的二品大臣;陈上川是清朝康熙年间越南著名侨领;陈辉龙是清朝咸丰年间剿灭太平天国的名臣曾国藩手下一名干将。这些著名人物在宗祠内均留有史迹。宗祠内的石狮、石鼓、鳌鱼宝珠均是为他们的功...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永安市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位于福建省永安市下吉山中心,这里是抗战时期福建省教育厅所在地、古祠堂,市级文物保护点。刘氏宗祠又名“崇仁堂”,坐北向南,建筑面积595平方米。每年农历九月初一,上下吉山村刘姓后代在此祭祀开基吉山的第一代始祖刘贵三(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从渔沄迁吉山)。宗祠是凝聚中国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因是刘氏大宗祠,所以常作大修膳,是所有抗战遗址中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处。1938年省教育厅设在吉山刘氏宗祠,在此办公达七年半。第一科在后山顶上,新建的两层木楼。第二科、第三科借用民房。厅长办公室位于祠堂右角,它是一座小平房。房屋共四间。右侧前间一个大客厅,约二十余平方,后一小间是工友住的。左侧前后间大致一样宽,前间办公,后间休息。室内摆设全是竹器,极为雅致。一棵大树正好覆盖这座房子,既遮荫又防空。客厅正门上方挂一块木匾,题名“笠剑轩”...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凤山许氏宗祠
凤山许氏祠堂位于凤里街道五星社区凤山自然村。与全村民宅坐西北朝东南不同,祠堂逆向而建,坐东南朝西北。“相传,早年祠堂右前方数十米处有片巨石,长期湿润渗水,祠堂依风水坐向而建,取"孩儿吸乳"之意。”凤山许氏后人介绍说,祠堂始建年代已失考,1981在许氏宗亲的共同筹划下祠堂进行了重建。记者走进祠堂,厅堂悬挂着“侍御传芳”、“户部主事”、“崇祀名贤”、“文魁”等匾额,昭示着凤山许氏先祖的光辉史记。而其中“崇祀名贤”匾额则缘起于族贤许学宗的一段佳话。许学宗,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举人。先后任舒城(今安徽六安市舒城县)知县,上元(今南京境内)知县,后升任礼部主事、户部主事。据传,许学宗担任舒城县令时,该郡有一员外找上县衙,以500两纹银贿送,要求判决解除其女婚约。许学宗拒贿并追索其因,原来婚约对象不幸遭受火灾,财产焚毁,家道衰落,门户悬殊,员外遂起悔婚之意。当了解到...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呈坎罗氏宗祠
呈坎罗氏有二宗,一世祖罗文昌和罗秋隐俩是堂兄弟,自唐末由江西南昌柏林迁徙至呈坎,弟文昌居于前村,为前族始祖,曰前罗;兄秋隐居于后村,为后族始祖,曰后罗。故呈坎有前罗、后罗之谓。随着前后罗族的兴旺,也就激发起人们对祖先的崇仰,不仅文昌、秋隐两公后裔分别建起前后罗族两座宗祠,而两族下属各支内部和小分支(即房)也纷纷建立起支祠和房祠。呈坎前后罗族两座宗祠同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鉴因呈坎罗氏在宋代就入仕途,最高官是罗氏八代祖罗汝楫为南宋吏部尚书,故为前、后罗氏家庙,前罗族家庙是十九世祖罗弥四和侄罗震孙捐资率族人所建;后罗族家庙是廿世祖罗正祥捐资率族人所建。他们都是富比王侯的大贾。又如前罗族支祠的舜臣公祠、贞一公祠、贞二公祠、东峰公祠、长、二、三、四房的四个房祠等;后罗族支祠的晓山公祠等主持建造的子孙都是腰缠万贯的富豪;前罗一善支祠(即士文公祠),是廿八世祖清代嘉庆年翰林罗廷梅所建;...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株洲罗氏宗祠
清代赫赫有名的国学大师、湖湘文化的杰出人物罗典,被称为“株洲第一文化牛人”。如何挖掘这一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一直受到文化界人士的关注。日前,记者了解到,以罗典为核心的“一祠两园”文化景观园区已列入规划,将启动实施。年初“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佘意明提交提案建议,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建设以罗典为核心的文化设施,为子孙后代造福。据市文体广新局回复,目前,天元区栗雨街道高塘社区“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已明确提出建设“一祠两园”文化景观园区,总占地面积约210亩。“一祠两园”具体是指:“罗氏宗祠”和以罗典为品牌的“凝园”、以罗瑶(罗典的父亲,因扶贫济困远近闻名)为品牌的“瑶园”。“凝园”主要规划有:罗典纪念堂、国学讲坛、湖湘文化交流传播中心、国学体验教育基地等。市文广体新局正积极争取相关政策等支持,推进“一祠两园”文化景观园区项目建设尽快启动实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