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炎陵县东风乡张氏宗祠
炎陵县东风乡西草坪村一年一度的张氏祠堂“祭祖、纳主、颁发奖学金”仪式第8次举行,张子威等10名考上大学的学子从祠堂长辈那里领回了一笔奖学金。
600年古祠堂是市文保单位
张氏古祠堂位于炎陵县东风乡西草坪村鹏塘组。据《张氏族谱》记载,张氏祠堂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今已存在640多年。清朝乾隆年间(1775年),张氏祠堂曾进行过一次大修。
去年11月19日,该祠堂正式由“炎陵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跻身为“株洲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8月26日,炎陵县人民政府在这里立起了一块“株洲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大理石碑。
整个祠堂由青砖和木架构成,雕梁画栋,典雅古朴,属于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正门上方悬挂一块匾额,上书“张氏祠堂”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大门两边挂有一副对联:奕叶千秋锦凤岭,风云万顷壮鹏塘。
为纪念民族英雄张先甲而建
祠堂里供奉了张氏列祖列宗的牌位,牌位上方悬挂了一块匾额书“柱国堂”。“柱国”在古代为最高武官的荣誉,柱国必须是由皇帝的心腹亲信担任。
受助学子毕业后回祠堂捐款
正如炎陵县文物局一名工作人员所言,张氏祠堂成为“株洲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仅仅是因为建筑物的古老,还有就是张氏祠堂传承的种种美德。
2006年,张氏祠堂成立助学理事会,设立奖学金,资助或奖励考入大学的本族张姓学子。让张氏祠堂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张虎欣慰的是,捐款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来自安仁,有的来自新疆,有的来自内蒙古,都是张氏祠堂的后裔。
张虎说,一开始,因为大家都是农村人,家里并不富裕,大家都是10元、20元、40元…… “一开始担心没有钱坚持下去,但是经过8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比如,2006年受过资助的张海兵,毕业第一年,就特地在8月26日,回到村中捐了几百元;26日,张海兵和张娜等曾经受过资助已毕业的大学生,又回到了祠堂,捐出了一笔钱;而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生意人一捐就是上千元。
记者了解到,张氏古祠堂已形成了一个规律,每年8月26日,张氏后人会在西草坪村举行一场宴席,为张氏后代的寒门学子送上一笔助学金,同时感谢捐助的人。许多张氏后人在这一天,也会特地赶回西草坪村,祭祖、纳主和捐款。今年,张氏祠堂内就摆了30桌宴席,张氏祠堂村组的后人派出代表参加,有老人、有小孩、还有从内蒙古赶来的张子威父子……
张虎说,成立张氏祠堂助学理事会只是传承先人的美德而已。因为张氏先辈从古至今就有尊师重教、帮助寒门学子的优良传统。比如,古祠堂以前会有公田,祠堂每年会将公田发租出去。而收回的租金,一部分会用来资助那些要赴京赶考或者考上高校的贫寒学子。
张虎大约算了笔账:截至目前总共筹集了30多万元捐款,花销了15万元左右,其中资助大学生7万多元,有60多位考上大学的孩子领了奖学金。其他的开销主要是维护和修缮祠堂,还有每年8月26日的几十桌宴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