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探访尹氏祠堂之湘潭白石尹氏宗祠

2016-10-1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07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探访尹氏祠堂之湘潭白石尹氏宗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维系宗族的场所,为古代中国所特有,起源于汉代,变制于南宋,昌

  堂,是族人祭祀祖先、维系宗族的场所,为古代中国所特有,起源于汉代,变制于南宋,昌盛于明清。随着其历史作用的完成,五四以后,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逐渐消失在跌宕起伏的现代历史长河中。湘潭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祠堂文化一如国内其他地方,曾经辉煌过,后来一度没落。县域现在是否还有保存完好的古祠堂?带着疑问,我们走进湘潭县百年古祠——尹氏宗祠。

族谱网探访尹氏祠堂之湘潭白石尹氏宗祠

  一、从湘潭县县城易俗河出发,沿107国道南行34公里,便到了白石镇镇政府。又南行4公里折行村道,村落隐隐,翠竹绵绵。约7公里处,有一清秀之山曰紫荆山,其东麓有村曰尹家冲,村民大部分为尹姓。村中风水极佳之地为龙形嘴,湘潭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百年宗祠——尹氏宗祠(又名妙公祠)就坐落于此。虽经百年风雨,但青砖白瓦、飞檐翘角、雕栏画栋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肃穆气象。

  尹氏宗祠,“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动工,宣统元年(1909)落成,历时4年”,其木工和雕刻为齐白石早年作品。后几经兴废,民国二十五年(1936)初修,土地改革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期,被征为人民公社用地得以保存,但祠内雕刻、绘画、祖宗牌位等被毁。2002年5月,被认定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并挂牌公示。2004年4月,第二次大规模修葺。现存建筑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占地1317.8平方米,坐西朝东,呈中轴对称分布,两进两层,香殿、戏楼、学堂、甬坪、牢房一应俱全。

  祠堂外墙有三扇门,中为正门。门楣上书“尹氏宗祠”四字,字体凝重浑厚、雄健刚劲,彩绘二龙戏珠环绕其上,旁有联:“金天帝胄,洛水儒宗”。据《尹氏族谱》记载:“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尹。”黄帝次子少昊,又称金天氏,故称“金天帝胄”。传世至唐,有尚书尹思贞,封天水郡公,《宋宁宗御制序》载:“越之尹氏,出思贞之后,自晋迁河南,遂为河南人”,此为“洛水”来历。“阀阅传家,代有文士……迨征士焞,家声益振”。尹焞“少师事程颐”,为洛学七大主要流派之一的涪陵学派的一代宗师,是为“儒宗”。元朝,尹焞十一世孙文公“自河南迁湘潭,占籍朱亭,为中湘尹氏始迁祖。”文公孙宗妙一支住栗山冲(今尹家冲),为此祠堂开派祖,故祠堂又称“妙公祠”。正门两侧分别有一斑驳朱门,右上书“敬宗”,左上书“族收”。“敬宗”乃崇宗祀祖之意,“族收”乃别亲疏、序昭穆之意,此为祠堂两个重要功能。外墙有彩绘13幅,但只有两侧翘角的4幅为原貌,相传是用手捻糯米粘颜料上色制成,至今立体生动,栩栩如生。其余为再修时南岳画师所作。

  祠内前后两进面宽五间,进深一间。前进两层,栅栏护门,一层右侧为“牢房”,是惩治族人的场所。二层楼中为戏楼,戏楼天花有八角藻井,周围有雕刻,可惜大多被毁,戏楼两旁为演员化妆、休息室。前、后进之间为甬坪,再修时均用青石铺就,还其古香古韵。两侧有廊相联,亦为两层,是族众举办婚丧嫁娶、看戏集会等日常重要事务的场所。

  过甬坪,便入香堂,堂前4根圆柱,左右两柱分别有枋木连接。上嵌木雕锦屏“金凤寻巢”“顽童问路”“太白题词”“松鹤延年”,传为白石老人早年之作,艺术价值极高。殿门为落地长窗,窗根敞豁,雕刻精美,表里相望,一派万籁空寂气象。殿内正中,上悬“天水堂”横匾,意为源自“天水郡公”尹思贞,旁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两匾,下供尹氏先祖牌位,堂中摆放一古香案,狮头、狮爪雕刻仍清晰可见。左右墙壁,分别写有“忠孝”“廉节”四字,传为朱熹所赠。

  香殿右侧为学堂。堂前墙壁“清、慎、勤、诚”仍清晰如昨。86岁的尹雨林老人介绍说,他幼时就曾在此免费学习。抗战时期,齐白石亦多次邀马壁教授来此开馆讲学。学堂先后被命名为“养正学校”“诚正学校”,解放后,更名为“尹家冲学校”。

  族谱网探访尹氏祠堂之湘潭白石尹氏宗祠

  二、百年风雨,百年变迁。庄严的祠堂,虽几经修缮,仍显斑驳苍老,昔日族规当法、治理一隅的宗族威严已不复存在,只留下绍先人、启后人、规范宗族发展的一个个故事和传说。

  “祠堂化身族人交际的场合,变为族老政治的舞台;公众意见由此产生,乡规族约由此养成,族人无不以祠内的教义信条为圭臬。”在家国同构、皇权不下乡的封建社会里,宗族实际上管理着地方事务。毋庸置疑,尹氏宗祠在当时应是尹家冲尹氏居民的宗教、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在乡村治理、族人教化方面发挥了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绍先人,启后人。祠堂敬祖即是绍先人、启后人的具体体现。春秋两祭,追思先人开业不易,激励后人奋发有为。《尹氏家规》明确记载:“祀典旷废,此不孝之大者,族众有识力为惩之。”“愿族中子弟,减己身之用度,丰祖宗之祭仪。”“须必丰必敬,用以牲醴,佐以时鲜。”规模盛大、程序严格、尊卑有序的祭祖活动,置身其中,能心不动乎,气不静乎。心动则有所思。所思者何?身为族中之人自当为国家、社会、宗族发展作贡献。气静则有所省。所省者何?身正乎、心正乎,行事中规矩乎,外人反响好乎。人人思省兼用,社会自会和谐。

  规范宗族发展。宗族发展,一要有人,二要有钱。人,既要数量,更要质量。故祠堂有一重要职责,教育、规范后人。教育者,办义学也。古时教育没有现今发达,县里虽有县学,县衙也有适当补助,然于贫寒子弟,终究杯水车薪,且容量严重不足。义学的举办,缓解了贫寒子弟求学的难题。教师聘请、学杂费用等均由祠堂承担,这为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体制下农家子弟受教育提供了可能。当然,族中培养出了杰出人才,对于提升本族地位也是大有益处的。规范者,使族中人走正道也。祠堂,一般都设有“牢房”,对族中作奸犯科者严加惩治。古代中国,县一级是国家最低行政机关,国家法律只延伸到县一级,对于乡村的治理则依赖于家法族规。祠堂建立之时,一般都制定了完整的族规族约,借以约束族众、治理宗族,族长可以代表族人实行族规。民国九年修《尹氏族谱》中,详细记载了尹氏家规及禁约,不少族内纠纷往往在宗族内部处理。“犯者小之鸣户族公罚,以正家规,大则送官治罪以彰国法。”据尹雨林老人回忆,祠堂的“牢房”内原立有圆木作栏杆,违反族规之人被关在栏杆内反思。祠堂私设“牢房”惩治族人,体现的是强势的族权,显然不符合当今法治社会的理念,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弥补了国家法律向下延伸乏力的不足,起到了惩恶扬善、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作用。

  义学的兴办、族众的管理,皆需要经济作后盾。钱从何来。一是族内富裕者捐赠,二是祠田的收入。捐赠总有数,田产无竭时。故古时祠堂,皆广置田产。《尹氏家规》有:“置祠田第一。”“五代维修公广置粟山为世业,泉甘而土肥,财生而货殖,至是而有丰裕之象矣。”“为子孙者,宜慎择其田之膏腴者,广置之,以修祠供祭。举老成廉正,轮流经管,逐岁数目必须凭众掀算,以昭清白。”从此,也可以看出尹氏先人对族田的重视。

  族学早已成为历史,族田也早已成为了村民的责任田,但尹氏后人重读书、重做人的优良传统依然保留着。尹雨林老人自豪地说,他孙辈7人中,大学生3名,军人1名,高中毕业生3名。

  族谱网探访尹氏祠堂之湘潭白石尹氏宗祠

  三、明嘉靖年间“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民间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建祠高潮。“聚族而居,族必有祠。”一时间中华大地形成了“族皆有祠”繁荣的气象,尹氏宗祠是湘潭众多宗祠的一座。昔者众众,今者寥寥。尹氏宗祠为何能延续百年而不衰呢。我们带着这个好奇心询问父老,寻访历史。综合起来原因大概有三。一是尹家冲以尹氏居民为主,祖祖辈辈深受祠堂教育,认为祠堂是血脉的延续,见祠堂如见先祖,后代要发达,祠堂必须威严,祠堂一草一木,皆为圣物,不得破坏。此为宗庙得以保存的人和因素。《又谱序•粟山冲》记载:“五代维修公广置粟山为世业。”“自是人日以繁,地日以辟,石家、粟山二冲外如杨柳冲、小严上乾冲、大通冲等处,皆二房子孙相亲而居,要惟粟山冲为最多,故以粟山名房焉。迄于今十有六世矣,五服之人聚族而居,无有远离乡井之人”。二是尹氏宗祠地处偏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交通十分不便,外面的人来此不易,间接形成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这就使得“破四旧,立四新”的政治运动影响在此逐渐递减到最小。此为宗庙得以保存的地利因素。三是上世纪刚解放时,尹家冲没有几栋像样的建筑可以作为公用。乡村治理,政府需要办公场所;扫除文盲,学校需要相对宽敞的房屋。尹氏宗祠成了没有选择的选择,顺利贴上了人民公社、学校、乡政府标签,从而逃脱了被彻底毁坏的命运。此为宗庙得以保存的天时因素。

  四、“郡县治,天下安。”如果说县是古代国家治理干的末端,那么它的梢是什么呢。是宗族治理。而宗族治理的场所是家族祠堂,法宝是族规禁约。

  族规禁约,上承国家制度和社会伦理,下接地方风物和世俗人情,一经制定,效如法律,不可触犯。以今日眼光视之,负面的不少,正面的也多多。如要求族人“重孝悌不忤逆犯法”“联族众”“正家风”等,对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就有非常正面的意义;又如“有伤家风家尊,当早为思患预防之”,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对于现代乡村治理亦十分有用;再如族人之间要相互扶持、“保全贫弱子孙免遭强食”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实现公平公正亦有很好的启示;又再如重教育、办义学,教无遗类,对于教育资源如何向农村倾斜、如何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亦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当然族规禁约不免有时代的烙印。须知宗族治理实为封建专制在乡村的延伸,对底层百姓的约束如同枷锁,为恶甚烈。如“固守祖业”“不远离乡井”,使人偏安一隅,眼光局限,难成大器;“重男轻女”“贞节牌坊”,导致妇女地位低下,甚者有如人间炼狱;“族规是法”“不可违拗”,使得族权大增,与现今法制社会理念格格不入;“不可损害宗族利益”“宗族利益为大”,使得国家法律在乡间难以通行,亦人为形成了宗族不同,利益格局亦不一致的局面。

  尹氏宗祠是湘潭众多消失在历史中宗祠的一个缩影,它能百年传承,自有其传承的理由。群众基础好应是最重要的一点。祠堂,除是追思先祖的场所外,更多的是教化的意义。“教化”二字,词义丰富,先教后化,有教方化,看似寻常,实不寻常,是启愚顽、开智慧、淳风俗的事业。欲成之,既要上下齐心,共同努力,也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对于祠堂及祠堂文化,党委、政府应该因势利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以家风、乡风建设为重点,弘扬其孝父母、悌兄弟、睦邻居、恤孤弱、重家庭、尚教育、务专业、抑浮薄、崇节俭等正的作用,同时,尽量避免和去掉其过分强调宗族权益,进而导致宗族势力泛滥的负的作用。

  尹氏宗祠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它距齐白石故居星斗塘仅6公里。作为白石文化的载体之一,其文化价值、教化价值、民俗价值、旅游价值尚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挖掘。一直以来,湘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的治理发展以及县域文化建设,正在全面研究和规划泛白石生态旅游区综合开发事宜。尹氏宗祠,这座县域承载优良家风传承、硕果仅存的古祠堂的开发和利用自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探访尹氏祠堂之尹城尹氏宗祠
梁溪尹城尹氏宗祠位于南阳湖畔东南之尹城村(隶属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地处锡常交界,是典型的江南歇山式徽派建筑,迄今已有276年历史。宗祠建筑面积880平方米,砖雕、石雕、木雕之“三绝”技艺精湛,德艺双馨。2009年,尹城尹氏组建文化理事会,启动重修宗祠工程,精心设计施工,规范文化布设,历时2年,重现祠堂昔日的辉煌。重修后的尹城尹氏宗祠,先祖神像庄严,楹联匾额辉煌,高大精致的马头墙,古色古香的黑黛瓦,其实恢宏的飞檐脊以及美轮美奂的砖雕门,展示了古典江南水乡建筑的艺术精华。2011年12月19日上午,位于南阳湖畔东南之尹城村的梁溪尹城尹氏宗祠热闹非凡,梁溪尹城尹氏宗祠落成庆典隆重举行。,来自无锡、常州、苏州、扬州等地的尹氏宗亲800余人欢聚一堂,共庆尹氏宗祠落成,常州市名人研究会主席包立本到会祝贺并发言。和靖公,讳焞,为梁溪尹城尹氏鼻祖,以理学著名于时,因遗书斥权奸秦桧,绍兴九年,辞官退隐平江...
· 族谱网探访尹氏祠堂之浙南尹氏宗祠
今天是个好日子,阳光温暖,亲情融融,庄严气派的《浙南尹氏宗祠》隆重落成于浙江青田县温溪镇尹山头村。祀袓大典上,来自香港,广东,北京,江西,山东,湖南,河南(固始)、(信阳)、(洛阳),福建(霞浦)、上海,金华(临江),永康,仙居安仁,临海涌泉,椒江前所,瑞安(东源)、(潮基上下街),瑞安女岙,平阳,丽水,遂昌,龙泉,云和,青田鹤城,油竹,双垟,洲头,学神,汛桥,及众多尹姓海外子孫,共计千人,聚集在尹氏祖宗牌位塑像下,祀拜尹姓列祖列宗,感恩历代先祖的养育深情。血脉亲情涌动在亲人之间,连接散居于天涯海角的尹氏子女,亲人握手相拥,一个共同的愿望:携手世界各国的宗亲,共建自己尹氏家人的家园。尹氏宗亲们!无论你走多远!身在何处?落魄还是得意?祖宗的家乡永远是你的牵念!尹氏的祠堂,永远是你的精神家园!灵魂的归宿!北京宗亲会监事长尹燕靑代表世界尹氏宗亲会筹委会和北京尹氏宗亲会专程馈送“全球尹氏一家亲”的...
· 族谱网探访尹氏祠堂之木朗尹氏祠堂
据了解,尹姓起源于黄帝嫡孙祖般公,至今已有4500年历史。1279年,崖门海战失败,尹氏121世祖、追随南宋朝廷于新会崖山行宫抗击元军的南宋兵马参军尹晋来,携带母亲和妻子到新会木朗避难,并从此在这里安居乐业,这也是尹氏宗族在江门生根落户的开始。木朗尹氏宗祠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木朗村,为尹氏祭祖祠堂,于2008年成为江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初年,为三进深砖木石结构建筑,其中第二进厅房正中悬挂一匾额,长230厘米,宽90厘米,正中书“世泽堂”三个鎏金行楷大字,每字50厘米,上款“赐进士翰林院编修,国史、经筵官甘泉湛若水书”,下款“皇明正德辛巳仲冬吉日立”。木朗尹氏祠堂正门木朗尹氏祠堂第二进厅房正照木朗尹氏祠堂第三进厅房正照木朗尹氏祠堂一角当斑驳繁芜的阳光正好射在印满岁月之痕的墙壁上,当虔诚满满的族人走进家族的精神长廊,当时光流逝,当人去楼空,坚守在故土的祠堂依旧屹立锤人。属于它的那份...
· 族谱网探访尹氏祠堂之江门尹氏宗祠
广东江门尹氏宗祠位于蓬江区杜阮镇木朗村村委会松芳里侧,为尹氏祭祖祠堂,建于明朝初年,至今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历代都有修葺,保存较为完好。尹氏宗祠,北向,为砖木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468平方米。该祠面阔三间,三进深,梁架结构为山墙搁檩,穿斗式抬梁相结合,层面为硬山顶,单檐布瓦,绿琉璃剪边。第一进正门上方置一方木质匾额,阳刻“尹氏宗祠”四字,其两侧檐下横梁上有十分精美的木雕,主要为祥瑞花纹,亦有人物故事。厅内偏左有木匾,竖书阳刻“御前花翎侍卫”。第二进建筑面积约114平方米。庭内正中悬挂“世泽堂”匾额,上款“赐进士翰林院编修,国史、经筵官甘泉湛若水书”,下款“皇明正德辛已仲冬吉旦立”。庭内原有挂屏,今已遗失。第三进建筑面积约113平方米。大堂正面供奉尹氏家族第一世至第五世祖先牌位。祠堂天井原有挂廊,但因年代久远,仅保留下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的廊庑。木朗尹氏,原籍东莞,一世祖尹晋来于1279年逃避...
· 族谱网探访尹氏祠堂之王英镇尹氏宗祠
风和日丽,白云绿树映着湛蓝的湖水,秀色可餐,今日阳新记者走进了王英镇高山村的尹氏宗祠。眼前雕梁画栋,门楼恢宏,村支书骆名忠介绍说,尹氏宗祠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建国初期淹没在王英水库的浩渺烟波之中,直到2012年新祠重建,香火复旺。穆如清风履霜思亲来到内殿,只见堂前供奉着历代先祖神像灵位,上书四个大字“穆如清风”。骆名忠说,这来自诗经中的“吉甫作颂,穆如清风”,而尹吉甫正是一代西周名臣,尹氏家族德高望重的先祖。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姬靖继位,选贤用能,国家兴旺,周室中兴,尹吉甫文武双全,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得到了周宣王的重用,拜为太师,被赞颂道,“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周宣王初年,北方的猃狁(古代部落)强悍好战,一度进犯至陕西境内的泾水北岸,直逼西周都城镐京,危及国家安全。周宣王于是召集大臣商议,决定派威望卓著的老将尹吉甫出征。尹吉甫欣然受命,带领部队来到泾水,两军刚一交锋,先锋大将子白就连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