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九旬华侨出资百万只为重修李氏族谱

2016-11-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0
转发:0
评论:0
九旬华侨出资百万只为重修李氏族谱,据华氏始迁祖祠修复活动发起人介绍,本次修复初步打算依据当地华氏老人对祠堂原貌的描
据华氏始迁祖祠修复活动发起人介绍,本次修复初步打算依据当地华氏老人对祠堂原貌的描述、古书记载以及上世纪30年代的航拍资料进行修复。近日,96岁高龄的华侨华仲厚先生捐献150余万元,启动修复江苏省级文保单位华氏始迁祖祠,同时也将多年珍藏的大批珍贵文物一并捐赠。华仲厚老人计划在今年10月份带着40余名定居在海外的华氏后人专门来一趟荡口古镇,亲眼看一看故乡和祠堂,以解思乡之情。这场集聚了很多后人之力的修缮还将带来后续祭祀活动,后人们还计划于明年清明期间在祠堂举行祭祀先祖的活动,传承祠堂文化。 
九旬华侨出资百万只为重修李氏族谱
中国自古重视家族观念。“祠堂”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称为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古代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家族社交、教育场所等功能。如今,祠堂承担更多的是寻根的职能。外出族人回乡谒祖寻根时,必到祠堂祭拜,带一些祠堂的香灰和家乡泥土,以示不忘根本。 
九旬华侨出资百万只为重修李氏族谱
除了修缮祠堂,华侨华人们也时刻关注着故乡博物馆和家谱的修缮工作。2012年,旅美侨胞蒋福栋回到家乡泉州,向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8000元,用于该馆“蒋氏家谱”的修缮和保护。据蒋福栋介绍,2011年他随印尼泗水蒋氏宗亲联谊会访问团到泉州参观时,首次见到了博物馆收藏的“泉州江南树兜蒋氏家谱”。看到家族播衍历史,蒋福栋深受震撼,再次返乡时又专程携友人到博物馆参观,并向该馆捐赠文物修缮费用。“我对家乡有着割舍不断的亲情和血浓于水的深情。”蒋福栋说。
族谱的修缮,牵动着无数海外华侨华人的心。2013年,南安开展《芙蓉李氏族谱》第九次续修活动。本次续修广泛采访搜集资料,通过多方途径,采集移居海外族亲的情况,并首次将女性族人入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重修李氏族谱序
天地生人,上必有祖宗所创起,下必有子孙所流传。若吾李氏,出自嬴姓,皋陶之后,世仕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商纣无道,理征犯颜直谏,不容于上。其子利贞逃难于伊候之墟,食木子(李)以全,又因理、李同音通用,遂改理氏为李氏。故李姓血缘自皋陶,得姓自利贞。征之文献,李氏传人文臣武将,名士大儒,彪炳史册,灿然有不可掩者。巾短不足以举其万一,然同姓有荣焉。所谓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利贞垂今数千载,李姓子孙播迁四海,落地生根,瓜瓞绵延,分析愈众,遂为天下姓氏之冠。唐时李白即慨然叹曰:“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而以当今万万之盛,虽曰“我李亿万叶,柯条遍五洲”,亦无愧矣。至吾青树坪李氏一脉,由乘龙公於明洪武元年自江西豫州肇迁湖南湘乡,居杨家渠李子园,于是繁衍八代。复迁黄田铺(今青树镇黄田村),繁衍十有七代。垂今数百载矣。其间战乱频仍,天灾人祸,而吾李氏香火不绝,人丁茂盛,产业增益,实祖宗庇佑故尔。凡孝子顺孙...
· 重修临淄李氏族谱碑记
吾单家庄李氏,源出大唐圣穆景文孝皇帝唐昭宗七子德王李裕之后。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温无道弑君。吾太始祖裕公恐为朱温所害,匿皇子之身逃难于直隶衡水,隐于民间,娶妻生子。繁衍七代,可谓盛矣。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裕公七世孙峯之、岿之、崴之迁直隶枣强县城南,勒刻石牛立村:师友庄。繁衍十代,为李氏在枣强之大族。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吾开基始祖复立公兄弟奉旨军迁,长讳复吉迁安丘夏坡;次讳复立胥宇于临淄城西南单家庄;三讳复呈迁诸城又复迁青州城北;四讳复祥迁居潍县。自是而后,吾单家庄李氏支脉日繁,迁徙日远。凡仕官之显赫,科第之蝉联,理学名儒之蔚起,丰功伟烈之昭垂,伦理相延之二十四世,实先祖昊天罔极之恩。吾族族谱初成于明崇祯九年,复修于清乾隆、嘉庆、咸丰、光绪、中华民国、公元一九九一数代。而今恰逢盛世,国泰民安,吾李氏宗亲贤达、文官武将,名士大儒,齐志敦宗睦族,历经三年告...
· 重修隋氏族谱序
盖闻古人之修谱易,今人之修谱难.古人之修者,世远不过十余代,地远不过千余里,书多不过三二卷.三四年间即成厥功,可谓易矣!若今人所修之谱,世近亦有数十余代,地近亦有数千余里,书少亦有十数余卷.非多历年所其事未可告竣,岂不难哉!夫以一人之身而欲考数百年之逸事,远绍旁搜苟无恒心忍性者必不足以任难其事.考之往事,昔吾家修谱之初,始于前明景泰年间时,有十二世祖讳盛者,作家传时,述明合族迁徙之迹.后经兵燹书阙有间矣!至国朝乾隆甲午之春.有予伯高祖讳宗舜者,复修谱至邹平县学,求先伯太高祖讳人龙者作序.而谱之次序,乃历历可考.又四十余年,有予族曾祖讳九思者又重而修之.遍历山左诸郡,跋涉千有余里.访明辈次,勒为一册,可以入目了然,惜乎!本源未述,支}未分.至咸丰辛酉(一八六一年)予父尊伯祖伯父遗嘱,乃身任其事.探本溯源,追续前人之未备,不辞劳苦遍历五省三东,跋涉千山万水险阻,备尝历三十年如一日.于是支别}分...
· 重修湛氏族谱序
重修湛氏族谱序始祖湛甘泉,号若水,系弘治年间进士,翰林院侍讲,历升礼、吏、兵三部尚书,著《右易训则》、《春秋正传》、《三礼订疑》、《格物通文集》、《南岳纪行录》等。甘泉公系广东广州增城县启籍,生子二人,长子湛永祥,号东海;次子湛永浩,号东汉。永祥公任临江府知府,永浩官莅员外郎。迨后永祥公生子湛应荣,应荣祖自广东迁湖广麻城县居住,正德七年因官累入川,居垫江陆鸭池三载,人情奸险,应荣父子意欲迁出,见丰都县山清水秀,在七甲西大山下广置田地产业。上有三星拱照,下有九龙捧圣拥护,其地共有三边十八垭,九岭十三湾。人称“烂泥古井出乌沙,千口龙井不得干”。地名有:第一处湛家坝、烂泥沟;二处古井、大黑岩;三处新屋垭口、回龙山;四处塘湾、龙凤台;五处堡上、石龙场;六处上黑岩、大水w;七处赵家嘴、王家冲;八处安合寨、老篾湾、篾上;九处上垭口、詹家边;十处下垭口、小屋基;十一处石滩子、坝上湛家湾。还有岩上定山寺、...
· 祁氏族谱重修后记
祁氏族谱重修后记近年,传统文化复兴,家谱热遍中华,此实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之善举。古人云,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我等族人,能绵延至今,必是世代祖先积功累德之善果。祁氏一脉,源远流长,为黄帝嫡系子孙。祁氏得姓始祖为祁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大夫。祁姓发源于山西祁地,当时的祁地,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据《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所载,祁姓郡望有二:一为太原郡,一为扶风郡。表明此际至隋唐,祁姓家族曾长期繁衍于上述两地,且人丁兴旺,声誉响亮,后他地之祁姓亦多由此二处分衍而出。约明代中叶,始迁祖凤公,字子仪,乡贡进士,自山西蒲州(古称蒲坂,今山西运城市辖永济市)来盐山县为训导。乾隆盐山志中有显著记载:先祖“博学强记,动由矩度;申明学规,劝课惟勤。一时人文丕变,后升南阳教授。”后弟子感念其德,待先祖退职后,共为恩师买地140亩,迎来盐山安居。从此祁氏一脉,在渤海之滨瓜瓞绵绵。凤公被尊为历史名人,盐山、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