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家谱自韩愈至今1200余年完好传承
韩氏家谱自韩愈至今1200余年完好传承,豫西南唐河、桐柏、社旗、泌阳四县部分韩氏近年来在续修家谱时,得见修武县族人珍藏的
豫西南唐河、桐柏、社旗、泌阳四县部分韩氏近年来在续修家谱时,得见修武县族人珍藏的《韩文公门谱》,惊奇的发现有六支族人的始迁祖、二世祖在《韩文公门谱》里均有记载,早者600多年,晚者200多年。至此近万族人与唐朝文学家、思想家韩愈的世系连接无断代。
唐河县马振扶乡韩宅,桐柏县埠江镇、程湾镇、安棚镇等地韩姓一世祖韩举、二世韩相、三世韩德信;唐河县上屯乡南韩庄等地韩姓一世祖韩自凤、二世可法;唐河县张店镇、桐寨铺镇、毕店镇等地韩姓一世祖韩道春的父亲韩能贤、祖父韩立尧;社旗县饶良、茨园等地韩姓一世祖韩尚忠、二世文历;泌阳县双庙乡西韩岗等地韩姓一世祖韩日光、二世君作;泌阳县象河关乡韩姓一世祖韩渊、二世书佐、书钦,三世广元、广贤、广学,在《韩文公门谱》中均有记载。谱载人名、字、号及所配与豫西南唐、桐、社、泌四县韩氏族谱,或世代口传,或碑文墓志铭所刻,或乾隆年间唐县志所载完全相符,天衣无缝。
据续修家谱的参与者、韩愈三十八代裔韩尊明介绍,《韩文公门谱》始建于唐大中十年,前后经韩愈及长子韩昶、韩昶三子韩绲三世溯源编修。以韩氏始祖韩万为第一世,记至五十二世韩昶的五个儿子为止,作为本宗谱的上半部分。然后又以韩愈为始祖,专记韩愈一门的传承关系,谱规三十年一续,一直记到现代,成为这本宗谱的下半部分,所以它被命名为《韩文公门谱》。谱式上承父讳,下传子名,中书自名及字号和简传,世传三代名讳。谱上所记有关修武韩氏渊源和韩愈故里、墓茔所在,及其后代子孙数次迁徙博爱、伊川、孟州等地情况均一目了然。门谱除了上述正文外,还把每次续修时的序言和札记也单独整理成册。
豫西南韩氏修谱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上至韩愈,下至现今,一千两百余年四十多代世代无缺,解决了族人相见不知辈份高低远近、无法称谓以及族谱失传、古迹凐灭,不知历代先祖及来源变迁等疑惑,也为传承姓氏文化、敦亲睦族、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经验借鉴,意义非同一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韩愈

家世汉弓高侯韩颓当裔孙韩寻,后汉陇西太守,世居颍川,生司空韩棱,字伯师,其后徙安定武安。后魏有常山太守、武安成侯韩耆,字黄耇,永兴中,自赫连屈丐来降,位常山太守,假安武侯,仍居常山之九门。卒,赠泾州刺史,谥曰成。耆生茂,字元兴,尚书令、征南大将军、安定桓王。生子:韩备、韩均、韩延寿、韩天生。七世祖:韩耆,字黄耇,魏常山太守、安武子。六世祖:韩茂,字元兴,北魏安定公,赠泾州刺史、安定王,谥号桓王。五世祖:韩均,字天德,定州刺史、安定康公。高祖:韩皎,雅州都督。曾祖:韩仁泰,曹州司马。祖:韩叡素,桂州长史。生晋卿、季卿、子卿、仲卿、云卿、绅卿、升卿。父:韩仲卿,秘书郎。生韩会、韩介、韩愈。生平韩愈自称是汉代诸侯韩王信的后裔,父韩仲卿。韩愈出生未几,母亲过世,三岁丧父,受大哥韩会(即十二郎韩老成之伯父兼养父,韩老成被韩愈二哥韩介过继给韩会)抚育,随兄长为官转徙长安、韶州(今广东韶关)等地。后韩会...
· 名人-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宗大历三年至穆宗长庆四年,年五十六),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郡望昌黎郡(今河北省昌黎县),自称昌黎先生,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共同倡导“中唐古文运动”,合称“韩柳”。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散文,诗,均有名。著作有《昌黎先生集》。他与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韩愈(768-824),贞元八年(792)进士。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韩愈: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
· 韩愈是怎样死的?

韩愈是怎样死的?韩愈是怎样死的?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公元768~824年)自称"昌黎韩愈",人称"韩昌黎"。出生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一个基层仕宦家庭,其父曾做过县令。他自小立志发奋读书,以图进入仕途,为国家效力。到十七、八岁时,其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功底。他从十九岁开始,连续四次考进士不中,直到二十五岁时才考中,但不受官府任用。接着,他又参加史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连考三次均未成功。随后,他离开长安另谋出路。二十九岁时在汴州(今开封)由宣武节度使董晋的举荐,当了"推官",负责刑事方面的事务,自此进入官场。不久,董晋病逝,汴州发生兵乱,他转到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幕下,仍担旧职。这种幕府生活使他无法施展才能,一年后,他辞离张府,到洛阳乡下隐居,在那里读书写作。此间,他曾两次去长安等候朝庭调选。贞元十八年(公元8O2年)春,他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从事教学,此时他三十六岁。他...
· 韩愈人物简介

韩愈人物简介韩愈人物简介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文公”。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因论事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一生著述颇丰,文学造诣极高,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
· 韩愈有什么美誉?韩愈生平简介及经典名言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籍郡望昌黎郡(今河北省昌黎县),长庆四年,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韩愈之父仲卿,为小官僚。韩愈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潮州。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