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家,捐书第一人,书香世家林长春
2013年9月26日,素有“民间收藏家”之称的林长春向区档案局捐赠1.5万册温州地方文献各类书籍,并在区档案馆设立“林长春藏书专馆”,正式向社会开放。2014年,林长春一家捧得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让我们走进林长春家,采撷“书香之家”与书的那些美丽时光,愿得一缕书香,芬芳更多人的心灵。
三十年藏书路 成就家的梦想
女儿说,爸爸买书就如买菜。爸爸说,读书日常化,是读书最高境界。妈妈说,你天天买这么多“菜”,我总得做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让大家分享,这才是最高境界。一家人相视而笑。窗外雨声滴答,窗内书香盈袖。这是一个诙谐幽默的书香之家,家人叙谈间就把一家子爱书情结诠释的淋漓尽致。
林长春收集的通讯录
在这个家里,爸爸林长春是个“书痴”,痴迷于温州地方文献的收集。三十多年来,收集了1.5万余册的地方文献,成为收藏温州地方文献最多的人。妈妈和女儿爱乌及乌,成为爸爸的“粉丝”,全力帮助“书痴”爸爸实现建一个温州地方文献专馆的愿望。去年这个愿望实现了,“林长春藏书专馆”落户区档案馆,并免费对外开放。“书痴”爸爸也帮助家中的两个“粉丝”结集出版了各自的个人著作。从读书,到藏书,到著书,再到捐书建馆,这个家不仅让个人读书价值最大化,也让书本价值最大化,一个家庭的文化成果造福了一座城。这个家有自己的读书座右铭:人人有文化沉淀,家庭有文化积层。
书香需积淀,历久才生香。林长春家庭就是一个与书结缘深厚而生香的家庭。爸爸林长春是原瓯海区文联副主席,温州有名的民间藏书家;妈妈林秀花是区实验中学的英语教师;女儿林莱霓在瓯海农村合作银行从事文秘工作,可谓一家都是吃文字饭的。林家书香源自作为爸爸的林长春。林长春是泽雅人,少年时就爱读书,是当地有名的读书人。他的藏书之路,可追溯到大学时期,那时他一有空就约志同道合的同学上街“淘”书。除了收藏图书,他还收藏烟标、邮票、明信片等。毕业后,他在泽雅中学任教,后调任区文化馆。因为一直在文化部门工作,他对书的钟爱与日俱增,家里藏书也越来越多,逐渐萌生了收集温州地方文献的想法。
书香需积淀,历久才生香
三十多年的收藏之路,按林长春的话说是“累并快乐着”,其收藏背后的故事也是一箩筐。他说,有次一大早在将军桥花鸟市场旧书摊上淘书,没想到自己在淘书,小偷在掏他口袋,带去的两千多元都给小偷掏走了,身上只剩下了几十块,买了几本书只能先回家了。上世纪90年代,他在杭州出差,看到庆春路的书店里有20本一套的《郑振铎文集》,总价980元,那可是一个月的工资,最后还是咬咬牙买了下来。一个月工资虽花完了,但心里是美滋滋的。
林长春的藏书之路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他个人的梦想也升华为一个家的梦想。妻子林秀花说,这个家里,他管精神,我管物质,两个文明一起抓。他一个月的工资大部分用于购书,家里的六层楼有四层都当了藏书仓库。别人出租收钱,我们家是花钱藏书。去年把收藏了三十多年的1.5万册的图书全部捐给区档案馆的时候,自己是一本本翻过,然后收拾进箱子打包运走。心里虽然心疼,但是高兴,感觉自己家特别富有,老林的愿望实现了,等于这个家的愿望也实现了,很有意义。
书香传家风 共同阅读时
书是有脚的,慢慢会走进你心灵,常驻你心间。书香就如春风,书香长伴,如沐春风。在这个书痴爸爸的熏陶下,读书渐成林家家风。女儿说,从小就看着爸爸手不释卷,几乎每天都提着一大摞书回来,心里就充满好奇,就会去翻那些书籍,自己最喜欢看温州民间故事,还有琦君散文。妈妈说,女儿从小就喜欢看书,吃饭时把她手上的书拿走,人虽跟我走了,但头还是扭过去看那本书,这个记忆最深刻。
一家人共同阅读时
晚上8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一般是家庭阅读时间,因为这个时间,妈妈收拾好家务,一家人可以围坐看书了。妈妈说,平时白天都在学校,跟学生在一起,下班回家要忙家务,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光就是忙好家务后,坐下来看看书。老林收集的那些书很有意思,自己最喜欢看温州民俗类和寓言类书籍。记忆最深刻的一个民间故事就是“内科和外科”,还有寓言“咕咚来了”,这些民间故事和寓言生动有趣,看后发人深省,很有教育意义。自己经常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还翻译成英文讲给学生听,不仅让课堂生动活泼,也给学生普及一些温州地域文化知识。
共同阅读时,是多么温馨的一刻,大家各取所需,共同探讨,共同启发,共同成长,书香之家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
人人著书立说 家有文化积层
林长春说,爱书有三重境界,那就是读而优则藏,藏而优则写,还有就是藏而优则捐。一个读书之人,立志著书,那是人生的一种升华。
林长春除了痴迷收集温州地方文献,他还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现实生活中的地域文化,走到哪里记到哪里。从1978年开始至今从不间断记日记,现在日记本已达222册约七百余万字,并从日记中整理出民间对联,结集成5本《寻访对联日记》,约100余万字。同时还先后出版《岭上白云》、《春野泽草》、《双河留影》等个人著作,编著了《瓯海文化丛书》、 《纸上塘河》、《塘河散文选编》、《温州文库·政治经济书目》、 《大罗山志》等二十余种文学、文史、民俗地域文化类图书以及资料本,编著的《温州当代文学艺术书目》还是温州第一本关于温州当代文学艺术书目的书籍。
林长春整理藏书
受林长春的影响,妻子和女儿也先后出版了自己的著作。2008年,妻子林旭花把自己2000年到英国伦敦游学的日记整理出版了《英伦散记》。2007年和2009年之间,女儿也先后编著了《瓯海地方文献书目》和《温州模式书目》。女儿说,捧着沉甸甸的书本,看着自己的名字印在封面上,那种喜悦可以让人忘了编著过程中的辛苦,自己更懂得珍惜书本,更尊重作者劳动。妈妈说,日常读书如听音乐般的享受放松,而著书就如农民下地干活,不仅要体力还要有脑力,也是“粒粒皆辛苦”。
林长春说,著书立说,是造福后代之事。自己最近在看民国时期林竞写的《西北见闻记》。林竞是温州人平阳县霞关(现苍南县)人,被誉为“西北拓荒者”,是民国以来“谈西北问题第一人”。他花了6年时间考察了大西北,留下珍贵的历史文献。内容涉及当时西北各地的居民村落、山川河流、土地人口、商业贸易、自然植被、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民族宗教、民情风俗等,内容十分丰富,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一本书就是一座文献库。 一个家,有书香作伴是幸福的,让书成为一个家庭共同的事业,更是令人敬仰的。女儿说,爸爸有个理想国,只要每个人都爱读书,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就忙碌了,而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医院就清闲了,到那时,这个社会就和谐了。妈妈说,书呆子就是书呆子。林长春“呵呵”笑着说,理想而已,我们家先做好,有自己的文化积层,那是很有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