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记录姓氏起源、流源、演变

2016-09-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92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记录姓氏起源、流源、演变, 姓氏的起源和演变姓氏是对具有共同血缘关系和宗族系统的称号。据考证,姓起源于原始

 姓氏的起源和演变姓氏是对具有共同血缘关系和宗族系统的称号。据考证,姓起源于原始社会母的系氏族制时期,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母系社会早期,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原始人,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血缘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往往尊奉此物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

   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图腾一词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在母权制早期实行族外群婚,子女只知母而不知父,世系从母系计,凡在一个氏族名下(即同一图腾)的全体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随着社会的演变与进步,氏族图腾逐步转化为族姓,而这族姓,正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不少图腾后来都转化为氏族的姓氏。

   法国人类学家雷纳克在《图腾崇拜的规则》中指出:“氏族及个别成员都须釆用图腾动物作自己的名字。”这个名字就是后来的“姓氏”。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发现有鸟、鱼、蛙及人首虫身等图象,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也发现有蛙、鸟的图象,这些图象,就是当时的氏族图腾,也是我国最原始的姓氏。

古代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姓”的造字属于会意,古形体是由“人”和“生”组成,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用“女”与“生”组合成姓字,最早见于战国时秦国刻石《诅楚文》,意思是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因此,中国早期的一些古姓,如姬、妫、姜、赢等,都带有“女”字。

氏起源于父亲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用以区别子孙之所自分,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后,形成以男子为中心的大家族(氏族),妻子从夫居,世系与财产继承从父系计,后来少数家庭发展成为有财有势的集团,即所谓“氏族贵族”。每一支“氏族贵族”都出自一个男性祖先,各有一个表明宗族的称号,这就是氏。“氏”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早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中华大字典》引清文字训诂学家朱骏声的话,称其本意为“木本”,即草木之根,并说“转注为姓氏,盖取水源木本”的意思。

姓与氏产生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其社会职能也不一样:刘恕《通鉴外纪》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当时,姓是决定是否能够通婚的依据,即同姓不能结婚;氏则是用来区别贵贱的,即平民无氏,只有贵族才有氏。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性、庶性之别。氏同性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和封建制度的兴起,姓与氏已无什么区别,姓氏成为表明个人及所生家庭的符号,亦即郑樵所云:“三代(即夏、商、周三个朝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据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日知录》考证,“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史记》始混为一”。西汉时的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秦始皇曰“姓赵氏”,写汉高祖刘邦则曰“姓刘氏”。此后,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都是一个意思,即实际是专指姓。

尽管如此,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仍然有贵与贱之分,其区分依据就是看有无“地望”,即“以地望明贵贱”。“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意思是世居某郡,人丁兴旺,英才辈出,为当地所仰望。

姓氏的源流

     姓氏来源虽然渠道很广,但主要源于黄帝。黄帝为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相传炎帝扰乱各部落,他率领各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属河北)击杀蚩尤。从此他被部落首领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相传,黄帝同炎帝和蚩尤作战的时候,都曾训练熊、罴、貔、豹、虎6种野兽参加战斗。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6个族姓,共同组成一个部落,此后,这个部落在黄河流域有很大的发展。

   《国语•晋语四》载司空季子曰: “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已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箴、仕、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皆为姬姓。同德之难也如是。” 据《世本八种•秦嘉谟辑补本》汇集的资料,后来,黄帝之子12姓发展到101个属地(方国、诸候国),派生出510个氏;其中的姬姓,拥有61个属地,衍生出432个氏。在当今100个大姓中,有6 9姓属于黄帝族,还有12姓系由黄帝和炎帝族或太皥族共同形成,总计出总计出自黄帝族的姓氏占80%以上,这说明黄帝族是产生中华姓氏的主体,黄帝是中华姓氏的共同始祖。

得姓受氏种类

1992年,《半月谈》第18期公布,全国的 姓氏有11939个。这些姓氏有各式各样的来历。唐代张说曰:“炎帝之姜,黄帝之姬,始因所生地为之姓。其后天之建德,因生以赐姓。黄帝二十五子,同德者姓同,德异者姓殊。其后或从官或从国,或从王父之字,始为赐族,久乃为姓。降唐、虞、抵战国,姓族渐广。周衰,列国既灭,其民各以旧国为氏,下乃两汉,人皆有姓。”以封国为姓氏者,如王符、应劭将姓氏来源列为九种,即:或氏于号,或氏地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有以居住地姓氏者,如姬、郭、池、园;有以赏赐的爵位为姓氏者,如王、公、侯;有以官衔为姓氏者,如司马、司空、空寇;有以族内排行为姓氏者,如伯、仲、季、叔;有以职为姓氏者,如陶、匠、巫、卜;有以国为名者,如齐、鲁、宋、卫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记录汾源李氏铁算子
李珪:山西管州人(现静乐县)祖籍江苏无锡玉祁。出生于宋末元初,初历州吏目,勒受登士郎,后除滨州知州,中书省平章政事。其父李元章,南宋理宗时封中宪大夫。祖父李定,曾祖李集之,字子翔,任通直郎。高祖李纲,字伯纪,登政和二年进士第,建炎元年召为开封府尹,除正议大夫,进尚书房左仆射同平章事兼门下中书,赠太师。李珪因其速算闻名遐迩,故钦赐曰:“算子李”。其时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理宗登基后,国事日非,外部蒙古铁蹄不断南侵黄河以南的百姓居无宁日;内部权相专权,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理宗皇帝却深居后宫,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先是史弥远专权,后任用贾似道为宰相。贾似道的父亲贾涉,曾任制置使之职,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即贾似道,女儿贾纹颇有姿色,被理宗纳为贵妃,贾似道籍贾贵妃之色,苟且钻营,先任籍田令,继升两淮制置使,兼管扬州。宝佑五年任知枢密院事,后擢为右丞相。开庆年间,蒙古遭国丧,忽必烈急于争夺帝...
· 族谱网记录湖南怀化谢氏流源
2016年9月21日,族谱网记录湖南怀化谢氏流源怀化谢氏始祖玉春公,字子礼,元末明初因避兵乱自江西泰和县圳上鹅颈大坵迁湘,开基于湘西。族人分布于怀化、辰溪、沅陵、溆浦、武冈等地。至1948年,已传27代,共1000余人。宗祠在怀化铜鼎乡。辰溪谢氏始迁祖玉春公,自江西泰和圳上鹅颈大丘徙居辰州府辰溪县白竹坪方庄脑。其后裔一支徙居铜鼎南方坊、赤岩湾等地。沅陵谢氏始祖公六公,原籍江西吉水织丝桥太和村,于宋仁宗时随狄青"征蛮"镇守辰州,卜居怡溪凉水坪。族人分布马底驿等地。溆浦董家坡谢氏始迁祖三重公,清顺治时由沅陵徙此。溆浦种禾冲谢氏始迁祖国栋公,清顺治时由沅陵徙此。溆浦石岩湖谢氏清顺治时自沅陵徙此。溆浦土溪谢氏先世由浙江会稽历迁江南至湖南沅陵。清顺治初,三遂公偕胞姪铭徙此。溆浦楠溪冲谢氏始迁祖三鼎公,清初由沅陵徙此。另一支始迁祖先清公。溆浦马家溪谢氏始迁祖登弟公,清初由沅陵徙此。...
· 族谱网记录湖南常德谢氏流源
2016年9月21日,族谱网记录湖南常德谢氏流源常德落伽寺谢氏始迁祖绍祖,明永乐2年(1404)自江西丰城县迁居湖南常德前乡下淰村落伽寺。桃源县城谢氏始迁祖仲才公,元末自江西吉水迁桃源县城,葬东门外会宾桥。宗祠在县城上街。清道光30年(1850)创修族谱,光绪26年(1900)续修,1932年三修。至1948年,已传22代,人口约3000余人,分布于三阳港、狮子山、戏台坡、株木桥、张家湾、大洑溪、小洑溪、洞山坪等地。桃源郑驿谢氏始迁祖升四公,明万历间由江西金溪官常德府经历,有惠政,辞官后偕弟升五、升六落业于县南郑家驿。1936年与青山湾谢氏、宝洞堉谢氏、新店驿谢氏合修族谱。至1948年,已传15代,人口共877人,分布洞中、澄溪、仙羊冲、板石溪、白马渡、新店驿等处。宗祠一在新店驿,一在郑家驿。桃源青山湾谢氏始迁祖而芳公,清乾隆元年(1736)自闽县因商贸迁来桃源县南之青山湾。1938年纂有...
· 族谱网记录关姓族谱,关姓的历史流源
据考关姓起源有三:一是《姓源》及《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为夏朝末年大臣关龙逢之后。龙逢封于关(今河北栾城)。夏桀无道,龙逢数谏不听,反遭杀戮,其子孙便以关作了姓氏。二是《风俗通》记载,关为关令尹喜之后。老子出函谷关,传《道德经》于关令尹喜。一说“关令尹”为职官名。三是清代满族瓜尔佳氏改为汉字单姓关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秦汉时期,关这一古老的姓氏在山西旧居地继续繁衍,如汉末三国时期的关羽,便是山西省解县人;另一方面,他们又在甘肃开创了新的天地,所以有不少关姓人家承袭着“陇西”的堂名。关氏源自关龙逢,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不是关龙逢,而是豢龙逢。所谓“豢龙”氏应是叙安之子董父,“畜龙以事帝舜,赐氏曰豢龙”。如果果真如此,那关姓的历史就有可能更悠久了。学者考证说,古代守关的“关令尹”的后人就有以此职之名而姓了关。所谓关令尹,依照〈国语〉的记载,其主掌是“敌国兵至,关尹以告”。这一支关氏主要繁衍于今山东...
· 族谱网记录:林氏正宗源流族谱序
林氏之先,出自黄帝高辛氏后。黄帝乃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母曰附宝,视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熊氏。纳四妃,生二十五子,得姓者十有二。一曰云相,相生玄嚣,嚣生蟜极,极生帝喾,为高辛氏。娶有娀氏女,名简秋,从祀于禖,浴于玄丘之水,见玄鸟堕卵,取而吞之,遂孕而生契。及长贤,而舜用之,荐于尧,为司徒。佐禹治水有功,乃封国于商,赐姓子氏。契生昭明,明生相土,土生昌若,若生曹圉,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报丁,丁生报乙,乙生报丙,丙生主壬,壬生主癸。癸生天乙,谥曰成汤;伐夏无道,得天位,为殷国。传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而生帝辛,为商纣。暴虐无道,杀害生民。比干,纣叔父,帝乙庶弟也。有贤德,佐纣为孤卿。见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