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新乡贺氏祠堂

2016-12-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66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新乡贺氏祠堂,《冬官纪事》是明朝万历年间故宫建筑文献。记载的是获嘉县人贺盛瑞在万历24(159

《冬官纪事》是明朝万历年间故宫建筑文献。记载的是获嘉县人贺盛瑞在万历24(1596)年,任工部营缮司郎中时,主持修缮故宫中圪清、坤宁两宫的详细经过。此书由贺盛瑞之子贺仲轼撰写,内容概含两宫建筑工程浩繁;采料、用料独特;宫庭中的政治斗争;奸商偷税、漏税;官商之间行贿受贿等事实,是第一手原始材料。该书是手抄孤本,版式、文风极具明末特色,是难得的善本珍贵文献,为故宫建筑史增添了新篇章。 

《冬官纪事》于1995年面世。1996年在《中国档案报》、《新乡日报》再次详细介绍之;2000年《中国档案报》上又刊登了《冬官纪事》考述一文,分别从书名、作者、成书过程等逐一进行考证。之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方裕谨先生、《新民晚报》社记者王立宇女士以及故宫博物院等纷纷来函来电关注之。一时《冬官纪事》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新乡贺氏祠堂

本文,对《冬官纪事》在民间传抄、珍藏过程中很多鲜为人知的事实进行追踪考述如下: 

(一) 

《冬官纪事》于1616年由贺仲轼撰成,由明朝文学家华亭逸史陈继儒校正并作序,后陈又将其编入自己的《普秘笈》一书中。《四库全书》中也有记载。贺仲轼撰写的稿本,始终在其家中由后代珍藏。后来贺氏后裔将其作为家族的大事,珍藏在贺氏祠堂中,并以此作为颂祖育后的教材。 

《冬官纪事》现存本,是民国19(1930)年贺氏十八世孙贺光蟾所抄。抄本后附有其“抄书有感记”,记中载“余年幼时,尝闻是书之名,不知珍,且不知存在何处。迨民国12(1923)年冬,赴祖茔祭,族师伯达三分询余曰:‘《冬官纪事》一书,前年取至城内,尔曷寻之,善为保存。此本若失,则此书至吾,而失传矣。汝切记之,勿忽。’“越数年得之”,“既而阅之方知”,此书“百廿余页,皆达三公手书”而成。但“昔日草稿旧本莫可踪迹,族中所存仅此一本,余恐倘再遗失。不惟有负达三公叮咛之意”,“于是沐手抄录数月而成。” 

“记”中提到的“草稿旧本”,是出之何人之手,贺家现有知情人均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经查所有与之相关的资料也没有记载达三抄本以前有人传抄过。因此,达三依照的“草稿旧本”,有可能就是作者贺仲轼的手书原本。 

从贺光蟾的“抄书有感记”中可以看出,此抄本是依达三公的抄本而抄录的。达三所抄录的时间无记载。但既是达三所抄,达三生于清朝道光22(1843)年,卒于民国14(1925)年,抄书的时间应在其有生之年。据达三公的孙子贺永境在回忆录中说,可能是其祖父在光绪25(1909)续修《贺氏族谱》时所抄。遗憾的是该抄本现在亦佚。现在仅存于世的只有贺光蟾所抄的唯一一本。欣慰的是,贺光蟾之子贺永久于1992年将其父抄本从邓庄贺永福处拿回家中,先阅后抄历时两载,贺永久又动员贺承邦另抄一份。此两份均为横写。1994年在光蟾抄本即将捐献进馆之际,贺永久双按竖写格式抄一份还于贺永福。至此,《冬官纪事》在贺氏家族中还存有三份。 

《冬官纪事》从成书到现在已有384年,在近一百年内,历经三个朝代,传抄三次,虽久经磨难,但得此结果,也实为一幸。 

(二) 

贺光蟾1930年抄好《冬官纪事》后,就一直珍藏在自己家里。他冒着危险从火中抢走一部分极珍贵的藏在老家邓庄村。《冬官纪事》就是其一。 1992年贺永久当教师退休在家,休闲中回忆往事,想起父亲抄《冬官纪事》一事,随起再抄之念。经多方打听,从邓庄贺永福处拿回家中,先阅后抄以承父志。据贺永久“抄书有感”中云:“今我父的抄本在,达三公的抄本呢?深恐失传的感觉压抑着我,迫我抄写一份”,但“失传的压力并未消除”。 

199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原获嘉县档案局局长郑福浩去找贺永久,询问其祖父在贺家教私学一一,谈话之中,敏锐的“老档案”郑福浩同志得知贺抄的《冬官纪事》,不论从年代,还是从内容都极为珍贵。当即就动员贺永久将《冬官纪事》送到县档案馆保存。因贺对档案馆不了解,郑局长就邀请贺永久到档案馆参观考察,并适时晓之以《档案法》。再加上郑、贺两家属师生之旧交,感情颇深。贺永久经与族人商议后,最终于1995年春,将其父的抄本《冬官纪事》捐献给县档案馆。至此,《冬官纪事》进入了“保险箱”,在民间流传的酸甜苦辣永远离它而去。 

《冬官纪事》在档案馆享受特殊待遇,有两道防盗门站岗;库房内还装有空调、防火防盗自动报警器、温湿度自动测控仪等现代化保管设备。《冬官纪事》永久保存万无一失。档案馆还准备将《冬官纪事》等明清时期的珍贵档案资料一起全文扫描录入计算机,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保管利用,以彻底解除贺氏后裔唯恐失传的后顾之忧,也告慰贺氏祖先其遗产将永世流芳,更重要地是为国家永久保存了难得的宝贵财富。 

另需要多说一句的是,在《冬官纪事》捐献给档案馆后,贺永福也把家藏祖先贺仲轼的画像(其上有清朝著名理学家孙奇逢的亲笔题辞)、著作如《八卦余生》、《经史致曲》、《耕余漫记》、《春秋归义》、《景瞻论草》、《忠节公年谱》、《贺氏族谱》等,有手稿、有印本、有照片共计316卷(册、件、张),全部捐献给了档案馆。这些档案资料均是明末之作,且又都是孤本。 

(三) 

作者贺仲轼,字景瞻。是《冬官纪事》中主人公贺盛瑞之了。是《获嘉县志》上记载最早的一对“父子进士”。且分别中明朝万历年间任职“郎中”;。崇祯年间“告归”后,“闭户著书”。《冬官纪事》原名《两宫鼎建记》,是作者依据父亲所著的《辨冤疏》一书而撰。(《辨冤疏》早佚)。子写父情义所在,事实有据道理彰然。 

抄者达三,名道五,“达三”是其字,生员,在清朝光绪元(1875)年入痒。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写一手好毛笔字。据《贺氏族谱》载达三在该贺氏中是第十七世孙,系七世祖贺良瑞的后代。七世贺盛瑞、贺良瑞均为六世贺国清子,且是一母同胞。 

抄者光蟾,字月波。上学时间虽不长,但能一手隽秀的毛笔字,所抄的《冬官纪事》、《经史致曲》等就是佐证。1920年左右其在县城做榨油生意,号“名源记油坊”,生意做得相当红火,直至解放,家庭经济条件很好,也很热心家族的事业。特别是,遵族伯达三之嘱,从找寻到抄录《冬官纪事》历经数年,这种毅力和决心是最好的证明。贺光蟾是贺家18世孙,也是贺良瑞的直系后裔。 

损献者贺永久,当年79岁,大专毕业,离休教师,是贺光蟾之次子。 

经以上考证,《冬官纪事》的传抄者,捐献者均是贺良瑞之后。良瑞与盛瑞虽一母同胞,但毕竟不是盛瑞的直系后裔。那么盛瑞之后为什么没有参与该文献的传抄、珍藏呢?原因是这样的。据《贺氏族谱》载:盛瑞有两子,长子伯舆无后,次子仲轼生一子敏猷亦无后,乘良瑞长孙贺行素之次子贺振能为嗣子。振能又无后,又乘良瑞三孙贺绘素长子贺振循之四子贺种玉为嗣子。种玉生四子繁衍至今。由此可以看出,盛瑞到其孙已无后代,第四、五代皆是良瑞之后为继,这就说明《冬官纪事》的传抄者、珍藏者、捐献者均为良瑞之后代,也都在情理之中。因此,抄者、捐者与作者是一脉相乘,关系都很直接。 

综上所述,《冬官纪事》在民间,不论传抄,还是保存,均是在作者家族中进行。时间之长,经过之曲折,风险之大,从明至今保存完好实属不易。因此,贺氏家族为保存国家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之事迹典型、行为光荣、精神可嘉、功劳卓著,可记、可喜、可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顺德周氏祠堂
路州原名叫“鹭洲”,相传在工业化之前,这片土地是小绿洲,有枝繁叶茂的小树林,清澈见底的河流,经常有白鹭来栖息。后来,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绿洲消失了,白鹭也搬家了。人们为了使用方便,也把“鹭洲”改成了“路州”。自公元962年开村,路州有着优厚的文化历史,据统计,村内有十多棵古树,这些古树不仅具有绿化价值,而且是有生命力的“绿色古董”,他们历经数百年甚至更多的沧桑,仍枝繁叶茂,长盛不衰,往往伴有优美的传说和奇妙的故事,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记者来到张氏大宗祠,就在张氏大宗祠门前就傲然挺立着一棵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树。据在大树下乘凉的老人介绍,在1962年的时候,这里发生了一起很严重的大水灾,房屋倒塌,家禽淹死,人员伤亡惨重,唯独这棵大树以顽强的生命力屹立不倒。当记者问起有关于老树的历史故事的时候,老人们畅所欲言,纷纷陶醉在自己的回忆当中,在这里承载着的是他们一段段难以磨灭的童年...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蓬安成氏祠堂
我族籍尚谷郡。公元前841年,周武王灭商紂建立周王朝,武王分封兄弟文王太姒第五子淑武产生成姓均是同根生。唐末,士族忘其家谱族谱失传数百年终断。元朝时期我支成常始祖仕楚湖南,历经十七代未间断。十七代仕芳祖之子圣科号君爱,为子孙谋久远计安全,大清康熙乙末冬(公元1715年)从湖南永州府祁阳县永昌乡43都弃楚入川落户于南充市蓬安县龙云镇银凤山村,置买田宅而居至今300余年(传至14代)世代繁衍生息,能人辈出,人口接近10000人,先祖名目散失较多,保留神位极少。国体变更祠堂毁坏,为继承先祖遗志,华扬中国传统教育美德承先启后,既往开来,我支族亲迫切要求,修建我支祠堂,解决我支每年清明祭祖扫墓带来诸多困难。经我支宗亲会磋商,本着复修原貌,择址重建,计划占地面积一亩,房屋建筑面积800平方米预计耗资150万。我支族居贫困山区,薄弱经济无能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望我成氏各宗亲会,共同携手并肩合作,献爱心...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绩溪县周氏祠堂
安徽省文物局官方网站公开资料显示,周氏祠堂(又名敬爱堂)始建于清道光戊申年(1848年)七月戊子日。这是一座廊院式祠堂,也是一座最能体现徽州文化特色的大型建筑。祠堂长37.5米,宽17.2米,共有木柱76根,每根木柱上都刻有对联,建筑面积1145平方米,房屋坐北朝南,分为前、中、后三进。该祠堂是在清朝“神童”周赟祖父辈们手中建造的。周赟7岁能诗,9岁作《六声图》,12岁考中秀才,时称“神童”。他首创的《六声韵学》得到清廷兵部尚书曾国藩赏识,奏请清廷授以二品教官。该建筑是目前宁国市境内规模最大的清代古建筑,于2004年10月被列入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徽州历来重视祠堂和祭祀。因为这是“慎终追远”,不忘“木本水源”的具体表现。隶属古徽州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绩溪,古民居、古祠堂随处可见。坐落在绩溪县城曹家井39号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氏宗祠,以它独特的魁力吸引着八方来客。周氏宗祠建于明嘉靖年间...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新乡浦江郑氏宗祠
浦江县郑宅郑氏宗祠,即以“孝义治家”和“一间尚义,九世同居”闻名的郑氏义门,该祠始建于元初,后多次扩建、复建,现存建筑为清代后期遗物,前后五进建筑,内存元代以来的碑石、牌匾以及数株苍劲的古柏。湖州南浔刘氏家庙,是清代晚期湖州南浔巨富刘镛家族的祠堂,始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二十三年(1897)落成。位于刘氏私家园林小莲庄之内,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照壁、石牌坊门厅、过厅、正厅、馨德堂、骑马楼等。照壁呈八字形,由基座、壁身、壁檐三部分组成,壁身用水磨方砖斜角铺装,檐下施青砖磨制斗拱。照壁工艺精致,造型简洁;牌坊有两座,在照壁与门厅之间,相对而立,左为“乐善好施”坊,是光绪皇帝为嘉奖刘镛长子刘安澜捐资赈济湖北水灾赐建的;右作“钦旌节孝”坊,是为旌表刘安澜妻邱氏兴建的。两坊皆为四柱三间五楼,高8·5米,坊上雕刻有双龙戏珠、鹤鹿同春、三星高照、刘海戏蟾及龙、凤、狮子、麒麟、蝙蝠、花...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新集中镇李氏祠堂
在前往颍上县新集镇的路上,新集镇商业社区书记席栋才向颍州晚报记者讲述了祠堂的历史:这座李家祠堂是清光绪十八年一位李姓财主为其先人所建,历时三年才建成。“当时祠堂规模宏大,十分壮观。”谈起祠堂的现状,老席停顿良久才说了一句:“毁坏严重。”古宗祠屋顶坍塌来到新集镇,翻过坝子,眼前都是低矮的瓦房,这里是新集镇的老街。老街道路狭窄,两侧生有杂草,显得很萧条。“原本这是新集镇最繁华的地方,后来居民基本都迁到了别处,现在只有70多户人居住,大多是老人。”老席指着路边的石块说,老街随处都是这种石块,是遗留下的东西。在不远处,有一个大院子,里面就是祠堂。颍州晚报记者看到,祠堂只剩下一座大殿,主体木质结构还保存完好,但整座建筑的颜色不均,好几块玻璃破碎。屋檐两边柱子及屋檐上雕刻的龙头鱼尾图案仍可以看见。进入大殿内,只见屋顶破了几个大洞,上面用遮雨布盖着,地上散落了一堆碎瓦片,还堆放着树枝。“这里原来可不是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