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大兴安岭鄂伦春旗密林深处惊现男根图谱

2016-11-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7
转发:0
评论:0
大兴安岭鄂伦春旗密林深处惊现男根图谱,内蒙古岩画保护与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崔越领证实,经过对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鄂伦春旗密林
内蒙古岩画保护与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崔越领证实,经过对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鄂伦春旗密林深处的一处岩画遗址的图案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为:男根图谱。这也是大兴安岭目前发现的第一幅此类文化特征岩画图案。
大兴安岭鄂伦春旗密林深处惊现男根图谱
  崔越领介绍,该处岩画红色绘就,技法为古拙的线条,图案为三层次表现,呈手臂平举蹲踞状态。由下开始第一层为排列规模相当的三个人,男根至膝部。向上第二层为两个人,大小比例是第一层的半倍,男根过膝部。第三层为一个人,大小比例是第一层的一倍,男根与脚部平齐。整幅岩画给人展示的是,由下至上男人数量由多逐渐减少至唯一,男人与男根逐渐由弱小为高大强壮,男根为特意表现。依据岩画绘就的人头部与躯干为直线表现的稚嫩绘画技法,遗存痕迹,漫漶程度,岩画点地理地质特征,生态环境,古人类的生存痕迹,区域的内容,与世界北半球相近纬度、相同生态与地理地质条件的岩画特性多方面分析,此处岩画的时间节点为旧石器时代。
  据记载,男根崇拜是人类森林文明时代母系社会的原始崇拜,由于人类本性的性愉悦,生殖繁衍,后代越来越强健,交媾的选择属意于最壮猛。目前,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古老森林文化保存的地方,仍然有男根崇拜的民俗文化。
大兴安岭鄂伦春旗密林深处惊现男根图谱
  崔越领告诉记者,十年来他在大兴安岭自费自力从事岩画等古文化的发现、研究、宣传与呼吁保护、整理工作。目前,由大兴安岭北端至内蒙古兴安盟发现岩画三十余处,得到国际与国内学界的认可与关注,为研究世界古人类的文化起源,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森林文化的产生与传承提供了唯一性的实证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兴安岭密林深处再次发现史前岩画考古专家鉴定为旧石器时代人类遗迹
图为此次发现的松岭壮志林场岩画。3月初,大兴安岭宣传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大兴安岭南麓腹地的松岭林业局壮志林场1.6公里处新发现1处彩绘岩画地点,发现彩绘岩画近300幅,经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鉴定为旧石器时代人类遗迹。据介绍,此次发现是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发现单幅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颜色最鲜艳的彩绘岩画群。连同早前发现的古源苗圃岩画、天台山岩画,截至目前在松岭境内已发现3处岩画地点。据了解,近两年,经考古调查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内已发现岩画38处、2000余幅。考古专家在东起呼玛沿江乡狐仙洞、西至漠河西北的仙女洞岩画地点、北起黑龙江边的绥安站小黑石砬子“凤凰”纹样岩画、南至八十八岭岩画地点约16.7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先后发现30多处岩画点。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大兴安岭岩画的发现,初步证明了大兴安岭是孕育黑龙江乃至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是早期人类繁衍栖息之地,填补了黑龙江省早期人类历史研究空白。
· 考古发现:大兴安岭现“畏兀儿蒙文”岩画
导读:在中国大兴安岭阿尔山地区发现了蒙古文字的岩画,这一发现,对大兴安岭地域的时代历史具有了重要的考究价值。网络配图中国岩画学会理事、大兴安岭岩画发现与研究学者崔越领12日对外,近期,他在大兴安岭阿尔山地区发现一处黑色竖排笔书岩画,经请教内蒙古文字专家,分析认为为“畏兀儿蒙文”(亦即老蒙文)岩画。据崔越领介绍,新发现的这一处岩画,其黑色竖排笔书有的尚能清晰看清楚,有的因遗存痕迹惨淡,而无法“辨识”。他在请教当地蒙文学者辨认,蒙文学者称,像是蒙文,但不认识。随后崔越领又请内蒙古当地蒙文学者鉴定,分析认为是“老蒙文”,即史称的畏兀儿蒙文,但具体内容尚不能释义。网络配图笔者了解到,老蒙文也称畏兀儿蒙文、回鹘蒙文。据崔越领介绍,蒙古社会原无文字,祖先的历史和文化千百年来仅以口耳传承而延续,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后,从俘虏的乃蛮部掌印官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处了解到文字的作用和重要性,于是成吉思汗命...
· 章佳氏世系图谱--镶黄旗哈拉世系
章佳氏世系图谱--镶黄旗哈拉世系章寿发撰穆都巴延(2世)┃┏━━━━━━━━━━━━━━━━━━━━━━━━━━━┻━━━━━━━━━┳━━━━━┳━━━━━┳━━━━━┓查章怀撒夸克色普拉旦库西巴┃库彦┃(3世)┃┏━━━━━━━━━━━━━━━━━━━━╋━━━━━━━━━━━━━━━━┓瑚罗罗罗鲁塔烁色瑚┃┃塔昌┃┃┃吉┃┃┃鼎┃┃┃(4世)┏━┻━┓┏━━━━━━━━━╋━━━━━━━┳━━━┓┏━┻━┓┏━┳┻┳━┓莽松嘎立撒都努祖章查岱大色琴哈石木木三三清堪度┃图堪湛三阿┃克┃┃(5世)┃金┃┃┏┳┳┳┳━━━━━━━━━┻━━━━┓┏━━━┻━━━┓┏━━━━━┻┳━━━━┓朱科酸托孙鲁瓦索色觉扁母三颜可查可新新克活武布伊金契索┃振托┃禄拉┃扁┃┃┃┃奇┃(6世)武┃┃┃┃┏━┻━┓┃┃┃┏━╋━┓┏┻┓苏达蒂外撒慧慧卫扁杜尔尔带母布达三三大赖泰泰布哈礼立┃(7世)┃┃┃┃┏...
· 鄂伦春的名胜古迹鄂伦春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
经过实地考察,专家认为这是我国发现的纬度最高、相对高度最高的冰臼群,规模最大的冰石河,最大的花岗岩基岩洞——嘎仙洞,最长的冰悬槽及最奇特的冰石柱等第四纪冰川遗迹。它的发现证实了鄂伦春自治旗及大兴安岭地区,在距今2百至3百万年的第四纪冰川早期发生过大规模的古冰川运动,结束了半个世纪以来地质学术界关于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是否经历第四纪冰川运动问题的争论。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嫩江西岸,面积598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7.2%,境内有河流200多条及大量涵水、涵冰湿地,也是嫩江的主要水源地。鄂伦春自治旗成立于1951年4月7日,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长江以北中华大地建立了北魏王朝——拓跋鲜卑人的发祥地。祖庙嘎仙洞位于旗政府所在地阿里河西9公里处,洞壁刻有公元443年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派大臣祭祖的石刻铭文。寻石人发现冰臼群今年54岁的何振华,是...
· 大兴安岭
地形地势大兴安岭平均海拔1,200~1,300米,最高峰达2,035米。山脉北段较宽,达306千米,南段仅宽97千米。形成于侏罗纪造山运动时期。东坡较陡,西坡则向蒙古高原和缓倾斜,海拔790~1,000米。大兴安岭大部为火成岩,地形平滑,山顶浑圆,山坡较平缓。山脉东坡被嫩江及松花江的许多支流切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