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带您探访国人的寻根圣地

2016-11-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4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带您探访国人的寻根圣地,寻根问祖的圣地   自古以来,神州大地被称为“炎黄故土”,中华民族叫“炎黄子孙”

寻根问祖的圣地 

    自古以来,神州大地被称为“炎黄故土”,中华民族叫“炎黄子孙”。这炎黄,即指炎帝和黄帝,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开创黄河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的始祖。 

    炎黄的后代,春秋时自称“诸夏”或“华夏”。夏者,大也;“大国曰夏(《尚书·武成》疏)“夏”又指“中国(中原地区)之人”(《说文·文部》)。华者,荣也,美也。“华夏”意为繁荣美好的中原地区,那里繁衍着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华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认为   中原居四方之中,故把居位地区称为“中华”,原仅指黄河流域而言,后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中华民族”则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 

    我们民族的始祖神黄帝是神话传说人物。他是传说中的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黄帝是少典之子,因长于姬水而姓“姬”。因曾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轩辕丘),取名“轩辕”。祖籍有熊氏,又号“有熊”。又因崇尚土德,土呈黄色,故称“黄帝”。其部落原定居于西北高原。黄帝以其惩罚。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备受世代人民敬仰。远古时,中国境内居住着许多民族,当时诸夏为一族,主族与炎帝族是兄弟,都是有熊氏首领少典氏的后代。 

    传说当时南方九黎族首领,尤强悍凶猛,经常侵扰其他部族,炎帝族被蚩尤打败,使向黄帝求援。另一种传说是:“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干涿鹿之野”《绎只》卷史),最后黄帝战胜了炎帝,遂合并为一。黄帝率众部族在涿鹿(今河北)迎击蚩尤。双方战斗异常激烈。蚩尤战败被杀。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合并后,统称华夏族。黄帝被推为炎帝部落联盟首领。从此,就出现了伟大灿烂的华夏文化。 

    传说:黄帝和几个大臣研究制定了天文历法。黄帝的史臣苍颉创造了文字。黄帝的妻子螺祖教会了人们养蚕制丝。黄帝还发明了造车,他的名字“轩辕”,就与造车有关。黄帝还创造发明了宫室,算数,音律等。其实这些发明创造绝非一人一时之功,我国向有“功归圣明君主”的传统,黄帝既是华夏之神,自然也就把一切远古文明的发明权归功于黄帝了。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也被古人大大神化一番。说黄帝的母亲元天大圣后受“大雷电绕北斗枢”的感应而生黄帝,他生下后是“黄龙体”,并长有“四面”,他生而神明,驭百神,制四方,主司风雨云雷,进而又成国创造天地万物之神,中国式的“上帝”。 

传说黄帝享年110岁,在位100年,到了晚年,自己选择了这个仙逝的日子,到了这一天,他和臣下辞别而逝,葬于桥山。黄帝的陵墓在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各有一座,但以陕西桥山的黄陵最为著名。 

    《史说·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黄帝陵在陕西黄陵县城北一公里的桥山之上。桥山形如拱桥,因此得名。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古柏森森,郁郁参天。黄陵位于山顶正中,有砖砌花墙围护,庄严,肃穆。 

    桥山东南山麓有著名的黄帝庙,此庙又称轩辕庙。初建于汉代,历代有重修。大殿雄伟壮观,门额高悬,“人文初祖”大匾,殿内正中设有富丽堂皇的巨大黄帝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 

    为了永久地纪念中华民族伟大始祖炎、黄二帝,最近在黄河两岸距京广铁路大桥附近的始祖山(原名小顶山)上,雕凿了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巨像高达150米,为世界最大石雕像。巨像背南朝北,面对黄河。人们坐在过往的列车上,均可观瞻炎、黄始祖的雄伟形象。巨像前300米处,还有一处13米高的巨大青石祭坛,祭坛到轴线的神路两侧,安置七米高的铸铜大鼎9尊,以取九州四方江山永固之意,祭坛至黄河建有一条长200米,宽17米的坛道,坛道两旁栽种松柏,并设有编声磬等礼器,象征着华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这里就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礼拜始祖的又一圣地。参见(中国三百神)。 

    火神的祖宗传说 

    翻开中国历史和邹氏历代世系,有两位著名的皇帝,一个是颛顼,一个是帝喾。颛顼的曾孙叫吴回,帝喾的长子叫阏伯,他们俩都是火神。幼学故事琼林说:“火神曰祝融,又曰回禄。”(即吴国) 

    火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是人类摆脱动物界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永远崇敬火的发明者或管才。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火神及其神话,中国的火神有祝融、炎帝、回禄。这三位名气最大,此外还有一痊管理火种的小火神,叫阏伯。 

    颛顼娶邹屠氏,滕隍氏,生子众多的子孙。职夏禹之父鲧、骆明、穷蝉、季禺头、瘦约、伯服、杌等。其中次妃腾隍氏(《世本》作腾坟氏,《大戴礼》作胜奔氏,《通鉴纲目》作胜氏,《帝王世纪》作胜坟氏)名叫女禄(或作女录),生二子:称、禺。称字伯服,生老童。老童娶根水氏女骄福,骄福生二子:重黎和吴回,因系庶也,没能继续承颛顼的帝位并逐渐向南迁徙。到重黎和吴回兄弟时,已迁徙我国南方。 

     重黎又名黎,本是氏族名,以老童长子任黎族首领,故名黎。后黎族与重氏族合并,黎又称重黎。重黎作为颛顼集团遣族首领,被当时中原部落联盟领袖帝喾任命为管火官一一火正。上古火官官名叫祝融,所以人们又以官代名,被重黎为祝融。但重黎氏族不断受中原帝喾集团的排挤,帝喾派祝融重黎到南方去强大的反叛部落共工氏,反以平叛不力,杀了重黎,又改任重黎之弟吴回袭任火正一职。这样吴回也被称为祝融氏。 

    吴向代兄为祝融氏,继续率他的氏族南下,与共工氏作战。后来了共工氏的叛乱,但吴却也死在南方,葬在而岳衡山之阳的祝融峰。祝融云世后,被敬为五方帝中南方炎帝的辅佐一一火神。 

    阏伯在河南省商丘县有个最有名的古迹叫火神台。祭祀的就是阏伯,所以又叫阏伯台,还称火星台,阏伯,是传说中的原始社会五帝中帝喾的长子。帝喾代高阳氏颛顼为帝王后,封儿子阏伯于商丘,专门管理火种,称为“火正”。阏伯死后,筑台埋葬在此。因阏伯管火有功,后人误认其为火神,便在台上修建了阏伯庙,又称火神庙,供奉阏伯的神像。阏伯在商丘。主星辰之祀,后来许多朝代都在这里研究天文,观察火星(即商星),故此台又叫火星台。 

火星台状如坟墓,高达十丈,台上除火神庙外,还有大殿,拜厅,钟鼓楼,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建筑。庙内还有明清采色壁画,颇有文物价值。 

    在漫长的古时期,平原上洪水泛滥,风沙蔽日,把宝贵的火种传留下来,阏伯是有大功劳的。直到今天,每年正月初七,四方百姓都来这里进香朝拜,叫做“朝台”,形成盛大的庙会。所以火神的祖宗是颛顼和帝喾。而我们的谱系祖宗也有这两位皇帝。参见《中国三百种》和《中国姓氏通书》。 

族谱网带您探访国人的寻根圣地

    黄帝是邹姓的血缘初祖 

    我们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而我们邹姓的血缘初祖正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 

传说黄帝在位100年,活了111岁才去世。葬在桥山,即今陕西省黄陵县北桥山黄帝陵,黄帝娶四妻,生25子。其中正妃螺祖生子二:一曰玄嚣,一曰昌意。也就是我们邹姓起源的主要两支: 

一支以封国为姓,是颛顼高阳氏后裔。春秋初期有邾(亦读邹)娄国。(或称邾子国)本为周武王克商之后,封给颛顼后人采食之地。附属于鲁国。其地望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春秋时鲁国国君鲁穆稳公改邾娄为邹国,成为一个较独立的小国。后来,战国时邹国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及部分国人遂有以国为姓者,成为邹姓。也有以原“邾”去邑为“朱”姓。出自山东邹县的朱姓与邹同宗。参见《说文解字》。 

    又一支以食邑为姓,出自子姓,是殷商王族的后代。西周初年,武王封商朝王族微子启于商丘,以供奉其祖成汤的祭祀,后建立宋国。至春时有宋缗王,其后人正考父食采于邹邑。传到正考父五世孙叔梁纥时,支庶子孙以食采地命名姓氏,遂有邹姓。起源于今河南省商丘一带的孔姓又与邹姓同宗,叔梁纥(又叫邹梁纥、邹人纥)之子,即孔丘,后世尊为圣人夫子(儒家的创始者)。叔梁纥五世祖孔父嘉,即正考父之子。参见《史记,殷本纪》,邹姓望出范阳郡,据现在的《中国姓氏大全》称邹姓全国分布甚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告诉您寻根问祖小诀窍,帮您朔本清源
首先寻根清谱应具有基本的条件或最起码的线索:一、祖籍地的确切记载(包括文字和口传);二、始祖名;三、始祖和所修现有家谱的所处年代;四、始祖的相关资料(始祖的其它旁证资料。比如是那个郡望,和谁是本族,与谁是近亲等);五、现存家谱的字辈及排列情况;六、家族的迁徙史。上面资料能收集整理多少是多少,积累越多,离真相就越近。一、查看家谱和核对字辈。一般家谱记载情况最清楚,前三代字辈与老家相同的,是同族的可能性大。寻亲发现前几代字辈相同,后来可能忘记了祖籍字辈,有出现自创字辈现象的;再就是连续三代以上字辈相同的,是本族宗亲的可能性亦大;如果字辈用字及顺序相同,个别用字音同字不同者,或许是传承口误,可以认定是同宗。二、无家谱但可查老辈坟头碑记。据多数宗亲寻根的经验,发现迁出族人一代祖或二、三代祖的坟头一般都刻有碑记,记录自己迁自哪里,以供后代寻亲之用。三、无家谱,无碑记。注意收集老人口传关于迁移的情况,...
· 族谱网告诉您,侨民寻根好去处泉州博物馆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在东南亚的“淘宝”,依靠的还是身居海外的侨亲呢。展示中心共搜罗了来自厦漳泉地区,以及潮州、汕头、台湾,乃至东南亚等地的闽南文化相关文物。比如新加坡的吕世聪先生,泉州方面与他的接洽始于去年泉州到新加坡办“蓝海福建”文物大展,他是当时的策展人。在征集东南亚文物时,泉州文化部门就想到了吕先生。吕先生没有让我们失望,他为展示中心淘到了2000多张反映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与闽南文化渊源的照片,涉及家族、宗教、戏剧、方言等。他还帮忙制作了视频,丰富了馆藏的内容。吕先生悄悄告诉筱缘,这么做,还有个私心,因为他的祖籍在福建。展示中心里大量的展出都与血缘、宗亲密不可分。比如爱国华侨林文庆女儿中西合璧的婚礼场景,看了照片筱缘才知道,那时候的华侨们还愿意把婚礼办到福建会馆里去,那是家乡的组织,身在异地的人,总想着吮吸家乡的味道。在祠堂与祖谱部分,展出大量族谱实物,还有模拟的“洪氏...
· 中国人寻根问祖的八大朝宗圣地
中国人寻根问祖的八大朝宗圣地中国历代移民和姓氏迁徙,大都发生于社会激烈动荡的历史时期,因而呈现出时间相对集中,数量相当巨大,流向较为明确,地域相对固定等明显特征.尤其是明清以来,由于版图扩大,幅员增加,以及战争频繁等多种原因,政府多次组织大规模官方移民,形成了八大著名的移民出发地和集散点,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报本溯源的朝宗圣地.1、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一脍炙人口的民间俗语,极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山西洪洞大槐树,在我国移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炎黄子孙对洪洞大槐树的眷恋之情。据史、志、族谱等文献记载和众多的专家学者调查考证,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有组织的官方移民,始于金初天辅年间(公元1117~1123),延至清代乾隆时期(公元1736~1795),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时间跨度达六百余年。移民次数在20次以上,有确凿文献记载的即有18次。其中以明朝洪武年间移...
· 寻根问祖的圣地
寻根问祖的圣地中华邹氏网2009年2月18日万家姓寻根问祖的圣地自古以来,神州大地被称为“炎黄故土”,中华民族叫“炎黄子孙”。这炎黄,即指炎帝和黄帝,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开创黄河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的始祖。炎黄的后代,春秋时自称“诸夏”或“华夏”。夏者,大也;“大国曰夏(《尚书・武成》疏)“夏”又指“中国(中原地区)之人”(《说文・文部》)。华者,荣也,美也。“华夏”意为繁荣美好的中原地区,那里繁衍着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华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把居位地区称为“中华”,原仅指黄河流域而言,后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中华民族”则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我们民族的始祖神黄帝是神话传说人物。他是传说中的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黄帝是少典之子,因长于姬水而姓“姬”。因曾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轩辕丘),取名“轩辕”。祖籍有熊氏,又号“有熊”。又因崇尚土德,...
· 族谱网告诉您,族谱是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
又称家谱、宗谱、族谱、家乘、祖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