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从莫氏族谱里了解莫氏起源历代名人

2016-10-0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777
转发:1
评论:0
从莫氏族谱里了解莫氏起源历代名人,一姓氏源流莫氏之起源,许多典籍如《中国姓氏汇编》丶《中国古姓氏词典》丶《百家姓》

一 姓氏源流 莫氏之起源,许多典籍如《中国姓氏汇编》丶《中国古姓氏词典》丶《百家姓》丶《万姓统谱》等俱有记叙,然而众说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2丶春秋时,楚国莫敖(官名)的后代,以官名为姓。莫敖在楚国是一种世袭的官职,古诗人屈原的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屈氏的分支改姓;  

  3丶《通志·氏族略》文,莫即幕省文,望出钜鹿丶江陵,乃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的后代。也就是说,莫和幕同源,莫只是幕的省略书写文字。此说法可能是1和2说法的综合;   从莫氏族谱里了解莫氏起源历代名人

  4丶南北朝时期,北魏少数民族邢莫氏丶莫那娄氏改姓莫;  

  5丶广西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第十一章《分姓》记叙:远古之时,壮族人无名无姓,彼此相称十分不便。布洛陀请卜黄为众人分姓,卜黄为此而累病。部族里的人关心卜黄,纷纷送礼物给他,卜黄由此便生出安姓的办法来。凡送李子的,就安他姓李”;牵牛来探病的,就安他姓“莫”(壮语黄牛叫莫);送篮子的,就  

安他姓“蓝”………。从此,壮族人也就有“莫”等姓氏。广西忻城县有莫土司衙署,占地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被誉为“壮乡故宫”。莫姓土司官职世袭,统治该地区近五百年,电影《刘三姐》中的“莫老爷”就是这种世袭之土司;  

    6丶唐五代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顼人,也有姓莫氏者;  

    7丶北方满族人那莫氏,其汉姓也有以莫为姓的;  

    8丶西南少数民族布依族丶侗族丶瑶族也有以莫为姓者。专家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是上古三苗族的后裔,也就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后裔,如此则西南少数民族原居中原,与中原各大姓氏实是同根。  

二  【郡望】: 1 钜鹿郡:秦始皇置郡于钜鹿。在今天的河北省平乡丶任县以北至晋县一带的地区。 2 江陵郡:汉代的时候设置了县,南齐的时候改置了江陵郡。在今天的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 3 河间郡:汉高帝的时候置郡,因为地处黄河与永定河之间而得名。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中部河间县一带。  

 

三【堂号】: 1 钜鹿堂,最早的莫姓堂号;2 敦本堂,钜鹿堂的分支;3 德荫堂,敦本堂的分支;4  威远堂,丶上古圣帝颛顼造“莫阳城”,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莫阳城,今河北省任丘县丶平乡县,古钜鹿郡地);  

② 北方满族人那莫氏,其汉姓也有改单姓莫为姓的。

得姓始祖:颛顼。昌意子,黄帝孙,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号高阳氏,下分八个民族。活动据点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西南),曾在夺争中击败共工氏。他重视人事治理,努力发展农业,曾命南正重、火正黎“绝天地通”,实行人神分职,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的过渡。后世莫姓主源均出自颛顼,于是莫姓子孙便奉颛顼为莫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莫姓主源两支,一支发源于今河北省任丘,一支发源于古时的楚国。两汉以前莫姓仅有两名入载史册,他们是春秋时的吴国人莫邪和汉代学者莫元珍。但多数莫姓在此际继续繁衍于其发祥地,并缓慢地向周边播迁。魏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几支来华定居的外族也改为莫姓,使北方莫姓家族日益庞大起来,原本在河间郡、巨鹿郡就已很是兴旺的莫姓家族得此新鲜血液的注入,自然兴盛为莫姓河间郡望、巨鹿郡望。另外,南方的江陵郡古为楚国腹地,一直以来为莫姓世居之地,在此际愈加昌盛。隋唐时期,莫姓分布之地渐广,有资料表明,在今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均有莫姓人定居,并且已有莫姓徙居广东。黄巢起义后,有北方之莫姓避居四川。五代十国至两宋,莫姓在江南各地愈加壮大起来,而北方的莫姓却由于夷族的入侵而沉寂下去。此际始有莫姓入迁福建,而莫俦因罪被流放今广东潮州。宋末元初,蒙古铁骑南下,兴盛于今浙江、江苏等地的莫姓为避兵火,大批涌入今广东、广西。明初,山西莫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清初,清政府移两湖之百姓入川,史称湖广填四川,两湖之莫姓亦由此入居今四川、重庆。清中叶之后,沿海之莫姓有渡海赴台,扬帆南洋者。如今,莫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四川、广东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莫姓约占全国汉族莫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莫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97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九四。

 

历史名人 莫 邪:春秋时期吴国人。吴王命令干将铸剑,铁汁不下,于是妻子莫邪问:“铁汁不下,怎么办?”干将回答说:“ 古时候的铸剑大师欧冶铸剑,铁汁不下,于是让女人担任炉神,很快就成功了。”莫邪听到这,立即窜入火中,铁汁流出,于是铸成两把利剑。雄的叫干将,雌的叫莫邪。后人经常用干将、莫邪来比喻锋利精美的剑。

莫 含:东汉左将军,穆帝很赏识他的才能,经常让他参与讨论军事机密、国家大事。后来被封为关中侯。

莫 云:莫含孙,北魏大臣。兄莫云好学善射,道武帝时,赐爵关内侯。太武帝时以功进爵安定公,迁镇西大将军。

莫 题:莫含孙,莫云弟,道武帝时以功赐爵东宛侯。因侍宴不敬获罪,黜为济阳太守。后令其监造平城。因久而懈怠,赐死。

莫 琮:宋代的官吏,字叔方。仁和人。历经明、福两州官。他的品行相当高尚,并且教子有方。他有五个儿子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冲俱登科。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是“燕山五宝”。

莫 蒙:湖州人,宋代官吏、学者。在太学读书时,以文鸣京师。就特科出仕,由县丞累官至通化军知府。工诗,词尤婉丽。有《卧驼集》。

莫 胜: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人,明代书画家。曾任虎贲左卫经历。工书画,善绘鱼。

莫 藏:浙江海盐人,字用行,号素轩,明代学者、书画家。其博涉经史,能诗,工书画。有《素轩稿》、《五音字书辨讹》等。

莫 骏:广西省平乐人,明代官吏。举人出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做官二十余年,人称廉洁。

莫 矜:广西省融水永乐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任中共融县支部书记,融县特支副书记,抗日挺进队政治指导员,中共桂黔边区工委书记,桂黔边区人民保卫团政委兼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柳北总队政委兼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柳州专署副专员、自治区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冶金局副局长等职务。

莫修符:唐朝文人。光化二年任融州刺使。他所写的《桂林风土记》,很有文化价值,文才也很好。世传的佳作。

莫宣卿:字仲节,号片玉。广东省封开人。广东的第一个状元。幼年时他的生父病逝,遂与母亲随继父生活。由于继父的家境较富裕,他得以入学堂读书。相传莫七岁时已学会吟诗写对联,12岁时即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唐大中五年(851年),17岁的莫宣卿赴京城参加廷试获中制科状元,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并是始隋唐以科举取士以来年龄最小的状元。莫宣卿考取状元后,被任为翰林书院修撰 。其后他还乡省亲,因母亲不愿随其北上定居,莫遂上书朝廷请求改委他在南方任职以奉养母亲。唐文宗允准,改委他浙江台州别驾(刺史的副职)。他即奉母携眷往台州上任,但未到台州却病逝于途中。莫宣卿的生平业迹不显,存世的诗作也仅三首半,但由于是广东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他的传奇式事迹及影响仍在岭南文化史上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为后人所尊崇。

莫君陈:湖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北宋官吏。仁宗时进士。神宗熙宁年间新置**科,中首选,为王安石所倚重。有《月河所闻集》。

莫伯镕:湖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少有超乎世俗之志,年五十即归休,请名师教诲其子。子三人皆登科,时号“三莫”。长子莫济后又中博学鸿词科,居官给事中时,因反对外戚张说被罢职,后仕至司农少卿。次子莫汲曾为国子监正,因得罪秦桧被贬化州知府。三子莫冲亦曾中博学鸿词科,官任明州长史,以循良称。

莫如忠:松江府华亭人,明代官吏、学者。嘉靖年间进士,累官浙江布政使。善草书、诗文有体要。有《崇兰馆集》。

莫如足:广州府新会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间进士。由庶吉士擢御史,曾经弹劾仇鸾,有直声。官至大理左丞,数伸冤狱。

莫友之:清朝时期道光举人,独山人。少年时期就很喜欢读书精通苍雅故训六艺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录家言。工于诗,他的书法也很好,在当时与遵义的郑珍齐名,当时号称“郑莫”。著作有:《声韵考略》、《遵义府制》、《过庭碎》、《唐本说文木部芊异》。

莫是龙:明代画家,字云卿,华亭人。后来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十岁就能写诗作对。擅长于书画,著有《石秀斋集》、《画说》等。

莫我愚:湖南省善化(今长沙)人,清代书画家。工诗,不喜为时文。于真、行、草书、指头书、筋头书,皆不学而能。工法山水,尤善写照,所绘莫不神态毕肖。

莫与俦:贵州省独山人,清代官吏、学者。嘉庆四年进士,曾任盐源知县,后改遵义府学教授。有《贞定先生遗集》。

莫仕睽:清朝广西平南人。参加太平军,清咸丰六年为刑部尚书。咸丰十一年升迁为开朝王宗殿前忠诚伍天将,任藩镇统官。曾处理外交事务,后来封为补王。同治三年发觉李秀成的妻舅宋永祺在天京阴谋叛乱,与浙江的巡抚曾国荃暗中勾结,于是他当面指责李秀成,并带领军队将宋永祺从忠王府中抓获逮捕。天京陷落以后,他回家乡平南。逝世的时候有70岁。

郡望堂号 1、郡望

钜鹿郡:秦始皇置郡于钜鹿。在今天的河北省平乡、任县以北至晋县一带的地区。

江陵郡:汉代的时候设置了县,南齐的时候改置了江陵郡。在今天的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

河间郡:汉高帝的时候置郡,因为地处黄河与永定河之间而得名。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中部河间县一带。

2、堂号

钜鹿堂:最早的莫姓堂号。

敦本堂:钜鹿堂的分支。

德荫堂:敦本堂的分支。

威远堂:宋朝莫蒙,两次法科考试都是第一。

此外,莫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思济堂”、“河间堂”、“安定堂”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莫氏族谱历代修辑资料
唐宣宗大中五年,龙集辛未,设科求贤。合天下士对策大廷,胪传以莫公(宣卿)为第一。公字仲节。广南封川人也。所产之乡曰文德,所居之里曰长乐。厥考讳讳曰让仁,虽不仕,亦有隐德,早年不禄。公母梁氏,恐公孤立无倚,改适。继父亦莫氏,讳及芝,乃开建籍也。公随母往,并而为昆仲者三。长曰莫俦,次曰莫群,公年最少,乃其季也。继父亦乐善好施,岁歉则出粟以周邻里。尝遣二兄习读,公幼在侧,天性迥异,闻言即悟。甫七岁,资识豁然。手不释卷,过目辄成诵,时人目为神童。入郡庠,从游于梁明甫先生,梁母犹严于内训。试于有司,荐于大廷,对扬清问,首魁天下。初典翰林,未服官政。后以母老,具表陈情,乞官外补,以便就养。上可其奏,赐官台州别驾。归省迎母,未至官所,而寻卒故里。葬于文德乡锣鼓冈。咸通九年,封川刺史李邦昌上其事于朝,钦奉上敕为唐正奏状元莫考肃公,祀以庙食,表其里居曰文德,蠲其赋税,以充蒸尝之需,永为常典。公自幼以至登第。...
· 莫氏源流起源
莫氏之起源,许多典籍如《中国姓氏汇编》丶《中国古姓氏词典》丶《百家姓》丶《万姓统谱》等俱有记叙,然而众说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丶上古圣帝颛顼造“莫阳城”,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莫城,今河北省任丘县丶平乡县,古钜鹿郡地);2丶春秋时,楚国莫敖(官名)的后代,以官名为姓。莫敖在楚国是一种世袭的官职,古诗人屈原的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屈氏的分支改姓;3丶《通志・氏族略》文,莫即幕省文,望出钜鹿丶江陵,乃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的后代。此说法可能是1和2说法的综合;4丶南北朝时期,北魏少数民族邢莫氏丶莫那娄氏改姓莫;5丶广西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第十一章《分姓》记叙:远古之时,壮族人无名无姓,彼此相称十分不便。布洛陀请卜黄为众人分姓,卜黄为此而累病。部族里的人关心卜黄,纷纷送礼物给他,卜黄由此便生出安姓的办法来。凡送李子的,就安他姓“李”;牵牛来探病的,就安他姓“...
· 广西昭平《莫氏族谱》中的“莫氏源流考”
· 莫氏族谱(明公族)
尝思水有源而腾河注海,木有本而拂日泰霄,智人非水木各抱天真,其于仁亲义祖之心,当亦思其本源之所自始与知我.钜鹿一脉家世南服,虽年洇世远,蔑寻肇分于何代,而核厥由来,颇知共出于天潢尝间,稽考世系,博询故老,佥云-钜鹿子侄,皆自吴川一脉之分流也,兼考吴川族谱,世系监注.大祖卿公系出福建省延平府南村村,以魁元出身,官拜谏议大夫实发祥,于唐先大祖而光大焉,俊值倾复,卜居吴城外,家石暂马,远而雷琼各州府县,近而平城莫村,蒲提及化州石城,再远而粤西博白-陆川,斯亦极远而难聚,遥而莫问,统千余年之山河,而旷代相承,岂真知卿公果出福建,我粤西果出吴川与而自古迄今,时代殷远,固不敢妄为附会独其族谱所载,有曰阳江,是粤西与粤东,地有足微,又有三世祖谥儒珍,入广西博白县学洪武乙岁贡生,自是博陆两邑星罗棋布,而人有足稽焉,并考其诗云.春去春来秋复秋,吴阳浪入楚江浮,悲鸿失伴惊谁鼓,野鹤离群依树头,总是青松应落色,...
· 鹭江莫氏族谱
鹭江莫氏族谱修谱年代第一编(一)一丶大宋政和七年丁酉,八世祖仕广,修一世至七世祖。二丶大元天历元年戊辰,十五世祖恭与,修八世至十四世祖。三丶大明嘉靖二十八年乙酉丶二十九年庚寅戌夏四月。由广州学府莫恃桴,修十五世至二十一世祖。四丶大明崇祯八年,乙亥孟夏二十三世祖篙阳,修十五至二十二世祖。五丶大清康熙三十年,壬戌孟春昌礼修二十三世至二十四世祖。六丶大清康熙三十七年,孟夏,秀川修二十五世至二十六世。太祖:让仁――配梁氏生一子宣卿。开居金缕村,公葬河儿口东边岗。一世祖:宣卿――字仲节号片玉,溢孝肃。配陈氏,生三子。晋丶楚丶齐。公与陈氏合葬封川锣鼓岗。(附注:宣卿公自小才智过人,曾吟诗一首。“我本南山凤,岂与凡鸟t。英俊天下有,谁能佐圣君。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十七岁宣卿公夺天下大魁。状元及第。开创南国始状先河。二世祖:晋――怀州刺史。行一配李氏生二子如松丶如柏。楚――行二配陈氏生二子如静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