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安徽52岁的印谱师张德文的传统印谱技艺

2016-10-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8
转发:0
评论:0
安徽52岁的印谱师张德文的传统印谱技艺,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寻根意识逐渐在人们心中复苏,有些人还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寻根意识逐渐在人们心中复苏,有些人还会选择出门寻找自己的宗亲。有一份家谱,成为很多人寻亲的依据。在现代社会,有了修谱的需求,却难寻印谱师。在合肥市肥东县石塘镇,就有一户印谱世家,也是 就是现任的“掌门人”。他采用传统水墨印法印制的《裴氏家谱》、《徐氏宗谱》被故宫博物院收藏,很多人为了让家谱更有历史感及珍藏价值,也慕名前来要求印家谱。
 
传统印谱技艺:让安徽唯一传统印谱师很忙
  1999年前还在使用的活字印刷字模
 
  “传统印谱技艺”让安徽唯一传统印谱师很忙
 
  张德文介绍,自己祖上就从事印谱,到自己已是第四代了。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因历史原因,修谱曾一度中断,90年代初情况有所好转后,1992年,在外打工的他回到家乡,从事家谱印刷,至今已有24个年头。
 
 
传统印谱技艺:让安徽唯一传统印谱师很忙
张师傅印刷,妻子晾晒
 
  清明前后和冬至前后,是出谱的季节,也是张德文最忙的时候。石塘镇王铁社区一个破旧办公楼的一楼,就是张德文租来用于印家谱的作坊,作坊里充满了宣纸和水墨的香味,显得十分古朴。这里没有现代的印刷机,印刷设备是传统的丝网印刷工具。张德文介绍,如今印谱流程的第一步使用了现代电脑排版技术,后面的制作网丝版、印刷、晾晒、装订都是手工完成。“1999年以前还使用活字排版,到了2000年左右,活字印刷厂效益下降,纷纷倒闭,我也坚持了一段时间。只是活字排版费时费力费钱,赶不上客人的要求,后来在不改变家谱印刷效果的基础上,改成了电脑排版。”在过去,宣纸和水墨是绝配,水墨比油墨更环保,水墨可以渗到宣纸里,水墨和宣纸印刷出来的家谱可以长时间保存不褪色。
 
  印一套谱有时耗时一年印制 家谱被故宫博物院珍藏
 
传统印谱技艺:让安徽唯一传统印谱师很忙
 
整理印刷出来的经书
 
  “印谱程序非常繁琐”,张德文说,他的作坊每年最多只能接三四单生意,大的家族族谱一年只能印1到2套,小的家族族谱一年能印3到4套,2004年,曾经印过一个4万多人的家谱,足足忙了一年多。从1992年至今,经过张德文之手做出来的家谱已经有一百多套。
 
  张德文作坊里的员工都是他的亲戚,也是他的徒弟。由于印谱是家族的事业,每个人在制作过程中都十分用心。肥东有一个印谱世家的名声逐渐从石塘镇传开,现在也算是小有名气。张德文的作坊现在除了给人家印家谱,还给一些做宣纸的商人印刷佛经,这些商人就是冲着张德文一家人的传统手艺来的。
 
传统印谱技艺:让安徽唯一传统印谱师很忙
 
折页
 
  24年的印谱生涯中,最让张德文骄傲的就是作坊制作的《裴氏家谱》和《徐氏宗谱》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传统纯手工印制,加上家谱本身的完整性,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最重要原因。”张德文说道。家族事业成就了传世之作,让张德文十分骄傲。张德文有一双儿女,对手工印刷也很熟悉,他希望等自己老了,儿女们能将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连故宫都收藏他们家印的族谱,安徽唯一传统印谱师
“传统印谱技艺”让安徽唯一传统印谱师很忙张德文介绍,自己祖上就从事印谱,到自己已是第四代了。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因历史原因,修谱曾一度中断,90年代初情况有所好转后,1992年,在外打工的他回到家乡,从事家谱印刷,至今已有24个年头。清明前后和冬至前后,是出谱的季节,也是张德文最忙的时候。石塘镇王铁社区一个破旧办公楼的一楼,就是张德文租来用于印家谱的作坊,作坊里充满了宣纸和水墨的香味,显得十分古朴。这里没有现代的印刷机,印刷设备是传统的丝网印刷工具。张德文介绍,如今印谱流程的第一步使用了现代电脑排版技术,后面的制作网丝版、印刷、晾晒、装订都是手工完成。“1999年以前还使用活字排版,到了2000年左右,活字印刷厂效益下降,纷纷倒闭,我也坚持了一段时间。只是活字排版费时费力费钱,赶不上客人的要求,后来在不改变家谱印刷效果的基础上,改成了电脑排版。”在过去,宣纸和水墨是绝配,水墨比油墨更环保,...
· 续修重印谱书序考
诸吾家修谱之人历代以来代有其人始自前明景泰年间时有十二世祖登州府栖霞人也序有家传合祖居处各县详明迨国朝乾隆时又有莱州掖县二十一世祖讳宗舜者遍山左又重修之迨及北直访明辈次处处志之厥后喜庆中有二十二世祖讳九思者自有大志又续修通谱各处详明及至咸丰辛酉时有予父遵先祖伯父之嘱乃任其事稽派溯源续前续后远近皆修经历三十余年足遍千山万水身历五省三边劳劳岁月仆仆风尘修讫谱书廿卷万户有余家居十载缮写清楚记先人之名字生卒祖德宗功全载书简卷篇浩繁字数无边几回欲印苦于无资会中乃写一部约费大钱十余千文又修宗庙公会乏资停搁至今因念先父平生辛苦在此谱书合族公议裁其繁冗就其简易遵前人之古制上下相统各处相通支派分晰昭穆疏清知远近别亲疏考世系知终始亦既可矣果能矢公矢慎诚能印谱书者其有功于先人者重矣前人虽美弗印弗彰后人虽贤弗印弗传由此观之此书印讫送至各县藏之宗庙谅吾先祖在天之灵亦当愉快也矣使后之阅谱者得知吾家之分宗族犹水之分派木...
· 《中华民族印谱》上海书展首发
刘一闻正在为读者签名。金定根摄著名书法篆刻家刘一闻的篆刻新作《中华民族印谱》日前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编辑出版。8月15日下午,《中华民族印谱》在2009上海书展首发,刘一闻先生坐镇书展序馆为自己的新作签售。而序馆内陈列并向公众展出的,正是出自他之手的一方方篆刻作品实物。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书做得很精美,用水墨宣纸将一方方印章原大复制,几可乱真;用丝绸、宣纸等材料依古法装订,凸显传统格调。定价350元一套不便宜,但是来买书的人还真不少,有老的有少的,有自己喜欢的,也有买来送朋友的。刘一闻用毛笔为每一位读者签上自己的名字,一丝不苟,还不时和读者进行交流互动。他说,印谱是很小众的,如果把印谱和菜谱放在一起,印谱肯定卖不过菜谱。不过,看着排着队等候签名的读者,自己还是蛮感动的。刘一闻先生是海派印坛代表人物,也是新中国同龄人,现为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和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在四十余年的艺术实践中,...
· 安徽-传统加工纸技艺
传统加工纸技艺是我国造纸发展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是通过染色、施胶、填粉、施蜡、托裱、洒金、挣平、水印、描绘等多道工艺对原抄纸进行再加工而得到纸品。与原抄纸相比,加工纸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更适于书画创作。涂布、刷色拖纸(施胶矾)、凉晒真金手绘瓷青盘龙粉蜡
· 族谱印刷老匠人张振芳:木版活字印谱,祖宗的东西会传下去
盛夏季节,致岭脚下的进贤县白圩乡致岭张家村,拜访慕名已久的木版活字印谱技艺传承人张振芳。走进张振芳家木质的老房子。堂屋、房间,到处都码满了一个个字盒子。张振芳说,这就是印谱用的字模。“白圩木版活字印谱技艺,一般每套木雕字模单字在3000左右。”说起这些字模,张振芳如数家珍。木版活字印谱,从明代开始在江西盛行,抚州地区尤为突出。“临川才子金溪书”,夸赞的就是旧时抚州地区的耕读文化与活字木版印刷技艺。位于昌抚交界处的白圩乡,较好地保存了完整的木版活字印谱技艺。张振芳家上下五代谱师中,其祖父张定胜少年读私塾,有一定文化基础,对刻字、雕像、印谱、装订等各道工序都很精通,在南昌、抚州、吉安、宜春、赣州,福建三明、龙岩、邵武一带的谱牒界比较有名。白圩木版活字印谱技艺所有的工序,张振芳都非常拿手。即便雕刻字模和祖宗先贤画像,张振芳亦可操刀若笔,挥洒自如,成像(字)皆纤毫毕现,惟妙惟肖。张家现存20多万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