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白云区的萝岗钟氏是宋朝先锋将领钟轼的后裔

2016-11-1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31
转发:0
评论:0
白云区的萝岗钟氏是宋朝先锋将领钟轼的后裔,在广州白云区的萝岗一带,有不少钟姓人家,这些人世代在这里生活了一千多年,据他们的
在广州白云区的萝岗一带,有不少钟姓人家,这些人世代在这里生活了一千多年,据他们的族谱记载,他们的始祖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派往岭南的先锋将领钟轼,说起这个钟轼,萝岗钟姓人家可是自豪得不得了。(萝岗二世祖钟玉岩(1155-1225),名启初,字圣德,号玉岩,为钟遂和之子,钟轼之五世孙。)
白云区的萝岗钟氏是宋朝先锋将领钟轼的后裔
那是在五代时候,中原政权更替频繁,整个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广东地区也由刘姓南汉国皇帝割据,自成地方帝国。后来宋太祖赵匡胤设计,通过陈桥兵变,夺得后周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可是还有一些偏远的地方还有一些政权没有归附,南汉国也是其中之一,到了宋孝宗宣宝年间,为了征服南汉国,皇帝派潘仁美率军前来岭南,潘仁美有一个女婿叫钟轼,很有些文滔武略,潘仁美向皇帝推荐,派钟轼做了征南先锋。钟轼得令之后,带领五千先锋兵,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浩浩荡荡,直奔岭南杀来。
潘仁美是北宋王朝派往岭南的统帅,钟轼是他的女婿,同时又是他的先锋官。
且说这南汉皇帝听说宋朝军队南来,确实有些紧张,急召群臣商议对策,是降是战,举旗不定,后来采取朝士的计谋,认为北宋军队不适应南方的天气,只要坚壁清野,不与急战,到了暑热天气,北方军队不习惯南方湿热天气,就有可能发生疾病流行,到时候,宋朝军队自然就会不战而退。所以当钟轼带领宋朝先头部队远行千里来到粤北的五岭时,发现南汉王朝在南雄的梅岭一带布防严密,守住了北军南下的通道,但是并不迎战。任凭宋朝军队如何挑战,都不出战。钟轼了解到这种情,亲临前线察看地形和军情,看到南汉军队沿梅岭一带筑起了一条坚守的防线,钟轼想,根据这种情况,南汉军队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势,如果正面强攻,宋军一定处于不利地位,以自己这五千先锋兵与这早有准备的数十万南汉军队作战,无异于以卵击石,因而利用南汉军队不急于作战的心理,也安下营来,准备等大军到来时发动强攻,以宋军的强大实力一举摧毁南汉军队的防守。
白云区的萝岗钟氏是宋朝先锋将领钟轼的后裔
数日之后,潘仁美带领的宋朝大军赶到了,钟轼将自己从前方了解的情况向潘仁美作了汇报,并提出了自己的作战设想,钟轼说:“南汉军队占据险要地势而不出战,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他们想通过长期对峙使我军疲困,然后让我们不战而退军,到了那个时候,南汉军队趁我军退却之机从后面杀来,想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末将以为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在历史上也有过这样的战例,比如三国时期,曹魏军队入川时,川军也是据险不战,结果,魏军派一部分军队与川军对峙,而大部队操后路出其不意,使蜀国以为魏军已经占领了四川,蜀国皇帝很快就投降了。当前我们面对的情况与曹魏军队当时面对的情况是非常相似的,我们不妨借鉴当年魏军的战术,派一部分军队与南汉军假装挑战,而派大军从别的方向进入岭南,这样,一定能大获全胜,让那南汉皇帝老老实实地向我们的大宋皇帝投降。”
潘仁美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采纳了他的意见,让钟轼再率五千精兵,正面绕过南汉军驻守的要道,直插到敌军之后,这时,钟轼命令士兵用火箭向敌军发动进攻,南汉军队见自己的后方突然万箭齐发,以为宋军已经占领了岭南大部分地区,一时乱了阵脚,潘仁美看到这种情况,立即命令宋军发动大规模的攻击。南汉军队自然也就溃不成军队,宋军直打到广州城下,南汉皇帝见大势已去,只得向宋朝皇帝上书称臣。宋军很快征服了岭南。钟轼在宋军南下过程中立了大功,受到了皇帝的重赏,钟轼被加封为大将军,带领一万军队驻守岭南。
战争结束后,潘仁美颁师回朝,他把卓有战功的女婿钟轼叫到近前说:“贤婿,你这一路上过关斩将,为平定岭南立下汗马功劳,这确是可喜可贺,本师回京也一定向皇上如实为你请功。但身为人臣,死君之事,如今岭南平定,天下一统,大宋朝即将进入治平之世。俗话说,创业艰难,守成不易。作为有功之臣,战时要善于打仗,治时要懂得治国之道,为将与为官,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现在战争结束了,但为君王守一方土,为百姓谋万世福的责任才开始啊。”
钟轼说:“岳父大人见教的是,小婿虽为一介武夫,但跟随您北战南征,颇受教益,今日之见教,为婿一定谨记在心。”
潘仁美说:“治平之世为官与战乱之时为将,最怕的是有了功绩易骄,有了挫折易妥。最可贵的是,不管你知道多少,有多少业绩,总能带着一种谦虚谨慎的心,一份如履薄冰的态度。正所谓虚狂寸步难移,谨慎天下可去。你一定要切记啊。”
钟轼说:“是,小婿一定谨记!”
白云区的萝岗钟氏是宋朝先锋将领钟轼的后裔
送别北上回京的岳父潘仁美,钟轼回到官衙,反复回味潘仁美行前的一番教导,深觉岳父大人真是一番良苦用心,自己为官做事真的要小心,切不可马失前蹄,出生入死的战争自己都能无所顾忌地永往直前,今天的官位可是自己和死去的战友用命换来的,如果因为觉得自己付出太多而放纵自己,很可能真的会走上居功自傲之路,这也许正是岳父大人所担心的。于是钟轼处处时时提出醒自己,一定要以谨慎之心为官从政,对部下和家人也是严格要求。
萝岗的玉岩书院曾是宋代当地钟姓始祖的“种德庵”,宋代朝议大夫钟玉岩曾在此读书和讲学。
天下太平之后,钟轼的夫人潘三姐带着儿女们来到岭南与夫君团聚,后来钟轼病死于任上,潘三姐把钟轼葬于广州北郊的从化郁洞村,钟氏子孙于是在这一带生衍繁息,到了南宋的时候,钟轼的子孙中有一个叫钟瑞和的人以经商为生,在经商过程中,他看到当时属于番禺县境的萝岗风景秀美,风水很好,适于定居和创业,因而把家迁到萝岗一带,从此以后,钟姓子孙就在这里生活。发展到今天,钟姓人家在萝岗一带成为当地的一个大姓。钟轼的战功和为官清正也为钟姓子弟所乐道。
广州从化太平镇屈洞村的防御使锺公祠
防御使锺公祠 位于从化太平镇屈洞村,防御使钟轼定居古番禺龙腾里(即太平镇屈洞村)后建祠,以追溯中原先祖和缅怀祖宗。祠原名钟氏祖祠,始建于北宋,后分别于明代和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重建。1998-1999年,由从化、广州市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市等地钟姓族人捐资近80万元重修。
祠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926平方米。尚存三进三间一照壁及两青云巷。头门建在一高90厘米的台基上,面宽三间15.77米、进深三间11.99米,11架梁,用4柱、抬梁式梁架承重,大门上悬“防御使钟公祠”牌匾。中座“著存堂”,面宽三间15.4米,进深三间10.5米,前筑月台宽14.5米,深3.5米。抬梁式梁架擎托13架梁。梁架上的斗拱刻有如意纹饰,尚存明代风格。后墙分别镶嵌有:《始祖世系碑记》、《钟氏祠堂碑记》和清康熙年间从化县令萧大成草书的五言祠堂颂歌与跋。后座“永思堂”,面宽三间14.63米、进深三间12.7米。堂上置6柱,前后4石柱,中间2木柱,圆木柱粗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米岗村
米岗村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米岗村中文名称米岗村地理位置距竹料墟4公里,北部有流溪拦河坝,与花都区区李溪村毗邻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3127人目录1人口地理2经济发展3领导班子人口地理编辑米岗村距竹料墟4公里,北部有流溪拦河坝,与花都区区李溪村毗邻,流溪河从西绕过。辖内有6个生产社,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4亩。村本地户籍总人口3127人。米岗村委会位于广州市钟落潭镇西北面,距离市区25公里,离钟落潭镇镇7公里,只有二条过境公路,面积约2.22平方公顷,下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00多人,是钟落潭镇最偏远的村委会。经济发展编辑农业以水稻、蔬菜、水果为主,米岗村是钟落潭镇荔枝的主要产区,广东国际激流回旋基地位于村内。地处丘陵山岗地带,米岗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经过多年生产发展探索,逐步形成山上种植速生桉,松树。水田种植水稻、花生,鱼塘...
· 钟姓名人:从先秦到明清的钟氏杰出人物传
钟姓在整个中国历史中,放射出奇异的光彩,历史上名人佳迹不胜枚举。春秋时有留下“南冠”、“囚楚奏”等典故的钟仪;有俞伯牙为之摔琴而谢的知音钟子期,以及战国时丑陋无比却又贤德无双的齐国王后钟离春等,都是先秦时期备受赞誉的人物。伯牙鼓琴图在中国历史上,将钟姓推向巅峰的当属颍川望族。早在汉代,居住在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的钟家族的祖先就已高官显赫。以钟繇为代表的颍川长社家族更是不负厚望。从东汉到盛唐间600年,在政治上,钟、钟、钟雅、钟绍京等,都是当时位高权重的辅政大臣;在军事上,钟会、钟雅、钟诞、钟蹈等,都是能征善战、镇守一方或运筹帷幄的将军;在文学艺术领域,钟繇、钟会、钟琰、钟、钟绍京等都著书立说,名载史册。钟繇被尊为楷书鼻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钟绍京被称为“小钟”,同样颇具造诣。唐之后有南宋的钟相,明有文学家钟惺等。
· 湖南姓钟的需了解,钟氏在湘以及各支系的来源
湖南省文献委员会辑,1949年稿本。载浏阳溪江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君贤,明洪武年间徙江西铜鼓县温汤,其裔孙于明末清初再徙浏阳县东乡溪江;浏阳蓝泉山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妙选,宋时迁潭州;宁乡麻山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千驷,南宋时随父景仁徙潭州;醴陵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燮葊,明洪武四年(1371)挈其子福、甫、昭、丑迁居醴陵西乡;汝城横江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君用,元至正时迁居汝城横江龙珠村;溆浦龙潭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全、金,明时迁居溆浦县龙潭乡纸塘;蓝山高阳里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荣卿,嫩七四世孙,其子文福明时徙居蓝山高阳。湖南图。[湖南、江西]钟氏族谱三十六卷首二卷末一卷(清)钟受之等纂修,清光绪七年(1881)颖川堂木活字本。始祖尚、锡宁,宋人,四传有其仁、其义,又十二传仁支有鼎运、盛、云、英、臣、华、桂、甲、春、峻、隅、翔、书等,散居江西万载、萍乡,湖南长沙、善化、宁乡、浏阳...
· 钟――钟氏系承微子 古与钟离同源
钟氏的源流可以直接追溯到春秋时代宋微子所建的宋国,算起来是上古圣君商汤的子姓后裔。由于其始祖曾食采于一个叫作钟离的地方,所以子孙才会“以邑为氏”,开始以“钟离”或“钟”为姓。换言之,长久以来为大家所熟悉的复姓“钟离”和单姓“钟”,实际上是血缘相同的一家人,二者之间没有丝毫分别。《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说得最清楚:“钟姓,宋微子之后,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黎,仕楚,食采钟离,因氏焉。子孙或单姓钟氏,楚有钟仪、钟钟、钟子期,与伯牙为友,项羽将钟离昧,昧中子接,单姓钟氏,始居颍川长社。”钟氏在先秦时期所发射的光芒,详见于当时的史籍,譬如,春秋时代有伯牙为之“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为后世留下了“知音”、“高山流水”等佳话的钟子期;被晋国范文子称赞为“仁、信、忠、敏”的钟仪;乃至战国时代齐宣王那位其丑无比,却又贤德无双,宣王曾因她的建议而毅然“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使得齐国...
· 钟姓名人,钟氏名人,自己自立钟氏人物
当代本姓名人,本人自强自立人物,先进事迹,可在本姓当代人物版发表姓氏人物是本姓的榜样榜样是多方面的。父母固然是最有影响的榜样,但除父母以外,师长、亲朋、同胞、配偶、名人以及文学虚构中的人物都是对人有着重要影响的榜样。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除父母以外,教师和同胞的榜样特别重要,因为教师和同胞与孩子经常生活在一起。姓氏人物是本姓的榜样,姓氏人物事迹和性格,会使人特别是本姓变得坚强、勇敢或者勤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