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江门良溪古村罗氏宗祠

2016-12-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95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江门良溪古村罗氏宗祠,800多年前,广府方言“唔使问阿贵”中的阿贵从南雄珠玑巷带领36姓97户人家南迁
800多年前,广府方言“唔使问阿贵”中的阿贵从南雄珠玑巷带领36姓97户人家南迁珠三角,落户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的蓈底(现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如今,这个被历史学家誉为“后珠玑巷”的良溪古村落大部分古建筑已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近日,当地政府在《江门市良溪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中提出“异址建新村,迁走原住民”的设想,引来各方争议,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学者们认为,良溪古村落的保护在于让村民回归,保留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连日来,羊城晚报记者实地走访良溪古村,采访有关部门、专家及当地村民、游客,就如何更好地保护良溪、体现古村价值一探究竟。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江门良溪古村罗氏宗祠
追根溯源  罗贵是始祖或称是传说
据良溪村民委员会副主任罗炯润介绍,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正月十六,出身于南雄珠玑巷官宦世族的罗贵带领36姓97户人家,从珠玑巷启程,一路南下,行至蓈底时发现,这里四面环山,溪水清甜可口,土地肥沃,认定这里是风水宝地,于是携妻带子定居此地。而其他姓氏人家,在大队伍南下沿途中,分散走往珠三角其他州府,安家落户,开枝散叶。当时蓈底村有谢氏、龚氏家族,罗氏家族过来后,罗贵不分姓氏、团结包容的经世之道,使得全村的人都很服从他。经过不同姓氏通婚、社会发展,直到现在,良溪古村80%是罗姓,少数是谢姓和何姓。
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认为罗贵是真实存在的,他就是“发现了珠三角”的“中国哥伦布”,而良溪古村就是“后珠玑巷”,是广东移民史的重要节点。而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则认为,罗贵只是一个传说,是第一批来珠三角开发的后代在珠三角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开始追根溯源,想到了从祖先那里经常听到的罗贵祖,开始编故事,之后滚雪球般越编越长。
无论罗贵传说是真是假,都被许多广府氏族家谱所记载,而罗贵也被尊为“贵祖”。据说,17年后罗贵去世,被葬在了良溪村。良溪古村有一座“罗贵墓”。罗炯润介绍,良溪古村每年接待游客近七万人,尤其是每到清明,都要举行一个月的祭祖仪式,接待来自珠三角和港澳地区拜山祭祖的游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管阳镇金溪村朱氏宗祠
福鼎市管阳镇金钗溪村,位于福鼎市西北部,自古以来是交通要道,过去是人们往返柘荣和福鼎的必经之地,当时这里客栈、商铺林立,如今从一些古迹中我们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古祠堂、古廊桥、古民居现都已成为福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史载,朱熹到太姥山讲学,听说管阳金溪有朱姓祠堂,便下山探访。到金溪后,朱熹身处明山秀水之中,盛金溪又名金钗溪,自古以来是闽浙交通之要道,处在104国道线上,距镇驻地车程约4公里。山岭险峻峰峦林立,茂林修竹古树参天,溪水清澈泉鸣铮铮,有金钗插地、玉岭载云、文笔插天、潭隐蛟龙等景观,古迹众多,环境幽静,气候宜人。金钗溪朱氏始祖梦环公字符庆,南宋咸淳十年甲戎科进士,官授中正丞。元兵犯境时同陆秀夫护驾南下至崖山,元兵追迫甚紧,陆秀夫不忍受辱负帝昺投海尽节而宋亡,公悲愤誓不仕元,由浙江三桥退居山林避隐金钗溪,迄今已有七百余载,为鼎邑沛国郡朱氏祥集之地。传至五世祖癸二公,该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十二...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亨堂村邓氏宗祠祠堂
祠堂建立时间:据《亨堂村邓氏宗祠重建序》记载,邓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原祠为土木结构,1996年倒塌,后由港商邓氏兄弟等和村民集资修建。祠堂分两期兴建,共耗资6136389港元,时值黄金2389两。祠堂简史:据《亨堂村邓氏宗祠重建序》记载,邓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原祠为土木结构,1996年倒塌,两位邓氏兄弟港商捐资600万元,其余同村同姓兄弟捐资10多万元,共610多万元,全部投入重建祠堂。这邓氏宗祠,可以说是佛山及周边地区最精美的祠堂,门前两只麒麟,近1人高,重达10多吨,是用福建玉石雕成的;4条通花石雕龙柱,造价亦不菲;所用木料,全部是红木;玉雕、石雕、木雕、陶雕,工艺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按照祠堂旧例,重修祠堂只能在原址,不能随意扩大用地规模。亨塘村邓氏有钱,既然宗祠用地范围要按原址,那就只好在用料和工艺上花钱花功夫了。村里有人在封建朝代考中举人、进士,为了光宗耀祖,留芳百世,按旧例在祠堂门...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太古闫村成氏成氏宗祠
成氏祠堂原建于闫村东门内路北,分为各族。到大清咸丰五年,各族商议合并重建五股祠堂,分为仁、义、礼、智、信五股,正式开工修建成氏祠堂。北房、东房、西房各三间,南房门面五间,后院有北瓦房五间,成氏祠堂建成后宏伟壮观。祠堂还有土地七十亩,镇上市房一座,收入可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祭祖,雇来吹鼓手,戏班子热闹一天。到了大年初一,成氏所有男性到祠堂祭祖,喝羊汤吃烙饼,有专人负责给新添男丁按字辈起名。当时每股有家谱一本,祖图五块。那是成氏人口二百四十人,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八点四。后因战乱运动导致祖图全部失落。一九八五年二月,成氏祠堂后院的五间瓦房被卖给个人,三间西房也因失火被毁,破砖垃圾茅草满院。一九九七年,当时成氏人口已达到八百九十二人。成氏家族为了不让祖宗留下的有一百六十年历史的祠堂再遭破坏,响应党中央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古庙建筑的号召,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决定重修祠堂。成氏家族每股选派代表一人...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木瓜榔村蒋氏宗祠
“耶律庭前千株树,阿莽蒋氏一堂春。”这是木瓜榔村的蒋氏武略祠大门所见的两幅楹联,楹联暗示出“耶律”、“阿”、“莽”、“蒋”四姓氏之间存在的关联。蒋氏祠堂年久失修,看上去已经破败,门口的这两幅楹联因地震损坏有一半几乎不能辩识;祠堂正中挂着“武略祠”的匾额,匾额的左上写着“契丹建国皇帝耶律阿保机之后裔太阿苏鲁任元末万户大明洪武17年任石甸长官司首任长官后封为承直郎武略将军”。由此可见,这个蒋氏祠堂是为纪念先祖阿苏鲁而立,并向外人昭示自己契丹后裔的身份,但“阿”姓又如何演变为“蒋”姓的呢?在施甸有“汉家蒋”、“阿莽蒋”两个蒋氏,其中“阿莽蒋”自称为契丹的后裔。记者在施甸见到了对自己姓氏史颇有研究的蒋启坤先生,蒋先生告诉记者,其先父蒋蔚复曾收藏过不少族谱和家谱资料,其中《施甸长官司族谱》卷首的“青牛白马”图最能说明问题,据蒋先生的描述,该图正中是一棵高大的青松,两侧是并排的4棵小青松,大青松的左前...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卢阳镇津江古村朱氏宗祠
“朱氏祠堂”位于汝城县卢阳镇津江古村广场旁。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三开间三进,砖木结构,建设面积468平方米。汝城古祠堂的建筑尤其讲究“天人合一”。祠堂是供奉祖先和举办大型活动的地方,民间认为,它的好坏影响全族的发展。朱氏祠堂依津江水而建,几百年来,犹如龙头俯视津江水潺流与岁月流逝。朱氏祠堂的大门高悬“五经世第”匾额。据《朱氏族谱》记载,津江朱氏是唐朝太师朱诚(朱全昱)的后裔。朱诚通晓《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五经,人称“五经先生”,村里朱姓人自豪地称自己为“五经世第”后代。中厅横梁悬挂着“敬教劝学”横匾,是1922年时任湖南省省长赵恒惕亲赠,表彰津江朱氏兴教办学。天井正中,鲤鱼跃龙门石雕在雨中活灵活现。祠堂中还有众多的文课会碑文,记载着津江“文课会”制度。整个宗族捐资设立文课会,订立严格的定期考核、奖励制度,从儿童开始抓教育,并将赴州、省、京赶考族人子弟的资助办法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