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带您走进姓氏祠堂之丹山镇黄氏宗祠

2016-1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25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带您走进姓氏祠堂之丹山镇黄氏宗祠,在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只要问起桥沟村五龙井的黄氏宗祠,没有人不知道的。最近几年,
在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只要问起桥沟村五龙井的黄氏宗祠,没有人不知道的。最近几年,慕名前往黄氏宗祠拜谒的外地人络绎不绝,这座具有150年历史、外观保存尚好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新时期被赋予新的“慈孝文化”、弘扬优秀“家风家训”的历史使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族谱网带您走进姓氏祠堂之丹山镇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理事会会长黄廷杰说,2002年春节正月初六,黄氏宗祠召开了第一届新春祭祖会。此后,每年春节期间的正月初六,都是黄氏宗祠的祭祖大会,摆起具有四川特色的坝坝宴,宾主尽兴而归。
  这座黄氏宗祠是怎么建起来的?有着怎样的历史?当地黄氏族人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古宗祠,藏着资阳黄氏迁徙密码
  2016年2月13日(正月初六)上午,黄氏祠堂前新修的坝子里停满了来自省内外的小车。祠堂里,从天井到两侧厢房,坐满了数百名黄氏族人和各地来宾,黄廷杰正在主持黄氏宗祠新春祭祖大会。他主持这个大会已经有15年了。
  黄氏宗祠距丹山镇约1.5公里,整个宗祠是规整的正方形,前面是水田,四周与农舍相邻,视野极其开阔。从外观上看,黄氏宗祠重檐牌坊门楼式的大门设计得大方得体,气势恢弘,具有浓厚的客家风格。
  大门两边有一副对联:“溯江夏山谷传孝名成当体德,仰直卿石斋祀圣庙要读书。”再两边的装饰门又有一副对联:“留些正气还天地,学个完人对祖宗。”两副对联,体现出黄氏宗祠对族人的殷切希望:耕读传家,孝悌传世,正直做人。如今看来,仍有着积极意义。
  门楼“黄氏宗祠”4个大字的上方,是竖写的“江夏遗风”。“江夏”是黄姓的主要堂号,为此形成了独特的江夏文化。走进宗祠,是弧顶廊式的骏奔亭,这是以前族人开会议事和教育学习的地方。两边是天井和厢房。再往上走,是安置黄氏祖宗灵位的奉先殿。
  殿内高大宽敞,房梁均是硬木穿斗式结构,木柱上刻着寓意深刻的对联。其中一副对联是:“江夏溯流徽武纬文经百代簪缨归祖德,资阳绵旧泽兰芳桂馥千秋俎豆报宗功。”
  黄廷杰说,这副对联隐藏着资阳黄氏的迁徙密码。话还得从清朝初期湖广填四川移动说起。
族谱网带您走进姓氏祠堂之丹山镇黄氏宗祠
  黄姓人,明清时有14支迁入资阳
  四川在元末明初、明末清初都发生过连绵战乱,导致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为迅速恢复四川的经济社会,朱元璋和康熙帝都发起了湖广填四川移动。
  从明朝永乐8年(1410)起,来自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等省的黄扬、黄竹期、黄载岳、黄奇绪、黄彦楚、黄立功等14支黄氏族人,先后迁入资阳县(今资阳雁江区)境内的金带、丹山、东峰、回龙、中和、祥符、龙潭等地落业,成为资阳县的黄氏入川始祖。
  这些黄氏族人以孝悌传家,以农耕为本,以诚信待人,以礼教育才。经过数代人的繁衍生息,黄氏族人在资阳县境内发展为一大望族。由于这些黄氏族人大都是唐末工部侍郎、福建邵武人黄峭(有3妻21子)的后裔,清雍正10年(1732),金带的黄扬支族与丹山的黄竹期支族联宗,并拟定了新的20字五言字辈,由此拉开了资阳县境内黄氏族人大团结的序幕。
  资阳县境内的黄氏族人,在明清两朝中曾分衍到了外地。据黄淑亮续修的《资阳丹山黄氏族谱》中记载,清朝初期,为躲避战乱,住在金带的黄扬第五世孙黄裳,带着弟弟黄里逃到到贵州避难。直到康熙28年(1689)才返回资阳县。
  黄里从资阳县迁到洪雅县,后裔如今分布在洪雅县境内的牯牛湾、黄湾、黄河坝等地,成为该地黄氏的始迁祖。黄裳把大儿子黄长褒留在金带固守祖业后,带着另外5个儿子到丹山落业繁衍。
  清顺治年间,黄扬的后裔黄正清一支族人,从资阳迁到安岳县永康乡黄典沟。巧的是,黄竹期在明朝嘉靖后期从江西南昌府新义县迁入四川时,先住在安岳县永康乡黄典沟,后来子孙才迁到资阳县丹山镇古岩湾。
  建宗祠,全县黄姓族人集资修成
  作为客家人,资阳县境内的黄氏族人在经过数百年艰难打拼后,逐渐有了一定的财富基础。鉴于“有族无祠,累代之灵爽无依,举族之精神莫聚”的现状,清朝同治年间,由资阳籍进士黄瑛倡议,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乡绅黄正松、黄正根响应,组织筹建全县的黄氏宗祠,并得到资阳县富商黄世纶、黄世启、黄妆楠、黄世雄等17人的大力赞助。
  经过选择地基,勘定方位,聚集财力,同治5年(1866),黄氏宗祠在丹山镇五龙井动工兴建。3年后,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的黄氏宗祠竣工告成。
  宗祠建好了,要开展活动和进行维护管理。为此,黄氏宗祠成立了蒸尝会(相当于如今的清明会),由黄氏族人选出的族长、房长、族证、监临、总首、值年等具体负责。
  不管是活动还是维护管理,都涉及到资金问题。宗祠又成立了人丁会,通过“集谷放利”产生利息,或者购买田地招佃收租,或者购买房产出租盈利等,保证了资金来源。
  宗祠正常开支还有结余的资金,用来对贫困、孤寡家庭进行适当资助。灾荒时节,把宗祠积蓄的粮食拿出来赈济族人,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
  此外,黄氏宗祠还充分发挥那个时代特有的宗族功能,对族人进行社会化管理。
  族人之间发生纠纷、争执,由族长召集相关人员开会,在祠堂里进行调解,用族规宗约评判谁占理,谁亏理。情节轻者,当场批评教育,重的按家法惩处。性质严重的,送到官府追究责任。
  尽管“家法”备受后世诟病,但不可忽视的是,在那个时代通过家法化解矛盾,平息事端,的确为地方治安减轻了不少压力,还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逢年过节时,宗祠早早约好戏班子,在祠堂的戏台表演节目,丰富族人的精神生活。清明时节,各支派派出代表参加祭祖活动,共聚一堂,亲情融融。
  通过黄氏宗祠对族人的教育、引导,从清康熙年间到1930年,仅黄扬的后裔,就出了两个文武举人,国学生11人,贡生9人,秀才30人,相当于秀才和贡生的31人,事迹载入县志、州志的15人。
  修族谱,四次编修全县联宗排辈
  雍正10年(1732),黄扬的后裔黄凤彩第一次编修族谱,召集黄扬与黄竹期的后裔聚会共议,联宗排辈。修成后,因经费困难,族谱没有正式刊刻,只在内部小范围内传播。
  光绪8年(1882),丹山镇的黄汝开、黄汝森再次大规模修谱,把资阳各地及安岳、乐至和隆昌的黄姓族人组织起来,溯宗探源,形成共识,大范围联宗排辈。族谱分为上、中、下3卷,刊刻印刷,流传广泛。
  1920年到1930年,黄淑亮主笔并联合资中县的黄姓族人续修《资阳丹山镇黄氏族谱》。这部族谱分为天、地、人3卷,篇章栏目齐全,内容丰富,受到广泛赞赏,广泛流传。
  同时,黄淑亮还联络黄姓族人在资阳县城设立黄氏同宗总会,在丹山镇设同宗分会,组织资阳各地及资中骝马、乐至中井场、遂宁三家场的黄姓族人,进行了第二次联宗排辈。
  在《资阳丹山镇黄氏族谱》中,有数百页的“地集”。主要内容有族规、家法、条章、戒律及铭言,有教人出世入世、立身做人的歌谣、谚语、规则、劝世文,教人立德行善、修身养性的哲理箴言、戒条、要语、铭文、顺口溜,倡导孝行、教人治家固本的戒训、规则、家箴、铭文等。对黄姓族人的思想教育及道德规范,起到了巨大作用。
  1997年,黄古岩以1930年编修的《资阳丹山镇黄氏族谱》为基础,重修了《黄氏族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带您走进姓氏祠堂之安远伍氏宗祠
伍氏宗祠重建序言芦江水长有共源,笔山树大有其根,溯我伍氏宗祠,历史悠久,早在伍坊村中建有四座祖祠,属古典标致建筑,历尽几百年风雨沧桑,依然雄伟壮观,矗立于村中。此乃风雨宝地,是我族人敬宗谒祖、联宗睦族、奉先思孝的驻足之处。但在横行干扰时期,因当时形势所逼,祖祠被政府强行拆除,促使我祖千年基业毁于一旦,我族蒙遭重大损失,迫于无奈。当今盛世,斗转星移,国泰民安,家昌族旺,百业俱兴,为弘扬祖德,显我族威,耀我笔嶽,重建宗祠乃族人之所向,众望之所归。在全族远近宗亲的精诚团结下,得族众之倡议,全体宗亲之支持,集众之心,齐众之力,众志成城,当机立断。吉择二零一四年冬月良辰吉日开工奠基。全族上下团结一致,勤于奔波,苦于劳碌,发扬大公无私的精神。克服在建中的种种困难,出谋划策,慷慨集资,踊跃捐助,承蒙合族宗亲及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工程施工进展顺利。历时两年,耗资逾百万,终以大业告竣,迎来辉煌今朝。当今新祠...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龙山镇宏帙谭氏宗祠
尚在建设中的宗祠以一座蓝顶红柱的仿古牌楼作为标志。谭氏宗祠总造价360万元,资金分别由龙山镇政府、香港谭氏宗亲会和海内外谭氏宗亲、仁人志士捐助,其建造得到了龙山镇党委闵书记的大力支持。宗祠由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教授精心设计,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庭院围墙,正殿、配殿房基等一期工程均已完成。从设计图上看,该祠为仿西周帮君宗庙建筑,古朴典雅。步入正中大殿,欣喜地抚摸着一扇扇木制古式门窗,仿古的大青砖墙体,心中涌起无数感慨。这里将来会供奉谭氏始祖谭子、谭氏西宗之祖谭伯和东宗之祖谭拾子之神位,供海内外谭子后裔祭拜。建成后的谭氏宗祠将会是一组集现代科技与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大型仿古建筑群体,“武源献瑞,万派朝宗说一脉;龙山有灵,传神写意话同根”。它将为海内外谭姓人的寻根溯源绘上重要的一笔。龙山镇南边20多公里处的垛庄镇,是古谭、鲁两国的交界处。该镇的朱家峪村据说保留有一条谭鲁故...
· 族谱网带您走进姓氏祠堂之淮土梨树张氏祠堂
2016年10月5日,淮土镇梨树张氏宗亲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三百余人齐聚一堂,庆祝梨树张氏宗祠落成。梨树张氏宗祠始建于1453年,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迁建于现处,老祠堂为土木结构,历经170多年,因陈旧和风雨侵蚀,于2014年倒塌。为弘扬宗族文化,感恩先祖恩德,梨树张姓子嗣于2014年筹资重建。现祠堂在老祠堂基础上进行设计,坐北朝南,占地650平方米,总造价约120万元。新祠采用砖混结构,徽派古瓦盖顶,大理石门框及地面铺设,大门前八角柱用大理石包柱,雕龙画栋,气势雄伟。梨树张氏宗祠宗亲张旺日:我们梨树张氏宗祠今天终于落成了,这是我们梨树张氏宗亲大力支持与帮助把这个事情做好了。新祠落成后,希望我们的宗亲们能够兴旺发达、万事如意,也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博白县亚山镇潭头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始建于清朝道光丙午年(1846年)十一月初九日辰时,至今已一百七十余年历史,建筑采用歇山式硬顶砖木结构,气宇非凡,规模宏大,是博白县内少有的宗姓祠堂之一,奉明镜公(字容台)为开基始祖,祠基位于博白县亚山镇潭岸村潭头,旧地名白沙堡潭头村,故于本县刘氏皆称为潭头祠。据潭头刘氏光绪三年(1877年)家谱与光绪十九年(1893年)祠堂石碑记载:“吾祖讳明镜字容台,明庠生,同怀三人,镜居长,次明禅,三明旦,先世原居福建漳州府,明中宦游白州,慕山川之秀,风俗之厚,因肇基焉,城右新村其故里也,后复迁平地”。故明朝中期的嘉靖年间(1522~1566)公与胞弟三人,先从新村迁平地后迁居白沙堡下寨,明禅居山美(旧称塘坡),明旦居旺烈(旧称苏村),容台公居下寨,置产开基东乡三图八排①刘荣秦户独自创业,是传说入博刘氏的开基始祖之一。至五世台元公从下寨村迁居潭头村,并以潭头为根本,支系主要居住于博白县和外迁...
· 族谱网带您走进姓氏祠堂之成都武侯祠
史上的7座武侯祠今天的成都武侯祠,原本不是武侯祠,而是清初在刘备庙遗址上重建的奉祀刘备和诸葛亮君臣的祠庙。对此,已有人著文阐明。那么,成都历史上的武侯祠在哪里,其兴废又如何呢?成都最早的武侯祠在古代少城内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后,开始成都没有建祠祭祀。当时朝廷认为:“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就是说,在成都建祠,不合礼制。一段时间里,百姓便“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之上”。成都有武侯祠是在诸葛亮死后70年。据宋人祝穆的《方舆胜览》载:“孔明初亡,百姓遇节朔,各私祭于道上……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桓温伐蜀,夷少城,犹存孔明庙。”李雄于西晋永安元年(304年)称王。少城为秦时张仪筑,其范围约在今长顺街至东城根街,红光路与桂花巷之间。由于无资料,此祠的规模不得而知。桓温伐蜀在东晋永和三年(347年)。祠宇当在此后荒废。刘备墓侧的武侯祠今天的武侯祠,实为君臣合庙。在唐宋时代,刘备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