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永州周氏源流

2016-10-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74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永州周氏源流,零陵大樑园周氏   始迁祖景和公,原籍江西永新,明初官指挥,由江西携二子贵龙、贵

零陵大樑园周氏

   始迁祖景和公,原籍江西永新,明初官指挥,由江西携二子贵龙、贵虎由江西征永有功,得封孱陵侯,长子贵龙回籍,季子贵虎留居零陵北区大樑园,传五世有玄孙十三人,衍为十三房,分处零陵、东安等处。清宣统元年(1909)建总祠于东安花桥。1925年十三房合修通谱。


道县周氏

   远祖宽饶,传至十二世从远,北宋初中进士,任指挥使,迁道州营乐乡石塘桥,生子智强,智强生子周识、辅成。始祖辅成,世居濂溪,宋祥符8年(1015)进士,终贺州桂岑令。子敦颐,原名敦实,字茂叔,理学家,著《太极图说》、《通书》等。敦颐生子寿、焘。寿,字季老,一字元翁,宋元丰进士,善书法,著《周元翁诗集》;焘,字通老,一字次元,宋元祐进士,官终宝文阁待制,著《爱莲堂集》。


道县清溪周氏

   始祖隋时归仁公,世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五传至如锡公,唐武德元年(619)进士,因言事不合,左迁道州司马,遂家于宁远县大阳洞,如锡公之孙福连再徙道县清溪村。至1948年,已传21代,全族人口2000余人。宗祠在清溪老村。


道县江村周氏

   始祖成材公,字作栋,生于广东韶州,至湖南道州探亲时见州北江村山水清秀而甚善,遂家江村。族人分布在源头漯、金汤漯、老埠头、访尧滩、南漯、飘漯等地。至1948年,已传23代,全族人口1910人。


江永周氏

   原籍山东青州府。始祖归仁公,居青州,仕隋魏博节度使,左迁襄州刺史。至四世安时,字朝用,生二子,长如鍉,次如锡。鍉登唐进士第,任授韶州曲江县令,迁大理寺评事,出知道州路刺史,终于任所,葬永明潇水南清凉台(清凉寺)。锡于唐贞观元年(627)继登进士第,历任高州刺史、征南大元帅、水陆马步都统、左金吾卫上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后因奏宫内事忤旨,贬道州充军司马。鍉生子六:弘慎、弘怀、弘恂、弘磷、弘悯、弘惮;锡生子十八:弘约、弘本、弘邵、弘道、弘正、弘章、弘沐、弘谦、弘德、弘量、弘交、弘度、弘明、弘顺、弘亮、弘意、弘利、弘颂,合称二十四弘。或任他邦而占籍,或相山水之宜居乡社,或慕田园之利,而散居各方。弘慎居神福地(今福洞);弘悯居槐木,后迁居古调,分脉山田湖潭(今荷柏塘),又分脉栎口头、风塘;弘本居上甘棠,后分脉溪头、宋村;弘章居东江(今城关周家巷口),后分脉周家邦;弘亮居石枧邦鳌岗,分脉晶咏、思棠,至十七世次燿兄弟于宋元丰年间(1078~1085),由思棠徙居上林(今上洞村),分脉城下;弘量、弘顺居界头(今上界头),后弘顺十二代孙于宋乾德3年(965)分脉下甘棠及山水口;弘交居白象、秀水、周棠;弘度居雄川,弘恂居沐田;智毅于唐元和14年(819)广西模州刺史以疾休官回,至永邑,瞩目潇源景趣,卜居于是,名曰达尊(今达村)。至曾公再徙白上塘,谓之塘背,后分脉山爻头。弘惮次子符,于唐开成2年(837)徙居石梯头(今三元宫)。全县周姓主要分布城关、允山、厂子铺、夏层铺、冷水铺、兰溪、桃川、上洞等9个乡镇。周姓既是县境古老的姓氏之一,又是第二大姓,约占总人口的9%。


蓝山凤感乡牛形周氏

   始迁祖延星公,清时由临武东边山迁来。至1931年,凡30户,男48人,女40人,共88人。


蓝山凤感乡石坪周氏

   始迁祖志凤公,清乾隆间由宜章迁来。至1931年,凡11户,男22人,女18人,共40人。


蓝山凤感乡洋田周氏

   始迁祖享珪公,清雍正间由宜章县迁来。至1931年,凡10户,男24人,女20人,共44人。


蓝山南平乡牛形冲周氏

   始迁祖子方公,由宜章务农来蓝。至1931年,凡7户,男22人,女19人,共41人。


蓝山大慈乡广车周氏

   始迁祖度郎,由江西泰和迁此。至1931年,凡68户,男112人,女98人,共210人。


蓝山大慈乡芹菜井周氏

   始迁祖义信公,清嘉庆17年(1812)由宜章乳麻塘分迁此。至1931年,凡62户,男105人,女92人,共197人。


新田上大凤周氏

   始迁祖笃姬公,清康熙间自零陵县迁居新田县中和镇上大凤。至1948年,已传16代,全族人口共36人。


新田大富塘周氏

   始迁祖继琳公,清代时因事自新田麻窝窑迁居本县中和镇大富塘。至1948年,已传7代,全族人口共26人。


新田黄公塘周氏

   始迁祖代昌公,清乾隆年间因贸易事宜自宜章迁居新田县仁智乡黄公塘,族人分布在枫木源、槎源等地。至1948年,已传10代,全族人口共227人。

 


 

 
 新田山水塘周氏

   始迁祖明臣公,清代时自嘉禾县因谋生迁居新田县长信乡山水塘。至1948年,已传11代,全族人口100余人。


新田冬茅周氏

   始迁祖仕清公(一作仕青),清乾隆年间自零陵县逃难至新田县博大乡冬茅定居。族人多分布在冬瓜窝、蓝山等地。至1948年,已传7代,全族人口共25人。宗祠在零陵县。


新田老山溪周氏

   始迁祖子青公,因经商事宜自浏阳县迁居新田县博大乡老山溪。至1948年,已传4代,全族人口约10余人。


新田连溪周氏

   始迁祖亿庵公,清道光间由郴县因避难迁居新田县博大乡连溪。宗祠在郴县。至1948年,已传9代,全族人口共20余人。


新田窝塘周氏

   始迁祖文斌公,元代人,由江商来湘,开基于新田博大乡窝塘村。族人多分布在土窝、花竹山等地。至1948年,已传18代,全族人口约100余人。


新田三元头周氏

   始迁祖一郎公,元代人,因经商事宜自江西泰和迁湘,开基于新田县博大乡三元头村。族人多分布在土地堂、文竹山及嘉禾石桥墟等地。至1948年,已传24代,全族人口约300余人。宗祠在三元头村。


新田周嘉山周氏

   始迁祖照亮公,元代人,因贸易事宜自桂阳县迁居新田县博大乡周嘉山。族人分布在本乡本村。至1948年,已传18代,全族人口约190人。宗祠在周嘉山。


新田麻窝窑周氏

   始迁祖云卿公,宋代时自桂阳县迁居新田县三和乡麻窝窑。至1948年,已传32代,全族人口约400人。宗祠在本地。


新田陶岭脚周氏

   始迁祖万香公,明朝时因避难由本省迁居新田县三和乡陶岭脚。至1948年,已传21代,全族人口360人。宗祠在陶岭脚村。


祁阳甘庄坪周氏

   始祖葵花公,原籍江右豫州,子仪公,字天福,明洪武11年(1378)宦湘,开基于祁阳县北九龙町。仪公生三子:汝玉迁居邵阳,开长霞一脉;汝进徙衡阳,肇白芍一支;汝旺则徙居本邑甘庄坪。族人分布在青山头、马头山、源山等地。至1948年,全族人口8000余人。宗祠名"孝贤祠",位于青山头,建于清康熙年间。


祁阳财塘、石湾里周氏

   始祖贵孙公,元末避乱迁居酃县。明洪武28年(1395),职居参将,镇守常宁,后嗣落户菜花岭。三世孙友亮生子五:瑺、球、璋、琼、璨。琼迁居祁阳财塘,璋迁居祁阳石湾里。


祁东青山乡、大同乡周氏

   始祖彦升公,元至元年间由江西泰和县鹅颈大坵迁衡阳南乡乐家塘,次子徙居今祁东青山乡、大同乡,后人分居祁东、祁阳各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永州罗氏源流
零陵黄阳司罗氏忠公第三子体之,徙居零陵上里芹菜塘,后裔多居冷水滩黄阳司。双牌阳明山罗氏原籍山西汾州,后徙江西。元末避难,又由江西迁往湖南零陵。明初由零陵白龙庙分迁黄柏洞(原属宁远,今属双牌阳明山林场)。以后子孙繁衍,族人散居晓睦塘、柏家坪、鲤溪乡石城湾、鸭棚里等村,至今有5300余人。蓝山凤感乡上罗家罗氏始迁祖文绣公,宋绍兴20年(1150)由下罗家迁住。至1931年,凡28户,男57人,女37人,共94人。蓝山凤感乡中罗家罗氏始迁祖文用公,宋绍兴19年(1149)由下罗家迁居。至1931年,凡13户,男38人,女20人,共58人。蓝山凤感乡下罗家罗氏始迁祖才俊公,宋庆历间进士,宣和元年(1119)由蓝山岸山关塘迁居。至1931年,凡69户,男196人,女123人,共319人。蓝山凤感乡岩头罗氏始迁祖登億公,清乾隆时由宜章迁来。至1931年,凡18户,男40人,女32人,共72人。蓝山南平...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永州陈氏源流
零陵西乡陈氏始祖子珍公,周世宗时谏议大夫、指挥使,宋初自潭州退隐茶陵。五世孙淑伯公,宋徽宗、钦宗时谏议大夫,因宋臣多与金主和议,遂隐退,由长沙来衡永居焉。又越五世,宗政公卜居零陵西乡。1920年纂有族谱。宁远跳礅石陈氏始祖文皓公,由常德迁宁远县城东郊跳礅石。族人多分布在沙洞、高源、老鹅坝、四渡等地。至1948年,已传32代,男女丁口共1940人。宗祠在跳礅石。宁远神仙洞、杨塘陈氏始迁祖永胜公,明时携家眷从江西泰和鹅颈塘避居桂阳泗州寨,再迁宁远县神仙洞、杨塘等处。子孙散居上龙盘、晓睦塘、桐木漯等乡。宁远水市镇石马村陈氏原籍江西,元时变乱,至德公携子室经宜章来宁远,见山川秀丽,接壤舜陵,便披荆斩棘,开疆启土,卜筑于今水市镇石马村定居。江永城关陈家街陈氏鼻祖子刚公,自青州徙营道,明代初年又徙居永邑之东,后分脉文德乡雄洞(今上江圩东塘)、黄甲岭高塘、汉江源口(今雄川)、井边莲塘、古宅等地。江永红山...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永州胡氏源流
零陵邮亭圩胡氏始迁祖思衡公,明景泰间自嘉禾县石燕坪来此。道县洪家宅胡氏宋太平兴国年间,始迁祖茂才公由山东青州移居道州濂溪江洲边。族人分布于洪家宅、塘枧、板塘、松柏塘、龙背岭、牛桥、寺院胡等村。宁远胡氏原籍江西洪都(今南昌),宋淳熙4年(1177),始迁祖乌山公任宁远县令,殉难葬于宁远东城乡。长子居东僚(今上胡家),次子居东城(今下胡家),三子徙嘉禾,四子居石城(今琵琶乡)。蓝山半洞胡氏始祖滕公,宋隆庆间居石燕。五代孙五世迁蓝山楠木桥。六代孙少九迁居城内。二十七代孙集东,分居半洞。至1931年,凡45户,男120人,女89人,共209人。蓝山大围胡氏始祖藤公,十四代孙希贞居大围。至1931年,凡16户,男25人,女24人,共49人。蓝山羊楼下胡氏始祖藤公,二十三代孙荣旦分居此。至1931年,凡23户,男52人,女49人,共101人。蓝山魁星楼胡氏始祖滕公,二十三代孙荣赐自蓝山县楠木桥迁此。至...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永州张氏源流
零陵莲蓬塘张氏始祖百五郎,世居江西吉水,一说泰和。四世庚二郎,明初迁居湖南零陵县烟竹山。八世彦和公再迁承平洞狮子口,复迁附近之溪流螺,成化元年(1465)始卜宅于今之莲蓬塘,垦荒谋生。族人分布在江华、四川等地。清乾隆年间建宗祠于莲蓬塘。族谱创修于1937年。至1948年,已传19代,共900人。零陵发元坪张氏远祖浚公,南宋西蜀锦竹人,葬宁乡县沩山。其子栻,后徙居衡阳,后裔居长沙、衡阳、宝庆、永州、辰溪等地。三世孙朝凤于宋理宗时在江西为官,遂落籍泰和县,四世孙允从泰和县迁居湖南沅陵,宋末复迁江西泰和。五世孙万隆、万盛、万祥于元初从江西泰和再迁湖南,万祥居衡州,万隆、万盛居祁阳、邵阳。万盛孙诲繁迁零陵发元坪,为零陵始迁祖。清初,万盛嗣孙有人徙蜀,历代繁衍,成为蜀中望族。宁远大阳洞、云潭张氏原籍江西泰和。元末兵乱,玄贵携三子避难来宁远,长子万一定居零陵接履桥;次子万二定居宁远大阳洞;三子万三定居...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常德周氏源流
常德周氏始迁祖之毕公,明代自江西吉水县迁武陵县。清光绪32年(1906)三修族谱,堂号爱莲。安乡万食堰周氏始迁祖详炽公,明初自江西吉水县迁安乡万食堰,现有子孙1000余人。安乡石家山周氏始迁祖公,明初自江西吉水县任荆州教授,居安乡石家山,有子孙1100人。安乡周家垸周氏始迁祖尚文公,明中叶由江西吉水县徙安化周家垸。现有子孙900人。安乡系马台周氏始迁祖尚德公,明中叶自江西吉水县迁居安乡系马台,现有子孙800人。安乡五姑台周氏始迁祖惟贞公,明中叶自江西吉水县迁居安乡五姑台,现有子孙1000人。安乡周家冈周氏始迁祖文宣公,明初任荆州教谕,自江西吉水迁安乡周家冈,现有子孙1000人。汉寿周氏尊北宋周敦颐为始祖。至枝芳公携子务本、务清、务彦于明洪武2年(1369)由江西吉水县泥田来楚,三年后枝芳公复归江西,而务本落业龙潭花苑,务清公落业澄清西冲,务彦公落业周、鸭两港。族谱始修于明万历间,清乾隆间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