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带您探访进化镇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欢潭村

2016-11-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99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带您探访进化镇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欢潭村,在城市化乃至全球化浪潮中,乡土不免有些失落。但家谱的故事告诉人们,勤勉、淳朴、善
在城市化乃至全球化浪潮中,乡土不免有些失落。但家谱的故事告诉人们,勤勉、淳朴、善良绘成中国乡村的底色,历经千年绵延不息,最终构成民族的精神特质,需要激发的只是文化和价值观自信。在全球秩序重构的时代,我们相信“乡土的,也是世界的”。
  60多岁的田关仁至少有一点与众不同,特别着迷于自己的家乡——杭州萧山区进化镇欢潭村,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
  多年来,田关仁一直难掩心中的好奇:先祖从何而来,他们为何会选中这个有田可耕、有水可渔、有林可樵的富庶地方?这个看似普通的村庄,为什么能走出135位朝廷命官,其中有什么基因和必然吗?他们当年做过什么,为这个世界和后代留下过什么精神财富?
  在村民的记忆中,村庄的过去早已模糊。除了口耳相传的故事,一切仿佛掩埋在历史尘埃中,无从得知。每当新闻报道一个重大事件或社会问题,哪怕村里发生邻里纠纷,田关仁也禁不住想:如果先祖们活着,他们会怎么处理这些问题?会和一代代示训的“守望相助、耕读传家、为学至勤、为富有道、为穷有志”准则有关吗?
  机会来了。退休后的田关仁用4年时间,请村里老人讲故事,收集散落在萧山、绍兴和天津南开大学、江西泰和县等地的宗谱信息和资料,试图重启一场与祖先的对话,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族谱网带您探访进化镇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欢潭村
  在历史的倒影中
  看清自己,’由于曾在区农办工作的缘故,这十几年里,田关仁去不少农村考察过。他承认见过的那些或古朴、或精致、或整洁的村庄中,欢潭村并不算好。但是对于家乡,他总是偏爱些。不大不小的欢潭村,安安静静。村口的潭水,总是四时澄澈。
  2012年,当田关仁偶然在萧山图书馆找到薄薄一册《萧山姓氏》,看到里面关于“山阴欢潭田氏”的简短叙述时,感到了惊喜和释然,“白纸黑字,一切都是有据可循的”。
  村里那口不足一丈深的潭水,竟真是岳飞当年饮马的地方,村里老人所言不虚。
  “南宋小康王年间,岳飞率部下途经徐家村(现欢潭村),恰好是酷热的三伏天,经过长途跋涉的将士们,个个满头大汗,盔甲全湿,口渴难忍,忽然看见前方有一小村,喜出望外,遂禀报岳飞,想进村歇息,岳飞却不想打扰村民。看见村口有一口清泉,便与众将士下马俯身饮水,泉水甘洌解渴。村民闻讯,纷纷出门欢迎岳家军时,岳飞早已带领岳家军离村而去。”彼时还不太擅长读古文的田关仁,一字一句琢磨着这段话,想象当年的情景。阳光穿过树荫的缝隙,他脸上的骄傲,如此明媚。
  因着岳飞的故事,村里将潭水取名为“欢潭”,村子也改名为欢潭村。后来,村民又将水潭围成七角形,用青石板作护栏,中间的一块栏石上镌刻上了铭文。
  然而,所有关于田氏与欢潭的相遇相知,只有发黄的手工纸上一句“山阴欢潭山水之胜遂卜居焉”。
  这样的叙述太过模糊,田关仁想知道的是一个更清晰、更生动些的故事:一代代欢潭人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他们怎样从山村里走出来,最终又怎样实现人的价值。
  接下去,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他沉浸在网上浩瀚的信息里。在热心网友和同行的指点下,他找到了欢潭田氏家谱散落在民间田姓人家、绍兴博物馆、南开大学图书馆等处的痕迹。
  但是,要见到这些家谱并不容易,“家之有谱相当于国之有史,家谱是一个家族的财产。博物馆、图书馆里的资料有影印版,但是民间留存的家谱都只允许看,不允许复印。”田关仁只好托各地的亲戚、朋友、熟人帮忙,承诺绝不私自影印,并许下了归还的时间。
  2013年春节,当田关仁接过亲戚递过来的小木箱,看到里面整齐摆放着的30来册家谱时,手微微有些发抖。
  他隐隐有种感觉,之后他要接触到的不仅仅是“我从哪儿来”的身世之谜,而是“我们向何处去”的生命之谜,“从历史和先人的故事中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从而走向对的方向”。
   族谱网带您探访进化镇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欢潭村
        谁在远处,等着你的到来,翻开有些发黄的册子,尘封的时光渐渐走近。
        1000多年前,金军南侵,宋都被迫南迁。欢潭田氏的先祖田秩因为护着宋高宗平安到达杭州有功,被封为司空。
  北方的家已经回不去了,在思考“退隐后定居哪里”这个问题时,戎马一生的田司空突然想起了南渡时路过的那个叫欢潭的小村。距离官道三四里的地方,不至于特别安静,却也不过分喧闹。村口,是一排郁郁葱葱的树。房子零星地散落在低丘缓坡间,河水缓缓地流向不远处的浦阳江。“就这里罢。”看着远处风生而水起的景致,田司空下定了决心。
  宗祠是首先要建的。放置家谱,以提醒自己不要忘本,族中大事也要有个商量的地方,宗祠里附设学校,教化后代。除了田姓的宗祠,村里其他姓氏村民的祠堂也要帮助修建起来。
  但是在自住宅邸修建这件事上,官至一品、位列三公的田司空却并不想打扰村民,大兴土木。只是选了一处安静的地方,建了一座小院,低调而谦逊。
  “看到先祖的行为,再观照自身,我们很多人可能要感到羞愧。”田关仁感慨着祖先的良苦用心。
  经过数次翻修和艰难岁月的洗礼,田氏宗祠至今里还保存着几百年前立下的牌匾,上面“荆茂堂”三字已经有些字迹模糊。但是田关仁清楚地知道这个堂名里的期待。
  “紫荆本生枝,枝生叶,叶生花,枝枝叶叶相连,所以才能繁茂。祖先将祠堂取名‘荆茂’,是要告诉我们一定要同衷共济,同心同力,不仅仅是我们田姓后人,也包括其他姓氏的人,敦亲睦邻,同治共享。”田关仁觉得,这也许是欢潭村能够富庶一方却又民风淳朴的关键。
  由全村人商议定下,饱含“同治共享”理念的“义仓”“义学”“义诊”“义渡”“义葬”制度也一代代保持着。几百年来,欢潭也一直是远近闻名的“五义之乡”。
  富有余力的人将田契捐赠出来,承诺田地上所有产出都归入“义仓”。碰上荒年,这些粮食足以让全村人免于饥饿。而在物产丰饶的年份,“义仓”里的稻谷允许折价出售。当然,村里也可以拿出稻谷作为学费聘请老师、大夫,让孩子免费入学,为村民支付看病的诊金等。
  田关仁发现,在这样的村庄里成长起来的村民,格外淳朴而善良。
  明末清初,田氏十六世高次第的一位先祖分三次捐了163亩良田,折合今天的货币,大约相当于1亿多元人民币。清朝同治年间,村里翻修祠堂,一位村民将家里用来造新房的木料、石料都捐了出来,还出钱请了最好的工匠。等到祠堂修葺一新,再用剩下的边角料盖了自家的房子。
  “看到一半的时候,还以为先祖假公济私,图公家的便宜。”等到看完,田关仁不由得感到了惭愧:“现在,关起门来是‘小家’。有时候,我们会忘了没有‘大家’,何来‘小家’。”
  对“义”和“利”的抉择,决定了人生最终的价值。幸好,还有先祖的故事提醒我们。
  这不是炫耀,是在传承责任,4年间,田关仁碰见过很多同样在寻找家谱的人,不少人在家谱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时,不禁落下泪来。
  “今天,我们很少用好和坏去评价一件事情,大家倾向于用有没有好处和利益来判断。”田关仁说,寻找家谱并且把祖先的处世之道告诉后人,他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好事”。
  厘清田氏各个支系脉络时,田关仁发现村中老宅“泰和园”的主人田大年曾在江西为官十余年,得到了“田令至勤,自不用说,田令治政,值得敬佩”的评价。从老宅至今还保存完好的粉墙黛瓦、砖木楼阁中,依稀可以想象田大年当年衣锦还乡时的风光。
  他经历过什么?欢潭村在他身上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带着好奇,两年前,田关仁特地去了江西寻访。
  清朝道光年间的秋天,十几岁的田大年沿着当年老祖宗田秩进村的路,一路辗转到了京城。农民家庭的出身,让他无法像其他文人一样经历乡试、会试和殿试后致仕入政。但是他学习的知识并不比他们少,因为在欢潭村的“义学”里,人人都能够习诗书、学礼易。田氏家训里用整整一篇的篇幅教诲后代子孙“为学至勤”“耕为本务,读可荣身”。
  田大年做了一位武将的幕僚,静静等着机会的到来。一次跟随军队行军途中,天降大雨,但田大年顾不上躲避,仍趴在马背上撰写文书,只让小厮撑伞挡雨,免得弄湿了纸张。武将看到后颇为感慨,又见田大年文字清俊,文采斐然,便推荐田大年做了江西泰和县县令。
  当时的泰和县,并不是一个好去处,贫穷而民风剽悍。田大年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建造监狱和私塾。钱不够,便从县衙日常开支中划拨。监狱建好后,全县上下重吏治,作案流窜的犯人被一一关押,百姓纷纷拍手称好。期间,田大年亲自登门拜访乡绅,建立教育基金,作为聘请私塾先生的费用,县里所有适龄儿童免费入学,明教化,知礼仪。
  “从法治和教育入手,他试图重建和谐的公共秩序。”田关仁觉得,这一实践一定意义上是成功的,“这样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难道没有意义吗?”
  距离泰和县千里之遥的欢潭村里,田大年为官时所倡导的“君子务本”“耕读传家”之风也从未间断。不到1000人口的村里有3所私塾,明清时期出过2位进士、3名知府和2名御史。
  当田关仁将这一段家族历史讲给年轻的子侄听时,他们脸上也有了与有荣焉的骄傲,“回去得好好督促小孩学习了,不能丢了老祖宗的脸啊”。
  今年,当欢潭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年轻的村干部主动找上门来,想听听关于挖掘历史文化、保护古宅的建议时,田关仁感觉到家乡有了让人欣喜的改变。
  时隔百年,荆茂堂也迎来了重新修整的机会。“祖先的成就不是炫耀的资本,他们的教诲才是荣耀,我们有责任传承下去。”田关仁想,在光绪二十九年戛然而止的田氏家谱系图,也许能续修下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千年历史古村——杭州萧山区进化镇欢潭村
60多岁的田关仁特别着迷于自己的家乡——杭州萧山区进化镇欢潭村,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多年来,田关仁一直难掩心中的好奇:先祖从何而来,他们为何会选中这个有田可耕、有水可渔、有林可樵的富庶地方?这个看似普通的村庄,为什么能走出135位朝廷命官,其中有什么基因和必然吗?他们当年做过什么,为这个世界和后代留下过什么精神财富?在村民的记忆中,村庄的过去早已模糊。除了口耳相传的故事,一切仿佛掩埋在历史尘埃中,无从得知。每当新闻报道一个重大事件或社会问题,哪怕村里发生邻里纠纷,田关仁也禁不住想:如果先祖们活着,他们会怎么处理这些问题?会和一代代示训的“守望相助、耕读传家、为学至勤、为富有道、为穷有志”准则有关吗?机会来了。退休后的田关仁用4年时间,请村里老人讲故事,收集散落在萧山、绍兴和天津南开大学、江西泰和县等地的宗谱信息和资料,试图重启一场与祖先的对话,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至今还保存着的清朝老宅...
· 族谱网邀您畅游湖南、古城、古镇、古村之”坳上古村
行走于“湖南最美古村落”坳上古村,仿佛穿越了数百年。我不经意地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片世外桃源。明清风格的传统砖木结构建筑遍布全村,青砖黛瓦,青石板路,蜿蜒巷弄,清逸的古宅厅堂,精美的雕刻……卧于乡野之间,宁静悠然,宛若一幅雅致的水墨画……适合时间:全年攻略标签:郴州坳上古村苏仙区古建筑文化历史湖南最美古村落流光带走了无数前尘旧事,也湮没了无数曾经灿烂的古建筑。可是,总有一些坚韧的古村落,熬过了风雨的侵狂,展现着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即便容颜沧桑,却仍留给世人惊艳一瞥。坳上古村便是如此,承载着数百年历史的64幢古建筑,惊艳了时光。行走于“湖南最美古村落”坳上古村,仿佛穿越了数百年。我不经意地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片世外桃源。明清风格的传统砖木结构建筑遍布全村,青砖黛瓦,青石板路,蜿蜒巷弄,清逸的古宅厅堂,精美的雕刻……卧于乡野之间,宁静悠然,宛若一幅雅致的水墨画,诉说着古村的故事。坳上古村如一...
· 族谱网邀您畅游湖南、古城、古镇、古村之中田古村
中田古民居,是一座典型的湘南明清古建筑群,保存状况完好。经湖南省考古专家和建筑学家考证,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清朝中期达到鼎盛,相传此时有800多户居民。该建筑群坐南朝北,砖木结构,硬山顶,“金字屋”形制,无檐无廊。进深三间面阔三间,具有完整的排水设施。迄今600多年,虽经历数百年的风雨剥蚀,目前仍保留旧宅100多栋,天井200多个,巷道108条,有民宅、祠堂、商铺、作坊等,整体建筑面积达14000多平方米。居民大多为李姓,民居既有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又有独特的本土建筑风格。中田村古民居位于常宁市庙前镇中田村。庙前环境优美,地处“常桂十里画廊”中心地段,青山绿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派秀美的田园风光。庙前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浓厚,以及镇内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屋,郁郁葱葱的翠微峰,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中田村古民居建筑群的特色是与常宁历史上安全局势分不开的。根据《同治常...
· 进化欢潭村将续修编撰《欢潭田氏宗谱》
通讯员田何兴日前,进化镇欢潭村民间自发组织邀请田氏各房前辈和原村领导在欢潭大司空家庙召开续修《欢潭田氏宗谱》筹备会议,会议一致认为续修《欢潭田氏宗谱》已迫在眉睫,会上通过推荐成立了由田水茂、田关仁、田金星、田欢乐四人组成欢潭田氏宗谱续修筹备小组,田水茂任组长。连日来,欢潭田氏宗谱续修筹备小组分别邀请热心人士、田氏知名人士和欢潭在外的乡贤座谈会,听取各方如何做好续修田氏宗谱的意见建议,要求欢潭田氏族人同心协力,群策群力,甘愿奉献,完成本次续修大计。参加座谈会的田氏族人纷纷表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力支持续修家谱,许多热心人士为修谱带头捐款,同时建议,这一次修谱一定要联系广、形式新、内容实,力争修成一流标准的家谱。目前,欢潭村续修编撰《欢潭田氏宗谱》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展开。田姓为欢潭村的大姓,约占全村50%的人口。田氏原籍河南开封府陈留县田家庄,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随驾南渡,...
· 族谱网邀您畅游湖南古村、古镇之龚家湾
龚家湾古村落位于辰溪县修溪乡,始建于明末,占地面积7公顷,古建筑面积1.5公顷,现存完整的古民居12栋。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龚家湾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明万历年间,龚氏先祖龚荣贵携家眷从沅陵蒋家坪迁居辰溪修溪乡的罗公坪,购置瑶民荆、吴、宋三姓基地,遂改名龚家湾。几百年来,龚氏子孙一边开荒造田,一边发展矿业田租。至鼎盛时期,该村已“富有四县钱粮,贵有文人五十”。清代,龚家湾村名列全县著名的“三湾”(龚家湾、石马湾、麻家湾)之首,修建了许多美轮美奂、别具一格的民居别墅,工艺精细,保存完整,极具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最著名的“万朝老屋”建于明万历年间,此屋曾出过5个贡生、40多位秀才。“万令老屋”的大门门框为石柱石顶,刻有松、竹、鹤、鹿图案,寓福禄寿喜之意,木构门窗为龙、凤、狮雕。“万塘老屋”建有4层大门,进出大门人士分严格等级。“万谷老屋”外大门的“渤海家声”龚氏堂号,彰显汉代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