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带您了解最全面的姓氏祠堂之江南镇贺氏宗祠

2016-12-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57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带您了解最全面的姓氏祠堂之江南镇贺氏宗祠,贺氏宗祠位于江南镇洞市村二组,坐西朝东,东面为洞市老街入口,与李良平屋隔路相望,
贺氏宗祠位于江南镇洞市村二组,坐西朝东,东面为洞市老街入口,与李良平屋隔路相望,洞高公路从其东北角通过,北侧为供销社,西面为黑岩山,南面为陈物辉屋;总占地面积为850平方米。
  贺家宗祠为四合院,双进两层四合院,硬山小青瓦,内檐出廊,砖木结构。前墙为青砖,石柱门框,框上有对联:“梅领云开诸峰挺秀,镜湖月朗万派长流”;门楣为“双龙戏珠”高浮雕石刻上嵌“贺氏宗祠”四字;两侧为青砖防火墙,墙顶边沿有彩绘泥塑图案。院内为木结构。入门,为倒座,两侧为厢房,中间有天井,为大块的青石砌成,天井正中有石桥连通前厅中厅。中厅通后院,两侧有厢房,为仓库;后院北侧为厢房,南侧有楼梯通二层,后厅空间高,直达房顶,是集祭祖、宗法、议事的场所;中间有天井,天井内常年清泉自涌,鱼儿畅游,水不见涨,进水、出水均自暗沟出入。二楼均为仓库,有走道连通前院后院。院内每个与地面接触的廊柱底部均有柱础支撑,在顶部廊柱之间、横梁、窗格上和柱础上均浮雕有人物故事、花鸟图案,所有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目前保存相当完整。
益阳文化遗产---贺氏宗祠
族谱网带您了解最全面的姓氏祠堂之江南镇贺氏宗祠
历史沿革
  贺氏宗祠后院始建于清乾隆3年(1738年),道光21年(1841)建前院。为当地贺姓家族所建。
  土改时被没收,并由政府将其分给洞市粮店,后又被洞市供销社购买。
  1996年洞市供销社将其租给当地私营企业主吴建利用做千两茶加工场所,租期三十年。
  2008年吴建利自筹资金十余元对房屋主体进行了维修。
益阳文化遗产---贺氏宗祠
族谱网带您了解最全面的姓氏祠堂之江南镇贺氏宗祠
价值评定
  贺氏宗祠是贺氏家族宗祠,集祭祖、宗法、议事于一体,其结构紧凑、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是我县保护最完整的家族宗祠。
族谱网带您了解最全面的姓氏祠堂之江南镇贺氏宗祠
  贺氏宗祠的石构件、木构件上布满了精美的镂空、浮雕等艺术图案,风火墙上的泥塑彩绘历经风雨二百多年,仍色彩鲜明地存在;特别是近百件柱础中没有一件图案是相同的,它们中有文字的、平面的、缕空的、高浮雕的,均雕刻细腻、造型逼真、题材丰富、构图精美,是古代能工巧匠们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蕴涵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是研究安化民俗民风的好实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带您了解最全面的姓氏祠堂之隆回贺氏宗祠
2014中华贺氏首届文化交流会在隆回县金石桥镇黄金井贺氏宗祠圆满落幕。各位贺氏宗亲代表依依不舍挥手离去,但交流会上的铮铮誓言和“相约、牵手、传承”的主题将永远在心中定格。这次文化交流会,由中华贺氏文化研究会与黄金井贺氏宗祠主办,从10月1日开始至3日结束。全国各地贺氏各支派宗亲1200余名代表参加。“今年十一期间,我们相约聚集在黄金井,虽然来自全国东西南北,乡音不同,但我们如约牵手,血脉相连。我们握手交流,传承孝德伦理传统文化。”1日上午8时开始,到会代表手举国旗,井然有序进入黄金井宗祠会场。然后在操场整队,举行升国旗仪式,全体代表高唱国歌。升旗仪式结束后,举行了隆重庄严的祭拜祖先仪式和纪念革命先烈仪式,并向革命先烈默哀。独臂上将贺炳炎的儿子贺陵生作纪念词《纪念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当天下午,中华贺氏五大渊源代表、承办方、主办方代表和中华贺氏特邀嘉宾、中华贺氏文化研究会代表、贺氏全国各...
· 族谱网带您了解最全面的姓氏祠堂之倴城镇王氏宗祠
王官寨村现在隶属于倴城镇,在县城西4公里处,位于村庄的中间地段,占地约300平方米,砖木结构,分为门楼和厅堂两部分,并有照壁。王氏宗祠门楼匾额上的“王氏宗祠”四字系曾任北洋政府总理的段祺瑞书写。目录简介编辑王官寨村现在隶属于倴城镇,在县城西4公里处。王氏宗祠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从宗谱的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在清嘉庆庚午年(1810年)和光绪十六年(1890年)曾经两次修葺,使之逐步得到了完善。王氏宗祠位于村庄的中间地段,占地约300平方米,砖木结构,分为门楼和厅堂两部分,并有照壁。现存的《滦县王氏续修宗谱》中,有两幅照片,包括门楼(见图)和内厅,此照片于民国25年(1936年)重修宗谱时拍摄。[1]格局编辑王氏宗祠门楼匾额上的“王氏宗祠”。右侧露出一角的是春凳,用于摆放供品。解放后用做村民办丧事停尸。两侧墙上壁画,系水泥雕塑,为花鸟图案。左侧立石(右侧亦同,只是未被摄入),俗称“旗杆夹子”,是...
· 族谱网带您了解最全面的姓氏祠堂之桥墩镇谢氏祠堂
族谱以及家谱是我国流传下来重要的习俗,在很多地方都不兴这些事情。但是在温州苍南县以及周边县市,有族谱以及宗祠习俗。在我家乡,宗祠建筑好坏反映这个族人兴衰没落。对于我所在的宗祠,反映我族人不是非常富有以及达官显贵。谢氏起源在我国起源四周时代,姜太公助周武王打下江山,封姜太公一块地,后周朝灭亡,为了纪念周朝,此地改为谢地,同时那里人们都姓谢。这是谢氏最初来源,在唐朝也有一部分姓谢,来源被人不知。我所在谢氏宗祠位于浙江温州市苍南县桥墩镇叮步,以下是我宗祠整体图片:我宗祠总体属于古董的,说明我族没有出现什么达官贵人,这是我这个宗祠悲哀。宗祠用处除了反映后人兴衰,其余的用处就是:如有我族先人百年过后,必须将灵魂送入宗祠,让先人归位,而且在大年二九或三十必须前去祭拜,以表族人团圆。至于我宗祠先人从那里乔迁到我家乡,我也不知道,我的长辈也不是非常的清楚。下面是我祖先灵位,希望有心能够帮助寻找我祖先的来源...
· 族谱网带您了解最全面的姓氏祠堂之双峰贺氏宗祠
贺氏宗祠座落于湖南省双峰县白马田塅南岸。宗祠原名贺宗进士坊,系贺氏族人为敬仰一名叫贺宗的青年才俊于1429年登三甲十三名而建,以寄望后学为之楷模,光宗耀祖。贺宗,字敬祖,号鹤楼。他进京后,不负众望。1431年,家乡水荒,贺宗呈《奏减湘乡租税赋》得皇上准奏,减租四千石。《名臣传》又记:正统年间,倭寇猖獗,公呈方略,英宗采纳,命与兵部石璞旋荡,升太仆寺丞。《双峰县志》载:宗为报效朝廷,赴江浙剿灭了邓茂七起义。丁忧期间,宗公带头在家兴修了千金坝、仙人寨坝等,后人统称为:老爷坝。期满归朝,公途中染疾,病殁于舟,时年62岁。英宗惊悉,赠汉白玉石《圣旨》及银牌彩币等,昭示纪念。同治十二年(1873年),贺姓后裔蒂佐公、尔胜公召集族众,重建贺宗进士坊,选址于现在的白马田塅南岸,更名为:贺氏宗祠。宗祠倚桔树山而建,坐北朝南。双峰母亲河湄水划开白马千亩田垅碧波而来,直到宗祠地坪前再斗折而去。站在宗祠大门前看...
· 族谱网带您了解最全面的姓氏祠堂之潞城王氏宗祠
潞城王氏宗祠,位于戚墅堰区潞城镇大树下村。王氏宗祠座北朝南,中进始建于明,清道光乙酉年(公元1825年)和戊申年(公元1848年)先后扩建前后二进,最终形成一宅三进九间,东侧有走廊连接,并有前后两个天井的建筑规模。后天井中原植有两棵白皮细叶黄物,粗可合抱,已有500年历史,曾被列为常州古树名木,惜后来保养不善,近已不存,王氏又在天井种了两棵生机勃勃的瓜子黄杨。中文名王氏宗祠王氏宗祠在历史上曾多次修缮,2004年王氏后人集资20多万修缮了祠堂和家谱,国庆节在祠堂里隆重举行了发谱仪式。王氏宗祠第一进有一对清朝的门墩石;第二进为享堂大厅,树上悬挂了“三槐堂”、“槐荫满庭”等匾额,还有许多抱柱对联;第三进供奉祖先牌位。潞城王氏宗祠古朴精致,端庄严整,封火墙和门楼都有特色,是常州祠堂中保持常州风格和原貌较好的祠堂之一。王氏祠堂已成为大树下村的文化中心和老年人颐养天年之地。王氏族人非常重视绿化,祠堂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