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在族谱里那些需要纠正错误
浅谈藏在族谱里那些需要纠正错误,混乱的谱牒”是一个每周连载的文章,介绍全国各地崔氏族谱中发现的常见谬误。谱牒是记
混乱的谱牒”是一个每周连载的文章,介绍全国各地崔氏族谱中发现的常见谬误。谱牒是记载家族历史的重要文献,但它也是封建社会中展示家族地位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历代修谱中,普遍出现名人攀附、世系伪造等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本期介绍的崔氏族谱是:
混乱的族谱(一)
无中生有 添油加醋
题目:崔氏合修族谱
聚居地:福建浦城
编者:(清)崔维城、崔映魁主修
年份: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
本族族源
福建浦城崔氏始迁祖崔榖明于元明之际,自河南迁居福建浦城。
修谱历史
福建浦城崔氏族谱初稿成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并于十年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正式出版成册。
“混乱的族谱”评点:
清同治元年白舫徐写的“崔氏族谱叙”曰:“维本支祖讳榖明公者,元明之际由河南迁浦城,迄今传十有六世矣。代远年湮,族广支繁,零落迁散者不一...惧难以成一家信史。”
换句话来说,浦城崔氏始迁祖崔榖明于元明之际,自河南迁居福建浦城,到清同治年间已传至第十六世传人。由于年代久远,族人分支到各地,很难编成一部族谱。
在这四百多年间,崔氏子孙在浦城蕃衍,虽已成大族,但由于功名不多,因此一直没有建祠堂、修族谱。到了清道光壬寅年(公元1842年)才建成祠堂,之后再根据历代碑文及文字记载把族谱初稿编成。由于年代久远,仅能追溯到入浦始迁祖崔榖明。
清同治十一年叶春和写的“崔氏族谱叙”曰:“榖明公仅能自述其父为杰公,王父为麟毓公。”崔氏族人通过搜集材料,查出榖明公父亲及祖父的名讳,把世系再往前推两代。白序又曰:“其不敢牵合附会以诬其祖、乱其支,亦犹作史者事必叙实,毋敢繁誇以欺天下万世。”可见修谱者非常谨慎,明白到乱编世系的严重性,警戒后世要叙实。在名人攀附这种恶俗陋习盛行的年代里,能以此态度修谱,实为难能可贵。
但是惨剧要发生了。。。
到了成书之时,族谱就被“改版”了!清同治十一年,崔维城的“序”里就开始无中生有,添油加醋了:“推公之先实唐丞相群公之后,先代由贝州迁河南博陵。。。丞相公以下,刺史公以上世次阙,如盖在兵燹流利中图籍煨烬旧谱无存久矣。”
从最初能找到的元明之际的榖明公,到后来补上其父亲及祖父,崔氏族人也只能陈述四百年来入浦的历史。由于这些祖先都并不“显赫”,更接不上崔氏有名的“清河郡”或“博陵郡”郡望,所以后者就把榖明公扯到唐代丞相崔群之下了,把浦城崔氏移花接木到清河崔氏!
崔群(公元772年-832年)为清河崔氏的代表人物,据某些族谱记载,其子孙分布于安徽、江苏及浙江一带。试问唐代崔群和入浦始迁祖崔榖明之间相隔六百多年,浦城崔氏于1862年才开始修谱,又怎么可能证明自己为崔群的后代呢?
更何况作者自己称“兵燹流利中,图籍煨烬,旧谱无存”,那又如何得出此无稽的结论呢?博陵为河北的地名,而崔群实属清河郡望,编者在伪造历史时也太草率了。《卷三·推本图》里更把崔群列为第一代,之后更列出了倕公、植公、颋公、铉公、元略公、慎由公、彦曾公、安公、胤公、沂公、协公、与之公、浩公、斌公、彧公等唐代及以后,清河和博陵各房的崔氏名人。这些名人都有史可查(小编就不一一列出了,宗亲们可以翻阅二十四史里各人的列传),根本就不是父子或兄弟关系,更不可能是崔群的后代!
由此可见,最初定稿者是忠于史实的,但是后者却颠倒历史。为了攀附名人而捏造族源及世系,把别人的祖先拜为自己的祖先。试问,这是孝子孝孙的所作所为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1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纠正振公错误
我昨天偶然发一贴上博客,得到一宗亲提示,而后认真寻找,的确发现董振明的《唐宰相董晋考证漫记》有某些不够严谨之处,而被董氏误传的地方?也对江西泉溪董熹后裔提出的疑惑,豁然开朗,得以解答!我查阅并分析资料:董晋到董合共17代,到状元董德元就是23代,而董晋到董槐共22代。那么,据流坑支系德昭公二十九世孙邑廪生雷公坳振公《泉溪董氏谱系订讹》提出四个观点:1,以清然九世孙大椿所生之德昭为我之始祖,亦未知其实有两德昭并有两德元也。述之子德昭生于唐,大椿之子德昭生于宋,生于宋者以其服内之兄德元中南宋进士廷试状元知之,辛谱果有确见,则何不曰自南宋来而仍曰自后唐来,不已自相矛盾乎?2,槐公为宋末时人,如果但有南宋一德昭,而我之始祖即在,于是则相距更近,相知必悉,岂舍其近而图其远乎;3,且槐公家余积苟非大惧后来之茫无可考,而幸目前之信而有征,何至荡产不顾力任修明之责,4,不此之信,乃援乐安诸君所带之谱为凭,...
· 探讨那些暗藏在中国姓氏文化里的那些玄机
“百家姓”的说法只是虚指。根据《中国姓氏大辞典》的解释,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姓氏,大概有两万多个,流传至今的有七千余个。中国姓氏文化究竟暗藏何玄机?先来抛一个老梗。A问:鲁迅姓啥?B答:姓鲁。A曰:非也,姓周。B答:蒙我,周迅是女人,我认识。当然,这是个引子。引出了本章的话题,笑谈中国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有“百家姓”的说法,这只是虚指。根据《中国姓氏大辞典》的解释,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姓氏,大概有两万多个(当然,有些已经失传),而流传至今的,也有七千余个。但若说姓氏起源,一定是在上古时代。当时中华文明初成,国人大概学会了群居生活,进而有了原始的氏族。每个氏族,得有个称呼啊,不能总是“嘿、喂、嗨”瞎囔囔对吧。于是先民们根据原始接触的一些东西,如动物或自然现象等,给氏族取名号,于是出现了如“牛、熊、云”等称呼。打架抢东西的时候,也好区分,比如我是“牛帮”人、你是“熊帮”人,大概就...
· 藏在青岛档案馆的那些宝贝族谱,反映了近代变迁史
“通过修族谱论辈分,80岁的老爷子可能会找到个8岁的爷爷。”28日,记者在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傅家埠社区见到傅崇功,这位72岁的老人和其他7位老人历时一年多,终于将本族族谱重新修缮完整,期间他们还找到了“失散”215年的同族亲人。这次是傅氏族谱第九次修缮,期间突破传统,将女性录入。记者从青岛档案馆了解到,目前青岛档案馆保存有40多个姓氏的族谱,这些族谱文化也侧面反映了青岛变迁史。漂泊40年返乡寻根编族谱“我们家族有些人专门研究修族谱。”27日,市民傅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反映,他们家族的族谱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断续很久,前段时间家族里一些热心老人开始重修族谱,在经历种种困难后,终于将族谱修缮完整,还被青岛市档案馆收藏。28日上午,记者来到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傅家埠社区,找到了编纂族谱的成员傅崇功,今年72岁的他头发花白,需要戴上老花镜才能看清书本上的字。“我在外工作了40多年,退休后才回到老家定居。”傅...
· 藏在渝北龙兴古镇里的那些姓氏文化宗祠
从重庆机场往东走不过十多公里,就是渝北龙兴古镇。这座古镇一直以历史悠久、风貌古朴而闻名,尽管没有长江边的中山古镇、磁器口那样声名远播,但人们提到这里,总会想到那遍布古镇的祠堂。在这古镇深处的祠堂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2月24日,龙兴古镇刚刚褪去了春节的喧嚣,记者来到龙兴古镇,探索祠堂背后的文化源流。现状宗祠遍地古镇中藏四大姓祠堂龙兴古镇大门入口,常有几个老人家喝茶聊天,他们告诉记者,古镇上有一条祠堂街,仅这条街上就现存有刘、贺、明、包四个宗祠,附近的村落里还现存有江氏、程氏等宗祠。在祠堂街附近,记者找到了原龙兴镇文化站站长、贺氏家族后人贺柏栋老人,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已更名为“华夏宗祠”的贺氏祠堂。“贺氏祠堂已经不是贺家的了,解放后收归国有,现在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以姓氏文化为主题的大祠堂。”贺柏栋告诉记者,华夏宗祠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是典型的三厅两堂式结构。离华夏宗祠只有数十...
· 浅谈修谱的一些错误倾向
近观一些新旧牛氏族谱,由于编纂者主观意识的偏向和历史文化知识不足,出现了许多主观性、常识性、甚至是根本性的错误,直接导致目前寻根热现的原始偏差,乃至以讹传讹,谬误流散,纠不胜纠。不仅上愧祖宗、中误今人、下害子孙,给后世留下了千古笑柄和更大的混乱,也让世人代代鄙视牛姓无人。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一、追慕虚荣攀祖宗有的族谱无中生有,编造一些国家档案已足以证明当时并不存在、事实上祖宗并未担任的职务强加到祖宗头上。如:所谓元朝的“知县”、“三边总督”、“满汉大将军”、“元半朝”之说等等。二、嫌贫爱富认祖宗即百姓所说的“穷在街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同时代千千万万的牛姓古人中,出一个高官,大家争相说是自己的先祖,对其余数不尽的普通人,却无人“认领”。三、不顾考证乱接谱有的急于编纂“统谱”,凭借主观的想象,要么把重名、相似名字的不同人物视作一人;要么没有根据地说成是别名;或者极其不负责任地干脆把自己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