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走进贵州寻找最美古乡村之铜仁市茶园山

2016-11-2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643
转发:0
评论:0
走进贵州寻找最美古乡村之铜仁市茶园山,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茶园山文化自1522年至今,在历时近五百年中,这里诗礼传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茶园山文化自1522年至今,在历时近五百年中,这里诗礼传家,人才辈出,代代英贤,尤其是农耕文化一直繁花似锦、久开不衰,成为明代中期江南文化植根于黔东的一朵文化奇葩,创造了贵州乃至中国极为罕见的家族文化传奇,是中国文化史上家族文化的独特典范,也是人类家族文化史上家族诗化、诗意的栖居的经典样式。它不仅在人类学、历史学和氏族生态学上,衔接我国传统文化的过去,更是以一种唯我独有的家族诗化的文化形态体现了人类家族文化的发展高度,体现了家族文化存在魅力。

走进贵州寻找最美古乡村之铜仁市茶园山

地理位置与建筑风格

茶园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漾头镇海拔1074米的六龙山腹地,山庄距城区15公里,是黔东著名的文化古村。村庄人口320人,境内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25米,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核心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建成已有300多年历史。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品位具佳,是明清时期以来史学家公认的黔东第一文化古村,2013年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2015年被评为省10个示范性传统村落。

茶园山村近90栋古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列在马蹄形的山坳里,红墙黛瓦、阡陌交错,村中古刹幽深、古木参天。山庄坐东朝西,占地在六万平方米以上。核心部分分为左、中、右三进院落。左边是长房“翰林第”,中间是二房“景山第”,右边是三房“南州第”。山庄前设有两个简易的寨门,通过长长的通道并上踏步后,进入南州第和景山第。“翰林第”取名乃纪念清乾隆年间官拜翰林、道光皇帝老师的徐如澍,“南州第”是为纪念在南昌开基的徐姓第十世祖东汉高士贤人徐稚(徐儒,被称为“南州高士”),而“景山第”则是徐氏后人为纪念和学习第十六世先祖徐邈(徐邈,字景山,三国时期曾任魏国的凉州刺史并持节领护羌校尉)。山庄南北两院结构基本相同,从外八字形石库式牌楼大门进出,门额上方分别横行楷书南州第和景山第三个大字(翰林第后毁于大火),由前屋、正房和两厢组成第一个院落,再由正房和后屋及两厢组成第二个院落。前屋、正屋及后屋均面阔三间,木结构穿斗式悬山小青瓦顶,空间高大,铺望板,格扇门窗雕刻精美。后屋明间为堂屋,置神龛,开六合格扇门。两次间为住房,铺地楼板。两厢均为两层,有回字形、万字形栏杆,多为女儿的闺房。庄内四周围以封火院墙,檐下绘有花草兽鸟等图案。庄内其他建筑基本相近,都是依山而建,地面、巷道均用巨大青石板铺设,容典型的明朝建筑和本土侗族建筑艺术风格于一体。

村中90%以上的村民都姓徐,具有典型的同姓家族聚居特色。据《徐氏族谱》记载,徐福祖居今江苏赣榆金山徐福村,因虑难寻秦始皇的长生不老之药,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后,其主要子孙暗迁至江西临川草泥,历12代,又分支于明嘉靖元年(1522)徐福后裔徐宰六自江西临川草坪迁来铜仁。一直以诗礼传家,并在铜仁首次大规模兴办教育,至明末就在黔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至铜仁第四代徐以暹,为南明抗清重臣,明亡回归铜仁。因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起兵,云贵悉为所控,考虑到其家族在清兵入关后,所遭屠戳(铜仁戊子)的教训,在吴山桂兵败前,为避清之扰而避居于六龙山支脉茶园山。如今,这里仍是徐氏家族主要聚居的村落,有三百来人居住。从徐宰六迁居到铜仁及徐以暹移居茶园山,再到第八代徐镇及子孙分居铜仁,徐氏家族繁衍生息至今,历时496年,现主要居住茶园山和铜仁城,此外,仍有大量散居国内外的茶园山徐氏后裔,其总人口已无法准确统计。

茶园山文化的发源与发展

徐以暹移居茶园山后,随着清朝步入康乾盛世发展至鼎盛时期,他开创了茶园山徐氏家族文化初期,奠定其精神品格。在这一百多年时间内,徐氏家族经过第五代徐懋德、第六代徐訚、第七代徐世坦、徐世垓等耕读积淀和诗教传承。在诗文上不仅有徐訚、徐奭双峰并峙,更主要的是把徐宰六开启耕读诗教之风推向极至,从而孕育了一个诗化家族。这一时代以第八代徐镇、徐钧、第九代徐如澍、徐如浩等十六人,第十代徐楘等三十二人的人文蔚起时代,从第一代至十三代人百分九十以上工于诗,百分之九十五的都是读书人,创造人类家族文化史上空前而绝后的家族诗化的时代,成为中国家族文化史上乃至人类家族文化史上一个奇迹。

走进贵州寻找最美古乡村之铜仁市茶园山

从徐宰六迁居铜仁,繁衍至今已十七代人,前十四代人,皆以习文为主,几乎人人能诗善文,诗词格律工整,且文学造诣极深,多精于书画。作为贵州的边远小村,在历时近五百年时间,先后有进士两人,举人十人,有优贡、拔贡、恩贡、岁贡生十六人,有太学生十三人,有府学廪生、庠生一百四十八人,清末民初大学生(包括留学)近二十人,有近一百八十人能诗。并产生了八十六位诗人和三十五位书画艺术家,传世诗作三万余首,其中二十七人出有诗集,四人有文集,有十六位女诗人并有四部诗集,其中许韵兰(1797—1827)是贵州历上最早的有诗集刊行于世的女诗人。清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收有徐訚、徐奭、徐如澍等诗作外,更多的诗载于王公瓒《清诗正音》、《黔南十三家诗抄》、《全黔诗萃》、《黔诗纪略》、《黔诗纪略补》、《铜仁府志》和《铜仁徐氏先事世略》等诗集、文献之中。其中徐楘选编的《全黔诗萃》、《黔南十三家诗钞》等书成书时间均在道光中期。比莫友芝选辑的《黔诗纪略》同治(1873)刊本早半个多世纪,开创了人类文化史上的家族诗化的时代。

近五百年时间,茶园山徐氏家族孕育和培养了一大批在黔东乃至贵州甚至在中国都有深刻影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诗学理论家和散文家,徐宰六、徐鹤年、徐穆、徐以暹、徐懋德、徐懋芬、徐訚、徐奭、徐世坦、徐世垓、徐铣、徐镇、徐均、徐如澍、徐如洙、徐如淳、徐如涵、徐如湛、徐如鸿、徐楘、许韵兰、舒芳芷、徐枟、甘德廷、徐枚、徐植、徐权、徐楫、徐林、徐棻、徐元熊、申辑瑛、徐元熙、徐元煜、徐元焘、徐敬增、徐肇基、徐本坤、徐承锦、徐钟藩、徐承镕……一代代的诗人犹如熠熠群星,照亮了黔东文化史的天空,他们用生命为黔东的文化发展以及文化教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可谓是沐人文荟萃之风,得山水灵秀之气;创家族诗化之最,蕴桃源诗意之神。

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被国内外称为“茶园山文化”,其时间上包括徐宰六于明嘉靖元年,从江西迁居铜仁,至第四代徐以暹于康熙十八年移居茶园山至今,共四百九十六年。地域上包括徐宰六至徐以暹所居的铜仁府城,徐以暹移居的茶园山及至第八代徐铠所分居的黄坪,徐镇及子孙所分居铜仁府城,徐钧所居茶园山,以及清末民初及现在,散居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茶园山迁出的徐氏子孙。徐氏家族的文化从铜仁到茶园山,一直绵延发展,而茶园山时期是家族文化发展承前启后、兴灭继绝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家族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茶园山文化对明清时期乃至当代的铜仁及贵州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方面产生持久、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茶园山文化的精神价值

茶园山徐氏家族世代以耕读为本,以诗礼传家,是一个以耕读诗教合一的诗化家族。茶园山文化所涵泳的是其人格的宽厚、对生命追求的真诚、人性的坦荡;是对儒家、道家、墨家思想的融化和熔铸;是对即将远逝的三代文明的继承、发展、超越与回归;是对陶渊明等古代文人所憧憬的社会理想范式的真实践履。在茶园山徐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交叠着两条明晰的文化脉络,一条是不断汲取儒家思想,强调家族内在的和谐,强调人格完善,以耕读为本,重视诗教的传承;一条是秉承道家思想,出处随意,以诗文寄予人生,实现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超脱之境。同时还对墨、佛等各种思想的汲纳与兼容。创造了有利于家族诗教传承与发展的人文环境,逐步实现了儒道互包,并行不悖,耕读相济,仕隐皆然的家族诗化的文化模式,成为茶园山文化最为重要的传统和特征,创造了中国家族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

在这个近五百年诗化家族中,有着波澜曲折的故事,有着人生的悲欢离合,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形形色色的世态人情。茶园山承载着太多的记忆,一代一代的徐氏子孙在这里接受诗化家族文化精神的陶养,茶园山诗人便将这家族的记忆深深融铸在诗文之中,从而孕育、诞生一百多位诗人,开启了人类家族史上的家族诗化和诗意栖居的向度。他们用生命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人生的放歌,从他们的放歌中可以读到崇高的人格、完善的人性,读到人生的要义和生命的精神。

茶园山文化能持续发展绵延近五百年的现象,归根结底在于其实现地域性、民族性和普世性的有机和谐与统一。茶园山文化的主体性的确立和自身的绵延与拓展,在于通过文化自身的内在反思和凝聚其家族传统中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动力,促使其内在的生命精神,动态地取得一致与平衡。同时,茶园山文化保持如此深入持久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发展和积极吸收传统文化中符合人性和促进人类共同繁荣的价值观,并共同关注宽容、和平、友善、尊重、理解、合作等人类繁荣所必须的基本价值观,以促进相互依存的人生取向、价值寻求,使人生诗化和生命精神不断趋向并融入家族诗化过程,从而使家族处于诗意地栖居的和谐的生存状态。

茶园山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为了实现不断发展的人格修养的需要,从徐宰六移居铜仁,就开启家训之风,形成了“敦孝弟”、“睦宗族”、“立品行”、“正风尚”、“课子弟”、“尊师道”、“崇节俭”、“息争讼”家训,为徐氏家族著世立身、延续十七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秉承这一家风,民国20年后至1949年,先后涌现了徐钟明、徐承镕、徐世清、徐世澄、徐世汉、徐世渊、徐世潢、徐世淞、徐世济、徐世浚、徐世洛、徐世洋、徐世樟等著名专家学者和运动健将。

1949年特别是恢复高考以后,这里依然兴师重教,人才辈出,这个小小的山村先后走出了100多名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奔赴在祖国各地,大量优秀人才留学留驻海外,在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泰国、台湾......科研、教育、经济等重要领域均有从茶园山走出去的佼佼者。

茶园山徐氏家族诗化的这种文化特质,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在人类文化史上都是罕见的,追踪茶园山人的生活印迹、文化建树和心路历程,探究其文化性格内涵及形成原因,品味其诗文创作的精湛艺术和特殊韵味,对今天弘扬人文精神,都是有极为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走进回山古村,感受历史绵长
历史总是令人敬畏,走进回山古村,百年大树依然虬劲向上,玲珑的雕花窗,樑柱依然展示着匠人的精工细琢,曾经的隋杨氏后裔居所,豪门大户如今早已被易主,进入一个古老的台门见到一位差一月就是百岁的老人,耳聪目明,窃以为找到了古宅后人,后听住在老宅边一位邻舍所说原来这里房子早已土改给了贫农,而真正的后人那位邻舍住在旁边以前的柴房之地,听了邻舍的一番家史途述令人唏嘘不已,在这高山之地却也是历代英才辈出,中华历史文化的绵长沉淀滋润着每一分土地,而且将继续……即刻扫码,参与杨氏家族话题讨论!
· 贵州铜仁市印江县板溪镇米溪村
米溪村(贵州铜仁市印江县板溪镇米溪村)米溪村距板溪镇政府2.5公里,交通方便,全村总人口526人,共有4个村民组,党员13人,耕地面积320亩,有小一型水库一座。中文名米溪村米溪村距板溪镇政府2.5公里,交通方便,全村总人口526人,共有4个村民组,党员13人,耕地面积320亩,有小一型水库一座。--人口总数:526人农业人口:526人非农业人口:/人--行政区面积:160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0亩--主要民族成分:土家族,苗族,汉族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经果林--所辖村:新房,刘家,沙坡,油房生产总值:1600.0万元--主要经济产业:优质水稻基地名特产品:优质水稻办公所在地:新房--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资源:水资源印江板溪镇,为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下辖的一个镇,地处印江县城北面16公里,素有印江“北大门”之称,东与天堂镇相连,南与朗溪镇接壤,北与杉树乡、沙子坡镇毗邻,西与...
· 寻找阴氏家族最美家风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说明了家规家训在家族中的重要作用。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的家规。长期形成的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宝贵财产。“天下之本在家”,而社会就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的,而良好的家风会影响家庭中的每个人,立家规,正家风,努力做好自己。而历代的家规,家训都强调家国天下,积德行善,以俭治家,以廉养人等等的思想,良好的家风造就出一代又一代,国家,民族栋梁。您立家规了吗?您家训是什么?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积德行善,以俭治家,以廉养人。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实事求是。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善孝为先。诚实待人,宽厚待人。邪淫削福,拒淫有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德以遗子孙。读书做人,读书报国,读书修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志者事竟成。不因小利而伤邻,不已摩擦而纷争。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以规矩成方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
· 铜仁市
名称由来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大明一统名胜志·贵州名胜志》卷四铜仁府:“元置铜人大小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盖境西南有大江,西北有小江,当其合流之处,崖高数十仞,挺然立于中流,相传有渔者没其底,见三足如鼎,得铜范儒、道、释三像,故以铜人名崖。及置长官司,始易‘人’为‘仁’。”张澍《续黔书》卷三:“元始置铜人大小江等处,其曰铜仁者,则明洪武初改之之误也。”历史沿革唐垂拱二年(686年)于今市区西南置万安县,隶锦州。天宝二年(743年)改万安县为常丰县,五代年间废。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地设铜仁(治今碧江区)、思南(治今思南县)、石阡(治今石阡县)、乌罗(治今松桃县乌罗镇)4府,均隶属于由此而设置的贵州布政使司;并置铜仁长官司,铜仁府与长官司同城。正统三年(1438年)废乌...
· 寻找消失的古鄂国
夏饷铺鄂侯贵族墓地出土的铜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是南阳盆地、汉水流域的重要城市。汉水支流白河,史称淯水穿城而过。距南阳市10多公里、白河东岸2公里处,是古代通往中原的古道。古道路旁有一个村庄叫夏饷铺村,传说是三国蜀大将黄忠故里,也是《三国演义》中曹操火烧博望后经宛城火烧新野的通道。2012年4月开始修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时,在夏饷铺村发现鄂国贵族墓地。考古工作者终于找到从西周中晚期就不见于历史文献、青铜器铭辞记载的鄂国,使这个小小的夏饷铺村成为全国民众关注的焦点,中国历史、考古学者开始瞩目这个地方。2012、2013年,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对夏饷铺鄂侯贵族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古墓葬六十多座,出土青铜器、陶器、漆器、木器、玉器等上千件。青铜鼎、簋、簠、盘等器物近百件,其中带铭文青铜器四十余件,铭文有“鄂侯”“鄂伯”“鄂姜”“养伯”“上鄀太子平侯”“围侯”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